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国花;张晨美;杜立中;刘涛;叶盛
Bortezomib是哺乳动物细胞中26S蛋白酶体糜蛋白酶样活性的可逆抑制剂,通过抑制核因子(NF-κ B)诱导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包括耐药细胞)凋亡,下调MM细胞与基质细胞表达的黏附分子,进而减少细胞因子的分泌,抑制耐药.临床研究表明,Bortezomib是治疗MM有前途的新药.现将Bortezomib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杨春梅;孟海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我院于1995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睾丸扭转患者16例,现将诊治的经验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情况本组共16例,年龄15~34 岁,平均19.5岁.左侧睾丸扭转11例,右侧睾丸扭转5例,均为单侧发病.发病到就诊时间为3.5h~6d,平均46h,其中10h以内者8例,10~24 h者5例,24h以上者3例.
作者:陈冠培;翁责茗;贾万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婴儿淤胆型肝炎临床病情往往较重,近期治疗效果不佳.我科采用小剂量地塞米松及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50例婴儿淤胆型肝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70例均为2003年1月~2006年10月收住我科的婴儿淤胆型肝炎患儿,除外先天性胆道闭锁、胆道扩张患儿.
作者:陈均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ATCI)患者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病灶体积的影响.方法 选择发病48小时内的ATCI患者96例,按性别、年龄、头颅CT病灶体积和部位、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明显差异患者进行配对,计48对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静脉滴注,2次/d,共14d,同时给予维脑路通、阿司匹林作为基础治疗;对照组除依达拉奉外,余均同治疗组.采用免疫散射速率比浊法测定96例ATCI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5天、第10天、第15天血清CRP浓度,治疗前及第5天、第15天查头颅CT.结果 依达拉奉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病灶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现有临床证据表明,依达拉奉有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浓度,缩小病灶体积的作用.
作者:应爱娟;丁美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血浆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和神经降压素(Nourotensin,NT)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日趋深入,其与心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也日益受到关注,但在儿童病毒性脑炎(病脑)中的变化则未见报道,我们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病脑患儿脑脊液NPY和NT含量,以进一步探讨NPY、NT在病脑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蓝陈福;樊必夫;管丽华;朱亚非;方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自发性大肠穿孔是指肠管本身在无任何病变或无外伤的情况下发生的突发性穿孔,好发于老年人,临床少见,常误诊.我们两家医院自1986年以来共收治13例,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并分析如下.
作者:张宝杭;牛军民;刘璐庆;薛重豪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前交通动脉瘤是常见的颅内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30%~40%.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常导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和脑内血肿,此时脑血管痉挛(CVS)的发生率高达30%~90%,可引起严重的脑组织缺血或迟发性缺血性脑损害,甚至导致脑梗死,成为患者死亡和重残的主要原因[1].因此,研究前交通动脉瘤破裂与CVS的相关因素,对防治CVS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蔡菁;李吻;陈树大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快速和准确地鉴别急性呼吸困难的病因是极其重要的,心力衰竭和肺部疾病是引起呼吸困难的两种主要原因,但在鉴别时已有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X线检查经常缺乏特异性.以往国内和国外研究一致发现快速测定血浆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对鉴别呼吸困难原因很有价值[1-3].现我们对急性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患者行常规BNP测定,以验证BNP在急性呼吸困难病因诊断的作用.
作者:林晓杰;慈晓;王永光;李星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May-Thurner综合征是髂静脉受髂动脉压迫,引起下肢和盆腔静脉回流障碍,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病征.此综合征多见于30~40 岁的女性,呈慢性发病过程,典型表现为下肢皮肤色素沉着、静脉曲张、慢性疼痛、肿胀、静脉炎和复发性皮肤溃疡,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传统手术方法包括髂动脉移位术、髂动脉悬吊术、衬垫减压术、静脉补片术,静脉转流术等,但效果并不理想.
作者:卢永明;李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踝关节、足跟、足背近端的软组织因其解剖结构特殊,外伤后易发生缺损而难以直接缝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已成为修复上述创面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我科2002年6月至2005年3月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8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陈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股骨颈骨折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人群,但以50岁以上老年人为多见,这些患者常伴有骨质疏松症,股骨颈骨折后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已成为导致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或死亡的主要威胁之一[1].本院2000年3月至2006年3月采用经皮空心螺纹钉微创技术,治疗股骨颈骨折113例,其中89例获得完整随访,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岩;赵万象;叶克勇;王克;陈焕庆;季林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光量子疗法是一种通过紫外线照射将量子能量传递到血液中使其发生一系列有益反应的治疗方法.目前,光量子疗法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临床疾病,特别在感染性和缺氧性疾病的治疗上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胡青;吕伯东;马寅锋;杨克冰;张士更;张清芬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颅脑外伤所致智能障碍的结局受众多因素的影响.颅脑外伤既可引起单个领域的认知功能缺损,也可引起象痴呆这样广泛性质的智能减退.颅脑外伤所致智能障碍,不仅其智商低于正常,而且社会和职业性明显下降,社会适应能力差.笔者通过对我院精神病司法鉴定室受理的精神损伤评定、案例进行分析.以探讨精神损伤所致智能障碍的相关因素.
作者:郑昌爱;石华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阿立哌唑属喹啉酮衍生物,为新一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是第一个被称为多巴胺系统稳定剂的药物[1].为探讨阿立哌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我们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慧玲;王飞;胡根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硬膜外血肿一般采用静脉复合麻醉下开颅手术,对患者特别是年老体弱者损伤较大.我科于2003年12月至2005年12月,对36例硬膜外血肿患者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穿刺引流及注入尿激酶溶解血肿,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昊;马学通;马为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恶性克隆性浆细胞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其主要特征是骨髓中出现恶变浆细胞,血和尿中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以及广泛的骨质疏松或溶骨性病变[1].存在于骨上的恶变浆细胞导致了严重的骨病及骨折,尤其是脊柱压缩性骨折.
作者:赵禹;李林法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PTGCD)是简单而有效的胆道持续减压引流方法.我们于1997年7月至2006年7月间共对34例患者应用PTGCD,适应证涉及老年人重症胆囊炎、晚期壶腹部恶性肿瘤致胆道梗阻、胆源性胰腺炎及非胆道大手术后并发重症胆囊炎等,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梅祎军;邵初晓;徐永宏;董华;程枫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食管吻合口狭窄是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据文献报道,发生率为1.8%~10.0%,老年人甚至可高达30%[1].过去多采取手术治疗,但因患者痛苦大、疗效不确切,或存在手术禁忌证而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近年来介入医学发展迅速且创伤小,现已逐渐成为食管良性狭窄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方军伟;潘智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机械通气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机械通气患儿的预后.本文回顾性总结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析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和病原学特点,旨在为制定VAP防治对策提供依据.
作者:王巧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副鼻窦支气管炎又称副鼻窦支气管综合症,是引起小儿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步,本病临床诊断率明显提高.我院儿科2003~2005 年共收治副鼻窦支气管炎患儿83例,现将其临床症状、体征、胸部X线、副鼻窦CT、治疗等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叶中团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