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的护理探析

刘玉艳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护理效果, 探析
摘要:目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3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采取护理措施,随机分组,实验组16例患者给予预防护理,对照组16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1.25%。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护理采用综合护理措施,更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加快恢复时间,护理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护理措施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11月,我院收治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22例对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总结。结果对比分析22例患者护理前后由疾病造成疼痛症状评估,以平均值加减标准差方式表达,评估分标准为50分,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表进行,评估分低于25分表示护理指标恢复正常,护理前患者疼痛评估评分为35.55~3.45,护理后患者疼痛评估分为23.57~2.75,护理后明前低于护理前评估分,(p<0.05),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术前、术后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的护理能够积极预防患者临床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孙淑云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重症哮喘者的治疗与护理

    目的:总结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与护理经验。方法对于重症哮喘患者,给予气管插管加机械通气等综合治疗,严密监护并加强基础护理和呼吸机管理。结论重症哮喘发病急、病情重,及时给予气管插管并呼吸机辅助呼吸,配合有效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静华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新型产科护理用插管固定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产科护理用插管固定装置。方法详述本新型产科护理用插管固定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使用效果比较证明,本新型产科护理用插管固定装置在临床使用时,将前后挡片固定在产妇的腰部并把后挡片上的遮阴部位通过粘扣固定在前挡片上,将其阴部周围遮盖住,通过绑带交叉穿过两个穿带孔并通过上部的磨砂面对导尿管进行固定。方便医生的工作,减轻产妇的痛苦。结论本新型产科护理用插管固定装置在不影响固定效果的前提下,有效的保障了产妇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艳华;刘晓君;王丹秋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高热的针灸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体温超过39度患者的高热针灸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10月,我院收治的高热患者20例,临床行中医针灸治疗,总结临床治疗资料。结果临床经针灸治疗20患者高热症状均得到缓解,对比分析由高热而引起的头痛症状评估,针灸治疗前由高热而引起的头痛症状评估分为38.75~3.55,针灸治疗后由高热而引起的头痛症状评估分17.85~2.25,针灸治疗后评估分明显低于针灸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效果显著。结论临床采用针灸治疗高热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避免了高热持续发展而合并出现其他疾病的可能,临床针灸副作用小,见效快,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韩洪静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人工踝关节置换术的操作步骤及并发症处理

    目的:探讨人工踝关节置换术的操作步骤及并发症处理。方法对行人工踝关节置换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人工踝关节置换是改善踝关节功能的良好方法。

    作者:纪国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通过对170例脑梗死患者的心理及基础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总结在心理、呼吸道、肢体功能锻炼、褥疮和便秘的预防、饮食及出院指导等方面的护理,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永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继发性高血压的中医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中医药方治疗继发性高血压的辨证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10月,我院收治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22例,针对临床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中医治疗后22例患者显效18例,有效3例,无效1例。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患者早期头痛症状评估,评估原则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进行,评估分采用50分,治疗前患者早期头痛症状评估为38~4.75,治疗后患者早期头痛症状评估分为28.55~3.25,治疗后早期头痛症状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中医疗法通过辨证论治,从证而治,从根本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显著疗效,为临床的后期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

    作者:陈立辉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甲状旁腺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切除术的术中过程及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方法查阅资料并结合临床实际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结论唯一有效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手段是甲状旁腺切除,但不同的病变。手术方式不同,可为简单的甲状旁腺腺瘤摘除术,也可为复杂的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或甲状旁腺全切除术等。

    作者:刘洪峰;振林;李保利;张维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新鲜股骨颈骨折30例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30例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均顺利愈合,闭合复位28例,切开复位2例,30例全部愈合,愈合时间2~6个月,平均愈合时间3.5个月。结论早期治疗,有利于尽快恢复骨折后血管扭曲、受压或痉挛。

    作者:郑功伟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霉菌和酵母菌的制片与镜检

    目的:了解霉菌和酵母菌的制片与镜检方法。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取样本分别采用清片、滴液、挑菌等程序进行检测,比较检验效果。结论通过霉菌和酵母菌的镜检,学会霉菌和酵母菌的一般制片与染色方法,进一步练习显微镜的使用。

    作者:王佰双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简析上睑下垂矫正术的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上睑下垂矫正术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前来我院就诊患者的病例分析,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和以往的临床护理实践,综合分析做出全面系统的护理经验总结。结论上睑下垂矫正术的护理分为术前的准备护理与术后的处置护理,系统的术后护理措施是关键,须严格全面的了解掌握。

    作者:路富荣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X线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X线检查及X线表现。方法选取30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X线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影像学诊断28例为支气管肺癌,诊断正确率93.3%,2例误诊为慢性肺炎、结核球或其他疾病,误诊率为6.7%。结论 X线平片是肺癌的基本检查方法;体层摄影对肺癌的诊断有较好的价值。

    作者:李友加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简析小儿肺动脉高压的诊疗对策

    目的:探讨小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新生儿的病例分析,结合患儿的病历资料和临床观测,制定出系统的诊疗方案。结论小儿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主要有针对病因治疗、血管扩张药治疗、吸氧治疗、抗凝治疗等措施。

    作者:李东海;邵忆;张春;李旭东;张凤娇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浅析前置胎盘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对前置胎盘患者的护理。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对症护理。结论根据孕妇的一般情况、孕期、胎儿成熟度、出血量多少以及产道条件等情况综合分析,采取相需的护理方案。纠正贫血和预防感染。并加强孕妇的管理和宣教。防止发生多产,避免多次刮宫、引产或宫内感染,减少子宫内膜损伤或子宫内膜炎。对妊娠期出血,无论量多少均需就医,做到及时诊断,正确处理。

    作者:金巍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滑膜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目的:浅析滑膜炎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结合病人的临床表现采取相应的中医治疗。结论根据中医理论,运用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疗效显著,且无明显禁忌及应用局限性。

    作者:吕振江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积极的检查诊断,制定相关的治疗方案,关注药物不良反应,对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源性的发生,以期为精神病患者治愈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袁帅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新型中医内科诊疗架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中医内科诊疗架。方法详述本新型中医内科诊疗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使用效果比较证明,本新型中医内科诊疗架在临床使用时,器械可以放在不同隔档里,同时顶盖可以旋转开当托盘使用,当旋转开顶盖以后,可以将伸缩杆拉伸出来,伸缩杆上的钩体方便悬挂物件,隔档的空间大小通过滑道与顶丝控制,方便利用空间,底层的隔档可以作为垃圾桶使用。有效的避免了出现碰撞及废物与器械混在一起容易引起污染的现象,减少了医生的工作难度。结论本新型中医内科诊疗架在不影响正常操作的前提下,方便利用空间,避免污染的可能性,增加了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春梅;张洪生;孙风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妊娠期血小板急骤减少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患者血小板急骤减少的临床诊断及紧急处理病观察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11月,我院产科收治的血小板急骤减少患者24例,临床根据产前的症状做急救处理。结果22例患者临床经过紧急处理和确定性治疗后,显效18例,有效3例,无效1例,对比分析患者因血小板急剧减少引起的恐惧心理评估,紧急处理和确定性治疗前患者恐惧心理评估分为38.85~4.75,紧急处理和确定性治疗后患者恐惧心理评估分为25.55~2.25,紧急处理和确定性治疗后患者恐惧心理评估分明显低于紧急处理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临床通过紧急处理和确定性治疗避免血小板急骤减少的持续恶化,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李丹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究肠梗阻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接诊的42例肠梗阻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强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实验组21例患者,对照组21例患者。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梗阻患者采用强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凤芹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衰竭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11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30例,对临床诊断资料及治疗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对比分析患者临床用药要治疗后扑翼性振颤、意识障碍的症状评估,评估分析以50分为标准,治疗前扑翼性振颤情况评估为34.35~3.65,治疗后扑翼性振颤评估为27.35~2.25,对比结果p<0.05,治疗前意识障碍情况评估为36.35~4.75,治疗后意识障碍评估为25.85~3.55,对比结果p<0.05,治疗后扑翼性振颤、意识障碍明显比治疗前有效,临床效果显著。结论经过积极的诊断及早发现主要病因,临床针对用药治疗,有效的缓解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张成军 刊期: 2013年第35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