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并结合辅助检查结果,采取科学正确的护理对策。结论婴幼儿时期严重的支气管肺感染是引起支气管扩张的主要原因,临床护理工作中上,护理人员要运用护理手段,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有针对性的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及病情观察,并及时有效的为医生提供有效的治疗依据,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松梅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效2例,有效2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结论 coPd的治疗目的是阻止症状发展和疾病反复加重,保持适当的肺功能,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晓琦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分析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和评价预防控制策略。方法开展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死亡病例病毒分离和间接荧光法测狂犬病毒igG。结论严格的犬类管理,及时伤口处理,注射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可以预防狂犬病和降低发病率。
作者:孙露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出血临床止血治疗。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0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经治疗治愈37例,好转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目的是控制出血,防止复发,处理子宫内膜病变,维持生育功能,恢复正常卵巢功能。
作者:申美霞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分析肠梗阻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并采取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结论肠梗阻不但可引起肠管本身解剖与功能上的改变,并可导致全身性生理上的紊乱,病情发展和变化迅速,因此对与本病需及时地观察并正确的护理。
作者:浦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患儿临床治疗及预防。方法对临床收治的33例热性惊厥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3例患儿全部达临床控制。复发2次以上者3例,发展为癫痫者1例。结论高热惊厥发作易于缓解,但以后也容易复发,及时控制体温是预防惊厥的关键措施。高热惊厥的治疗,要从止惊、退热、治疗原发病、预防复发四方面着手。
作者:梁衍民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肺癌的放射线诊断措施。方法通过对放射线仪器的应用规则的研读,针对多位患者的病例分析,制定出全面系统的检查方案。结论放射线在肺癌的造影检查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在诊断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必须要深入的探究,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作者:袁帅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护理用体核温度助推装置。方法详述本新型护理用体核温度助推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使用效果比较证明,本新型护理用体核温度助推装置在临床使用时,能够很准确平稳的将温度计插入患者的体核内,方便医生的操作,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结论本新型护理用体核温度助推装置在不影响操作的前提下,能够确定温度计是否到达患者的体核处减少了医生的工作难度,增加了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艳华;高瑞;苍秋虹 刊期: 2013年第35期
探讨板蓝根药理研究与效验疗法,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温病、发斑、喉痹、丹毒、痈肿。适用于治疗温毒发斑、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炎、流行性腮腺炎、乙脑、肺炎、丹毒、痈肿、疮疖、火眼、吐血、衄血、咽肿、烂喉丹痧。
作者:周宏梅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神经官能症引起心悸中医辨病治疗及辨证治疗。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官能症引起心悸患者22例,22例患者临床采用中医疗法治疗。结果22例患者经中医治疗后显效17例,有效2例,无效3例。对比分析患者临床药物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对比评估,评估分值满分50分,评估计划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表进行分析,中医辨证论治疗心血不足证前患者胸闷不舒评估分为35.75-3.75,中医辨证论治疗心血不足证后患者胸闷不舒评估分为22.75-2.75,中医辨证论治疗心血不足证后患者胸闷不舒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中医辨证论治疗阴虚火旺证前患者形寒肢冷评估分为36.85-4.55,中医辨证论治疗阴虚火旺证后患者形寒肢冷评估分为26.85-2.55,中医辨证论治疗阴虚火旺证后患者形寒肢冷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通过中医辨病治疗、辨证治疗针对患者临床出现的不同病症综合用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龙丽莉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究对急迫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诊疗。方法根据病人的症状、病史及排尿日记为主要的诊断依据。采取科学的治疗。结论单纯盆底功能锻炼或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也可辅助其他药物与膀胱训练[1]。如单一的膀胱训练失败,则需加用药物治疗。需用抗胆碱类药物治疗后,一定要对患者进行密切随访,常常一种药物无效,而另外一种药物有效。因此,要求患者在开始治疗后4周时复诊,以便对疗效进行评价。
作者:方俊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辨病治疗及辨证治疗。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22例,22例患者临床采用中医疗法治疗。结果22例患者经中医治疗后显效17例,有效2例,无效3例。对比分析患者临床药物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对比评估,评估分值满分50分,评估计划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表进行分析,中医辨证论治疗痰湿内阻证前患者脘腹胀满评估分为35.75~3.75,中医辨证论治疗痰湿内阻证后患者脘腹胀满评估分为22.75~2.75中医辨证论治疗痰湿内阻证前患者脘腹胀满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中医辨证论治疗热毒侵心证前患者心前区隐痛评估分为36.85~4.55,中医辨证论治疗热毒侵心证后患者心前区隐痛评估分为26.85~2.55,中医辨证论治疗热毒侵心证前患者心前区隐痛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通过中医辨病治疗、辨证治疗针对患者临床出现的不同病症综合用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代富强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评价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2011年2月至11月间来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30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每天口服阿司匹林的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接受与对照组患者完全相同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另服氟吡格雷。统计分析对比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疗效结果为显效和有效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且有效率也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心肌梗死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安全可靠,可推广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
作者:奚广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讨论股骨髁部骨折中医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将宽胶布条或乳胶海绵条粘贴在患肢皮肤上或利用四肢尼龙泡沫套,利用肌肉在骨骼上的附着点将牵引力传递到骨骼上,牵引重量不超过5kg。皮肤有损伤、炎症及对胶布过敏者禁用。牵引期问应定时检查牵引--的胶布粘贴情况,定期复查X线片,及时调整牵引重量和体位。
作者:马秉楠;杨剑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胰腺炎的超声波诊断的基本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病历资料的分析,结合超声波诊断的基本规则,针对患者的临床病征,制定系统的超声波诊断方案。结论超声波对胰腺炎的诊断有显著的效果,成像直观精确,为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值得深入的探究,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作者:李萌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患儿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10月,我院儿科收治的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20例,总结临床护理资料。结果经有效护理后20例患儿,显效16例,有效3例,无效1例,对比分析护理前后患儿拇指强直痉挛症状的评估,评估计划由我院儿科护理小组规定的计划表进行,评估分值50分满,护理前患儿拇指强直痉挛症状的评估分为38.87~4.55,护理后患儿拇指强直痉挛症状的评估分为20.55~2.75,护理后拇指强直痉挛症状的评估分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护理前患儿面肌颤动评估分为33.75~3.85,护理后患儿面肌颤动评估分25.75~2.65,护理后面肌颤动评估分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通过临床护理措施的应用能有效改善患儿面肌颤动、拇指强直痉挛等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胡运娟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分析呼吸衰竭的临床特点,总结诊断和治疗要点。方法收治呼吸衰竭患者,对其诊治过程回顾性分析。结论呼吸衰竭的诊断依赖与疾病的临床表现动脉气血分析、呼吸功能检查,以及胸部影像学检查等,呼吸衰竭的治疗应依病因个性化治疗。
作者:朱莉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通过查阅近几年来的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与试验研究等相关文献,分析肝癌的病因病机,从辨证分型、基础方加减、中药制剂、中医外治法,中西医结合放化疗及介入治疗,及临床常用药物等方面综述了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为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提供了参考。
作者:姜家康;岳明娜;迟文成;张娟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观察艾灸治疗仪隔药灸治疗心悸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心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同时配合艾灸治疗仪隔药灸和单纯常规西药方法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心悸病人治疗成绩评分表的得分。结果治疗后2组评分分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艾灸治疗仪隔药灸配合常规西药治疗后心悸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结论艾灸治疗仪隔药灸治疗心悸病人疗效佳。
作者:王晓波;宋春寒;马玉田;邢瑜南;陈宏宇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的临床分期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2月~10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22例,临床用药治疗,总结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经药物治疗后,显效18例,有效3例,无效1例。对比分析男性患者经药物治疗前后临床关节痛症状评估,评估计划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进行,药物治疗前患者临床关节痛症状评估分为为37.75~3.35,药物治疗后患者临床关节痛症状评估分为为27.75~2.25,药物治疗后患者临床关节痛症状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对比分析女性患者经药物治疗前后临床月经不调症状评估,药物治疗前患者临床月经不调症状评估分为为35.55~3.75,药物治疗后患者临床月经不调症状评估分为为25.75~2.85,药物治疗后患者临床关月经不调状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多发性大动脉炎临床采用糖皮质素基础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甲氨蝶呤联合环磷酰胺对治疗有显著疗效。
作者:张德英 刊期: 2013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