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有;陈玉泉
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在女性肿瘤患者中已跃居首位.常见组织类型的生物学行为已有大量研究报道,而少见类型鲜有报道.2005-2007年我院乳腺外科收治了原发性乳腺印戒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各1例,现复习相关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仲雷;张建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我院2002年2月至2007年7月应用微创手术技术——超早期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8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继庆;赵立伟;杨亦春;贾宇锋;倪世慧;许劲松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乳头状植入法——输尿管膀胱抗反流吻合方法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130例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输尿管梗阻和膀胱输尿管反流患者,全部患者去除原发性病因后,将病变输尿管修剪成形,然后将输尿管直接拉(或送)入膀胱内,不在黏膜下潜行,用3-0可吸收线环输尿管做输尿管膀胱全层间断吻合,共吻合6~8针,吻合后膀胱内输尿管末端的长度保持在1.5~2.5cm为宜.术后每年做1次B超、IVU及膀胱造影检查,了解有无吻合口狭窄、膀胱输尿管反流情况.结果 120例患者术后随访3~6年,无膀胱输尿管反流,亦无肾积水发生,手术成功率达92.3%.10例患者随访1年发现有反流存在,占7.7%.结论 输尿管乳头状植人法是输尿管膀胱抗反流吻合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程远合;李志军;张建国;高中伟;马建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例1男,35岁,因排尿困难30余年,尿痛、发热5d入院.体检:阴茎外观正常,尿道外口位于阴茎头正位,前尿道悬垂部约5.0 cm呈条索状,质硬,有压痛及多发黄豆大小结节.抗感染及局部治疗,感染控制后,行逆行尿道造影检查:前尿道通畅,尿道球部前方闭锁,其腹侧有一与之平行的细长影,与后尿道相通;排尿像示后尿道扩张、通畅,球部以远尿道狭窄,与逆行造影所示阴茎悬垂部腹侧细长影相似.
作者:刘绪堃;罗茂华;谢子平;张少峰;贾洪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壁外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1994-2006年收治的腹壁外韧带样型纤维瘤病患者17例,均行手术治疗,分析其疗效.11例行广泛切除术,3例行根治性切除术,3例行姑息性切除术.结果 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韧带样型纤维瘤.肿物大小3cm×2 cm~12 cm×8 cm.17例患者随访1~5年,术后复发5例,其中1例仅在术后1个月复发,复发率为29.4%.17例患者中无一例发现远处转移,也无因该肿瘤而死亡病例.结论 韧带样型纤维瘤病呈侵袭性生长,早期诊断和首选外科手术是治疗的关键,配合放疗可提高疗效.
作者:郑昊;周艳明;熊淑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观察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胃吻合与胰肠吻合术后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胃吻合73例(胰胃吻合组)与胰肠吻合60例(胰肠吻合组)患者的手术资料.结果 胰胃吻合组与胰肠吻合组术后胰瘘发生率分别为0和11.7%,切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4%和15.0%,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16.2±5.3)d和(24.3±11.3)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胃吻合较之胰肠吻合手术具有胰瘘发生率低、切口感染发生率低、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作者:辛同令;孙长征;季朝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颅内压增高引起脑疝导致呼吸停止并进入脑死亡病例的颅内压动态变化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因脑疝导致呼吸停止并进入脑死亡的27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高血压脑出血9例,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18例.27例均采用美国产Camino颅内压监护仪,在术中置入脑实质内用颅内压监测探头进行持续监测.分别抽取术后30min、12 h、24 h、48 h、72 h(呼吸停止、脑死亡时特别记录)的颅内压记录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颅内压增高的峰值出现在术后24~48 h,呼吸停止多发生在此时段.呼吸停止即刻颅内压情况:高血压脑出血者为(8.7±0.6)kPa,重型颅脑损伤者为(9.3±1.2)kPa.进入脑死亡后,血压下降时颅内压随之下降,升压药提升血压也可升高颅内压.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及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脑疝后呼吸停止的可能时间是发病(或手术)后24~48 h内,颅内压在8.2 kPa以上随时可能导致呼吸停止,脑死亡后颅内压随血压而升降.
作者:王卫民;姜启周;肖国民;裘五四;程军;吴建跃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肛肠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痔、肛瘘、肛裂是肛肠科常见疾病,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许多传统手术方法因疗效显著无后遗症而适用至今.但肛门周围神经末梢丰富及肛门结构和功能的特殊性,致肛门疾病术后疼痛剧烈,使很多患者因惧怕疼痛而放弃手术,多年来寻求肛门疾病尤其是痔瘘手术后的止痛方法一直是学者们致力研究的课题.我科从2003年末开始将复方盐酸利多卡因薄荷脑注射液用于肛门疾病术后止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柯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近几年来,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因此,早期诊断、准确的术前分期及早期治疗对该病的预后有很大价值.以往的临床检查,如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直肠指诊、经直肠超声检查、CT及同位素等检查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较大局限性.磁共振波谱(MRS)作为惟一一种无创性研究人体内部器官及组织代谢,生理、生化改变的定量分析方法,从分子水平上评估前列腺组织的代谢水平,有助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当三维MRS(3D MRS)获得的前列腺代谢信息与高分辨MRI形态学资料相结合时,能明显提高肿瘤的定位、空间分布、侵袭性的预测及治疗效果的评估.
作者:庄炫;邢金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髋动力加压螺钉和髁动力加压螺钉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手术方法、内固定材料的选择、应力负荷的分散等,并对术后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对18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髋动力加压螺钉(133例)和髁动力加压螺钉(52例)进行手术内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2~24个月,采用髋动力加压螺钉者优良率为96.2%;采用髁动力加压螺钉者,优良率为100.0%.两者疗效和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内固定材料都有其自身特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关键在于适应证的选择.
作者:蔡飞龙;邵强;曾兵;方志祥;谢明华;王勇刚;施国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指端缺损是骨科急诊中常见的损伤,修复的方法有许多种,理想的修复方法是尽可能地保留手指的长度,保持手指的外形基本不变,保留良好的感觉及伸屈功能.早在1947年Kutler[1]绍了利用手指侧方V-Y皮瓣修复指端缺损,但因推进幅度受限,不能广泛推广.我院采用1983年Shepard对Kutler皮瓣的研究成果,将其应用于修复指端缺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妙锋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自1972年提出凋亡概念后,细胞凋亡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目前普遍认为肿瘤的治疗效果同凋亡密切相关,化疗药物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正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来实现的.近年来,有关化疗药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现象为肿瘤药物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能否引起肿瘤细胞凋亡已成为评价化疗药物和化疗方案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现就一些与化疗相关的凋亡调控因子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齐辉;张忠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脊柱融合技术作为骨科手术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传统治疗方法,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但是其固定技术本身所致的并发症和长期固定后邻近节段的退变是该技术的大问题,因该技术容易导致异常的负荷传导,而动力性固定(dvnamic stabilization)即是为了有助于限制异常负荷,而不是通过融合节段取消负荷而设计出来的一种手术方式.这种动力性固定,又称之为非融合技术.近几年在脊柱外科手术中动力性固定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
作者:刘尚礼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循环胸腔热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方法 75例胸腔积液患者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进行胸膜活检,病理检查明确为胸膜转移癌后以43℃0.9%NaCl溶液循环胸腔热灌注60 min,随访观察胸腔积液的有效控制率、不良反应、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存期.结果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进行胸膜活检诊断阳性率达100%,细胞学检查诊断阳性率为24.6%.全组胸腔积液控制总有效率为98.7%,完全缓解率为94.7%,部分缓解率为4.0%,无效率为1.3%.2例分别于热灌注冶疗后6、12 个月胸腔积液复发,其余均无胸腔积液复发.71例患者热灌注治疗后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Karnofsky行为评分超过80分.全组中位存活期为17.5个月,1年存活率为89.3%,其中5例存活3年以上.手术过程顺利,无明显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循环胸腔热灌注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恶性胸腔积液诊疗方法.
作者:康明强;林若柏;周仑;林培裘;陈椿;郭朝晖;朱勇;杨映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脑积水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手术治疗的aSAH后并发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8例aSAH后脑积水患者中,急性脑积水(aSAH后3d内)28例;亚急性脑积水(aSAH后4~13 d)5例;慢性脑积水38例,其中aSAH后14 d以上缓慢发生的25例,由急性脑积水转变而来的10例,由亚急性脑积水转变而来的3例.结论 脑积水是aSAH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持续进展的急性脑积水患者需行脑室外引流术.亚急性脑积水是介于急性和慢性脑积水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慢性脑积水以行侧脑室一腹腔分流术有效.
作者:彭思民;崔岗;陆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胰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2α(EPAS1/HIF-2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胰腺癌及其相应正常胰腺组织中EPAS1、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分布,分析其间的相关性以及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EPAS1 mRNA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与正常胰腺组织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PAS1蛋白、VEGFmRNA和VEGF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均《0.01).EPAS1与VEGF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EPAS1、VEGF的表达与胰腺癌临床分期、瘤体大小有关.结论 胰腺癌组织中EPAS1和VEGF呈过量表达,EPAS1与VEGF显著相关,EPAS1通过上调VEGF表达促进胰腺癌新生血管形成,促进胰腺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朱东明;李德春;张晓懿;张子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胰腺炎合并门静脉系统血栓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诊治的17例胰腺炎合并门静脉系统血栓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结果 9例非手术治疗患者随访1~3年,均未发生静脉曲张出血;7例行脾切除术患者,脾功能亢进症状消失,出血停止,均痊愈出院,未出现近期合并症;1例行内引流术患者术后未发生出血,脾功能亢进症状消失,未行二期脾切除术.结论 对于胰腺炎合并门静脉系统血栓若无出血和脾功能亢进症状,只需保守治疗和治疗原发疾病;脾脏切除术是胰腺炎诱发的门静脉系统栓塞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确切治疗措施.
作者:卢金喜;王剑明;肖宝来;李强;杜广胜;陈波;邹声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患者女,61岁.因腰背部疼痛3年余,进行性加重3个月入院.患者入院前半年曾行胸椎CT检查,显示胸11、12椎体及附件被破坏,在当地医院按照胸椎结核给予3HL2ZE/6HL2E方案化疗,腰背部疼痛症状无明显减轻,病程中无发热、盗汗,体重有所减轻,无明显夜间痛.查体:胸椎活动受限,胸11、12棘突压痛、叩击痛明显,无放射痛.
作者:李忠海;赵杰;侯铁胜;陈志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近年来颅脑损伤的发生率随着工业、交通和灾害性事故的增多而上升[1],其病死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除颅脑损伤原因、部位、范围、GCS等不可控制的脑源性因素外,并发二次脑损伤(secondary brain insult,SBI)即在原发性脑损伤基础上并发的继发性脑损伤:血压、体温、颅内压、脑血流及脑灌注压等的改变[2],对脑组织造成损伤也越来越突出,并已经成为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任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