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官能症引起心悸的中医治疗体会

龙丽莉

关键词:心脏神经症, 中医, 辨证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官能症引起心悸中医辨病治疗及辨证治疗。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官能症引起心悸患者22例,22例患者临床采用中医疗法治疗。结果22例患者经中医治疗后显效17例,有效2例,无效3例。对比分析患者临床药物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对比评估,评估分值满分50分,评估计划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表进行分析,中医辨证论治疗心血不足证前患者胸闷不舒评估分为35.75-3.75,中医辨证论治疗心血不足证后患者胸闷不舒评估分为22.75-2.75,中医辨证论治疗心血不足证后患者胸闷不舒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中医辨证论治疗阴虚火旺证前患者形寒肢冷评估分为36.85-4.55,中医辨证论治疗阴虚火旺证后患者形寒肢冷评估分为26.85-2.55,中医辨证论治疗阴虚火旺证后患者形寒肢冷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通过中医辨病治疗、辨证治疗针对患者临床出现的不同病症综合用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治疗措施,提高治疗质量。方法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结论乳腺癌患者病变区有疼痛、肿胀、压痛感,因此应充分认识到其病理的严重性,采取全面和科学的治疗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率,还减少了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于丽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急性盆腔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的方法分析

    急性盆腔炎是指子宫内膜、子宫肌层、输卵管、卵巢、子宫旁组织、盆腔腹膜等部位的急性炎症。急性盆腔炎绝大部分由阴道和宫颈的细菌经生殖道黏膜或淋巴系统上行感染而引起,少数是由邻近脏器炎症(如阑尾炎)蔓延及血液传播所致[1]。常见的病原体主要有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厌氧菌、淋球菌、绿脓杆菌、结核杆菌以及衣原体、支原体等。临床表现包括①腹痛,多为下腹痛,弥漫性腹膜炎为全腹痛;②发热,严重者出现高热,伴畏寒、寒战、头痛、食欲不振;③阴道分泌物增多脓性或脓血性白带,月经期患者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④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⑤膀胱直肠刺激症状,排尿困难、尿急、尿频和里急后重、排便困难;⑤阴道可有充血,宫颈举痛,宫颈口可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子宫稍大,有压痛,一侧或两侧附件增厚,压痛明显,扪及包块;宫骶韧带增粗、触痛;若有脓肿形成且位置较低时,可扪及穹隆有肿块且有波动感[2]。

    作者:张凤莲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胃肠穿孔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胃肠穿孔疾病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2012年3月~12月,我院收治48例经诊断确诊为胃肠穿孔的患者,对48例患者实施超声检查后回分析其临床诊断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超声检查患者,膈下腹腔游离气体,约占69%,X线检查患者见膈下存在游离气体,约占45%。结论超声检查在治疗胃肠穿孔病人是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通过检查可以准确探测出腹腔内微少量游离的气体存在,能精准的确定穿孔部位,定位准确,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为及时诊断病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苗永德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肩胛区痛点按摩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后肩痛治疗方法。方法对82例脑卒中肩痛患者进行针对性肩胛区痛点按摩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程度。结果结合肩胛区痛点按摩的脑卒中患者肩痛缓解程度较常规康复治疗好,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肩胛区痛点按摩对脑卒中后肩痛有疗效好,止痛快的优点,且操作简便。

    作者:何显峰;王顺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探讨中医治疗结节病的疗效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结节病的疗效,旨在为结节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12例结节病患者采用黄芪、太子参、白术、防风等中药制配的汤药进行医治,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中医方剂的辨证治疗,12例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10例患者结节缩小或消退,2例肺纤维化得到控制,患者咳嗽、咳血症状得到缓解或好转,气短、神情乏力现象消失。12例患者无一例出现进行性加重趋势。结论应用中医方剂治疗肺结节病时,要通过分析患者主症候,确定中医辨证类型,根据症候及类型调整方剂治疗。中医方剂治疗结节病预后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季存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两种方法治疗尿道狭窄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比尿道狭窄的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推进尿道狭窄治疗的医学进展。方法选取现有尿道狭窄病例3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手术和非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手术治疗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分别采用尿道外口切开术、尿道狭窄段切除重吻合术;非手术治疗对患者采用尿道扩张。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均对尿道狭窄有一定效果,但是手术治疗效果要优于非手术治疗。临床治疗时要根据患者实际病情,早期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即可,中晚期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方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1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0~60岁患者(10例)中药物治疗后血管再通率为60%,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0%,50岁以下患者(10例)中药物治疗后血管再通率为90%,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对比结果显示,50岁以下患者(10例)经药物治疗后血管再通率高于(50~60)岁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50-60)岁患者,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临床效果显著。讨论药物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合并疾病的发生,在第一时间控制病情发展,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兴福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儿童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8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儿20例,针对患儿临床病因综合用药,总结临床资料。结果对比分析药物治疗前后患儿临床复发性上腹痛症状的评估情况,药物治疗前患儿临床复发性上腹痛症状的评估分为37.88±3.85,药物治疗后患儿临床复发性上腹痛症状的评估分为27.75±2.75,药物治疗后患儿临床复发性上腹痛症状的评估分明显低于药物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临床效果显著。结论通过药物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明显得到改善,通过药物治疗能够及时控制病情的持续发展,避免患儿出现合并疾病的可能,药物治疗的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作者:王薇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简析单纯疱疹患者的临床诊疗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病例分析,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和临床观测,制定出全面系统的诊疗方案。结论疱疹的治疗重点在抗病毒,难点在预防和控制复发,总的治疗原则是去除诱发因素,要早期、足量给药。

    作者:霍长荣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新型烤药夹的制作与应用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烤药夹。方法详述本新型烤药夹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使用效果比较证明,本新型烤药夹在临床使用时,把手套在与套环末端一体的方柱上,套环部分被卡槽分割,套环呈圆环状。把手是由两个方块组成,两个方块保持水平。汤勺柄放在卡槽内避免直接拿着烫伤。医务人员把装有药粉的汤勺柄放入卡槽内固定,医务人员拿着把手进行操作,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结论本新型烤药夹在不影响操作的前提下,有效的避免了药粉放在汤勺上下端燃烧由于汤勺导热快会烫伤医护人员的可能,减少了医生的工作难度,增加了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春艳;高宇航;关德彬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10月,我院收治的患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26例,针对临床治疗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年龄在50岁以下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概率小于超过50岁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概率,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临床效果显著。结论临床通过手术治疗创伤小,对侧不受影响,提高患者自身机体抗病耐受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玉阁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观察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法

    目的:观察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法。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慢性浅表性胃炎会演变为胃溃疡、穿孔、出血等影响到生命的严重疾病,不仅会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转,还可能引起呼吸系统的病变,如果浅表性胃炎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胃粘膜长期受到侵蚀,久而久之就会产生病变,恶化成癌。需要谨慎对待。

    作者:张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智能疼痛治疗仪导致皮肤严重烫伤1例

    自2012至2013年间,我院理疗科用智能疼痛治疗仪,常规剂量治疗四肢关结炎200余例,其中1例发生严重深Ⅱ度烫伤,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立明;张伟东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口腔颌面部癌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癌的手术治疗措施。方法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和相关基础研究,再结合国内外新的技术和理论,根据口腔颌面部癌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口腔颌面部癌原发灶和颈淋巴结转移灶进行个体化“量体裁衣”的手术切除。结论口腔颌面部癌位于人体面部“风景区”,涉及面颊、舌、唇、腭、口底和上下颌骨等重要器官,且极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手术是目前治疗口腔颌面部癌主要的手段,并结合多种皮瓣、肌皮瓣和骨肌皮瓣以及各种人工修复体进行外形和功能重建,在口腔颌面部癌个体化手术治疗的根治和重建方面取的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贾宝超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肺结核流行特点及疾病预防分析

    目的:分析肺结核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以期更好地预防疾病的流行。方法建立完善的结核病防治体系、积极控制传染源、有效接种疫苗及化学预防。结论肺结核的预防需尽早发现病人,对肺结核病及时、准确的诊断和彻底治愈患者,不仅在于恢复患者健康,而且是消除传染源、控制结核病流行的重要措施。

    作者:康娟;耿东辉;宋会荣;张慧莉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浅析反流性胃炎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室收治的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调整饮食,经药物治疗,控制反流,保护胃黏膜。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孙丽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输尿管镜下取石或碎石方法3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输尿管镜下取石或碎石方法效果。方法选取32例输尿管镜下取石或碎石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一次碎石成功29例,其余1周后再次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30min。住院时间3~11天,平均5天。结论采用尿道镜或输尿镜气压弹道碎石或液电、钬激光碎石等腔内手术的方法处理前、后尿道结石。具有损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优点,安全方便。

    作者:王志强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胃癌患者术后的护理探析

    目的:胃癌患者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8胃癌患者术后采取护理措施,随机分组,实验组14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14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2.85%,对照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5.71%。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护理采用综合护理措施,更有效减轻患者痛苦,获得佳营养状态护理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姜凤烨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葡萄球菌属的微生物学检查与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葡萄球菌属的微生物学检查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12年至2013年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100株微生物学检查进行分析。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31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7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69株,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为58株。结论临床标本中常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中间葡萄球菌等。首先用凝固酶试验将其分为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中间和猪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然后用新生霉素敏感试验区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葡萄球菌属种间细菌的鉴定常用生化试验。

    作者:吴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白三烯药物治疗哮喘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白三烯类药物对治疗哮喘病的效果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一年内我科室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30例,针对30例患者的资料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应用白三烯类药物能有效控制哮喘病的恶化,缓解哮喘程度,结论白三烯调节剂可有助于改善哮喘的控制,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门新合 刊期: 2013年第35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