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辉;丁勇;芦亚楠
目的 探讨大便失禁患者的护理新方法,改进大便失禁患者护理措施.方法 109例神经内科ICU大便失禁患者,按护理方式分传统护理组32例,造口袋组36例,改良造口袋+皮肤保护膜组41例.比较3组大便收集情况、肛周皮肤破损程度、破损皮肤愈合情况、24 h平均护理时数、患者(或家属)和护士满意度.结果 改良组 和造口袋组的大便收集情况、肛周皮肤破损程度和破损皮肤愈合情况显著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改良组的大便收集情况明显优于造口袋组(t=5.537,P<0.01),且肛周皮肤破损发生率明显低于造口袋组(t=2.444,P=0.041).改良组和造口袋组的24 h护理时数明显短于传统组,而其患者(或家属)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则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改良组的护士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组(P<0.01).结论 改良造口袋+皮肤保护膜方法能有效收集大便、预防肛周皮肤损伤、利于局部伤口愈合,缩短了护理时数,减少护理工作量,提高护患双方的满意度.
作者:李慧;付红;徐凤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儿童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MELAS)的临床、影像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 对7例经基因突变或线粒体呼吸链酶学确诊的MELAS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基因突变、酶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临床转归进行随访.结果 所有患儿均有卒中样发作、头痛、呕吐、惊厥.7例患儿均有乳酸升高.头颅MRI均显示T1WI低信号及T2WI高信号,常多个脑叶同时受累,容易受累部位主要为顶叶、颞叶和枕叶,额叶、基底节区、小脑及丘脑亦可受累.陈旧病灶均呈脑萎缩.4例白细胞线粒体DNA有A3243G突变,突变率为29.7%~60%,其中l例母亲存在同样突变.3例行线粒体呼吸链酶学检测,2例显示复合物Ⅰ缺陷,1例显示复合物Ⅰ、Ⅳ缺陷.随访7例,均有不同程度智力损害,并仍需继续服用抗癫痫药物.结论 充分认识儿童MELAS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头颅影像、基因突变、呼吸链酶学特点,有助于早期诊断、治疗和遗传咨询.
作者:马秀伟;侯豫;王三梅;辜蕊洁;刘京京;王永霞;封志纯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脑肿瘤手术患者特别是输血后,并发术后感染的危险性显著增加,给临床治疗与术后恢复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脑膜瘤手术输血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相互因果关系,揭示独立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控制术后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前瞻性观察2012年3月-2014年3月360例患者(男性患者192例,女性患者168例)的术后感染情况,以患者是否并发术后感染为因变量,同时以选择术后感染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自变量,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 =3.318,P=0.032)、手术时间(OR =3.281,P=0.028)、术中出血量(OR=5.133,P=0.001)、术中输血量(OR =4.518,P=0.003)、术前合并呼吸(OR=2.993,P=0.016)、肝(OR=2.905,P=0.046)、肾(OR=3.020,P =0.047)功能障碍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进一步的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发现,手术时间(OR=2.872,P=0.044)、术中出血量(OR=3.000,P=0.026)、输血量(OR=3.013,P=0.021)与术前合并呼吸疾病(OR=3.018,P=0.035)是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与术前合并呼吸疾病等是脑膜瘤手术输血患者并发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的关键在于做好术前评估与围术期输血管理.
作者:许宏亮;刘玮;方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1064 nm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联合胶原蛋白敷贴治疗面部色素沉着的综合临床疗效,为治疗面部色素沉着的患者寻找一种更加安全、便捷、有效的方法.方法 将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孝感市中心医院门诊就诊的441例面部色素沉着的患者,严格按照纳入标准,随机分为3组,A组148例,B组150例,C组143例;A组用1064 nm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联合胶原蛋白敷贴治疗,B组单用胶原蛋白敷贴治疗,C组单用1064nm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治疗;治疗前后要求患者严格防晒、避光.3组分别治疗12周,在治疗0、1、2、4、8、12周分别观察各组色素改变的情况,并记录结果,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总有效例数105例,总有效率70.95%,B组总有效例数49例,总有效率32.66%,C组总有效例数57例,总有效率39.86%;A组与B组、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未见复发病例及明显不良反应;B组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5例复发;C组出现激光后色素沉着斑7例.结论 1064 nm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联合胶原蛋白敷贴治疗面部色素沉着疗效确切,治疗效果优于单用胶原蛋白敷贴治疗和单用1064 nm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治疗,从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单用激光带来的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面部色素沉着提供了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方木平;梁虹;王珊珊;吴一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明确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查在脑梗死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对照组取182例正常体检者,测其Hcy水平.选择发病72 h内住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例214例作为急性脑梗死组(ACI组),按照入院Hcy水平分为正常Hcy组和高Hcy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及24周检测Hcy,同时评价其临床神经功能损害程度,对Hcy水平及NIHSS、BI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高Hcy脑梗死组与正常Hcy组相比,其心脑血管事件再发率明显升高,NIHSS也升高明显,而BI降低,2组间差异显著.治疗后其NIHSS较治疗前均降低,BI均升高,治疗24周较治疗2周改变更显著.②与对照组比较,ACI组Hcy明显升高,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降低,治疗24周较治疗2周降低更显著.③ACI组NIHSS评分在治疗2周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BI无明显差异;治疗24周后,NIHSS较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均降低,BI较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④相关性分析显示,NIHSS评分与Hcy水平呈正相关(r=0.87,P<0.05),BI评分与Hcy呈负相关(r=-0.79,P<0.05).结论 血浆Hcy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预后密切相关,定期检测Hcy对评估其预后很有价值.
作者:寇雪莲;陈琳迪;何松彬;唐维国;王小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措施,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偏瘫患者运动和认知功能影响,以减少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的时间,提高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将海军总医院2013年7月-2014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40例.常规护理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康复护理组除常规护理之外,增加运动、认知、言语功能的护理,持续6周,观察2组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康复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运动功能均有所提高,康复护理组运动功能提高总体效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护理组较常规护理组认知功能的改善率高(P< 0.05);Barthel指数康复护理组升高幅度较常规组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的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认知功能,对缩短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时间,提高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作用.
作者:王慧英;刘荣荣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Netrin-1对人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增殖凋亡的调节作用,探究其在胎盘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对EPCs进行培养,以递增浓度的Netrin-1(0、0.1、1、10、100 ng/ml)预处理细胞24 h后,应用噻唑兰(MTT)比色法、吖啶橙/溴化乙啶(AB/EO)染色法检测经不同浓度的Netrin-1预处理细胞24 h后EPCs的凋亡情况,采用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Netrin-1 mRNA及蛋白变化情况.结果 在培养的EPCs中加入不同剂量的Netrin-1干预EPCs 24 h后,EPCs Netrin-1 mRNA表达量均升高,但其表达量与Netrin-1的干预剂量无明显量效关系(P>0.05).经不同浓度Netrin-1干预后,EPCs Netrin-1蛋白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变化.联合MTT及AB/EO检测表明Netrin-1对EPCs细胞增殖无影响,但EPCs细胞凋亡率随Netrin-1浓度增加而降低,当Netrin-1刺激浓度达100 ng/ml时,EPCs总凋亡率下降至8.26%,较空白组(0 ng/ml)86.12%凋亡率下降明显(P<0.01).结论 Netrin-1能降低EPCs细胞凋亡率,Netrin-1可能通过影响EPCs凋亡参与胎盘形成过程,起到维持妊娠的作用.
作者:艾玲;彭忠英;钟少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实施家庭医生制度下2型糖尿病患者双向转诊的效果.方法 选取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3年的治疗,每组各50例.A组为实施家庭医生制下双向转诊组,B组为实施家庭医生制下不执行双向转诊组,C组为自行就诊的患者.观察治疗后的患者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平均动脉压(MAP)、血糖(FBG、2h-PBG、HbA1c)及血脂.观察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率、就诊满意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治疗3年后,A组患者的血糖、血脂控制情况明显优于B、C两组,A、B组的MAP显著低于C组(P值均<0.05).②治疗3年后,A组患者的血糖、血脂的达标率高于B、C组患者(P<0.05,P<0.01);A、B组患者血压的达标率高于C组患者(P<0.01,P<0.05).③3年后肾脏、神经、眼部病变的并发症发生率A组分别上升8%(4/50)、2% (1/50)、2% (1/50),与B组上升14%(7/50)、2%(1/50)、6% (3/50),与C组上升24% (12/50)、6%(3/50)、12%(6/5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A组患者在就诊便利性、住院便利性、医疗费用支出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B、C组(P<0.05,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在家庭医生制下实施双向转诊有助于血糖、血压、血脂控制及降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降低医疗费用的支出,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赵文穗;季黎明;邱琼;李黎;潘向东;于爱华;王艳;蒋晓华;陈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自2011年2月-2014年6月行产前胎儿畸形超声检查的4680例孕妇,均于早、中、晚孕期各进行一次系统超声检查,分析不同孕周胎儿畸形的检出率.结果 经产后或手术随访证实畸形儿138例,畸形发生率为2.9%.早孕期检出染色体异常8例,胎儿畸形24例;中孕期检出畸形儿94例;晚孕期检出胎儿异常10例.此次研究超声检查漏诊2例,产前超声检查检出胎儿畸形率为98.5%.结论 早孕期超声筛查可有效检出染色体异常及排除胎儿早发的结构异常;晚孕期超声检查可检出胎儿迟发型畸形;中孕期产前超声检查是检出胎儿结构异常的重要时期和方法.
作者:蔡丽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本研究探讨近3年温州市三级综合医院成年住院患者死亡原因及其分布特点,为目前该市的疾病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近3年温州市综合医院同期存活(231 752例)、死亡(9546例)患者的一般情况、死亡原因等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采用ICD-10疾病和我国居民死亡原因统计标准(卫统8表-1)进行分类;通过卫生部死因登记报告专用软件deathReg2005进行统计,用Excel和SPSS 15.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温州地区三级综合医院近3年住院死亡率为4.12%.第一死因分别是损伤与中毒(~ 50岁),恶性肿瘤(50~ 60岁),心脏病(60 ~ 70岁),脑血管病(70 ~80岁),自然死亡(80岁~).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损伤中毒和呼吸道疾病是近3年温州地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男性心脏病死因顺位提前,女性死因顺位中损伤与中毒提前.脑出血、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肺癌、脑栓塞为前四位单种死因.结论 改善交通与环境,加强饮食卫生;减轻男性公民的社会心理压力,戒除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女性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做好社区老年人医疗保健工作,提高其自我保健能力,这些将是以后预防保健的重点.
作者:马继红;朱峰;陈浩然;李德泉;吴青松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前,尽管在全世界范围内胃癌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胃癌仍为世界上常见的第四位恶性肿瘤,第二位癌症死亡原因[1].该病仍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下降并不明显.1988年Correa提出的胃癌发生模式是: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小肠型肠上皮化生-大肠型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中重度)-胃癌.因此,积极预防、早期发现和根治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stis,CAG)是阻止CAG向胃癌发展、降低胃癌发生率的有效手段.虽经长期的研究,CAG的病因、诊断和治疗仍末完全阐明.现将近几年来CAG的诊断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路敏敏;金世禄;刘宝珍;凌立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啶联合舒芬太尼在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8月临安市人民医院ICU内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AECOPD患者92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啶联合舒芬太尼进行镇静、镇痛治疗,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镇静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血气分析、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镇静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分别为(52.41±6.18)s、(16.75±2.93)min,对照组的分别为(98.27±13.56)s、(98.27±13.56) min,2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起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抑制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动过缓、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仅观察组心动过缓的药物干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及首次脱机拔管率分别为(4.72±1.56)d、(6.27±2.14)d和78.26%,对照组的分别为(7.95±2.03)d、(10.03±3.65)d和58.70%,2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联合舒芬太尼在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机械通气中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且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钟小东;陈学清;王晨;娄林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4年7月收治住院的9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相关资料,对患者的感染情况、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及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9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有41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44.57%;共发生感染62例次,例次感染率67.39%;在所有感染部位中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高,占53.23%,胃肠道感染12例次,占19.35%,泌尿道感染发生9例次,占14.52%;分离病原菌46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居首,24株,占52.17%,革兰氏阳性菌15株,占32.61%,7例真菌,占15.21%;贫血、营养不良、住院时间、WBC、粒缺时间及骨髓瘤细胞比例是多发性骨髓瘤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贫血、粒缺时间及骨髓瘤细胞比例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多种原因导致的免疫缺陷是导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对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针对性预防对改善预后有重要作用.
作者:何牧卿;何牧群;郭文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水平与脑梗塞的关系.方法 将74例临床诊断为脑梗塞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45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66.26岁,合并高血压32例,合并冠心病27例,合并糖尿病15例;将64例临床诊断为非脑梗塞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9例,女性35例,平均年龄66.78岁,合并高血压29例,合并冠心病24例,合并糖尿病11例.2组患者入院前均已行头颅CT或MRI检查,入院后均行颈部动脉彩超检查、血脂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检测.结果 观察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78.378%,对照组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5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脂水平与对照组血脂水平存在差异;观察组中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部分血脂水平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差异亦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血脂异常共存者易发脑梗塞,血脂水平异常也是高危患者脑梗塞独立危险因素,故对存在颈动脉粥样斑块的高危患者,只要有血脂异常,都要积极进行调脂干预.
作者:王耀;朱启云;李光布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时间管理的概念是现代护理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NICU护士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实施ABC时间管理法并探讨了在N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4年3-9月对NICU 8名护理人员实施ABC时间管理法进行管理,并由护理部采用现场记录方式进行调查,比较ABC时间管理法实施前后护士护理项目时间、护理质量的差异,对所获得的计量资料均采用(x±s)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NICU实施ABC时间管理法后,NICU护士每日实施治疗时间、基础护理时间和护理记录时间分别由实施前的(97.5±19.8) min、(75.4±11.8) min、(97.4±16.2) min分别降低至(68.2±14.3) min、(56.7±13.1)min和(73.2±11.7)min,护士专科护理时间和健康教育时间分别由(64.2±9.6) min、(47.5±12.2)min提高至(82.5±17.4)min和(65.6±15.6)min;护士护理记录、护理质量和健康教育得分分别由实施前的3.50±0.33、3.75±0.41、3.88±0.55提高至4.38±0.27、4.63±0.63、4.63±0.36,经检验各项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C时间管理法的实施降低了护理人员每日实施治疗时间、基础护理时间和护理记录时间,提高了护士专科护理时间和健康教育时间,并改善了护士护理记录、护理质量和健康教育水平,结果表明ABC时间管理法能有效改善NICU护士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莫敏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考察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治疗成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4年8月确诊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成年患者48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27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4.9±18.2)岁.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24例,单药治疗组(A组)接受雾化吸入布地奈德,200 μg/次,早中晚各1次;联合治疗组(B组)接受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布地奈德用法用量与A组相同;特布他林雾化吸入,1.25 mg/次,早中晚各1次.用药10 d后,比较2组患者症状体征(咳喘次数、肺部喘鸣音)和肺功能改善情况[FEV1(1秒用力呼气容积),FVC(用力肺活量)和FVC/FEV1比值)].结果 用药后,2组喘息缓解时间(Z=-2.0,P=0.04)、哮鸣音基本消失时间(Z=-2.65,P=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改善肺功能方面,2组FEV1、FVC无差异,但FEV1/FV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62,P<0.001).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20,P<0.05).其中,A组临床控制有2例,显效4例,好转11例,无效7例;B组分别是6例,12例,6例,0例.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急性发作状态,较单药布地奈德具有更好的疗效,且安全可靠,推荐作为临床常规联合用药方案之一.
作者:叶军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心理治疗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56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银屑灵冲剂,1包/次,3次/d,冲服;皮损部位采用氯氟舒松软膏涂抹治疗,2次/d;观察组(n=5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言语交流、医患共同研究分析、宣传教育及心理安慰等各种措施予以心理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银屑病评分标准(PASI)、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痊愈32例,显效16例,好转6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痊愈21例,显效18例,好转12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9.6%,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PASI、DLQI、SAS和SD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3.32±2.21,7.41±2.17,35.85±4.82,40.34±5.12)降低较对照组(8.65±3.45,10.79±3.22,40.54±5.73,45.36±5.53)更为显著,均P<0.05.结论 心理治疗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可明显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琳;王婷;刘晓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甲状腺改良根治术及颈廓清术后甲状腺癌伴淋巴结转移的超声表现以及分布规律,探讨超声诊断甲状腺癌伴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瑞安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癌且予以甲状腺改良根治术以及颈廓清术的128名患者,术后行超声检查,依照颈部分区对疑似转移淋巴结进行标记,观察转移性淋巴结的超声影像,同期将颈部分区的疑似淋巴结送病理检查,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转移性淋巴结的超声表现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128例患者经超声诊断后102例淋巴结有转移,病理证实95例,超声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为93.14%(95/102);廓清术标本中转移性淋巴结Ⅰ区、Ⅱ区、Ⅲ区、Ⅳ区、Ⅴ区、Ⅵ区的转移率分别为10.53%、33.78%、48.94%、55.17%、35.59%、67.39%,Ⅵ区淋巴结转移率(67.39%)高;转移性淋巴结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超声表现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微钙化以及淋巴门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95%置信区间:1.261~2.106,1.532~ 2.503).结论 甲状腺癌淋巴转移的关键位置为颈部Ⅵ区,应严格注意扫查颈部Ⅵ区;有无微钙化以及淋巴门在诊断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王朋会;林纪光;陈激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且伴有呼吸衰竭的患者有创通气治疗的效果,以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绍兴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62例AECOPD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 35例成功撤机拔管,撤机成功率56.45%;14例撤机拔管失败,失败率为22.58%,其中9例再次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5例行气管切开需长期机械通气;13例患者死亡,病死率20.9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入院时HGB,治疗后WBC、NEU%、CRP、HGB、ALB、MODS以及通气时间对AECOPD伴严重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疗效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入院时HGB、治疗后NEU%、ALB含量、机械通气时间为治疗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机械通气是抢救、治疗AECOPD伴严重呼吸衰竭的有效且可靠的手段,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期;积极处理可干预的独立危险因素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顾兰囡;蔡海英;任疆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西洛他唑对改善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及其对脑内代谢物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温州市人民医院康复科治疗100例VCIN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复康800 mg,口服,3次/d,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洛他唑100 mg,口服,3次/d.2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分别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能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和认知事件相关电位检查测定认知功能,并进行颅脑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检查,观察2组治疗前后脑内代谢物质的变化.采用SPSS 19.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疗效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研究组3个月后MoCA评分(25.5±2.1)分、MMSE评分(25.3±2.1)分、BI评分(43.6±4.8)分、神经递质和P300潜伏期(6.4±2.3)μV及波幅(332.8±24.3) ms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数42例,有效率91%,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21,P<0.05).结论 西洛他唑可有效改善VCIND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提高认知功能,而颅内递质的改变可能是其作用机理之一.
作者:范录平;刘绪明;张有超;张荷慧;潘鹤松;叶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