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少恒;陶祥明;褚莉萍
目的 探讨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12例采用Solitaire AB装置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11名患者血管成功再通(TICI≥2b或者3),其中2例大脑中动脉栓塞再通后存在高度狭窄,1例基底动脉栓塞取栓失败,患者死亡.术后症状性出血1例.10例术后NIHSS变化≥10分,30 d随访mRS <2分7例.结论 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MCA、BA急性血管栓塞再通率高,预后较好.
作者:李瑞;曹红元;刘磊;石倩千;易旭;李惠允;周华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全科医生的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包括专业技能和人文精神.全科医疗是实现现代医学模式的佳基层医疗模式.我国全科医生的先天不足,导致全科医生的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缺失.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掌握对于全科医生来说尤为重要.现代医学模式中的人文科学属性提示,医学精神是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一体的精神.医学的内在道德原则要求医学具备人文精神和人文内容.人文和科学技术是医学的两个必然的基本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全科医生临床实践来诠释医学的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人文精神的内在价值的两个领域是心理学研究范畴的情感领域和认知领域,在与患者的情感互动中,全科医生的共情使这门富有人文关怀与人性温暖的科学才真正体现出人性的光辉.从而,阐述了培养和提升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重要性.
作者:李晓南;叶坤妃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中应用自体骨粉及耳后肌骨膜瓣缩小根治腔对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总结分析2002年3月-2012年7月间56例患者,术中应用自体肌骨膜瓣及自体骨皮质骨粉及纤维蛋白凝血酶粘合剂充填上鼓室、乳突尖和术腔凹凸不平骨坑,骨粉表面覆盖筋膜,粘合剂固定,分别于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乳突腔缩小、干耳时间及术腔上皮化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乳突腔明显缩小,听力明显提高,干耳时间4~9周,平均为6周,干耳率94.64%(53/56).结论 病灶清除不彻底,术腔难于清理是乳突根治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乳突腔彻底开放,轮廓化,应用自体骨粉及耳后肌骨膜瓣缩小根治腔并同期行耳甲腔成形术及鼓室成形术,能够使术腔上皮化迅速,干耳快,并发症少,是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切实可行的方法.
作者:齐少恒;陶祥明;褚莉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TA方案新辅助化疗对青年乳腺癌患者组织中VEGF及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1例青年乳腺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前后乳腺癌灶组织VEGF及EGFR的表达.结果 患者经TA新辅助化疗前后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98% (25/41)与43.90%(18/41),P=0.122;化疗前后EGF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65% (27/41)与56.76% (22/41),P=0.26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新辅助化疗前,VEGF青年组阳性表达率与中老年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98% (25/41)和37.80% (31/51),P=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辅助化疗后,VEGF青年组阳性表达率与中老年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90%(18/41)和30.49% (25/82),P=0.1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辅助化疗前,EGFR青年组阳性表达率与中老年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65% (27/41)和40.24% (33/82),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辅助化疗后,EGFR青年组阳性表达率与中老年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80% (31/51)和32.93% (27/82),P=0.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青年乳腺癌癌组织VEGF与EGFR的高表达可能与其预后不良的特点有关.TA新辅助化疗后青年组与中老年组VEGF与EGFR表达均降低,而青年组EGFR降低更明显,说明在降低乳腺癌侵袭性方面,相对于中老年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可能在青年组疗效更明显.
作者:李毅;张雪霞;李展宇;周少朋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讨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实际疗效.方法 本文选取了北京市西城区广外医院2008年3月-2012年2月间入院治疗的71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实施不同治疗方法后的相关临床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 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手术后,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传统开腹组患者,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开腹组患者,腹腔镜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早于传统开腹组患者,腹腔镜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传统开腹组患者,腹腔镜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低于传统开腹组患者,且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实践过程中,采用腹腔镜技术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探索PBL教学模式在骨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 将2010 ~2011年度在蚌医附院骨科实习的72名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随机分为两组PBL教学组和LBL教学组,分别针对两组进行骨科实习教学,教学课程结束后进行考核,通过比较学生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学效果,并通过问卷调查形式来分别评估两组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接受程度.结果 PBL试验组理论成绩明显优于LBL组,PBL教学模式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有助于培养及提高实习学生自主思考和临床反应能力、创新思维意识.结论 PBL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有突出的优越性,受到学生的普遍接受,值得推广和应用.PBL教学模式是传统灌输法教学模式的补充,二者相辅相成,适合当前医学教学现状.
作者:吴敏;王照东;肖玉周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细胞凋亡(apoptosis),早是由kerr[1]等人于1972年首次提出,指生物体内绝大多数细胞在一定发育阶段由基因控制的、自主的、有序的死亡过程,它对于自身稳定的维持、组织的进化、器官的发育等起着重要的作用.细胞凋亡可能不是细胞死亡的唯一形式,但它却是目前由在结构、生化及基因水平已知非常详细的蛋白质构成的死亡通路唯一形式.细胞凋亡是一种古老的范式,可以追溯到早的多细胞动物,但并不存在于植物、简单真核生物和微生物[2].细胞凋亡机制主要有外源性和内源性途径两种.
作者:孙军培;刘久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创新在职护士技术操作培训与考核模式,探索实行骨干操作员负责制的护理操作培训、考核模式,并评价其运行效果.方法 将2011年由传统培训模式进行培训的374人设为传统培训组,将2012年由以骨干操作员为主的培训模式进行培训的398人设为创新培训组,对两组护理人员的操作考核成绩进行比较.结果 创新培训组技术操作考核优秀率由传统组的34.8%上升为45.0%,不合格率由5.6%下降为2.0%.结论 以骨干操作员为主的培训、考核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操作训练的主动性及技术操作能力.
作者:段晓侠;李茹;袁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分析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传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疗效.方法 将2005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80例早期(Ⅰ、Ⅱa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保留组30例和传统组50例,保留组采用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传统组采用传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比观察两组的术后效果.结果 两组手术均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保留组局部复发2例(6.67%),远处转移1例(3.33%),无瘤生存期为(15.0±3.4)个月;传统组分别为3例(6.00%)、2例(4.00%)及(14.0±4.3)个月;两组比较,P均>0.05.保留组手术美容学评价为优18例(60.00%),良12例(40.00%),差0例;对照组分别为20例(40.00%)、22例(44.00%)、8例(16.00%),两组优良率比较,P <0.05.结论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传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均可取得良好效果,但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美容效果好.
作者:谭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ERp29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等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ERp29的表达情况,并分析ERp29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ERp29在胃癌旁组织及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为80.48%(66/82)、45.12% (37/82),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Rp29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癌组织学类型及局部浸润深度等无明显相关性,但与肿瘤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ERp29表达阳性患者的3年生存率、平均生存期均高于阴性组患者.结论 胃癌组织ERp29的表达下降,并且与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提示ERp29是一个潜在抑癌基因.
作者:桑旭;张甲;袁光金;朱婧妮;沙晓锋;周后龙;韦淑贞;张闯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研究早期针灸及体疗康复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6月-2012年6月的162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早期进行针灸及体疗康复治疗,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肢体功能(FMA量表)及生活能力(Rankin量表)进行评估及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量表及Rankin量表评估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治疗后观察组均好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早期针灸及体疗康复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的临床效果较佳,可更为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
作者:张井芬;肖玉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研究全程护理告知程序对产科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以了解其在产科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5月于深圳市人民医院进行生产的4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10例,对照组的产妇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的产妇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全程护理告知程序进行干预,后将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相关技能掌握程度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相关技能掌握程度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程护理告知程序可有效改善产科健康教育效果,可有效改善产妇的综合状态.
作者:殷秀珠;陈小荷;胡善荣;孙园;王思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11年4月腹腔镜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对照组患者术后留置T管,对比两组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从而比较术后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胃肠功能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康欣;陈安平;张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对有上消化道症状的患儿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研究.方法 2007年6月-2011年12月因上消化道症状来院治疗的患儿共348例分为:A组(<6岁)41例,B组(6~9岁)101例,C组(9~ 12岁)115例,D组(>12岁)91例.所有患者均行电子胃镜检查,并取活检行细菌培养及病理切片.结果 H.pylori阳性率为52.6%.H.pylori阳性组炎性活动性发生率高于H.pylori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013,P=0.000).H.pylori阳性组炎症活动程度集中在轻、中度,而H.pylori阴性组则主要集中在轻度.H.pylori阳性组胃黏膜炎症以中度为主,H.pylori阴性组胃黏膜炎症以轻、中度为主.结论 儿童时期是H.pylori的易感期,应尽早诊断和治疗儿童H.pylori感染.
作者:颜薇;张运群;王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尿动力学检查中的护理配合对检查结果的作用.方法 总结145例行尿动力学检查中采取有效全程的知识宣教及相应护理措施,确保检查的结果的可信度.结果 患者积极配合自由尿流率及压力-流率联合检查,经Spearman相关分析,自由大尿流率与自由平均尿流率呈相关,r=0.884,P<0.01;测压期的大尿流率与测压期平均尿流率呈现相关,r=0.815,P<0.01;自由大尿流率与测压期的大尿流率及大尿流率时压力呈相关,分别r=0.271,P<0.05,r=0.434,P<0.01.结论 尿动力检查存在许多影响检查因素,检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全程知识宣教,护士操作技术熟练,患者的主动配合是检查成功的关键,从而提高了尿动力检查报告的准确性.
作者:黎雪春;邱玲;钟东亮;吴文起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磷酸肌酸钠和1,6-二磷酸果糖在治疗小儿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重庆市铜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小儿心肌损害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对照组加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心肌酶变化情况.结果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8.13%,治疗组的显效率为53.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43.75%,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ST)、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DH-1)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心肌损害临床疗效显著,优于1,6-二磷酸果糖.
作者:陆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脑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3月-2010年5月脑卒中住院患者160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10年6月-2011年8月脑卒中住院患者16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神经内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呼吸道的护理、消化道的护理、泌尿系统的护理、皮肤的护理、心理护理、肢体功能训练及安全意外的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安全意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安全意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有效地减少和预防患者安全意外的发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
作者:刘玉芳;颜顺荣;张晓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舟山市小学生超重肥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有效开展肥胖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舟山市定海区2所小学7 ~12岁学生共2730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共检出超重小学生518人,超重捡出率为19.95%,其中男生为25.15%,女生为14.26%;共检出肥胖学生334人,肥胖检出率为12.86%,其中男生为15.93%,女生为9.51%;共检出超重+肥胖人数852人,超重+肥胖检出率为32.81%,其中男生为41.08%,女生为23.77%;男生的超重、肥胖和超重+肥胖的检出率都较女生组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检出率总体按年龄呈单峰分布,以9~10岁组为高.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父母的BMI以及食欲好,进食快,喜吃肉类、面食及油炸食品,睡前吃零食,户外运动少为儿童期BMI的可能影响因素.结论 舟山市儿童肥胖已呈广泛流行,肥胖防控工作刻不容缓.儿童肥胖受遗传因素及环境行为因素影响,卫生部门、社会、家庭、学校多方应共同参与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防控方案,才有可能抑制儿童肥胖的快速进展.
作者:朱蓓;蔡锡顶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直肠癌是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至齿状线之间的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腹膜反折平面以下的中、低位和青年人直肠癌比例高.由于直肠癌位于盆腔,转移方向多,手术难度大,不易得到彻底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率高,以及手术时容易损伤盆神经丛,患者术后排尿功能受到影响,生活质量下降.目前直肠癌手术要求在保证根治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保留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术中保护患者排尿功能已成为临床新追求和研究热点.
作者:刘平;姜从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作者:张东虎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