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红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中年以上人群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目的讨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X线表现。方法根据X线表现图像进行诊断。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尚未引起严重功能不全时,心脏大小和形态均无明显改变。因此单纯心绞痛患者在普通X线检查中,心脏往往无明显阳性发现。如发现左心室增大者,大多伴有高血压。
作者:刘菠;邱兆海;常文革;陈德心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产科用吸附式胎心听筒。方法详述本新型产科用吸附式胎心听筒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使用效果比较证明,本新型产科用吸附式胎心听筒在临床使用时,收音筒放置在孕妇腹部上,挤压气囊时吸附环内的空气通过手柄和连接管吸入气囊内,后将耳朵贴近听板听诊胎儿心跳,防止胎心听筒的收音筒与孕妇腹部贴服不紧密影响医生听诊胎儿心跳,防止胎心听筒过度压向孕妇腹部使胎儿受到外界伤害。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结论本新型产科用吸附式胎心听筒在不影响检查效果的前提下,使胎儿心跳能够顺利完整的检出,减少了医生的工作难度,增加了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玉华;鲁冰;田艳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对甲亢患者采取细致的术前心理护理,对术后患者情况进行密切观察,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论加强甲亢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能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患者治愈率,并能有效的避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赫荣华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分析2010年2月至2013年5月,收治入院的45例胎盘早剥患者,对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对产前、产后的焦虑、恐惧不安的情绪进行评估,产前评估分35.4-3.88,产后评估分20.5-2.35,产后分评估低于产前评估分,产前、产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胎盘早剥临床中重视病情观察,采取精心科学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母婴安全。合理的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作者:赵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外科手术麻醉中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应用较多,现对硬膜外间隙给药方法,镇痛药物的种类镇痛效果和注意事项及硬膜外间隙给药镇痛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由于硬膜外间隙给药方便,镇痛效果确切,无肌内注射给药的痛苦,无头痛,可持续给药等,所以硬膜外间隙给药镇痛而被广泛应用。
作者:率长海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超声检查对异位妊娠患者的重要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28例,临床均超声检查及鉴别诊断等检查,总结临床资料。结果ct组探测脑积水3例,探测胎儿胸腹水4例,超声检查探测出脑积水5例,超声检查探测胎儿胸腹水6,超声检查对胎儿脑积水及胎儿胸腹水的诊断率均优于ct检查,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临床效果显著。结论超声检查能明确诊断出异位妊娠中包块的性状、位置、大小,为异位妊娠的早期检查准确诊断及治疗,对孕妇和胎儿都是尤为重要。
作者:王增宝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30例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均顺利愈合,闭合复位28例,切开复位2例,30例全部愈合,愈合时间2~6个月,平均愈合时间3.5个月。结论早期治疗,有利于尽快恢复骨折后血管扭曲、受压或痉挛。
作者:郑功伟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普外科用套环式皮肤组织拉钩。方法详述本新型普外科用套环式皮肤组织拉钩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使用效果比较证明,本新型普外科用套环式皮肤组织拉钩在临床使用时,方便医护人员使用少人力将患者皮肤组织拉开,防止在手术过程某个医护人员在使用皮肤组织拉钩时,不小心将拉钩脱离患者皮肤使患者二次受伤。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结论本新型普外科用套环式皮肤组织拉钩在不影响操作的前提下,避免了弄伤患者,同时也避免了给患者带来的二次伤害,减少了医生的工作难度,增加了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龙滨;郭瑞林;孙建辉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究抽搐患者的临床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积极合理的急救护理措施。结论对于抽搐的急救护理,护士需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变化,监测心电图。在护理上需保持环境安静。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恐惧心理。立即让病人原地平卧,头偏向一侧并略向后仰,颈部稍抬高,松解衣领、皮带或绥带等。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吸氧,防止舌根后坠,对强直阵挛型持续发作的病人,需及时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与呕吐物并放置牙垫。进行心电、呼吸、血压监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作者:周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究对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并采取全面综合的护理措施。结论对于羊水栓塞患者需及时处理过敏和急性肺动脉高压所致低氧血症及呼吸循环功能衰竭状况,并积极预防dic及肾功能衰竭。临床上采取一般护理与产科护理等措施,加强产前检查,如有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并发症时,需提高警惕,争取极早发现与诊断,及时抢救以减少栓塞的死亡率。
作者:宋亚萍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出院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及效果的影响。方法我科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出院的脑卒中患者9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住院期间均进行康复训练,并在出院前调查对康复训练知识掌握程度,主动程度及患肢功能情况。实验组在1个月,3个月进行电话和家访的形式进行指导和督促,对照组不进行随访。6个月后调查比较两组康复训练知识掌握程度,主动程度及功能恢复效果的情况。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患者康复训练知识掌握程度、主动程度及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延续护理对出院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及康复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格日乐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介绍一种中医内科用四肢血压测量椅。方法详述一种中医内科用四肢血压测量椅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使用效果比较证明,本中医内科用四肢血压测量椅,病人坐在椅子上进行检测,四肢分别套入手臂压力袋和腿部压力袋固定,避免手脚移动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结论中医内科用四肢血压测量椅可以有效地进行固定,省时省力。本实用新型使用简单,实用性强,因此适合临床工作中使用。
作者:艾丽艳;乐春荣;李秀明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胆总管癌检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14例患者的临床超声影像资料,评价胆总管癌的超声诊断价值。结果14例胆总管癌患者中检查成功率为100%经过反复、仔细的B超检查,全部患者肝脏、胆囊增大,肝内外胆管扩张、梗阻,并可见瘀滞物。超声提示梗阻性黄疸,胆囊增大,肝内外胆管扩张,胆总管癌。结论超声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胆道情况,显现肝内胆管的扩张程度,从而确定梗阻状态及病变性质。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因此在早期胆管癌的诊断中超声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应用。
作者:申忠梅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浅析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治疗方法,并观察疗效。方法以药物治疗为主,如β阻滞剂、维拉帕拉等。结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曾被称为主动脉瓣下肌性梗阻,本病约30%的病例有家族史可能具有遗传因素。发病时间可从婴幼儿到60多岁,但常见的是在10~30岁之间提示可能是先天性畸形,应控制症状、预防猝死,提高生存率。
作者:吴凤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要点及临床护理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2例,临床通过综合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总结资料。结果对比分析患者临床上腹部疼痛程度评估,评估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表进行,评估分值满分50分,护理前患者临床上腹部疼痛程度评估分为39.85~4.55,护理后患者临床上腹部疼痛程度评估分为22.75~2.85,护理后患者临床上腹部疼痛程度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 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护理前患者临床烦躁不安程度评估分为35.55~3.75,护理后患者临床烦躁不安程度评估分为24.75~2.65,护理后患者临床烦躁不安程度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通过综合有效的护理(病情观察、起居护理、情志护理、给药护理等)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出院。
作者:张蕊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究对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对症治疗。结论我院在临床上针对低颅压综合征通常采取一般治疗[1],如卧床休息,大量饮盐水,采用止恶心、止吐等措施;进行镇静催眠、上腹带等对症处理。对长期未愈合的硬脊膜穿刺孔,采取手术治疗,可使头痛消失。此外,需积极治疗该病的原发病。
作者:宋超 刊期: 2013年第35期
分析病案的收集及整理方法,提高病案管理水平。方法病案的收集要从门诊病案入手,同时还要收集住院病案、住院病案。病案管理包括门诊及出院病案管理两部分。结论病案具有重要的医疗信息作用,因次为了有效保障病案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病案管理人员要及时收集和整理门诊及住院病例资料。为病人的继续医疗提供了有效的医疗资料,也能很好地保护病人、医护人员、及医院的法律权益。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骨科接骨装置。方法详述本新型骨科接骨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使用效果比较证明,本新型骨科接骨装置在临床使用时,翘板可以通过转轴进行调节角度,不需要更换不同的器械来实现接骨的需要,通过转轴调节翘板角度用螺纹顶丝固定即可,本体下底面有槽板及弧形板用于固定接骨部位。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结论本新型骨科接骨装置在不影响操作的前提下,翘板可以通过转轴进行调节角度,不需要更换不同的器械来实现接骨的需要,减少了医生的工作难度,增加了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民兴;徐德衡;闫成刚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病例分析,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和临床护理实践,综合分析做出全面系统的护理经验总结。结论股骨干骨折的护理包括非手术的护理和手术的护理,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是本病护理的关键,通过综合全面的护理,对本病的有效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杜艳;杜金凤;杨杰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评价尿蛋白检查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6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的尿液进行检测。结果经过检测,尿蛋白定性在+~++++的患者19例,尿蛋白定性在+++~++++的患者7例。其中,生理性尿蛋白3例,病理性蛋白23例。临床结合其他肾功能综合试验及B超等检查确诊肾病综合征6例,肾小管肾炎6例,肾小球炎10例。结论尿蛋白检查不但操作简单,而且成本低廉,且准确率较高,因而是临床诊断肾病的有效辅助检查之一。对肾病初步诊断检查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雁 刊期: 2013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