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治荣
目的:讨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疾病预防。方法根据文献资料记载并结合个人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乙脑的预防主要采取两个方面的措施,即灭蚊防蚊和预防接种。
作者:范红玉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脑外伤伴发精神障碍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脑外伤伴发精神障碍患者患者22例,临床通过综合治疗控制病情发展,总结资料。结果22例患者中,显效17例,有效4例,无效1例,,对比分析患者临床意识障碍、焦虑程度评估,评估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表进行,评估分值满分50分,治疗前患者临床意识障碍程度评估分为39.85~4.55,治疗后患者临床意识障碍程度评估分为22.75~2.85,治疗后患者临床意识障碍程度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治疗前患者临床焦虑程度评估分为35.55~3.75,治疗后患者临床焦虑程度评估分为24.75~2.65,治疗后患者临床焦虑程度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 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通过综合治疗从根本治疗脑外伤伴发精神障碍,及时降低患者死亡率,综合有效的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出院。
作者:刘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探讨全身应用镇痛药物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主要给药方法包括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病人自控镇痛(Pca)等,其中以肌内注射目前术后疼痛治疗广泛使用的传统方法。肌内注射方法简单,起效快,但个体差异较大。Pca综合了连续给药的优点和电脑应用技术,病人通过按压 Pca仪的按钮即可自行注入一定量的镇痛药,以满足不同病人的不同需要,获得佳的镇痛效果,并大限度地减少了药物过量的意外。
作者:刘邑江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观察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法。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慢性浅表性胃炎会演变为胃溃疡、穿孔、出血等影响到生命的严重疾病,不仅会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转,还可能引起呼吸系统的病变,如果浅表性胃炎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胃粘膜长期受到侵蚀,久而久之就会产生病变,恶化成癌。需要谨慎对待。
作者:张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特别是康复治疗中,理疗是一项常见的治疗手段,如:激光理疗和远红外线理疗等,由于治疗效果良好,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但同时,也存在诸多弊端,如由于热力过高或射线过强以及照射面积过大等因素,都会造成周围正常组织、器官损伤,特别是对角膜易造成不良刺激,导致角膜损伤,严重者有失明的危险等。由于能够导致机体副损伤,不仅可给病人带来痛苦同时也影响病人康复治疗效果,延长了治疗进程。
作者:郝子峰;徐秀娟;潘桂文;孙杰;蔺桂霞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盆腔炎患者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100例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论盆腔炎患者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制定联合治疗计划,注意个体化,结合患者自身情况,能够有效缓解盆腔炎的症状,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韩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入选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照组进行米索前列醇配合宫缩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产后出血量、不良反应情况及生活质量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玉华;左萍;盖桂珍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损伤性血胸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损伤性血胸患者50例临床观察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临床精心治疗及护理49例治愈,死亡1例(合并呼吸循环衰竭)。结论通过临床护理工作,使患者能维持正常的呼吸循环功能;疼痛能够得到缓解和控制;情绪稳定,能够配合医护人员治疗及护理工作;无感染征象。
作者:李晶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分析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及治疗措施,提高心衰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方法对22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和机械辅助治疗。结果经过急救,17例患者脱离生命危险,5例患者因病情严重,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是心脏急症,需立即抢救。急性心力衰竭的急诊处理目标是改善症状和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努力降低患者住院期间和远期死亡率。
作者:邓云凌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究脾破裂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以来我院收治的43例脾破裂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23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2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9%。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脾破裂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能够配合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使身体得到全方位护理和照顾,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邸越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癫痫的药物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36例癫痫患者临床药物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36例癫痫患者,控制15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88%。结论根据癫痫发作类型、癫痫及癫痫综合征类型选择用药。尽量单药治疗是使用抗癫痫药的重要原则,大部分患者可用单药治疗取得疗效。
作者:孙永刚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治疗措施,提高治疗质量。方法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结论乳腺癌患者病变区有疼痛、肿胀、压痛感,因此应充分认识到其病理的严重性,采取全面和科学的治疗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率,还减少了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于丽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cGBs)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诊断、治疗,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6例cGBs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例患者均为缓慢起病,进行性加重,以对称性肢体无力、感觉异常为首发症状,脑脊液异常5例、正常1例,肌电图呈现神经元损害,运动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均提示有脱髓鞘损害。结论 cGBs病情迁延、隐匿,表现复杂,易被误诊;临床症状、脑脊液是重要的诊断依据,周围神经电生理检查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激素治疗有效。
作者:刘洪敏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布氏杆菌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2例布氏杆菌病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2例布氏杆菌病患者经治疗均好转出院,复发2例。结论布氏杆菌病早期诊断,正确治疗,多选用四环素与链霉素联合应用效果明显。
作者:田艳君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究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对症护理。结论高血压病病程很长,发展也不平衡,大部分是良性且缓慢的过程,但长期血压增高可引起严重脑、心、肾等靶器官结构及功能改变,并终导致功能衰竭,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的重要疾病。因此需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进行重视,我院在临床上对高血压患者采取了积极的护理措施,制止和逆转了高血压所造成的靶器官损害,并推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作者:张艳华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妊娠患者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1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妊娠患者22例,患者临床用药治疗,总结临床资料。结果对比分析患者用药前后阵发性心悸、胫骨前黏液性水肿的评估,药物治疗前患者胫骨前黏液性水肿的评估分为37.75~4.55,药物治疗后患者的胫骨前黏液性水肿评估分为24.45~2.35,药物治疗后患者的胫骨前黏液性水肿评估分明显低于药物治疗前, p<0.05,药物治疗前患者阵发性心悸的评估分为35.75~3.75,药物治疗后患者的阵发性心悸评估分为23.45~2.55,药物治疗前患者阵发性心悸的评估分明显低于药物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临床效果显著。结论药物治疗对改善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妊娠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显著效果,临床综合用药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田丽霞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究药物治疗、理疗和补液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患者分别采用药物治疗、理疗、补液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论诊断一旦明确后,应尽快采取措施减轻面神经炎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消退和水肿的减轻,从而减轻面神经受压。急性期可在茎乳孔附近部位进行局部热敷。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3年第35期
脑卒中患者由于肢体活动障碍,卧床时间延长,日常活动减少,容易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ET),表现为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ET)。如果不加以预防,脑卒中患者的DVT发生率可达30%~40%[1]。脑卒中患者并发DVT时约2/3位于小腿,长期卧床的患者需将下肢抬高,一般需高于心脏水平20-30°,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既是一种治疗方法,又是一种康复护理措施[2]。而患肢下垫物的使用材料及方法至关重要。传统的方法是应用棉被、衣物或普通枕头塞于患肢下,患肢不能有效固定易滑落,难以保证持续抬高。垫的物品凹凸不平,不符合人体生理结构产生不舒适感,甚至疼痛。抬高患肢的高度不固定,患肢抬的过高,膝关节过伸,病人不能耐受,垫物过少,则高度不够,达不到促进静脉血液回流的目的。我科自制新型双下肢循环功能改善枕在临床应用一年来取得良好效果,此项新技术设计新颖巧妙、独特,具有使用方便、结构设计符合人体生理结构,轻便柔软舒适,能够达到治疗康复效果,使下肢循环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其材料价格低廉,实用性强等优点。
作者:耿红梅;孙杰;张丽华;侯丽云;颜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消化道溃疡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病例资料的详细分析,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得出全面系统的护理经验总结。结论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的外科疾病,总发病率占人口的5~10%,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较胃溃疡多见,以青壮年多发,男多于女,儿童亦可发病,老年患者所占比例亦逐年有所增加。因此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做好全方面的术前及术后护理,能有效的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
作者:李雅南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讨论肩袖损伤病人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对患者进行护理与健康教育。结论对肩袖损伤患者的护理可以减少病人疼痛并发症等,解除心理障碍,早日康复。
作者:彭荣霞 刊期: 2013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