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挺
2008年8月~2011年11月应用神经节苷脂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者112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收治HIE患儿2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全部患儿均有宫内窘迫及出生时窒息史.治疗组112例,男78例,女44例,足月新生儿97例,过期产儿12例,早产儿3例;临床分度,轻度64例,中度30例,重度18例.对照组98例,男67例,女31例,足月新生儿76例,过期产儿10例,早产儿12例;临床分度,轻度58例,中度26例,重度14例.
作者:邵红娟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46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采用行手法复位后哈药外用结合弹力石膏固定,观察患部消肿、止痛和促进骨愈合的有效性.方法:46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在非牵引状态下纠正侧方移位及旋转移位,术者双拇指按压肱骨髁上骨折部,双手余四指环抱肱骨中段背侧,使骨折部复位,骨折部向外推移少许,均屈曲90°外敷哈药后旋前位弹力管型石膏固定(纵行剖开高分子管型石膏约0.5cm).结果:46例患儿中42例恢复正常的肘关节功能,4例(8%)遗留肘内翻,无骨髓炎发生,1例神经伤,均在短期内完全恢复感觉和功能.未发生Volkmann缺血挛缩及骨化性肌炎.结论:应用此种弹力石膏治疗方法可获得满意的固定和对肢体因肿胀压迫风险的降低,患肢肿胀期能自动撑开;消肿后自动回弹,保证有效压力内稳定骨折,并可以加压,可以减少移位的机会和调整石膏的次数,在较短时间内使肘关节恢复正常功能.外敷哈医药治疗组在消肿、止痛和促进骨折愈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康雄;苏建春;江阿古丽;庞虎;胡飞;吾古丽汗;黄坚;江安努尔;库丽孜哈;卡斯丁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下肢静脉曲张患者5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选择合理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选用复方丹参、川芎嗪、右旋糖酐进行治疗,中医辨证分4种类型:气血亏虚型,治疗原则补气养血,温通经络,方药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气滞血瘀型,采用的方法是血府逐瘀汤加减.热毒炽盛型.治疗原则清热解毒,活血止痛,药用五味消毒饮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湿热下注型.治疗原则清利湿热,解毒消肿.结果:52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治愈15例,治愈率28.8%,显效35例,显效率67.3%,无效2例,总有效率96.2%.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显著.
作者:李晓 刊期: 2012年第23期
肝硬化是由于一种或多种致病因素长期反复作用于肝,造成肝细胞坏死、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的慢性病.晚期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做好肝硬化患者的护理是每一个护士应尽的职责,同时是对护理护士整体素质的考验.对肝硬化患者进行系统化的护理,以降低住院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命至关重要.
作者:刘彩霞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病历资料例1:患者,25岁,G4P1,既往于2000年行剖宫产1次,人工流产2次.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1年1月3日,停经38天(2月7日),无诱因出现阴道流血,量少,呈咖啡色.2月14日行B超提示宫内见GS20.3mm,EGM7W2D,要求药物流产.
作者:钱龙英 刊期: 2012年第23期
骨肌系统疾病的影像学方法包括X线平片、CT、MRI、血管造影及介入放射学等.骨肌系统疾病的影像学检查目的是发现病变、鉴别诊断、判断病变的严重程度,进行介入治疗及评价治疗效果.掌握各种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对于充分利用各种方法,提高骨肌系统疾病的诊断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陈艳红 刊期: 2012年第23期
阴阳五行学说是研究中医学的思维方法,将朴素,自发的唯物辩证法,从阴阳五行的概念引深到中医学辨证法.对提高临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正确认识中医学与现代科学的关系,促进中医学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新蓉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观察改进护理方案用于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2例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6例采用改进护理方案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护理,以及对照组16例采用传统护理方案进行康复护理,记录两组术后恢复状况,并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改进护理方案治疗的观察组术后恢复状况明显优于使用传统护理方案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显效率达到1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的术后早期康复治疗对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护理方案尚需进一步改进以提升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姚晓红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并对其效果进行比较评价.方法:收治实施剖宫产的孕产妇27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以及常规护理加心理护理组(观察组),每组135例.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产妇恢复情况、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应用心理护理对产妇的恢复、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均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金璐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总结负压引流在乳腺癌根治术后与创面愈合的情况.方法:了解分析负压引流在63例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的临床资料.结果:对63例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在手术后,创面负压吸引引流与创面愈合的情况,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此负压引流法简便容易操作,能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促使伤口早日愈合.
作者:王宪中;赵迎威;张茂福 刊期: 2012年第23期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对护理服务质量的需求愈来愈高,尤其是直接服务于产孕妇女的妇产科护士,不仅要技术好,质量高,更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和工作责任心、事业心,要把服务对象当做亲人一样来对待,要对他们施以真诚的人文关怀,即以服务对象为本,做他们的贴心人,从细节上关心他们的思想、生活、家庭及身心健康,走进他们的心灵,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
作者:张秀琼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护理管理模式,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方法:对汕头市中心医院住院患者进行系统的预防跌倒护理管理模式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护理管理模式是有效的.结论:建立有效的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护理管理模式能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作者:叶丹青;章旋燕 刊期: 2012年第23期
实施陪伴分娩,即助产士一直守护在产妇身边,讲解产程不同阶段的特点,解答产妇提出的问题,鼓励产妇增强自然分娩的信心和勇气,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避免了由于精神紧张造成的产力异常,满足了产妇的心理需要,使产妇能在分娩过程中保持佳的心理状态和应激能力,耐受分娩痛苦,使产程进展加速,产后子宫收缩良好,出血量少,提高了产妇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使产妇能愉快的度过分娩期,使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提前,及早建立良好的母婴关系,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母婴预后,提高了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及产科质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2年第23期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呼吸道上皮细胞等多种细胞及其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呼吸道慢性炎性疾病[1].临床以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为特点[2].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患儿及其家长对本病缺乏正确认识,治疗依从性差,严重损害了患儿健康,降低了患儿的生命质量.2010~2011年收治哮喘患儿32例,进行了综合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焕琴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早日康复.方法:收治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后患者58例,进行全方位的护理.结果:58例均获得成功.结论: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促进其愈合,对患者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十分重要.
作者:蒙亚萍;张志霞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酵母样真菌的感染类型以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合理的用药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真菌培养方法,将标本接种于沙保罗培养基,待细菌长出后接种科玛嘉显色平板联合半自动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178株酵母样真茵中,白色念珠茵140株(78.7%),其次为热带念珠茵19株(10.7%)和光滑念珠茵16株(9.0%),其中,呼吸道标本痰液和咽拭子酵母样真茵检出率高,达87%,其次是尿液7.3%.其中对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敏感性高100%,对氟胞嘧啶敏感性达95%以上,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性低.结论:临床标本中酵母样真茵以白色念珠茵为主,呼吸道是酵母样真茵感染常见的部位,大部分患者都是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是感染真菌及药物敏感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作者:蒋博;李武;杨琼容 刊期: 2012年第23期
从全市餐饮业的餐具中,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物理消毒方法消毒的餐具随机抽取122件,采用化学消毒方法消毒的餐具随机抽取156件,进行两种消毒方法消毒效果比较.结果表明,理化指标(游离性余氯、烷基(苯)磺酸钠),物理消毒方法比化学消毒方法含量低(P<0.01),合格率高(P<0.01);细菌指标(大肠菌群),物理消毒方法比化学消毒方法消毒效果好(P<0.01),合格率高(P<0.01),两种消毒方法的餐具均未检出致病菌.建议有条件的餐饮业尽量采用物理消毒方法进行餐具消毒,更好地保证餐具消毒效果,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作者:张欣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观察2008年青海海西州妇女病检查情况及干预措施.方法:对全州14岁以上妇女妇科疾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妇女病患病情况较高.结论:为保障妇女的生殖健康,需要对全社会妇女开展普查普治妇女病,做到尽早发现疾病,尽早治疗疾病.如若延误可能会导致更多的妇科病发生,严重的会产生恶性肿瘤,后果非常严重.所以开展此项工作对于社会妇女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
作者:韩采青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手法矫正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机护理效果.方法:教会患儿家属手法矫正的具体方法、手法注意事项、护理使用矫形支具,提供心理支持及加强随访联系.结果:经随访1~2年,效果满意28例(38足,86.36%),4例(6足,13.64%)改善.结论:早期手法矫正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疗效确切,护理效果满意.
作者:黎爱金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为了解新会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主要死因的变化趋势.结果: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总体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前后5年对比,近5年新生儿和婴儿的死亡率有明显的下降(P<0.05);跟2000年相比,2010年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有30%以上的下降;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的前5位为先天畸形、早产低体重儿、意外、出生窒息和肺炎.结论:加强建设和完善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干预,重视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减少可避免死亡的发生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彩霞 刊期: 2012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