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胃癌患者的临床诊断分析

孙立新

关键词:胃癌患者, 临床分析, 病理学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的临床分析。方法对我院胃癌术后患者进行随访,总结并对临床资料、病理特点、生存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论早发现、早诊断、早期实行根治性手术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单纯性甲状腺肿30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临床治疗方法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30例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经治疗治愈17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结论对不能耐受手术或手术后复发的多结节性单纯性甲状腺肿病人可采用放射性碘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一般不需要快速治疗,可采取分次剂量给予放射性碘。应警惕放射引起的甲状腺素急剧释放而产生的甲亢危象,可于放射性碘治疗前先给予抗甲状腺药物预防性治疗。

    作者:胡海洋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手术治疗颅底脑膜瘤

    目的:探究颅底脑膜瘤的手术处理方式。方法对颅底脑膜瘤确诊患者根据检查结果选择手术入路,术中对肿瘤切除、血管包裹肿瘤进行处理,术后预防其并发症的产生。结论应在熟练掌握颅底解剖的前提下应用显微技术,根据肿瘤所在不同部位以及肿瘤附着点、血供情况,尽可能地阻断肿瘤供血、减少出血,保护周围神经是手术治疗的关键。

    作者:那英超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新型中医内科诊疗架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中医内科诊疗架。方法详述本新型中医内科诊疗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使用效果比较证明,本新型中医内科诊疗架在临床使用时,器械可以放在不同隔档里,同时顶盖可以旋转开当托盘使用,当旋转开顶盖以后,可以将伸缩杆拉伸出来,伸缩杆上的钩体方便悬挂物件,隔档的空间大小通过滑道与顶丝控制,方便利用空间,底层的隔档可以作为垃圾桶使用。有效的避免了出现碰撞及废物与器械混在一起容易引起污染的现象,减少了医生的工作难度。结论本新型中医内科诊疗架在不影响正常操作的前提下,方便利用空间,避免污染的可能性,增加了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春梅;张洪生;孙风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胎盘早剥的护理分析

    目的:总结45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以妇产科收治的胎盘早剥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患者中,剖宫产34例,经阴道分娩11例,3例因大出血不能控制而行子宫全切除术。围生儿死亡3例,轻度窒息6例,重度窒息3例,针对存20例孕妇进行临床护理分析,对比产前、产后孕妇的焦虑、恐惧不安的情绪进行评估,产前评估分35.4~3.88,产后评估分20.5~2.35,产前、产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胎盘早剥临床中重视病情观察,采取精心科学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母婴安全。

    作者:张美霞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肝硬化患者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肝硬化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41例,实验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健康知识、生命质量、满意度评分相对较高,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肝硬化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病情恢复,缩短康复进程,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王守珍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心源性休克患者西药治疗原则及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1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心源性休克患者22例,临床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剖析临床资料。结果对比分析22例患者经治疗前后患者进行性呼吸困难、肢端湿冷的评估,评估分值满分50分,评估计划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表进行分析,药物治疗前患者进行性呼吸困难评估分为37.75~4.55,药物治疗后患者进行性呼吸困难评估分为26.75~3.25,药物治疗后患者进行性呼吸困难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药物治疗前患者肢端湿冷评估分为35.65~3.75,药物治疗后患者肢端湿冷评估分为25.25~2.45,药物治疗后患者肢端湿冷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通过对患者偏进行性呼吸困难、肢端湿冷的评估,说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有优越性。结论临床药物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保证患者呼吸顺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药物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分析拉莫三嗪的不良反应及预防

    目的:探究拉莫三嗪的不良反应分析。方法观察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总结护理经验。结论精神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可以有头痛、头晕、目眩、乏力、嗜睡、抽搐、失眠、不安、共济失调、容易激惹、攻击性行为、自杀倾向、焦虑、精神错乱、幻觉。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可以引起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贫血、全血细胞减少,罕见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及粒细胞缺乏、dic的报道。其他有发生狼疮样综合征和脉管炎的报道。由于本药具有镇静作用,应避免驾车或操纵机器。

    作者:付红梅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肺炎患者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针对2012年3月至9月我科室收治的21例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通过对21例患者进行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对症护理、用药护理等护理手段后,对护理前、后胸痛情况进行分析对比,护理前胸痛评分为32.3±3.25,护理后胸痛评估分27.2±2.96,护理后的胸痛评估低于护理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及时了解肺炎的病因和诱因,通过周密的护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梁伟香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MRI对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磁共振(Mri)对动静脉畸形(aVM)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12例经数字减影(dsa)证实的颅内aVM病例,使用飞利浦achieva1.5t磁共振成像系统进行Mri平扫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鉴别诊断。结果3例位于侧脑室内,8例位于脑皮质及皮髓交界区,1例位于幕下。结论 Mri检查能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旭升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浅谈胁痛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措施

    目的:探讨胁痛的中西医相结合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胁痛患者的病征分析,结合病历资料的研读,针对患者的临床病征特点,制定出全面系统针诊疗方案。结论中西医结合对胁痛有显著的疗效,应加大对中西医结合的探究力度,提高中西医疗的融合水平。

    作者:赵雪丽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智能疼痛治疗仪导致皮肤严重烫伤1例

    自2012至2013年间,我院理疗科用智能疼痛治疗仪,常规剂量治疗四肢关结炎200余例,其中1例发生严重深Ⅱ度烫伤,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立明;张伟东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空气栓塞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空气栓塞的临床应用。方法我院从2007年8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6例空气栓塞患者,年龄20~45岁,其中胸外伤3例,胎盘早期剥离检查1例,静脉注射空气2例。结果灌流可过滤进入体循环的空气,避免微小气泡融合成大气泡造成更严重的栓塞。灌流前需要肝素化,它能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局部微循环,纠正微小气泡栓塞造成的局部缺氧。血液灌流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血液净化时间短。结论此技术操作简单易于推广,特别适合基层医院急救治疗。

    作者:夏志红;高玉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浅谈小儿风湿热的临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小儿风湿热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小儿患者的病例分析,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和临床护理实践,综合分析做出全面系统的护理经验总结。结论小儿风湿热的护理要在全面综合的评估基础上,针对小儿的生理特点,通过科学全面的护理以达到佳的医疗效果。

    作者:张伟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新型骨科用牵引装置的设计与制作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骨科用牵引装置。方法详述本新型骨科用牵引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使用效果比较证明,本新型骨科用牵引装置在临床使用时,通过拇指套在滑槽内滑动到一个适合的牵引位置并通过本体底部设置的紧固螺丝与滑块底面上的螺丝孔使之固定,使其固定牢靠。结论本新型骨科用牵引装置在不影响恢复效果的前提下,固定牢靠,操作简单,能够实现更好的牵引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任桂荣;王岩;陈虓;孙鹏;高兴双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自制新型双下肢循环功能改善枕的研制与应用

    脑卒中患者由于肢体活动障碍,卧床时间延长,日常活动减少,容易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ET),表现为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ET)。如果不加以预防,脑卒中患者的DVT发生率可达30%~40%[1]。脑卒中患者并发DVT时约2/3位于小腿,长期卧床的患者需将下肢抬高,一般需高于心脏水平20-30°,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既是一种治疗方法,又是一种康复护理措施[2]。而患肢下垫物的使用材料及方法至关重要。传统的方法是应用棉被、衣物或普通枕头塞于患肢下,患肢不能有效固定易滑落,难以保证持续抬高。垫的物品凹凸不平,不符合人体生理结构产生不舒适感,甚至疼痛。抬高患肢的高度不固定,患肢抬的过高,膝关节过伸,病人不能耐受,垫物过少,则高度不够,达不到促进静脉血液回流的目的。我科自制新型双下肢循环功能改善枕在临床应用一年来取得良好效果,此项新技术设计新颖巧妙、独特,具有使用方便、结构设计符合人体生理结构,轻便柔软舒适,能够达到治疗康复效果,使下肢循环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其材料价格低廉,实用性强等优点。

    作者:耿红梅;孙杰;张丽华;侯丽云;颜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CRP联合WBC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前后的意义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治疗前后crP和WBc水平,探讨其在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入选近年来就诊于我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对治疗前后WBc、crP、esr及痰培养结果进行检测。结果 crP阳性率较其他指标明显高,差异显著,P<0.05;WBc阳性率较痰培养差异显著, P<0.05;cPr及WBc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crP与WBc水平在抗感染治疗前后均发生明显变化,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可以作为病情变化观察和预后情况评价的指标。

    作者:苏忠瀚;肖立文;闫林春;王开萍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以来我院收治的30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15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1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能够更有效治疗病症,减少住院时间,使病人身体得到全方位护理,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温丽萍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探讨中医治疗结节病的疗效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结节病的疗效,旨在为结节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12例结节病患者采用黄芪、太子参、白术、防风等中药制配的汤药进行医治,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中医方剂的辨证治疗,12例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10例患者结节缩小或消退,2例肺纤维化得到控制,患者咳嗽、咳血症状得到缓解或好转,气短、神情乏力现象消失。12例患者无一例出现进行性加重趋势。结论应用中医方剂治疗肺结节病时,要通过分析患者主症候,确定中医辨证类型,根据症候及类型调整方剂治疗。中医方剂治疗结节病预后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季存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小儿尿道下裂查看器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介绍一种小儿尿道下裂查看器。方法详述一种小儿尿道下裂查看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使用效果比较证明,本小儿尿道下裂查看器,医生的手指不用一边固定生殖器位置,一边撑开生殖器附近皮肤,方便医生的诊疗。结论小儿尿道下裂查看器使用简单,实用性强,因此适合临床工作中使用。

    作者:宋祥伟;刘晶;许建军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肛门湿疹的中医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中医药方治疗肛门湿疹的辨证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肛门湿疹患者22例,针对临床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2例患者经中医治疗后显效17例,有效2例,无效3例。对比分析患者临床药物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对比评估,评估分值满分50分,评估计划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表进行分析,中医辨证论治疗湿热下注证后患者局部灼热瘙痒评估分为35.75~3.75,中医辨证论治疗湿热下注证后患者局部灼热瘙痒评估分为22.75~2.75,中医辨证论治疗湿热下注证后患者局部灼热瘙痒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中医辨证论治疗血虚风燥证前患者心烦估分为36.85~4.55,中医辨证论治疗血虚风燥证后患者心烦估分为26.85~2.55,中医辨证论治疗血虚风燥证后患者心烦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中医疗法通过辨证论治,从证而治,从根本治疗肛门湿疹有显著疗效,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成江 刊期: 2013年第35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