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升
目的:探讨小儿风湿热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小儿患者的病例分析,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和临床护理实践,综合分析做出全面系统的护理经验总结。结论小儿风湿热的护理要在全面综合的评估基础上,针对小儿的生理特点,通过科学全面的护理以达到佳的医疗效果。
作者:张伟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卵巢囊实性肿物的方法和意义。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卵巢囊实性肿物患者行超声检查,对检查方法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论卵巢囊实性肿物采用超声检查价格低廉、简便、诊断迅速,应作为临床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刘艳卉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究炎性肠病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接诊的54例炎性肠病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强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实验组27例患者,对照组27例患者。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性肠病患者采用强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腹泻、直肠出血、腹部疼痛有所缓解,主动配合护患工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鹿洪霞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切除术的术中过程及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方法查阅资料并结合临床实际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结论唯一有效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手段是甲状旁腺切除,但不同的病变。手术方式不同,可为简单的甲状旁腺腺瘤摘除术,也可为复杂的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或甲状旁腺全切除术等。
作者:刘洪峰;振林;李保利;张维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方治疗继发性高血压的辨证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10月,我院收治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22例,针对临床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中医治疗后22例患者显效18例,有效3例,无效1例。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患者早期头痛症状评估,评估原则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进行,评估分采用50分,治疗前患者早期头痛症状评估为38~4.75,治疗后患者早期头痛症状评估分为28.55~3.25,治疗后早期头痛症状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中医疗法通过辨证论治,从证而治,从根本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显著疗效,为临床的后期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
作者:陈立辉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护理措施,随机分组,实验组16例患者给予预防护理,对照组16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1.25%。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采用综合护理措施,更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加快恢复时间,护理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赵欣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危险因素及相应的护理预防对策。方法回顾分析338例骨科术后发生d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危险因素评估,以此指导护理人员制定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本组338例患者术后发生dVt150例(44.38%),年龄、BMi、抗凝药使用情况及术后双下肢功能锻炼是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制定预防性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刘俊英;吴晓丽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综述了胡桃楸属植物胡桃青皮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等,为开发新的抗肿瘤药物,更好的研究青龙衣药效物质基础以及药理活性等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者:张瑞;韦学义;刘璐;杨春红;郭丽娜;王伟明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患儿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10月,我院儿科收治的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20例,总结临床护理资料。结果经有效护理后20例患儿,显效16例,有效3例,无效1例,对比分析护理前后患儿拇指强直痉挛症状的评估,评估计划由我院儿科护理小组规定的计划表进行,评估分值50分满,护理前患儿拇指强直痉挛症状的评估分为38.87~4.55,护理后患儿拇指强直痉挛症状的评估分为20.55~2.75,护理后拇指强直痉挛症状的评估分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护理前患儿面肌颤动评估分为33.75~3.85,护理后患儿面肌颤动评估分25.75~2.65,护理后面肌颤动评估分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通过临床护理措施的应用能有效改善患儿面肌颤动、拇指强直痉挛等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胡运娟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至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20例,对临床治疗资料总结剖析。结果评估手术治疗前后患者入院前后瞳孔收缩情况,以50分为评分标准,手术治疗前患者瞳孔收缩评估分38.27±4.55,手术治疗后患者瞳孔收缩评估分为27.9±2.75,对比分析手术治疗后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有统计差异,临床效果显著。讨论手术治疗对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临床具有显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作者:赵秀军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究对肺胀患者的中医治疗。方法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参阅相关文献,总结其中医治疗经验。结论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对于该病症的治疗,需根据标本虚实,正确选用祛邪扶正是本病的治疗原则。平时偏于正虚,侧重以扶正为主,根据脏腑阴阳的不同,分别以补养心肺,益‘肾健脾,或气阴兼调,或阴阳兼顾。正气欲脱时则应扶正固脱,救阴回阳。以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患者工作、生活能力。
作者:孙凤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综述口腔黏膜病常用药物临床应用性能、用法及注意事项。方法本文主要从口腔黏膜病常用药物性能及用法展开说明,具体阐述了每一种常用药物的组成成分、性能、用途、用法及用量。结果口腔黏膜病常用药物性能及用法对口腔临床医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君健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究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的护理。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结论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我院在临床上采取了一般护理及饮食护理等措施,有效的保障了患者的健康,此外,由于发热、感染不易控制,容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常出现情绪低落或恐惧心理,因此,护理人员需加强并发症的护理[1],并及时患者沟通,耐心解释,安慰、鼓励患者,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蒋沁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产科护理用方便下床装置。方法详述本新型产科护理用方便下床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使用效果比较证明,本新型产科护理用方便下床装置在临床使用时,方便护理人员的操作,也不会使产妇扭伤,方便产妇的出行。结论本新型产科护理用方便下床装置在不影响产妇恢复的前提下,有效的保障了产妇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静艳;倪冠香;蔚立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肠球菌属微生物检查与临床意义。方法对80株送检测的标本进行微生物生检查分析。结果对80例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56株,尿肠球菌19株,其他肠球菌5株。结论肠球菌所致的感染中常见者为尿路感染,其中大部分为医院感染,多与尿路器械操作、保留导尿管和病人的尿路结构异常等有关。革兰阳性球菌中肠球菌是仅次于葡萄球菌属细菌的重要医院感染病原菌。
作者:侯丽萍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究对肛裂患者的临床医疗。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结论肛裂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均是以消除症状,促使创面愈合为目的。一般来说,治疗时应区别肛裂是在急性期、还是在慢性期,急性肛裂多能自愈或经非手术治疗痊愈,慢性期肛裂在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则应行手术治疗[1]。
作者:潘伟忠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不典型临床症状和心电图表现,提高aMi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剖析。结论 aMi的诊断要结合临床症状及心肌酶学,仔细观察心电图的动态变化,减少漏诊和误诊。
作者:董竞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临床x线表现。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20例,临床经x线检查,总结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分别行x线及ct检查,x线检查患者边缘骨硬化检出率为90%,ct检查患者边缘骨硬化检出率为70%,x线优于ct,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 x线检查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诊断分析提供依据,方便临床治疗。
作者:王怡丹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结合阴道超声对提高异位妊娠诊断准确性的意义。方法对门诊疑为宫外孕的49例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对误诊、漏诊和声像图显示不满意者结合阴道超声检查。结果腹部超声确诊32例,占65.3%;误诊6例,占12.2%;漏诊1例,占2.0%;显示不满意 l0例,占20.4%。结合阴道超声对误诊、漏诊和腹部超声显示不满意者确诊15例,占88.2%,整个准确率由原来的65.3%提高到95.9%。结论腹部超声对异位妊娠诊断的准确性相对较低,而结合阴道超声可极大地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刘治荣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介绍一种心内科穿刺针头固定器。方法详述一种心内科穿刺针头固定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使用效果比较证明,本心内科穿刺针头固定器,用锁紧圈控制针头所伸入深度,避免了气体通过穿刺针头进入心脏。结论心内科穿刺针头固定器,省时省力。本设计使用简单,实用性强,因此适合临床工作中使用。
作者:张国忠;贾丽洁;郭兆文 刊期: 2013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