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硬膜外间隙给药镇痛的方法及效果

率长海

关键词: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 硬膜外间隙给药, 镇痛
摘要:外科手术麻醉中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应用较多,现对硬膜外间隙给药方法,镇痛药物的种类镇痛效果和注意事项及硬膜外间隙给药镇痛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由于硬膜外间隙给药方便,镇痛效果确切,无肌内注射给药的痛苦,无头痛,可持续给药等,所以硬膜外间隙给药镇痛而被广泛应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胎盘早剥的护理分析

    目的:总结45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以妇产科收治的胎盘早剥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患者中,剖宫产34例,经阴道分娩11例,3例因大出血不能控制而行子宫全切除术。围生儿死亡3例,轻度窒息6例,重度窒息3例,针对存20例孕妇进行临床护理分析,对比产前、产后孕妇的焦虑、恐惧不安的情绪进行评估,产前评估分35.4~3.88,产后评估分20.5~2.35,产前、产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胎盘早剥临床中重视病情观察,采取精心科学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母婴安全。

    作者:张美霞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艾滋病的免疫学检测分析

    探讨艾滋病的免疫学检测,血清抗HiV抗体的检测需经过筛选和确认试验。筛选试验可选择:elisa,荧光免疫试验(fia),放射免疫试验(ria)等。确认试验可选择:蛋白印迹(WB)法,放射免疫沉淀试验。可检出包膜蛋白抗体、核心抗体,以天然抗原、重组抗原或合成肽的elisa法用于血液筛选及临床诊断。免疫印迹法(WB)、免疫荧光法及固相放射免疫沉淀法(sriP)测HiV抗体阳性确诊。

    作者:许慧娇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经行发热的中医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经行发热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10月,我院收治的22例经行发热患者,总结临床中医辨证治疗的证候、辨证及方法,总结临床治疗资料。结果22例患者经中医治疗后17例治愈,3例好转,2例无效,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烦躁少寐、经期发热腹痛症状评估,治疗前患者经期发热腹痛评估分为37.75~3.35,治疗后患者经期发热腹痛评估分为25.55~2.25,治疗后经期发热腹痛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患者治疗前烦躁少寐评估分为35.55~4.55,治疗后患者烦躁少寐评估分为21.85~3.35,治疗后烦躁少寐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中医临床通过辨证论治综合用药治疗经行发热,主要从肝肾阴虚、气血虚弱、瘀热壅阻等症引起的病因出现的症状进行治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秀玲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两种方法治疗尿道狭窄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比尿道狭窄的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推进尿道狭窄治疗的医学进展。方法选取现有尿道狭窄病例3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手术和非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手术治疗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分别采用尿道外口切开术、尿道狭窄段切除重吻合术;非手术治疗对患者采用尿道扩张。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均对尿道狭窄有一定效果,但是手术治疗效果要优于非手术治疗。临床治疗时要根据患者实际病情,早期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即可,中晚期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方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前置胎盘患者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期待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前置胎盘患者22例,患者临床用药治疗,总结临床资料。结果经期待治疗后22例患者中显效19例,有效2例,无效1例,对比分析患者期待疗法治疗前后出血引起贫血程度、紧张程度的评估,评估分值满分50分,评估计划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表进行,评估分值低于25分表示评估正常,治疗前患者出血引起贫血程度的评估分为37.75-4.55,治疗后患者的出血引起贫血程度评估分为24.45~2.35,治疗后患者的出血引起贫血程度评估分明显低于药物治疗前,p<0.05,治疗前患者紧张程度的评估分为35.75~3.75,治疗后患者的紧张程度评估分为23.45~2.55,治疗前患者紧张程度的评估分明显低于药物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临床效果显著。结论临床采用期待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保守治疗对前置胎盘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患的感染率及死亡率,保证了病人安全。

    作者:刘海容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肝脏疾病的彩超检查分析

    目的:探讨肝脏疾病的彩超检查方法。方法查阅相关资料结合临床实践总结检查方法。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了解肝脏血管及病灶血流状态;是肝脏疾病诊断的常用工具,成为肝脏的“听诊器”,同时也将在肝脏病变的治疗及疗效评估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作者:梁修安;冯宗娇;贾维铭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探究急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结论作好生活护理,保证患者获得充分的休息和睡眠。协助患者保持半坐卧位,以促进脓液局限,减少炎症扩散。护理人员需向患者解释疾病的原因、发展及预后,强调早期、严格按疗程用药对盆腔炎性疾病的重要性;缓解患者不安和焦虑心理,使患者保持心情愉快,增强治愈的信心。

    作者:崔灏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腹部超声结合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结合阴道超声对提高异位妊娠诊断准确性的意义。方法对门诊疑为宫外孕的49例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对误诊、漏诊和声像图显示不满意者结合阴道超声检查。结果腹部超声确诊32例,占65.3%;误诊6例,占12.2%;漏诊1例,占2.0%;显示不满意 l0例,占20.4%。结合阴道超声对误诊、漏诊和腹部超声显示不满意者确诊15例,占88.2%,整个准确率由原来的65.3%提高到95.9%。结论腹部超声对异位妊娠诊断的准确性相对较低,而结合阴道超声可极大地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刘治荣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微血管性心绞痛中医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微血管性心绞痛中医辨病治疗及辨证治疗。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20例,20例患者临床采用中医疗法治疗。结果20例患者经中医治疗后显效16例,有效2例,无效2例。对比分析患者临床药物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对比评估,中医辨证施治心气不足后患者短气乏力、神疲自汗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中医辨证施治心阴亏虚后患者胸部隐痛伴烧灼感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通过中医辨病治疗、辨证治疗针对患者临床出现的不同病症综合用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周新宇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滑膜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目的:浅析滑膜炎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结合病人的临床表现采取相应的中医治疗。结论根据中医理论,运用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疗效显著,且无明显禁忌及应用局限性。

    作者:吕振江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肺癌术后患者护理探索

    目的:肺癌术后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以来我院收治的32例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16例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16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护理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7%。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术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能够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使患者得到全面的照顾,并且患者家属对护理过程给予较高的评价,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徐兵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小儿泄泻32例中医处方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泄泻的中医药处方分析。方法选取小儿泄泻患者32例中医治疗处方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经中医药治疗32例小儿泄泻患者,治愈27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9%。结论泄泻病变过程中往往出现虚实兼夹,寒热互见,临证时应全面分析,辨证论治。拓宽了中医药诊疗的思路,提高了中医诊治水平。

    作者:于秀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探讨心电监测心房、心室扑动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心房、心室扑动患者的心电图表现。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心电监测心房、心室扑动患者39例的心电监测数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9例心电监测心房、心室扑动患者中发现率为96%,其中心房扑动合并房室传导障碍13例,心室颤动9例,心房扑动分型i型10例,心房扑动分型Ⅱ型6例,未发现病症1例。结论心房扑动多为一过性,常是窦性心律与心房颤动相互转变过程中的一种短暂现象。心室扑动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往往是心室颤动的前奏。当心室扑动波的振幅逐渐降低时,心室扑动将很快的转变为心室颤动。心室颤动是心脏骤停其中的一种心电图表现。

    作者:曹继敏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癫痫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

    目的:探究癫痫的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参阅相关文献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总结治疗经验。结论对于癫痫病患者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目前以抗癫痫药物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手段。经抗癫痫药物治疗的患者,多数癫痫发作可以控制,但也有少数的患者发展成难治性癫痫,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一般癫痫发作2次应开始用药。根据癫痫的发作类型或癫痫综合征选用药物。尽量单药治疗,只有单药治疗确实无效时,再考虑合理的联合用药。抗癫痫治疗的主要目标是终止癫痫发作,同时应避免或大限度地减轻不良反应,尽可能使患者获得理想的远期预后和佳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方法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采取全面综合的护理措施。结论对于病人发生的较严重心律失常的护理,护士需嘱病人卧床休息,保持心情平静,以减少心肌耗氧及对交感神经的刺激。还需对病人日常生活进行指导,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规律,保持情绪稳定,快速心律失常者应特别注意戒烟,不要食刺激性食物,如烈酒、浓茶、咖啡、可乐等;心动过缓者应避免屏气用力动作,不要用力排便,以免会兴奋迷走神经而加重心动过缓。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浅析肺胀的中医辨证论治

    目的:探究对肺胀患者的中医治疗。方法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参阅相关文献,总结其中医治疗经验。结论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对于该病症的治疗,需根据标本虚实,正确选用祛邪扶正是本病的治疗原则。平时偏于正虚,侧重以扶正为主,根据脏腑阴阳的不同,分别以补养心肺,益‘肾健脾,或气阴兼调,或阴阳兼顾。正气欲脱时则应扶正固脱,救阴回阳。以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患者工作、生活能力。

    作者:孙凤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血液标本质量控制对血液检验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质量控制对临床血液检验的影响,分析存在的原因,为临床医生诊断及治疗疾病提供准确的检验报告,指导临床医生进行正确诊断与治疗。方法搜集检验临床血标本300例,其中46例为不合格标本,不合格标本重新采集并检验,跟踪记录标本不合格原因;结果标本不合格率为15.3%,其中标本采集因素15%,标本运输因素19.5%,检验因素15%,患者自身因素17%,临床用药因素13%,其他19.6%。结论血液标本质量的控制检验报告具有关键影响,不合格标本严重影响了检验报告,影响了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做出正确的判断,影响了患者的及时治疗,因此保证标本质量安全对临床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展虎蒙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新型心血管护理桌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心血管护理桌。方法详述本新型心血管护理桌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使用效果比较证明,本新型心血管护理桌在临床使用时,护理桌的前后由挂钩挂在床踏板上进行固定,防止病人用量拖拽护理桌而导致桌体倾斜。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结论本新型心血管护理桌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前提下,能够起到固定病人身体,避免桌体倾斜现象的发生,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幸坤艳;韩汝波;杨敏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胃癌患者术后的护理探析

    目的:胃癌患者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8胃癌患者术后采取护理措施,随机分组,实验组14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14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2.85%,对照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5.71%。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护理采用综合护理措施,更有效减轻患者痛苦,获得佳营养状态护理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姜凤烨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浅析羟氯喹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目的:讨论羟氯喹的不良反应及相应的处理措施。方法观察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并作出处理。结论口服羟氯喹后峰浓度大约出现在服药3小时之后,临床上一般应用于疟疾的预防和治疗以及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风湿性多肌痛、干燥综合征。该药副作用与每日的大剂量相关,绝大多数的副反应可自发缓解或减少药量后消失。

    作者:安宝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