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gA肾病患者血清aIgA1对足细胞及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马小琨;娄探奇;汤颖;唐骅;张俊;余学清;邢浩伟

关键词:IgA肾病, IgA1, 足细胞, 系膜细胞
摘要:目的 观察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患者与正常人的血清热聚合IgA1(aggregated IgA1,aIgA1)对足细胞及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利用层析法获得IgAN患者与健康人的血清单体IgA1(monomeric IgA1,mIgA1),将mIgA1热聚合为aIgA1,分别刺激小鼠MPC5足细胞及MSC-1097系膜细胞株,利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 ①不同浓度IgA1刺激组间足细胞MTT吸光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比于阴性对照组(SFM),1 mg/ml、2mg/ml组吸光度分别为0.456(P=0.033)、1.663(P=0.010).②不同浓度IgA1刺激组间系膜细胞MTT吸光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比于阴性对照组(SFM),0.25mg/ml、0.5mg/ml、1 mg/ml组吸光度分别为1.667,1.736,1.772(P=0.000),2mg/ml 组吸光度为1.148(P=0.086).结论 足细胞可能会直接对IgA1产生反应;aIgA1可以影响足细胞及系膜细胞增殖,且对两种细胞增殖的影响存在不同.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腹腔灌洗引流对重症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置管腹腔灌洗引流术(LPLD)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预后.方法 将37例SAP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内科组和LPLD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相关实验室指标及APACHEH Ⅱ评分;并同时统计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愈率和相关并发症.结果 两组SAP患者治疗后,LPLD组体温、腹痛等临床症状缓解速度明显快于内科组;LPLD组白细胞、血淀粉酶及APACHE Ⅱ评分下降显著;与内科组比较,LPLD组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两组治愈率无明显差别;两组的腹腔高压持续时间及腹腔感染和脓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PLD能有效缓解SAP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及降低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是对于该技术的综合评定尚需观察大宗临床病例.

    作者:郑永;康利民;杨文雄;周雅豪;王阿勇;施红宁;张景山;赵应宏;吴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常乐康、蒙脱石散及补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目的 观察和评价常乐康、蒙脱石散及补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先空腹冲服蒙脱石散,1.5~3.0g/次,3次/d,冲服蒙脱石散后2h再服用常乐康和葡萄糖酸锌.常乐康,0.5g/次,3次/d;葡萄糖酸锌,<6个月,35mg/次,2次/d,>6.个月,70mg/次,2次/d;对照组60例,单独使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第3天的大便次数减少,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常乐康、蒙脱石散及补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疗效显著,且未见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炳堂;花怀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奥曲肽治疗老年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奥曲肽对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老年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7例老年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1例单给抑酸剂(潘托拉唑)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奥曲肽应用,观察72h时内两组的止血情况.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24h内止血率分别为67.39%和43.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72h内止血率分别为91.30%和68.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对老年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有较好的疗效,特别在24h内的快速止血,可明显降低老年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并发症及病死率.

    作者:刘嵬;章福彬;朱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侧卧位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33例报告

    目的 探讨侧卧位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7月-2010年7月33例侧卧位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左侧11例,右侧18例,双侧4例,结石直径2.1~4.3 cm.C形臂X线机定位下作肾穿刺,建立微创经皮肾取石通道,钬激光碎石,灌注泵冲洗结合取石钳取石.结果 回顾性分析33例患者成功建立39条经皮通道,除1例中转开放外其均余顺利完成手术;无穿刺失败及严重并发症,无术中大出血,无胸膜损伤及周围脏器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侧卧位是泌尿外科医生熟悉的手术体位,也是进行微创经皮肾镜手术的理想手术体位,侧卧位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有利于术中麻醉监护,手术安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严华;陈建刚;钱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腔内介入治疗

    目的 探讨髂静脉受压综合征(H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在临床中开展腔内介入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91例IVCS患者均采用腔内介入治疗方法,50例行左髂总静脉病变段球囊扩张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球囊直径选择为8~20 mm;41例行球囊扩张加支架置入术(PTA+stent),其中19例置入国产Z型支架,22例置入Wallstent网状支架.对合并下肢静脉曲张及溃疡者行二期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月~3年.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1例在置入国产Z型支架过程中穿通左髂静脉壁,在局部形成血肿,后经保守治疗后好转.置入支架患者术后造影见病变髂静脉恢复通畅,无狭窄及侧枝循环显影,支架到位后扩张良好,未发生移位至下腔静脉及右心房而影响右髂静脉及下腔静脉回流.术后随访,所有患者术后肢体肿胀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静脉曲张和溃疡愈合;31例皮肤色素沉着消失,6例减退;75例左下肢肿胀消失,轻度肿胀7例.结论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IVCS具有良好的近期、中期效果.该法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是治疗IVCS的首选方法.

    作者:卢冉;朱化刚;高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国产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评价国产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3例曾进行胃镜及结肠镜检查未能明确诊断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胶囊内镜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例患者进行了14次胶囊内镜检查,除1例患者外,其他12例患者成功检查13次,成功率为92.86%(13/14),无穿孔、过敏等不良反应发生.11例检出病变,检出率为91.67%(11/l2),其中小肠多发性溃疡4例,小肠多发性糜烂伴蛔虫及钩虫感染1例,小肠紫癜1例,小肠多发性憩室伴蛔虫感染1例,小肠糜烂2例,小肠黏膜呈节段性炎症性、增生性改变2例;1例未发现异常.结论 胶囊内镜检查因其安全、患者无痛苦、检查阳性率高,可作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检查手段.

    作者:王云;易小敏;王毅;莫乐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奥施康定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在肿瘤治疗中癌性疼痛的治疗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之-.奥施康定(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是新型的半合成纯阿片受体激动剂,具有双向吸收模式,药物可以迅速释放以促使药物早期吸收,之后出现一段较长的吸收时相以保证在12h内的有效血药浓度.本文观察奥施康定在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治疗中的用法、止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期间被确诊的癌性疼痛住院患者进行筛查,采用数字评估法(VAS)确定其中128例为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口服北京萌蒂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奥施康定,剂型为10mg.观察用药后疼痛缓解情况、药物成瘾性及主要不良反应.结果 疼痛有效缓解率为96.9%、无药物成瘾病例发生、主要不良反应为阿片类药物共有的常见反应,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按个体化口服奥施康定控制中重度癌性疼痛,能有效地解除大部分癌症患者的疼痛,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韩业坤;刘义升;张兰;安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6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诊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予以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疗程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8周末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symptoms and negative symp-toms scale,PANSS)评定疗效,以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采用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sent symptom scale,TESS)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8周后,齐拉西酮组的显效率为66.7%,总有效率为86.7%,利培酮组的显效率为70%,总有效率为9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NSS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齐拉西酮组引起患者锥体外系副反应,体重增加,女性月经改变等方面的几率明显少于利培酮组.结论 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不良反应较少,依从性好.

    作者:潘勇;王皖生;支瑞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409例老年医院感染病例分析

    目的 了解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8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并发医院感染老年患者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6.10%,高发科室为肿瘤科、血液科、老年病科;各种基础疾病中,以肿瘤、脑卒中、慢支并感染等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医院感染发生部位以下呼吸道常见,其次是泌尿道、胃肠道;细菌培养发现真菌感染的趋势增加,其次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氏菌多见;住院时间越长,医院感染发生率越高.结论 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较多,与年龄、严重基础疾病、住院时间等因素相关,必须积极治疗原发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综合治疗危重患者.

    作者:吴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骺板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研究进展

    骺板损伤是小儿骨科中较为严重的一种损伤,创伤、感染、肿瘤以及发育障碍均可引起骺板损伤,造成肢体短缩或成角畸形,影响肢体功能[1].早在1967年Langenskiold 用切除骨桥填充自体脂肪的方法治疗,也有人用骨水泥、明胶海绵和骨腊等材料,治疗效果均不是十分理想.组织工程的发展为治疗骺板损伤提供了新的契机.组织工程包含三要素: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和细胞因子.种子细胞是组织工程学的研究基础,如何获得理想的种子细胞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骺板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廖士平;周建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Dukes A、B期大肠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Dukes A期及B期大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或者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0年2月-2003年2月间首次实施根治性手术的Dukes A期及B期者65例,随访至2008年2月.局部复发的诊断应用肠镜及病理检查,远处转移的诊断应用B超或CT检查.结果 全组患者术后5年共3例局部复发,复发率4.8%(3/65).6例发生肿瘤远处转移,转移率9.6%(9/65).肿瘤部位(R=-0.257,P=0.039)及局部浸润深度(R=-0.339,P=0.006)与复发相关.肿瘤局部浸润深度(R=-0.255,P=0.04)、神经受累(R=0.251,P=0.044)、术后放疗(R=0.307,P=0.013)、术后化疗(R=-0.431,P=0.007)与肿瘤远处转移相关.结论 较早期的大肠癌患者根治术后仍有复发或者转移的可能性,术后化疗可减小Duke B期大肠癌患者术后转移的发生.

    作者:张伟斌;黄素娴;洪楚源;吴礼浩;舒阳春;何兴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老年性痴呆患者健康教育干预的研究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对提高老年性痴呆症患者治疗干预的影响和效果.方法 将80例老年性痴呆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各40例.干预组除了和非干预组一样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的住院宣教以外,每周进行3次有针对性的具体的健康教育干预,出院时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依从性对照分析评定,半年后进行随访比较.结果 干预组的治疗效果比非干预组明显提高,干预组随访率、遵医嘱服药率较非干预组高,半年后再住院率较非干预组明显降低.结论 加强对老年性痴呆症患者的健康教育,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了健康知识水平,达到了理想的护理干预效果.健康教育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积极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对患者治疗的影响和效果有特殊和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胸部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减轻胸部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 抽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胸心外科就诊胸部手术患者80例,随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术后疼痛给予镇痛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认知、情绪和行为等多种护理干预方式相结合.术后3d对两组患者采用Prince-Hernry 评估法对疼痛分为五个等级进行评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体位护理、心理护理、放松疗法、音乐疗法、调节环境气氛、自我情绪调节等多种护理措施能减轻胸部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护理人员需提高自身技能,掌握控制疼痛的知识和技术,提高护理技术及护理质量.

    作者:陶长燕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调查与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12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干预前和干预后,并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的差异,对其生活方式进行调查,并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体重超标占总人数的64.17%,心理压力大者占总人数的28.33%,吸烟者占干预前人数的16.67%,饮酒者占干预前人数的20,00%,不爱运动者占干预前人数的50.83%,喜食肥肉者占干预前人数的26.67%.6项干预指标中,除体重指数外,其余5项指标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有明显改善.结论 短期内体重指数达标有些困难,但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对部分患者知识认知水平有所提高,血糖水平不同程度获得改善.干预后空腹血糖的正常率由9.17%上升到49.17%,餐后血糖正常率由12.5%上升到62.5%,干预前后的两组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付建青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情况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用VITEK-32 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对2009年1月-2010年10月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124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同时用仪器法和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ESBLs.结果 肺炎克雷伯菌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科检出率分别为17.74%、7.26%;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37.90%.124 株肺炎克雷伯菌共检出ESBLs阳性42 株,阳性率为33.87%.产酶和不产酶菌株对氨苄西林均耐药(100%),而对亚胺培南敏感性较高,达89.42%.对其它抗生素的耐药率,产酶菌株均不同程度地高于非产酶菌株,尤其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等头孢类抗生素均耐药.结论 ESBLs 是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之一,产酶菌耐药率较非产酶菌耐药率高,应加强ESBLs的检测.

    作者:孙红;乔艳;郭普;李峰;沈继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卵巢浆液性和黏液性交界性肿瘤36例临床病理特点

    目的 探讨卵巢浆液性和粘液性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卵巢浆液性和粘液性交界肿瘤临床资料及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浆液性和黏液性交界性肿瘤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Ⅰ期浆液性交界瘤17例(81%),黏液性交界瘤12例(80%).Ⅱ期浆液性交界瘤3例(14.3%),黏液性交界瘤2例(13.3%).Ⅲ期浆液性交界瘤1例(4.8%),黏液性交界瘤1例(6.7%).有4例浆液性交界瘤淋巴结受累.有3例浆液性交界瘤为非浸润性种植,1例浆液性交界瘤为浸润性种植,1例黏液性交界瘤为浸润性种植.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随访1~10年,有1例Ⅲ期黏液性交界瘤患者术后5年死亡,其余健在.结论 卵巢浆液性交界瘤预后较好,肿瘤在卵巢表面生长常有腹膜种植.

    作者:杨丹球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和血管重建术的现状

    颅外颈动脉狭窄是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且发病率逐年增高,随着医疗水平和人民的保健意识的提高,发现和处理颅外颈动脉狭窄的方法越来越多,本文就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和内膜剥脱术的几个方面综述如下.1 颈动脉狭窄的诊断目前颈动脉狭窄常用的检查手段为影像学,主要有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计算机断层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

    作者:官泽宇;高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风疹158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与防控策略

    目的 分析沈阳地区风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更有效地制定风疹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2006年10月-2007年6月在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治疗的158例风疹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4~26岁是主要发病人群,以18-22岁组为主,占发病总数的54.43%;发病时间以冬春季节为主;学生、职员、外来务工人员是主要的发病人群;有明确疫苗接种史者占3.80%;有明确风疹患者接触史者占58.86%.结论 青少年成为风疹易发人群的原因可能与疫苗接种率低、学习工作场所人员密集、医疗机构内交叉感染有关.完善风疹的疫苗接种制度、普及风疹抗体检测系统以及加强医疗机构消毒隔离是降低风疹发病率的主要策略.

    作者:李可军;夏华;李岩;娄宪芝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137例多发伤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多发伤的临床特点,探讨早期预测多发伤严重度、预后的有关指标及综合治疗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入ICU的137例多发伤患者的致伤原因、治疗方法、早期血乳酸及离子钙水平、ISS评分,同时按ISS评分、预后及有无合并颅脑损伤分组.结果 多发伤主要致伤原因为交通事故伤(82例,59.85%)、坠落伤(27例,19.7%);主要受伤部位颅脑损伤(43例,31.4%)、腹部和骨盆损伤(38例,27.7%)、胸部损伤(22例,16.1%);死亡组患者早期血乳酸水平、ISS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患者(P<0.01),死亡组患者早期离子钙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患者(P<0.01),合并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 多发伤致病因素复杂,早期血乳酸离子钙水平和ISS评分对评估创伤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的意义,以损伤控制为主导的综合治疗特别是重视颅脑损伤的治疗是多发伤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叶方;杨志军;马继民;潘卫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体会

    目的 探讨应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的疗效及优势.方法 应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30例.其中股骨干骨折15例,胫骨骨折3例,尺桡骨骨折7例,桡骨头颈骨折5例.结果 所有骨折病例均得到满意治疗,对位对线良好,骨折愈合好,外形功能满意,无骨不连骨髓炎病例,2例出现钉尾处滑囊炎拔钉后愈合.结论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四肢长骨干不同类型骨折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并具有以下优点:①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长骨干骨折属于骨折微创性的治疗方法,具有保护骨骺、不损伤骨骺血管等优点.②骨折内固定弹性髓内钉可以促进骨折部位微动,进而加快骨折部位的愈合.③骨折愈合快、骨痴形成丰富,便于早期康复锻炼.④髓内钉的拔除相对方便,可以利用小切口在门诊完成.

    作者:李阳;孙军;袁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省全科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