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峰;振林;李保利;张维红
目的:探讨疼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到2013年11月我院接诊的23例疼痛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实验组给予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心电图的改善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疼痛患者能有效的患者疼痛,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勇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究昏迷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观察患者的临床特点,采取正确的急救护理。结论护理人员需做好患者的相关疾病知识指导。如患有糖尿病患者,不得自行停药或增加药物剂量;对经过积极抢救后病情较稳定而病程较长的出院者[1],需指导家属和有关人员对患者进行细致的口腔、皮肤、肺部、泌尿系等部位护理,防止发生并发症;同时还要训练患者的肢体,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以促进康复。
作者:单玉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3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采取护理措施,随机分组,实验组16例患者给予预防护理,对照组16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1.25%。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护理采用综合护理措施,更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加快恢复时间,护理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刘玉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究颅底脑膜瘤的手术处理方式。方法对颅底脑膜瘤确诊患者根据检查结果选择手术入路,术中对肿瘤切除、血管包裹肿瘤进行处理,术后预防其并发症的产生。结论应在熟练掌握颅底解剖的前提下应用显微技术,根据肿瘤所在不同部位以及肿瘤附着点、血供情况,尽可能地阻断肿瘤供血、减少出血,保护周围神经是手术治疗的关键。
作者:那英超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究对结肠憩室病患者的临床医疗。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措施。结论单纯憩室无并发症者不需要治疗。主要是注意调节生活饮食习惯,多食富含纤维素饮食[1],可缓解疼痛和肠道功能紊乱,避免暴饮暴食和食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结、直肠负担。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习惯。若有急性炎症但无并发症者可以非手术治疗;若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才须手术治疗。
作者:王春锋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分析和讨论糖尿病合并骨疾病病人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意义。方法分析68例糖尿病合并骨疾病的患者在骨科手术围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手段和方法,进而获知在治疗时护理起到的具体作用。结果68名患者都接受了复杂而系统的骨科手术,手术之前,各个患者的身体准备状况很好,而且血糖控制水平比较稳定,只有2名患者在手术之后的第2天表现出血糖波动的状况,但是经过对其两天的恢复调整,血糖水平控制到正常水平,且手术之后没有出现感染,切口愈合级别都为甲级,患者的肢体功能均恢复的很好。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骨疾病患者进行骨科手术围手术时的护理应将重心放在生物-社会医学-心里模式上。以患者为重心,人为社会之人,人为生物,从此角度对患者进行护理与治疗,结合饮食疗法,血糖监测,用药控制等协助患者康复,改善病人营养状况,帮助他们提高抵抗力,进而避免发生感染或者并发症状况,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更好地恢复。
作者:国红岩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胰腺炎的超声波诊断的基本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病历资料的分析,结合超声波诊断的基本规则,针对患者的临床病征,制定系统的超声波诊断方案。结论超声波对胰腺炎的诊断有显著的效果,成像直观精确,为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值得深入的探究,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作者:李萌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病(ald)患者的临床治疗致病因素。方法对39例酒精性肝病患者临床诊断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愈5例,显效25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87%。结论减轻酒精性肝病的严重程度,阻止或逆转肝纤维化,改善已存在的继发性营养不良,对酒精性肝硬化进行治疗。
作者:薛小东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培门冬酶的使用。方法对培门冬酶的药理和疗效进行分析。结论培门冬酶只有在确认多种化疗药物不适用时才可单用,适用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也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作者:周华杰;韩春荣;刘伟红;张秀梅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评价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处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解剖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27例,按neer分类均为Ⅱ部分骨折。结果27例患者全部获随访,骨折均愈合,按neer’s肩关节评价标准,优及满意率为92.5%。结论肱骨外科颈骨折近端肱骨头骨量大,对骨密度较好的患者,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效果满意,是理想内固定方法。
作者:乔忠阁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妇科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资料: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320例。方法两组对照,连续硬膜外麻醉和气管插管加静脉复合麻醉,利用统计结果观察效果。结果脉搏血氧饱和度在连续硬膜外麻醉后即有所下降,吸氧后改善,气腹后增大吸氧量才能维持在正常范围,气管插管加静脉复合麻醉组则无此现象,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全麻患者术中麻醉满意,无一例患者术中知晓及不适。结论麻醉方法的选择,术中监测及麻醉处理的特点等问题。
作者:徐晓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新生儿的病例分析,结合患儿的病历资料和临床观测,制定出系统的诊疗方案。结论小儿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主要有针对病因治疗、血管扩张药治疗、吸氧治疗、抗凝治疗等措施。
作者:李东海;邵忆;张春;李旭东;张凤娇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究癫痫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在对癫痫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讨论、总结。结论临床应着重了解病史,诱发因素,发作特点,程度,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等。注意排除癔病、晕厥、偏头痛、低血糖、低血钙等引起的抽搐。
作者:全英华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针对风湿病的病因进行痹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近2年本院治疗的21例风湿病患者的病例资料。21例患者全部给予病因治疗,随访半年,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经过1~3个月的治疗,19例关节疼痛消失,2例关节疼痛好转。随访半年,所有患者无一例复发,痹症的据理审证求因治疗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疠之气等外邪侵及人体,导致风湿病(痹症)的发生。痹症的据理审证求因治疗是针对病因机制给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李春光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通过给药前后,对肺炎支原体骨架蛋白的sds-PaGe电泳分析,探讨黄芩苷对肺炎支原体骨架蛋白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微量倍比稀释法确定黄芩苷Mic,利用 ccU法测定肺炎支原体生长曲线,通过sds-PaGe分析肺炎支原体骨架蛋白的变化。结果黄芩苷Mic为16ug/ml,接种105~106ccU/ml的支原体传代,72h后达峰值7.0×107ccU/ml,在黄芩苷干预下,支原体骨架蛋白条带减少,表达降低。结论黄芩苷能能降低肺炎支原体骨架蛋白的表达。
作者:李振宇;张树明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介绍一种小儿尿道下裂查看器。方法详述一种小儿尿道下裂查看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使用效果比较证明,本小儿尿道下裂查看器,医生的手指不用一边固定生殖器位置,一边撑开生殖器附近皮肤,方便医生的诊疗。结论小儿尿道下裂查看器使用简单,实用性强,因此适合临床工作中使用。
作者:宋祥伟;刘晶;许建军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外科护理用支架。方法详述本新型外科护理用支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使用效果比较证明,本新型外科护理用支架在临床使用时,可以使患者的患肢放置在托板上更加舒适,更加方便患者使用,并能调节移动板的长度,方便患者换药,既不影响患者还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了护理效率。结论本新型外科护理用支架在不影响护理效果的前提下,使患者能够更舒服的得到护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荣芹;李晶;李晓楠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对甲亢患者采取细致的术前心理护理,对术后患者情况进行密切观察,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论加强甲亢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能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患者治愈率,并能有效的避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赫荣华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方治疗继发性高血压的辨证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10月,我院收治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22例,针对临床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中医治疗后22例患者显效18例,有效3例,无效1例。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患者早期头痛症状评估,评估原则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进行,评估分采用50分,治疗前患者早期头痛症状评估为38~4.75,治疗后患者早期头痛症状评估分为28.55~3.25,治疗后早期头痛症状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中医疗法通过辨证论治,从证而治,从根本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显著疗效,为临床的后期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
作者:陈立辉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出院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及效果的影响。方法我科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出院的脑卒中患者9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住院期间均进行康复训练,并在出院前调查对康复训练知识掌握程度,主动程度及患肢功能情况。实验组在1个月,3个月进行电话和家访的形式进行指导和督促,对照组不进行随访。6个月后调查比较两组康复训练知识掌握程度,主动程度及功能恢复效果的情况。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患者康复训练知识掌握程度、主动程度及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延续护理对出院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及康复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格日乐 刊期: 2013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