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灏
目的:对比尿道狭窄的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推进尿道狭窄治疗的医学进展。方法选取现有尿道狭窄病例3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手术和非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手术治疗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分别采用尿道外口切开术、尿道狭窄段切除重吻合术;非手术治疗对患者采用尿道扩张。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均对尿道狭窄有一定效果,但是手术治疗效果要优于非手术治疗。临床治疗时要根据患者实际病情,早期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即可,中晚期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方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钾代谢失衡基本医疗常识和临床透析治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前来就诊的患者病历资料的研读,结合透析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制定出全面系统的透析治疗方案。结论钾代谢失衡分为高钾血症、低钾血症,要在确诊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透析治疗方案,钾代谢失衡的透析有着严格临床治疗规则,透析对低钠血症有着显著的医疗效果,必须全面严谨的掌握透析的操作程序,确保医疗实效。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醇增多症手术的治疗。方法对36例肾上腺皮质醇增多症病人手术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肾上腺危象1例,及时发现并处理后恢复良好,其余无严重并发症,恢复良好。结论 actH依赖性皮质醇增多症应以经蝶微腺瘤摘除术为首选,若手术失败或不能手术者则行垂体放疗或双侧肾上腺次全切除术或药物治疗。而原发性肾上腺肿瘤则首选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作者:谢松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体温超过39度患者的高热针灸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10月,我院收治的高热患者20例,临床行中医针灸治疗,总结临床治疗资料。结果临床经针灸治疗20患者高热症状均得到缓解,对比分析由高热而引起的头痛症状评估,针灸治疗前由高热而引起的头痛症状评估分为38.75~3.55,针灸治疗后由高热而引起的头痛症状评估分17.85~2.25,针灸治疗后评估分明显低于针灸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效果显著。结论临床采用针灸治疗高热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避免了高热持续发展而合并出现其他疾病的可能,临床针灸副作用小,见效快,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韩洪静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究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呋喃唑酮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6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2例患者选择呋喃唑酮的治疗,对照组32例患者选择常规治疗,对比消化性溃疡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87%,没有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2例出现不良症状,发生率为6.25%。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呋喃唑酮的治疗,可使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药物的安全性较高,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作者:姜淼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方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的辨证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1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22例,针对临床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中医治疗后22例患者显效18例,有效3例,无效1例。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患者呼吸困难症评估,评估原则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进行,评估分采用50分,治疗前患者呼吸困难症评估为38~4.75,治疗后患者评估分为28.55~3.25,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中医疗法通过辨证论治,从证而治,从根本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有显著疗效,为临床的后期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
作者:李春 刊期: 2013年第35期
探讨艾滋病的免疫学检测,血清抗HiV抗体的检测需经过筛选和确认试验。筛选试验可选择:elisa,荧光免疫试验(fia),放射免疫试验(ria)等。确认试验可选择:蛋白印迹(WB)法,放射免疫沉淀试验。可检出包膜蛋白抗体、核心抗体,以天然抗原、重组抗原或合成肽的elisa法用于血液筛选及临床诊断。免疫印迹法(WB)、免疫荧光法及固相放射免疫沉淀法(sriP)测HiV抗体阳性确诊。
作者:许慧娇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操作过程及要点。方法根据多位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给予相应的针灸治疗方案。结论随着针灸治疗流行性感冒取得的显著效果,针灸治疗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随着针灸学的发展,针灸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作者:荆佰芹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化脓性脑膜炎患者西药治疗原则及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化脓性脑膜炎患者22例,临床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剖析临床资料。结果对比分析22例患者经治疗前后高热、剧烈头痛的评估,评估分值满分50分,评估计划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表进行分析,药物治疗前患者高热评估分为37.75~4.55,药物治疗后患者高热评估分为26.75~3.25,药物治疗后患者高热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药物治疗前患者剧烈头痛评估分为35.65~3.75,药物治疗后患者剧烈头痛评估分为25.25~2.45,药物治疗后患者剧烈头痛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通过对患者高热、剧烈头痛的评估,说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有优越性。结论临床通过内科保守治疗(药物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时控制病情的持续恶化,为患者的治疗争取时间,临床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宏宇 刊期: 2013年第35期
急性盆腔炎是指子宫内膜、子宫肌层、输卵管、卵巢、子宫旁组织、盆腔腹膜等部位的急性炎症。急性盆腔炎绝大部分由阴道和宫颈的细菌经生殖道黏膜或淋巴系统上行感染而引起,少数是由邻近脏器炎症(如阑尾炎)蔓延及血液传播所致[1]。常见的病原体主要有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厌氧菌、淋球菌、绿脓杆菌、结核杆菌以及衣原体、支原体等。临床表现包括①腹痛,多为下腹痛,弥漫性腹膜炎为全腹痛;②发热,严重者出现高热,伴畏寒、寒战、头痛、食欲不振;③阴道分泌物增多脓性或脓血性白带,月经期患者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④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⑤膀胱直肠刺激症状,排尿困难、尿急、尿频和里急后重、排便困难;⑤阴道可有充血,宫颈举痛,宫颈口可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子宫稍大,有压痛,一侧或两侧附件增厚,压痛明显,扪及包块;宫骶韧带增粗、触痛;若有脓肿形成且位置较低时,可扪及穹隆有肿块且有波动感[2]。
作者:张凤莲 刊期: 2013年第35期
通过查阅近几年来的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与试验研究等相关文献,分析肝癌的病因病机,从辨证分型、基础方加减、中药制剂、中医外治法,中西医结合放化疗及介入治疗,及临床常用药物等方面综述了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为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提供了参考。
作者:姜家康;岳明娜;迟文成;张娟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三叉神经痛患者20例手术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术后疼痛解17例,3~6个月获得延迟缓解2例,部分缓解1例。结论射频热凝治疗的手术方式分卵圆孔半月神经节穿刺射频热凝术、侧入路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眶上神经孔穿刺眶上神经射频热凝术及眶下神经孔穿刺眶下神经射频热凝术等。
作者:魏巍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讨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疾病预防。方法根据文献资料记载并结合个人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乙脑的预防主要采取两个方面的措施,即灭蚊防蚊和预防接种。
作者:范红玉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肾水的辨证治疗。方法选取临床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肾水患者40例的辨证治疗方药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40例肾水患者,显效3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结论本病多因水肿反复发作,或因它病损及脾阳,脾肾统摄固藏失职,精微下泄,生化乏源而成。中医辨证着眼于当时的治疗中心病证,即以阶段性的治疗目的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中心。
作者:郑岩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浅析滑膜炎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结合病人的临床表现采取相应的中医治疗。结论根据中医理论,运用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疗效显著,且无明显禁忌及应用局限性。
作者:吕振江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妇产科用刮宫板。方法详述本新型妇产科用刮宫板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使用效果比较证明,本新型妇产科用刮宫板在临床使用时,通过滑板调节刮宫板伸入子宫内的深浅度,通过螺栓将刮板定位,深度确定后,手握手柄,将刮板伸入到子宫内即可进行子宫内膜清刮,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结论本新型妇产科用刮宫板在不影响青刮效果的前提下,达到了在给病人进行子宫内膜清刮时能够控制清刮的深浅度。减少了医生的工作难度,增加了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晓云;吕娜;吴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针对风湿病的病因进行痹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近2年本院治疗的21例风湿病患者的病例资料。21例患者全部给予病因治疗,随访半年,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经过1~3个月的治疗,19例关节疼痛消失,2例关节疼痛好转。随访半年,所有患者无一例复发。结论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疠之气等外邪侵及人体,导致风湿病(痹症)的发生。痹症的据理审证求因治疗是针对病因机制给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王致效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方法及合适的治疗时机的选择。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1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做肠梗阻手术患者30例,临床根据梗阻原因及类型行手术治疗,总结临床治疗资料。结果3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治愈26例,好转2例,2例转院治疗,对比分析经手术治疗患者临床腹痛症状的评估,采用本院自行拟定的手术评估方案进行评估,评估分值满分50分,30例患者手术前腹痛评估分为37.85~3.75,手术后腹痛评估分为27.75~2.75,手术后腹痛评估明显低于术前评估分,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肠梗阻患者临床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其从根本去除病灶,根据病因及疾病种类及早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防止病情持续恶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煜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心电机导联线卷线器。方法详述本新型心电机导联线卷线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使用效果比较证明,本新型心电机导联线卷线器在临床使用时,能够快速的收拾好心电图机的导联线,且又方便省力,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结论本新型心电机导联线卷线器在保证使用方便前提下,能够达到快速的收拾起导联线的目的,增加了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云峰;张俊鹏;王炜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究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使用方法。方法选取临床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3例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27例患者采用综合治疗,对照组26例患者采用一般治疗,对比患者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潜在不良反应及其耐药现象的处理做深入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0.76%。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乙型肝炎必须根据检测的结果和实际症状对症用药才能体现疗效,否则不但达不到治疗效果反而会加大肝脏负担。
作者:杨万顺 刊期: 2013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