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亚芳;张雪芳;王雪斐;张琴芳;陈莉;阮晓云;曹莉洁;赵杰蓉
目的 探讨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在颜面部凹陷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17例行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治疗颜面部凹陷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首先根据颜面凹陷计算所需颗粒脂肪的量,用注射器在自体脂肪丰厚部位手动抽取,将所获颗粒脂肪反复冲洗,在需填充部位分点多层注入皮下.结果 本组17例患者,经3~18个月的随访,其中5例为一次治疗后,3~6个月复诊原凹陷部位外观明显改善,与术前对比效果满意.12例6~12个月后进行第2次补充注射,随访6个月后外观改善明显.结论 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治疗颜面凹陷是一种经济实用、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裴丽丽;张敬德;李小静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支气管哮喘(下称哮喘)是一种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主要慢性呼吸道炎症性疾病,全球约有3亿病例.2002年我国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年内患病率为0.5%~3.3%,较10年前上升64.8%,全国哮喘患者估计有2 000万之多[1],为影响儿童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
作者:李峰;赵红洋;温暖;毕玫荣;吴蕾;朱薇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近年来,笔者采用静脉滴注肌苷及口服尿毒清联合治疗慢性肾衰(CRF)早、中期患者17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降低,效果理想.
作者:刘成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伴快速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心衰伴快速房颤126例,随机分为胺碘酮组与去乙酰毛花苷组各63例,观察比较用药3 h内房颤转复窦性心律及心室率的变化.结果 胺碘酮组与去乙酰毛花苷组治疗有效人数分别为56例及33例,有效率分别为88.89%及52.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复为窦性心律者胺碘酮组25例(占39.68%),去乙酰毛花苷组22例(占34.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可有效降低心衰伴快速房颤患者的心室率,并能使部分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梁金元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是眼科临床诊治眼底病变的常用检查技术.此项检查能直接反映活体视网膜大血管至毛细血管水平的生理与病理情况,对眼底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指导光凝治疗及预测视力预后等方面有很大帮助.但其副作用时有发生,为了解该检查对人体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我院对588例行FFA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文明;王华丽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血气改变与颅内高压的关系.方法 对50例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儿的脑脊液压力进行测定.结果 小儿重症肺炎并发颅内高压发生率为82%.脑脊液压力增高与血pH、PaO2、HCO3-呈负相关;与PaCO2呈正相关;颅内压增高程度与呼吸衰竭类型、程度有关.结论 脑脊液压力增高是导致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加重致死的重要因素之一.抢救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儿,改善通气,早期给氧,适当应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非常必要.
作者:高胭;李晓玲;祝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应用Braden评分法预警干预神经内科卧床患者褥疮发病的护理疗效.方法 根据Braden评分分值进行预警性分层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传统分级护理,比较2组褥疮发病率的差异.结果 预警干预组220例有3例发生褥疮,发病率1.4%;220例常规护理组有10例发生褥疮,发病率4.5%,预警干预组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结论 采用Braden评分法预警分层护理干预,可有效减低神经内科卧床患者褥疮的发生.
作者:段晓侠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可手术的Ⅱ、Ⅲ期乳腺癌患者术前给予新辅助化疗(NCT)的安全性及对手术方式的影响.方法 201例可手术的Ⅱ、Ⅲ期乳腺癌患者术前给予ATC(吡柔吡星、紫杉醇、环磷酰胺)方案化疗3周期,评价其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结果 201例患者中CR 148例,PR 42例,总有效率94.5%.无进展病例,主要毒性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骨髓抑制以白细胞减少为主,经对症治疗后可缓解.全组没有因为化疗的毒性反应而终止治疗的病例.结论 对于Ⅱ、Ⅲ期乳腺癌患者术前使用ATC方案化疗可以使原发灶明显缩小,能够为预测术后化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可以降低临床分期,缩小手术范围,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并且安全可行,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方面.
作者:邱勤业;黄炯强;雷建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抚触是通过父母或医护人员的双手对婴儿非特定部位皮肤进行温和、有手法的触摸,刺激机体表面的感受器,调节大脑皮层和各脏器的功能,使其得到感知觉的满足和情感、心理上的安慰,从而产生良好的生理及心理效应.早产儿由于身体各系统未发育成熟,往往需要住院观察治疗,造成母婴分离,生理和情感发育需要很难经常得到满足,因而可能出现各种焦虑或紧张的迹象,还会随之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我科对32例早产儿实施抚触护理,发现患儿更安静、进奶量增多、体重增长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萍;马继平;黄二敏;纪媛媛;张倩;王玉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支气管扩张是指直径>2 mm中等大小的近端支气管由于管壁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引起的异常扩张.起病多在小儿或青年期,多数患者童年有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迁延不愈病史.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性痰和(或)反复咯血.
作者:陈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引用空姐式服务模式提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SAS)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方法 对通过多导睡眠图监测确诊为SAS的重度患者86例进行分组护理干预.治疗组为在护理干预中引入空姐式服务模式,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干预,对照分析.结果 治疗前后第1周,2组治疗的依从性、Epworth得分无差异统计学意义;治疗第2周起,2组均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空姐式服务模式对提高SAS治疗依从性是积极有效的.
作者:华亚芳;张雪芳;王雪斐;张琴芳;陈莉;阮晓云;曹莉洁;赵杰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本文综述了欧美等发达国家及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开展全科医师培训的工作概况,概括了全科医师培训的管理机构、培训基地、培训经费、考核、资格认定、全科医师的继续医学教育等六个方面的成功经验.回顾了我国全科医师培训工作的历史,介绍了上海在全科医师培养方面的主要做法,并对今后全科医师培训工作提出了政策建议.
作者:张勘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肾活检对老年急性肾衰竭(ARF)的诊治价值和可行性,提高老年ARF的诊治水平.方法 分析19例老年ARF患者肾活检标本合格率、穿刺成功率、并发症,以及肾活检后病因修正和治疗更改情况.结果 19例老年ARF患者肾活检操作均顺利,标本合格率为100%,穿刺成功率为82.6%,肉眼血尿发生率为5.3%,19例中有6例(31.6%)存在病因误诊,包括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PGN)误诊为急性肾小球肾炎(AGN)2例、急性间质性肾炎(AIN)误诊为急性肾小管坏死(ATN)4例.被误诊的6例(31.6%)均改变了治疗方案,5例(26.3%)部分改变了治疗方案,其余8例(42.1%)原方案治疗.结论 临床上有相当部分老年ARF的病因被误诊,在诊断困难时应及时肾活检,以免延误治疗.对于老年ARF患者,如果没有禁忌征,术前作好准备,是可行的.
作者:沈建松;李大林;杨吉明;吴以连;朱爱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及健康指导.方法 通过对20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术前精心准备,心理护理、病情及生命体征的观察及常规检查的护理,术后通过体位、皮肤、饮食、排便及心电信息、起搏器效果的监测,对患者病情全面了解.根据疾病进程及康复程度和患者的心功能,判定具体的健康教育内容,针对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起搏故障,因人而宜,适时宣教.结果 20例患者时起搏器都有正确的认识,术后体能和心理上得到良好的恢复,减少了不必要的顾虑.结论 通过心脏起博器植入术后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指导可以加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及维持起搏器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曾晓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有幽门螺杆菌感染(HP)的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ACS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再予奥美拉唑(奥克)20mg、克拉霉素(安吉尔宁)500 mg、甲硝唑400 mg,2次/d,连服1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临床疗效,同步观察血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补体及血脂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CRP、C3、FIB的水平低于对照组(分别为P<0.01、P<0.05、P<0.01).结论 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对ACS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该类药物能显著降低炎症标记物CRP及FIB的水平有关.
作者:曹华;刘庆华;朱斌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对CoulTER Jen's型血液分析仪测定的强光反射网织红细胞(High Laser Reticuloyte,HLR)参数做相关调查,探讨网织红细胞参数在各类贫血患者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 调查80份正常人血液标本,统计其参考范围,调查110份贫血标本,观察HLR的平均值,观察不同类型贫血HLR的差异.同时做网织红细胞成熟度(IRF)的统计分析,观察与HLR的相关情况.结果 正常人的HLR平均值为0.42%,贫血标本的HLR的均值为1.88%.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慢性肾炎和恶性肿瘤的HLR平均值依次分别为0.11%、0.32%、3.2%、0.88%、1.06%、0.86%、1.26%.结论 观察网织红细胞参数对于贫血患者的诊断、判断病情的发展和预后、指导临床用药及药物疗效有一定参考价值,比Hb降低敏感,其中IRF和HLR比RET%更敏感,且全自动仪器操作更准确.
作者:钱兵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探讨防治措施.方法 对63例新生儿消化道出血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出血原因及防治途径.结果 63例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新生儿自然出血症10例(15.8%),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1.6%),应激性溃疡52例(82.5%).应激性溃疡的原因主要有胎儿宫内窘迫及出生时窒息、早产、重症感染、硬肿、休克.新生儿自然出血症预后好,治愈率100%,应激性溃疡病死率5.8%.治疗除对症输血外,应禁食,应用维生素K1、甲氰咪呱、凝血酶、立止血有效.结论 应激性溃疡是新生儿消化道出血常见的原因,且为新生儿危重病症的合并症,加强围产期保健可减少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焦善龙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我科2003年5月-2006年4月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窦炎患者146例,术后反应良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有关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庆梅;麻德洁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眼科首诊确诊的AIDS病例的特点.方法 搜集文献报道我院2000年3月-2006年3月眼科首诊确诊的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特点.结果 有全身表现者只有2例,主要表现为口腔多发性溃疡,反复不明原因发热.6例有不同程度眼部表现,主要表现为程度不一的视网膜棉绒斑、后极部片状、火焰状出血、Roth斑、毛细血管瘤、血管白鞘、黄斑区视网膜水肿,眼部带状疱疹者1例,眶部肿瘤者1例.结论 AIDS可以是以眼科表现为主,且可以为首发,因此对于有特征性或无特征性眼部表现的患者都要高度警惕,及时排查,防止漏诊、误诊.
作者:胡宏阁;张有亭;陈彧;程红松;许冰;赵晏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因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组织相容性好,对组织刺激性小,不会引起疼痛,套管腔富有弹性[1],不易压扁,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不易穿破血管,并可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保护穿刺的静脉,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枪救,已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现就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做如下综述.
作者:许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