梁衍民
目的:探讨胰腺炎的超声波诊断的基本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病历资料的分析,结合超声波诊断的基本规则,针对患者的临床病征,制定系统的超声波诊断方案。结论超声波对胰腺炎的诊断有显著的效果,成像直观精确,为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值得深入的探究,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作者:李萌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ct检查在脑出血患者诊疗中的作用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10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30例,对临床检查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通过ct检查对比分析不同出血量患者的死亡对比报告,出血量多者死亡几率越大。结论 ct检查能对脑出血准确定位,是诊断脑出血的首选检查手段。
作者:孟威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肝破裂患者的护理措施及具体方案。方法选取2012年我院收治的肝破裂患者30例,针对30例患者术后的具体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对比分析30例患者术前术后疼痛症状评估,评估分标准为50分,护理后明前低于护理前评估分,(P<0.05),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缓解患者疼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王琦 刊期: 2013年第35期
脑卒中患者由于肢体活动障碍,卧床时间延长,日常活动减少,容易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ET),表现为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ET)。如果不加以预防,脑卒中患者的DVT发生率可达30%~40%[1]。脑卒中患者并发DVT时约2/3位于小腿,长期卧床的患者需将下肢抬高,一般需高于心脏水平20-30°,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既是一种治疗方法,又是一种康复护理措施[2]。而患肢下垫物的使用材料及方法至关重要。传统的方法是应用棉被、衣物或普通枕头塞于患肢下,患肢不能有效固定易滑落,难以保证持续抬高。垫的物品凹凸不平,不符合人体生理结构产生不舒适感,甚至疼痛。抬高患肢的高度不固定,患肢抬的过高,膝关节过伸,病人不能耐受,垫物过少,则高度不够,达不到促进静脉血液回流的目的。我科自制新型双下肢循环功能改善枕在临床应用一年来取得良好效果,此项新技术设计新颖巧妙、独特,具有使用方便、结构设计符合人体生理结构,轻便柔软舒适,能够达到治疗康复效果,使下肢循环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其材料价格低廉,实用性强等优点。
作者:耿红梅;孙杰;张丽华;侯丽云;颜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肺炎患者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针对2012年3月至9月我科室收治的21例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通过对21例患者进行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对症护理、用药护理等护理手段后,对护理前、后胸痛情况进行分析对比,护理前胸痛评分为32.3±3.25,护理后胸痛评估分27.2±2.96,护理后的胸痛评估低于护理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及时了解肺炎的病因和诱因,通过周密的护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梁伟香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究尿道损伤的临床护理。方法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并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结论尿道损伤按病理上可分为挫伤、部分裂伤及大部或完全断裂。尿道损伤若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极易形成尿道狭窄,尿流不畅而造成严重后果。因此需重视本病的护理,我院在临床采取了生活护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及治疗护理等措施,保障了患者的健康。
作者:韩冬梅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11月,我院肛肠科收治的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30例,均行手术治疗,总结临床治疗资料。结果3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治愈27例,好转3例。分析患者术前术后疼痛评估,评估分析以50分为准,患者术前疼痛评估为35.75~3.35,术后疼痛评估为25.55~2.65,术后疼痛评估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形成时应及时行手术治疗以免病情持续恶化,手术是治疗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有效治疗方式,简单有效,疗程短,术后出现并发症几率少,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申喜琴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诊断。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并结合二维图像显示,做出合理的彩超检查。结论超声心动图的应用尤其是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并结合频谱多普勒对动脉导管未闭的诊断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在作出定性诊断的前提下,可直接根据二维图和彩色分流束的宽度测量未闭导管的内径,或依据血流频谱估算分流量大小和估测未闭导管的内径,提供多种血流动力学的参数,获得定量诊断的重要信息。
作者:刘兴娟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护理用鼻腔冷敷装置。方法详述本新型护理用鼻腔冷敷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使用效果比较证明,本新型护理用鼻腔冷敷装置在临床使用时,能够为患者提供持续的冷敷,并能调整鼻孔之间的距离,紧贴在患处,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结论本新型护理用鼻腔冷敷装置在不影响冷敷效果的前提下,达到了更持久的冷敷,还能调节鼻孔之间的距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淑娥;朱晓娜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究消化性溃疡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以来我院收治的43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23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2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9%。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能够配合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使身体得到全方位护理和照顾,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沈加云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对比尿道狭窄的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推进尿道狭窄治疗的医学进展。方法选取现有尿道狭窄病例3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手术和非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手术治疗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分别采用尿道外口切开术、尿道狭窄段切除重吻合术;非手术治疗对患者采用尿道扩张。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均对尿道狭窄有一定效果,但是手术治疗效果要优于非手术治疗。临床治疗时要根据患者实际病情,早期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即可,中晚期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方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针对风湿病的病因进行痹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近2年本院治疗的21例风湿病患者的病例资料。21例患者全部给予病因治疗,随访半年,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经过1~3个月的治疗,19例关节疼痛消失,2例关节疼痛好转。随访半年,所有患者无一例复发,痹症的据理审证求因治疗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疠之气等外邪侵及人体,导致风湿病(痹症)的发生。痹症的据理审证求因治疗是针对病因机制给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李春光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究神经性耳鸣患者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病历资料的详尽研读分析,结合患者的临床观测和实践,得出全面系统的经验总结。结论神经性耳鸣治疗措施常采用扩血管药物等治疗,增加局部缺血组织的血流量,减轻血管内膜水肿及改善内淋巴循环,以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功能。早用药中必须遵守服用规则,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张超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癌的手术治疗措施。方法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和相关基础研究,再结合国内外新的技术和理论,根据口腔颌面部癌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口腔颌面部癌原发灶和颈淋巴结转移灶进行个体化“量体裁衣”的手术切除。结论口腔颌面部癌位于人体面部“风景区”,涉及面颊、舌、唇、腭、口底和上下颌骨等重要器官,且极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手术是目前治疗口腔颌面部癌主要的手段,并结合多种皮瓣、肌皮瓣和骨肌皮瓣以及各种人工修复体进行外形和功能重建,在口腔颌面部癌个体化手术治疗的根治和重建方面取的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贾宝超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讨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医疗措施。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法。结论甲亢的病因复杂,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性碘治疗以及对症治疗,所以,首先要明确病因诊断。然后再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对自己佳的治疗方案。由于甲亢的治疗时间较长,所以千万不能随意停药,以防病情加重。女性甲亢合并妊娠、治疗效果不佳以及疑有甲状腺危象时,要及时到有条件的医院去治疗。
作者:任虹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神经官能症引起心悸中医辨病治疗及辨证治疗。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官能症引起心悸患者22例,22例患者临床采用中医疗法治疗。结果22例患者经中医治疗后显效17例,有效2例,无效3例。对比分析患者临床药物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对比评估,评估分值满分50分,评估计划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表进行分析,中医辨证论治疗心血不足证前患者胸闷不舒评估分为35.75-3.75,中医辨证论治疗心血不足证后患者胸闷不舒评估分为22.75-2.75,中医辨证论治疗心血不足证后患者胸闷不舒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中医辨证论治疗阴虚火旺证前患者形寒肢冷评估分为36.85-4.55,中医辨证论治疗阴虚火旺证后患者形寒肢冷评估分为26.85-2.55,中医辨证论治疗阴虚火旺证后患者形寒肢冷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通过中医辨病治疗、辨证治疗针对患者临床出现的不同病症综合用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龙丽莉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论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应积极预防,加强对高危患者的病情监护,发现异常及时给予有效治疗,降低因出血引起的死亡率。
作者:周立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急性出血性小肠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出血性小肠炎患者58例,对临床诊断资料及治疗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对比分析患者临床治疗后患者病情及治疗前患者病情进行对比,对比结果p<0.05,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比治疗前有好转,临床效果显著。结论经过积极的诊断及早发现主要病因,临床针对治疗,有效的缓解急性出血性小肠炎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的控制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静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吞咽困难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26例吞咽困难患者采取治疗和护理措施,随机分组,实验组13例患者给予综合治疗和护理,对照组13例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61%。两组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困难患者治疗和护理采用综合治疗和护理措施,更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加快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和护理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刘金山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究肠结核患者的治疗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我院接诊的19例肠结核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实验组10例患者,对照组9例患者。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结核患者采用综合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杰 刊期: 2013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