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欣慈;原慧萍
《全球肿瘤统计报告》[1]显示:2008年全球新发胃癌98.9万人,结肠癌123.37万人;其中约73.8万人和60.87万人分别死于胃癌和大肠癌。我国胃肠癌发病率分别居第2、3位,肿瘤相关病死原因分别居第3、5位[2];胃肠癌的早期诊断率较低;大肠癌患者中能手术切除的超过70%存在远处器官或区域淋巴结转移[3]。进展期胃肠癌患者的疗效差,预后不良。因此,我们需要关注胃肠早期肿瘤和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进行积极有效的高危人群监测和防治。现对胃肠癌前病变的癌变检测与防治的相关研究进行述评。
作者:练庆武;钟菁;王良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大收肌肌腱转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PFL)治疗青少年髌股关节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18例(21膝)青少年髌股关节不稳(包括习惯性髌骨脱位和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在关节镜辅助下行外侧支持带松解,保留股骨大收肌止点的大收肌肌腱转位重建MPFL。随访12~30个月,记录并发症,比较术前、术后髌股外侧角、Lysholm膝关节功能综合评分。结果18例术后均无切口感染,无再脱位,髌骨稳定性良好,无骨骺损伤,膝关节屈伸功能良好。髌骨恐惧试验均阴性。术后外侧髌股角、Lysholm膝关节功能综合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10.3±4.1)°比(-3.8±4.9)°、(92.7±3.6)分比(61.5±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保留股骨大收肌止点的大收肌肌腱转位重建MPFL可显著恢复髌股关节稳定性,是临床治疗青少年髌股关节不稳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杨红梅;公伟;邵川强;陈长春;张锦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食管超声引导下经右心室穿刺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麻醉体会。方法对52例行食管超声引导下经右心室穿刺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监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有创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体温及尿量等,术中食管超声辅助穿刺导航、封堵伞释放等。结果51例患儿成功完成食管超声引导下经右心室穿刺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手术时间(76.7±36.4)min,麻醉时间(89.5±27.1) min;1例患儿改行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结论术中食管超声技术是该手术成功的关键,麻醉医生在镇痛镇静的同时,需要关注患儿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作者:赵高峰;石永勇;陈研生;叶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穿透性胎盘植入孕妇的诊断、治疗方法及结局。方法对56例穿透性胎盘植入孕妇的流产次数、分娩次数及方式、产前影像学表现、分娩方式、产时和产后出血量、处理措施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剖宫产分娩26例,阴道分娩30例。结果剖宫产分娩孕妇≥3次流产史、前置胎盘及瘢痕子宫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孕妇[69.2%(18/26)比23.3%(7/30)、50.0%(13/26)比20.0%(6/30)、69.2%(18/26)比13.3%(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孕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分娩孕妇产后出血、子宫切除术的发生率及产时出血量明显高于阴道分娩孕妇[92.3%(24/26)比40.0%(12/30)、46.2%(12/26)比3.3%(1/30)、(2388±1316)ml比(840±634)ml],而产后介入治疗和产后清宫术的发生率低于阴道分娩孕妇[53.8%(14/26)比93.3%(28/30)和7.7%(2/26)比86.7%(2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剖宫产分娩孕妇中,择期手术18例,急诊手术8例;择期剖宫产分娩孕妇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急诊剖宫产分娩孕妇[(1778±618)ml比(3763±146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择期剖宫产孕妇子宫切除发生率低于急诊剖宫产分娩孕妇(7/18比5/8)。结论穿透性胎盘植入要做到早期诊断、充分准备,尽量选择佳分娩方式,无手术指征孕妇尽量选择阴道分娩,对于既往有剖宫产史或合并前置胎盘的孕妇,应避免急诊剖宫产术,以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子宫切除率。
作者:董燕;刘小晖;何晓春;张玉芳;姚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评估症状性椎动脉狭窄迂曲打折病变经颅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共收治42例存在症状性椎动脉狭窄迂曲打折病变患者,均符合支架植入指征并实施经颅血管内支架植入术。观察患者术后血管狭窄程度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变、术后并发症情况,同时随访1年以Malek评分判断其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椎动脉狭窄迂曲打折部位支架植入手术成功率为100%(42/42)。支架植入术后病变狭窄率为(8.3±3.1)%,较术前的(75.6±13.5)%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59,P<0.01);且术后椎动脉起始部病变血流速度为(31.7±15.0)cm/s,较术前的(49.5±12.4)cm/s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42,P<0.01)。术后穿刺点出现皮下血肿2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经1年随访,Malek评分1分36例、2分4例、3分1例、4分1例、5分0例;随访期内36例(85.7%,36/42)患者未发生神经功能缺失及后循环缺血的症状,无一例出现有意义的支架内再狭窄情况。结论对于存在症状性椎动脉狭窄迂曲打折病变患者实施经颅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刘晓勇;王振华;侯鹏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和肽素水平对病情评估及其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首次诊断为ACI患者100例作为ACI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NIHSS)将患者进行分度:NIHSS<7分为轻度,NIHSS 7~15分为中度,NIHSS>15分为重度。另选取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对照组和ACI组(发病24 h内)血清和肽素水平。ACI患者在发病24 h内、14 d均进行NIHSS、Alberta卒中计划早期CT评分(ASPECTS)和改良Rankin评分(mRS),于发病90和180 d随访时分别进行mRS。根据发病180 d随访的mRS判断其神经功能受损结局,其中mRS≤2分为预后良好,≥3分为预后不良。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00例ACI患者中,轻度52例,中度34例,重度14例;预后良好79例,预后不良21例。ACI组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发病24 h内血清和肽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82±1.25)、(6.39±2.21)、(9.28±3.82)pmol/L比(1.95±0.28)pmol/L],而且中度高于轻度、重度高于中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24 h内,中度和重度患者ASPECTS明显低于轻度患者[(10.02±2.10)、(6.24±3.05)分比(12.16±0.84)分],重度患者明显低于中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和重度患者NIHSS明显高于轻度患者[(10.68±3.14)、(16.20±4.26)分比(4.35±1.52)分],重度患者明显高于中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患者发病24 h内血清和肽素水平及各时间NIHSS明显低于预后不良患者[(3.52±1.26)pmol/L比(8.68±3.06)pmol/L和(5.68±2.11)分比(15.36±3.25)分、(4.85±1.86)分比(12.60±3.89)分、(3.68±1.21)分比(6.35±2.96)分、(2.16±0.75)分比(5.21±1.96)分],发病24 h内ASPECTS明显高于预后不良患者[(11.38±2.21)分比(7.86±2.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SPECTS、NIHSS及血清和肽素水平为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OR=1.21、5.36、5.61、6.62,95%CI 0.99~1.39、3.34~9.21、2.86~7.52、1.38~12.64, P=0.04、0.01、0.01、0.00),也是ACI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OR=1.32、5.21、4.86、6.82,95%CI 0.84~1.43、3.52~8.39、2.62~5.35、2.67~11.85,P=0.04、0.01、0.01、0.0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IHSS、血清和肽素水平、ASPECTS预测ACI患者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6、0.863、0.624。在重度、中度和轻度患者中,血清和肽素水平与ASPECTS 呈负相关(r=-0.682、-0.594、-0.572,P<0.01);血清和肽素水平与NIHSS呈正相关(r=0.652、0.614、0.586, P<0.01)。结论 ACI患者血清和肽素水平均显著升高;ACI患者早期血清和肽素水平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及预后呈显著正相关,对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焱;陈向东;张艳梅;冯银玲;马翔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及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在哺乳期乳腺脓肿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置管引流组28例,麦默通微创旋切组18例,置管引流组采用自制冲洗引流管引流,评价两种术式的疗效。结果置管引流组及麦默通微创旋切组均全部治愈。麦默通微创旋切组愈合时间(9.9±1.4)d,明显短于置管引流组的(12.5±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42,P<0.01)。术后继续哺乳率置管引流组为57.1%(16/28),麦默通微创旋切组为13/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9,P>0.05)。两组患者随访3~12个月,平均7.8个月,全部病例恢复良好,无复发。结论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可作为治疗直径大于3 cm乳腺脓肿的一线治疗方式。如患者经济条件较好,对美容要求高,可应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作为治疗方案。
作者:安兆峰;刘清泉;张义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急性胰腺炎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其中重症胰腺炎的病死率在15%~20%[1]。血糖升高是急性胰腺炎时常见的且非常重要的征象,同时急性胰腺炎时胰腺的水肿、出血、坏死可引起胰岛素分泌和排泄障碍。持续高血糖是急性胰腺炎早期病情加重的一个危险因素,血糖水平的高低,与胰腺炎的轻重程度密切相关,及时有效地控制高血糖是阻断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级联反应的一个重要环节[2]。我们收治1例由糖尿病酮症伴发热、腹痛、恶心、呕吐而入院的患者,对其使用胰岛素降糖治疗和胰腺炎保守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均得到较好转归。
作者:田娟;李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患者男,62岁,身高170 cm,体质量65 kg,因“撞击致头胸部等全身多发伤8h”急诊入院。患者骑电动车时与公交车相撞,伤后有短暂昏迷史,无恶心呕吐,送往当地急救中心行简单包扎后转我院治疗。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1 mmHg=0.133 kPa)左右,具体治疗用药不详。术前诊断:(1)多发伤:胸部闭合性外伤,左侧多发肋骨骨折,左侧胸腔积液;颌面部外伤:颌面部多处软组织撕裂伤;四肢多处皮肤软组织撕裂伤。(2)高血压。(3)失血性休克。拟于静吸复合麻醉下急诊行多处外伤清创缝合术。术前检查:神志清楚,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5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对光反射灵敏。颌面部多处皮肤软组织裂伤,气管居中,胸廓对称,胸廓挤压征阳性,呼吸平稳,双肺呼吸音粗,左侧呼吸音减弱,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音有力,律齐,无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右上肢及左下肢多处皮肤裂伤,病理反射未引出。左胸穿刺抽出不凝血,胸部X线片示:左侧多发肋骨骨折,左侧胸腔积液;胸腹部B超示:左侧胸腔积液,余未见异常。
作者:许爱军;万里;王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早期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显微手术方法。方法经翼点开颅,行改良Paine点脑室穿刺引流脑脊液后,急诊显微手术夹闭破裂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67例。39例在颅内动脉瘤破裂后1 d内手术,28例在颅内动脉瘤破裂后2~3 d手术。结果出院时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疗效,Hunt-HessⅠ~Ⅲ级45例中治愈41例,好转4例;Hunt-HessⅣ~Ⅴ级22例中,治愈6例,好转6例,中残4例,重残1例,死亡5例。结论翼点入路显微手术直接夹闭动脉瘤颈仍是目前成熟、可靠的治疗方法,改良Paine点脑室穿刺引流脑脊液能有效减轻早期手术时的急性脑肿胀,是早期急诊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颈的稳妥、有效辅助方法。
作者:罗文伟;王晓亮;杨道明;陈文培;黄金生;张春林;鲍遇海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失败的原因及处理的方法。方法选择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952例,取L2~3间隙行硬膜外阻滞向头侧置管4 cm,采取连续输注联合自控的方法行分娩镇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5分为镇痛失败,给予退管1~2 cm、重新硬膜外穿刺置管或改用蛛网膜下隙联合硬膜外阻滞等方法处理。记录产程进展情况和产后24 h产妇满意度。结果镇痛失败144例,失败率为15.1%(144/952),其中硬膜外导管误入血管47例,硬膜外导管被血凝块阻塞13例,硬膜外导管打折9例,单侧阻滞或阻滞不全31例,硬膜外导管移位37例,硬膜外导管脱出5例,硬脊膜穿破2例。87例通过退管1~2 cm、48例需重新硬膜外置管、9例改用蛛网膜下隙联合硬膜外阻滞后达到满意效果。产后24 h 产妇满意率为96.7%(921/952)。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失败率较高,根据不同原因,采取撤管1~2 cm、重新硬膜外穿刺置管或改用蛛网膜下隙联合硬膜外阻滞等补救措施,可以获得较高的满意度。
作者:蒋焕伟;杨祖权;涂碧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应用封堵取石导管在经尿道输尿管镜激光碎石术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输尿管结石患者230例,使用封堵取石导管96例(试验组),未用封堵取石导管134例(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科医人PowerSuite60W钬激光手术系统碎石取石,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在手术时间和一次结石清除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23.3±7.4)min比(35.6±11.1) min,98.92%(92/93)比88.89%(112/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堵取石导管在经尿道输尿管镜激光碎石术中对缩短手术时间、降低结石逃逸及提高结石清除率非常有意义。
作者:梁涛;李作为;李永辉;叶绪晓;田斌强;傅强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例1男,63岁,因“反复头晕、心慌、心悸2年,加重10 d”于我院心内科治疗,治疗过程中出现右腰部胀痛,行泌尿系CT检查示:右侧输尿管中段结石,伴近端输尿管扩张、右肾盂积水。采用联合阻滞麻醉下行输尿管镜碎石术。进镜至近肾下极水平,见输尿管迂曲,导丝无法通过,手术暂停,予抗炎对症治疗。8d后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术中见肾下极水平局部隆起,远端输尿管扭曲,行输尿管周围粘连松解,于隆起处上端切开输尿管,取出结石,结石不规则,直径约1.5 cm,留置6 F双J管1根,术后1周出院,无尿瘘及感染等并发症,6周后拔除双J管,复查彩超未见结石复发。
作者:高占峰;王伟;于广海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的不同处理方法对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提出正确处理岩静脉的方法。方法首先,对6具(12侧)成年人头部标本的岩静脉分支情况进行解剖观察;其次,将110例三叉神经痛行微血管减压术患者依据术中对于岩静脉的处理方式分为两组:离断组56例和分离组54例。在患者术后1周、1个月和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Wong-Baker疼痛脸谱评分法和数字疼痛评分(NPRS)法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成年人头部标本解剖发现岩静脉有3~5支属支,其中3支9侧,4支2侧,5支1侧。离断组术后1周、1个月、6个月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Wong-Baker疼痛脸谱评分法和数字疼痛评分法评估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分离组[视觉模拟评分法:94.6%(53/56)比83.3%(45/54)、94.6%(53/56)比83.3%(45/54)、94.6%(53/56)比81.5%(44/54);Wong-Baker 疼痛脸谱评分法:98.2%(55/56)比81.5%(44/54)、98.2%(55/56)比81.5%(44/54)、98.2%(55/56)比81.5%(44/54);数字疼痛评分法:96.4%(54/56)比85.2%(46/54)、96.4%(54/56)比85.2%(46/54)、96.4%(54/56)比85.2%(4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断组和分离组3种评分方法不同时间点判定的有效率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离断组和分离组同一时间点3种评分方法判定的有效率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岩静脉的处理是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的关键点之一,岩静脉通常具有多个分支,电凝离断岩静脉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及降低复发率。
作者:黄涛;王瑞卿;秦书俭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比较重建带交锁髓内针和近端锁定解剖钢板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同侧股骨近端及骨干骨折的临床结果。方法选取同侧股骨近端及骨干骨折患者26例,其中12例应用重建带交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A组),14例应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B组)。比较两组骨折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采用Majeed功能评分)。结果 A组和B组骨折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股骨近端愈合时间、股骨干愈合时间和Majeed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5±4.11)d比(7.13±4.56)d、(131.08±20.70)min比(141.86±27.30) min、(470.83±96.43)ml 比(553.57±127.80) ml、(17.83±2.70)周比(18.29±5.12)周、(20.08±3.97)周比(21.55±4.19)周、(83.83±8.13)分比(83.21±9.58)分,P>0.05]。根据Majeed功能评分判定疗效:A组优7例,良4例,中1例;B组:优9例,良3例,中2例。结论应用一种内固定装置固定两处骨折为佳;两种内固定治疗方法均能取得满意疗效,要根据患者骨折类型以及术者对于内固定手术的熟练情况确定内固定方式;术中应先将股骨近端骨折复位稳定;手术时间要根据患者肢体情况,延迟5~6d不会影响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滕建国;樊晓海;甄平;薛云;周顺刚;邓晓文;时培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全身麻醉药物广泛应用于眼科等外科手术的麻醉、小儿镇静和动物实验中。目前研究发现全身麻醉药物如氯胺酮、七氟烷、丙泊酚等对眼内压有较大影响。由于眼内压升高是青光眼发生和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眼内压升高可使眼内结构改变,损害视功能。因此,现就几种常用的全身麻醉药物对眼内压的影响进行系统阐述,希望引起临床医生及基础研究者的足够重视。
作者:谭欣慈;原慧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肺复张对全身麻醉开腹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肺功能和氧分压的影响。方法将70例择期行开腹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标准通气组(潮气量8 ml/kg)和保护性通气组(潮气量6 ml/kg,5 cmH2O呼气末正压通气及肺复张手法,1 cmH2O=0.098 kPa),每组35例。观察术中气道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测定患者术前和术后1、3、5 d 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肺功能。结果保护性通气组呼吸频率、气道压和PETCO2高于标准通气组[(12.3±2.1)次/min比(10.2±1.0)次/min、(15.1±2.8)cmH2O比(13.5±2.3)cmH2O、(34.6±2.1)mmHg(1 mmHg=0.133 kPa)比(32.1±1.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SpO2均维持在0.99。两组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护通气组术后1、3 d SpO2和PaO2明显高于标准通气组[0.951±0.018比0.936±0.016、0.964±0.018比0.949±0.018和(74.8±6.8)mmHg比(65.0±6.2)mmHg、(79.6±6.0)mmHg比(70.6±5.3)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护性通气组术后1、3、5 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用力肺活量(FVC)和FVC占预计值百分比明显高于标准通气组,术后1 d FEV1/FVC明显高于标准通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肺复张对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肺功能和氧分压有改善作用。术中应用小潮气量,适当的PEEP和肺复张手法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肺部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帆;龙波;于菲;吴秀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6岁以下癫痫患儿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89例6岁以下癫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GDDS)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并行头颅影像学检查(CT或MRI)及动态脑电图(EGG)等。结果所有患儿适应性行为、大运动行为、精细运动行为、语言行为及个人-社交行为分别为(82.98±14.02)、(85.86±13.79)、(83.14±13.44)、(84.75±13.29)、(84.99±14.37)分,各项发育商平均值均大于75分,各项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适应性行为、大运动行为、精细运动行为、语言行为及个人-社交行为测试结果显示,发育迟缓患儿分别占21.35%(19/89)、19.10%(17/89)、16.85%(15/89)、24.72%(22/89)及22.47%(20/89),中至重度发育迟缓占3.37%(3/89)、3.37%(3/89)、4.49%(4/89)、3.37%(3/89)及3.37%(3/8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癫痫首次发作年龄和头颅影像学表现与适应性行为、大运动行为、精细运动行为及个人-社交行为有相关性(P<0.05)。结论癫痫首次发作年龄及头颅影像学表现是影响6岁以下癫痫患儿认知功能损害的主要因素,在临床上应重视改善癫痫患儿的认知预后,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杨湘峰;尹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脑血管意外患者尿流动力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比较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脑血管意外患者60例(研究组)和单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60例(对照组)的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膀胱顺应性(BC)、大膀胱容量(MCC)、大尿流率(Qmax)、排尿前逼尿肌压力(Pdet)、大尿道闭合压(MUCP)、功能性尿道长度(FU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5.0±4.4)ml/cmH2O(1 cmH2O=0.098 kPa)比(34.0±5.9)ml/cmH2O、(203.0±16.8)ml比(256.0±20.3)ml、(6.70±0.25)ml/s比(11.10±0.43)ml/s、(81.0±13.6)cmH2O比(108.0±20.2)cmH2O、(60.0±9.8)cmH2O比(88.0±12.2)cmH2O、(3.0±0.5)cm比(5.2±0.8)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膀胱残余尿量(PVR)显著高于对照组[(83.0±9.4)ml比(48.0±8.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低顺应性膀胱发生率、不稳定膀胱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3.3%(38/60)比25.0%(15/60)、66.7%(40/60)比28.3%(1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血管意外后加重了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膀胱功能障碍。
作者:李锋;王芳;唐来坤;汪祖林;羊继平;宋立;田峰;俞仲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DG-HAL)联合超声刀切除术在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重度混合痔患者按入院当天所在月份的奇偶分为A组(奇数月,采用DG-HAL联合超声刀切除术治疗,48例)和B组(偶数月,采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3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术后疼痛评分、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总住院费用和术后出血、术后远期肛门不适感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25.5±2.8)min比(36.8±4.6)min、(7859±564)元比(10728±733)元、0比12.8%(5/39)、2.1%(1/48)比17.9%(7/39)],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B组[(9.3±0.7)分比(8.1±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G-HAL联合超声刀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住院费用相对低。
作者:项雄华;金海波;刘丽丽;吴为明;蔡张愉;卿艳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