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凌;王军
目的探讨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进一步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总结78例60岁以上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8例均手术治疗,治愈66例,死亡1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5例,中毒性休克5例,肺部感染及肾功能衰竭各1例.结论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宜早期手术,手术方式以单纯修补术为主,同时要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作者:卢文新;陈鸿昌;范东 刊期: 2006年第18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而使心脏功能得以改善.
作者:马淑梅;孙志军;曹乾;张天毅;孙立平 刊期: 2006年第18期
胎头高直后位时,由于胎儿的胎头与后背形成向后凸起的弧形曲线与母体腰骶部前凸的弧形曲线相交,直接引起的后果为:胎头高浮,衔接困难,近半数的产程停滞在活跃期前,几乎均需剖宫产结束分娩,故认为是严重的异常胎位.我们就胎头高直后位的产程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于华;程霞 刊期: 2006年第18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发病机制至今不清.目前认为是一种多因素、多基因疾病,是由多个基因位点与环境因素间相互作用引起的遗传疾病.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发展,寻找相关基因是目前的研究热点,许多相关基因已被发现,但尚未确定.现将不同发病机制理论涉及的相关基因综述如下.
作者:吕艳文;张淑兰 刊期: 2006年第18期
肺炎支原体(MP)是能在无细胞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小原核型微生物.广泛存在于人、动物及植物体内,是引起人类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1].支原体肺炎患病率较高,现收集2000~2004年在我院住院的成人支原体肺炎46例,报道如下.
作者:胡绪娜 刊期: 2006年第18期
患者女,31岁,2005年9月11日18时30分因孕足月破水4 h,腹阵痛2 h入院,既往健康,孕期无耻骨联合疼痛等症状,1996年顺产一活女婴.
作者:马维英;孙娇;胡卫华 刊期: 2006年第18期
2005年9月在粤北山区发生了一起整个村庄进食野蘑菇出现群体中毒的事件,这次毒蕈中毒规模较大,中毒人数较多,近年来全国罕见.而且这次中毒的病例特点与有关文献及报道有些不同,出现新特征,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少军;黄登鹏;邓虹;邓令红;彭卫平;陈小设;莫文庆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中国人视神经管区解剖特征的研究价值,为鼻内窥镜下手术提供相应数据.方法对100例椎动脉造影的患者行头部螺旋CT水平位扫描,通过多平面重建,对视神经管及相关结构进行测量.结果(1)前鼻棘到蝶窦前壁近距离,男(56.69±3.34)mm,女(54.09±4.31)mm.前鼻棘到垂体窝近距离,男(75.19±3.13)mm,女(71.55±3.19)mm.(2)前鼻棘到视神经管眶口的距离,男(71.08±3.94)mm,女(67.53±3.63)mm;该平面与鼻底平面所成上仰角(38.64±4.80)°;该平面与蝶窦窦底平面所成上仰角(59.63±8.84)°;该平面与正中矢状面的外偏角,左(12.04±1.21)°,右(12.20±1.29)°.(3)蝶嘴到视神经眶口连线的距离,左(22.05±0.26)mm,右(22.05±0.25)mm;蝶嘴到视神经眶口连线与正中矢状面的外偏角(39.50±0.59)°.(4)蝶嘴到颈内动脉隆突突点距离,左侧(19.65±0.26)mm,右侧(20.07±0.24)mm.蝶嘴到颈内动脉隆突突点连线与正中矢状面的外偏角(30.32±0.52)°.结论螺旋CT多平面重建能对视神经管区精细解剖结构做出准确的观测;能对蝶筛区病变的确诊及手术治疗提供指导.
作者:姚艺文;翟立杰;张青;隋鸿锦 刊期: 2006年第18期
患者男,35岁,于2003年5月体检时发现有心脏杂音,经我院心脏彩超检查诊断为冠状动脉左室右房瘘,当时有低热、右上肺结核、左侧结核性胸膜炎,抗结核治疗8个月后肺部病灶消失;2004年3月因心功能不全于阜外医院行心脏修补术,术后恢复良好.
作者:孙国珍;方美云 刊期: 2006年第18期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该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IBS的病理基础主要是胃肠动力和内脏感觉异常,而造成这些变化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现对我院消化内科2001年6月~2005年6月收治的IBS患者3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刘景云 刊期: 2006年第18期
冠心病是由多基因、多因素综合作用而导致的一种常见病,并且遗传因素可能起着重要作用[1].E-选择素及其基因变异与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关系密切.弄清这些问题,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并可为今后的基因治疗提供一定的思路.我们对E-选择素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马华;马丽雅;王迎梅;高江霞 刊期: 2006年第18期
1981年Crass和Way [1]早将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st,PPC)分为急性PPC和慢性PPC,前者继发于急性胰腺炎或胰腺外伤,后者为慢性胰腺炎所致,区分两者对治疗时机与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总结1994年1月~2004年12月所收治的急(慢)性PPC患者61例,旨在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营;魏懿壁 刊期: 2006年第18期
我科1998年2月~2005年4月共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89例,均手术治疗,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军;郑斌;李一强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伴肌酶学改变的低血钾麻痹的发病机制.方法整理分析23例伴有肌酶学改变的低血钾麻痹患者的临床表现、肌电图改变、肌酶学检测值.结果23例低血钾麻痹患者均伴有肌酶学改变,为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及同工酶的升高,部分肌电图动作电位的波幅降低和传导速度减慢.补K+后,临床症状完全改善,CPK基本恢复正常.结论伴肌酶学改变的低血钾麻痹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一种或多种因素有关.肌酶学改变可表现为CPK及同工酶的升高.肌电图为动作电位的波幅降低和传导速度的减慢.
作者:隋欣宁;张静波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首诊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异位妊娠首诊误诊病例98例.结果首诊异位妊娠误诊率为36.6%,其中异位妊娠误诊为其他疾病(70例)占误诊率的71.4%;其他疾病误诊为异位妊娠(28例)占误诊率的28.6%.结论异位妊娠误诊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原因是接诊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思维局限,基本功不扎实,过分依赖辅助检查.
作者:丛培敏 刊期: 2006年第18期
氯普鲁卡因是继普鲁卡因、丁卡因之后新一代脂类局部麻醉药,具有起效快、麻醉效能强及毒性低的特点.我院自2004年3月始,将盐酸氯普鲁卡因应用于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体会叙述如下.
作者:赵素格;闫格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急性腹主-髂-股动脉闭塞介入加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取9例腹主动脉、髂动脉或股动脉急性闭塞的住院患者.经股动脉或肱动脉开始,入导丝开通,导管造影经溶栓、碎栓、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结果8例溶栓、碎栓后血管再通,其中1例伴有动脉残余狭窄置入支架一枚;另1例溶栓、碎栓后放弃手术.结论动脉介入加药物治疗是对急性腹主-髂-股动脉闭塞有效、微创、安全的一种治疗方法.
作者:高虹;梁福攸;张松平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FESS)中应用CT软件技术能否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并发症或风险度.方法50例临床诊断为鼻窦疾病的患者,先经螺旋CT扫描,后在工作站上进行三维重建,以筛窦为中心测量5组鼻窦解剖数据供术者在手术中应用,指导手术操作.同时与未采用此项技术的68例FESS患者进行对照,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0例采用5组解剖数据指导FESS,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下降了16.0%;疗效提高了15.0%;住院费用下降了31.0%;术后复发率下降了8.6%.结论应用该项技术指导FESS可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降低医疗费用,非常适合拥有CT设备而无导航设备的基层医院开展此项工作.
作者:申力;李清水;袁国奇;廖其照;刘海明 刊期: 2006年第18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正确诊断不容易,往往会因误诊而导致误治.所以必须将临床症状、体征与影像学、神经电生理、生理、生化学检验等辅助检查结合在一起全面考虑、综合分析,才能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水平.
作者:冯勤;李志;张卫东 刊期: 2006年第18期
钝性胸部创伤是交通事故、坠落所致的常见部位伤之一.连枷胸是严重胸部外伤的标志[1].我院2000年10月~2005年4月收治的车祸、坠落、牲畜抵伤所致连枷胸14例,对其损伤特征与临床对策探讨如下.
作者:赵东;谢志强 刊期: 200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