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尿管镜下取石或碎石方法32例临床分析

王志强

关键词:输尿管镜下取石或碎石方法, 输尿管结石, 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输尿管镜下取石或碎石方法效果。方法选取32例输尿管镜下取石或碎石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一次碎石成功29例,其余1周后再次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30min。住院时间3~11天,平均5天。结论采用尿道镜或输尿镜气压弹道碎石或液电、钬激光碎石等腔内手术的方法处理前、后尿道结石。具有损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优点,安全方便。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白三烯药物治疗哮喘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白三烯类药物对治疗哮喘病的效果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一年内我科室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30例,针对30例患者的资料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应用白三烯类药物能有效控制哮喘病的恶化,缓解哮喘程度,结论白三烯调节剂可有助于改善哮喘的控制,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门新合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积极的检查诊断,制定相关的治疗方案,关注药物不良反应,对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源性的发生,以期为精神病患者治愈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袁帅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医疗分析

    目的:探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措施。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对症治疗。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致残性多关节炎,常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并对病人生活质量和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对此应有明确的认识。在治疗时注重局部的改变,也要强调全身健康状况,注意保护功能,无论是急性期还是慢性期,治疗的目的是保护功能,大限度地保留关节功能和肌力,防止病残或减轻病残程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兆波;赵凡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小儿腹痛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腹痛的发病原因及综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10月,我院收治的腹痛患儿20例,临床通过护理观察及有效护理措施对患儿进行护理,总结临床资料。结果经有效护理后20例患儿,显效16例,有效3例,无效1例,对比分析护理前后患儿腹部的疼痛症状的评估,评估计划由我院儿科护理小组规定的计划表进行,评估分值50分满,护理前患儿腹部的疼痛症状的评估分为38.87-4.55,护理后患儿腹部的疼痛症状的评估分为20.55~2.75,护理后呕吐症状的评估分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护理前患儿全身症状壁痉挛引起的功能性腹痛评估分为33.75~3.85,护理后患儿壁痉挛引起的功能性腹痛评估分25.75~2.65,护理后壁痉挛引起的功能性腹痛评估分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综合护理的应用对腹痛患者来说尤为重要,能及时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作者:王丽梅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急腹症的临床护理探析

    目的:探究急腹症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接诊的39例急腹症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强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实验组20例患者,对照组19例患者。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腹症患者采用强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因病情引起的疼痛,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福荣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探析

    目的:探讨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胰腺炎患者41例,对临床诊断资料及治疗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对比分析患者临床治疗后患者病情及治疗前患者病情进行对比,对比结果p<0.05,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比治疗前有好转,临床效果显著。结论经过积极的诊断及早发现主要病因,临床针对治疗,有效的缓解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的控制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子宏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结肠憩室病的临床医疗观察

    目的:探究对结肠憩室病患者的临床医疗。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措施。结论单纯憩室无并发症者不需要治疗。主要是注意调节生活饮食习惯,多食富含纤维素饮食[1],可缓解疼痛和肠道功能紊乱,避免暴饮暴食和食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结、直肠负担。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习惯。若有急性炎症但无并发症者可以非手术治疗;若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才须手术治疗。

    作者:王春锋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浅析反流性胃炎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室收治的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调整饮食,经药物治疗,控制反流,保护胃黏膜。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孙丽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新型外科护理用支架的制作与使用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外科护理用支架。方法详述本新型外科护理用支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使用效果比较证明,本新型外科护理用支架在临床使用时,可以使患者的患肢放置在托板上更加舒适,更加方便患者使用,并能调节移动板的长度,方便患者换药,既不影响患者还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了护理效率。结论本新型外科护理用支架在不影响护理效果的前提下,使患者能够更舒服的得到护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荣芹;李晶;李晓楠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加强病案的收集与整理,完善病案管理体制

    分析病案的收集及整理方法,提高病案管理水平。方法病案的收集要从门诊病案入手,同时还要收集住院病案、住院病案。病案管理包括门诊及出院病案管理两部分。结论病案具有重要的医疗信息作用,因次为了有效保障病案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病案管理人员要及时收集和整理门诊及住院病例资料。为病人的继续医疗提供了有效的医疗资料,也能很好地保护病人、医护人员、及医院的法律权益。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妊娠合并哮喘患者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哮喘患者的临方法及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2月~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合并哮喘患者22例,总结临床治疗资料。结果经治疗后22例患者中显效19例,有效2例,无效1例,对比分析患者药物治疗前后呼吸困难、咳嗽的评估,评估分值满分50分,评估计划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表进行,评估分值低于25分表示评估正常,治疗前患者呼吸困难的评估分为37.75~4.55,治疗后患者的呼吸困难评估分为24.45~2.35,治疗后患者的呼吸困难评估分明显低于药物治疗前,p<0.05,治疗前患者咳嗽的评估分为35.75~3.75,治疗后患者的咳嗽评估分为23.45~2.55,治疗前患者咳嗽的评估分明显低于药物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临床效果显著。。结论短效吸入β2受体激动药、应激量的皮质激素治疗对改善妊娠合并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显著效果,临床药物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蔡志伟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肝脏疾病的彩超检查分析

    目的:探讨肝脏疾病的彩超检查方法。方法查阅相关资料结合临床实践总结检查方法。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了解肝脏血管及病灶血流状态;是肝脏疾病诊断的常用工具,成为肝脏的“听诊器”,同时也将在肝脏病变的治疗及疗效评估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作者:梁修安;冯宗娇;贾维铭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CT检查在肝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t检查在肝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分析患者的ct表现,做出诊断。结论肝血管瘤是肝脏上常见的良性肿瘤,以海绵状血管瘤多见,常依靠影像学的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在诊断时需要同肝脏其他良性或恶性肿瘤相鉴别。ct检查对于肝血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立秋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肝硬化患者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肝硬化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41例,实验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健康知识、生命质量、满意度评分相对较高,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肝硬化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病情恢复,缩短康复进程,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王守珍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女性经量异常的护理措施

    目的:讨论经量异常护理措施。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临床诊断经量异常时,应重视年龄。若为青春期少女,应首先想到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若为生育年龄妇女,应首先排除与妊娠有关的疾病。临床诊断经量异常时,既要想到调解生殖的神经内分泌失常的功能性改变,又要考虑有无器质性病变存在。对于经量异常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配合医师开展必须的辅助检查,根据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开展有针对性的整体护理。

    作者:马华;吴丽杰;刘淑芬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衰竭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11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30例,对临床诊断资料及治疗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对比分析患者临床用药要治疗后扑翼性振颤、意识障碍的症状评估,评估分析以50分为标准,治疗前扑翼性振颤情况评估为34.35~3.65,治疗后扑翼性振颤评估为27.35~2.25,对比结果p<0.05,治疗前意识障碍情况评估为36.35~4.75,治疗后意识障碍评估为25.85~3.55,对比结果p<0.05,治疗后扑翼性振颤、意识障碍明显比治疗前有效,临床效果显著。结论经过积极的诊断及早发现主要病因,临床针对用药治疗,有效的缓解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张成军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究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使用方法。方法选取临床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3例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27例患者采用综合治疗,对照组26例患者采用一般治疗,对比患者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潜在不良反应及其耐药现象的处理做深入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0.76%。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乙型肝炎必须根据检测的结果和实际症状对症用药才能体现疗效,否则不但达不到治疗效果反而会加大肝脏负担。

    作者:杨万顺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浅析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究脊柱侧凸的治疗措施。方法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制定出科学的治疗方案。结论根据脊柱侧凸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手术治疗。定期观察,修订治疗计划。总的来说,如牵引、肌肉锻炼、高领凸侧加压钢背心支架、牵引下作高领石膏背心等。个别先天性胸椎半椎体造成的侧凸或进行性的原发性侧凸在10岁以前已发展成为严重的侧凸畸形者,宜争取早期作融合手术。

    作者:王春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肠球菌属微生物检查与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肠球菌属微生物检查与临床意义。方法对80株送检测的标本进行微生物生检查分析。结果对80例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56株,尿肠球菌19株,其他肠球菌5株。结论肠球菌所致的感染中常见者为尿路感染,其中大部分为医院感染,多与尿路器械操作、保留导尿管和病人的尿路结构异常等有关。革兰阳性球菌中肠球菌是仅次于葡萄球菌属细菌的重要医院感染病原菌。

    作者:侯丽萍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血必净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将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阿托伐他汀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两组同步检测血中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ifbrinogen,fi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1(et-1)、动脉血气(Pao2、Paco2和so2%)的变化和测定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肺功能指标(feV1/fVc)。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fiB、hs-crP、et-1和Paco2显著降低(P<0.05或P<0.01),Pao2、so2%和feV1/fVc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fiB、et-1、凝血酶原时间(Pt)和hs-crP略有改善,但无显著差异(P>0.05),Pao2和Paco2略有改善,但无显著差异(P>0.05),肺功(feV1/fVc)和so2%有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检测指标比较,et-1、fiB、hs-crP、Paco2、Pao2、so2%和feV1/fVc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地降低血液粘度,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进而延缓coPd的进程。

    作者:王怡军;张荇 刊期: 2013年第35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