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华娟;余大敏;丁国庆;马亮;金育德;白禹;李恭会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之一,CT检查可对其进行准确定位、定性与分期,是公认的佳检查方法.现对我院2003年3月至2006年2月间收治的32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陈小启;雷伟;戚乐;黄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是目前治疗肾、输尿管结石较为理想的方法,自2004年10月至2005年9月,我院采用此法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4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毅燕;王多赏;章明照;王海玺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患者全麻拔除气管导管可引起血压剧增、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等一系列较强的心血管反应,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尤其是高血压患者[1].我院对ASAⅡ或Ⅲ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高血压患者,在气管拔管前静注艾司洛尔,以减少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的波动,防治心脑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对其效果进行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王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近年来,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导致的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患病率不断增加,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性传播疾病(STD)之一.
作者:朱宁;程浩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外伤性鼓膜穿孔是直接或间接的外力对鼓膜的冲击性损伤所致,近年来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由于合并其他外伤,其治疗往往被忽视或治疗不及时,严重时可导致中耳感染和听力下降.为探讨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现对我院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84例84耳的治疗效果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许惠明;潘黎明;浦立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酰胺类长效局麻药布比卡因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的毒性主要来源于右旋镜像体,而左旋镜像体毒性明显降低,麻醉效能与布比卡因相仿,临床安全性明显提高[1].国外文献报道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下肢和泌尿外科等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满意[2].本研究旨在观察左旋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妇科手术中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宋少波;顾沙;谢芳华;王庆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我院2005年10月至2006年9月共上报药物不良反应(ADR)694例,笔者拟对该不良反应报告作一统计、分析,以期引起临床医护人员对ADR的重视,进一步推进ADR监测和报告工作的开展,并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信息反馈.
作者:周俊;杨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脑梗死是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临床上并不少见,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早期诊断和防治是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笔者于1999年6月至2004年6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梗死13例,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高潮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胸腺在人体免疫功能的产生和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日达仙(胸腺素α1,Tα 1)是从胸腺素第5组分(TF5)中纯化的28肽物质,也是生物学活性和作用机制研究得为清楚的组分.日达仙联合化疗有利于化疗后患者骨髓功能的恢复,但联合放化疗的临床效果报道较少,对放射性肺炎等并发症预防效果的研究更少报道,本文就此做了初步研究.
作者:郑晓;封巍;刘冠;徐裕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是治疗手汗症的有效方法,但传统的双侧剖胸径路创伤大,患者难以接受.近年来,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的出现使手汗症的外科治疗现状得以改观,同时,新的手术方式对麻醉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我院自2005年5月至2006年12月实施了76例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麻醉,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明仓;曹东航;丛海涛;张倩倩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肾动静脉瘘(AVF)临床上较罕见,常规检查方法一般难以确诊,往往需通过肾动脉造影才能确诊.本院1992~2005年通过肾动脉DSA技术诊断并治疗了6例AVF患者,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章越龙;谢立平;邹强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前,口腔正畸治疗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了解错(牙合)畸形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正畸治疗客观需要和主观需求非常重要.
作者:周岚;吴碧蓉;乔鞠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患者 女性,50岁.因左鼻间歇性涕中带血2年余、左鼻塞伴左面部胀痛1个月于我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可,左上颌窦前壁隆起,触及质软,深压痛;张口无受限,左侧硬腭下陷,局限性突出3cm×2cm大小,向右已过中线,表面黏膜完整,触之质软,无压痛,左侧尖牙、第一前磨牙松动;眼球无凸出,视力可.
作者:刘学军;倪丽艳;万汉锋;白光辉;黄加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发热待查是临床各科常见的疑难病症,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明确诊断极为困难.因此,本文对2003年4月至2006年4月我科收治的152例发热待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探索发热待查病例中传染性疾病的诊断方法,以提高对发热待查病人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作者:童照威;张龙琪;施柏年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对微波加热后脱钙骨基质异位诱导成骨中Ⅰ、Ⅱ型胶原mRNA及碱性磷酸酶(ALP)的表达进行研究,探讨微波加热对脱钙骨基质诱导成骨的影响.方法 将36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A组为阳性对照组,不加热;B组为实验组,60℃微波加热15min;C组为阴性对照组,100℃水浴加热30min.A、B、C三组均取大鼠左胫骨约0.5cm作为实验材料,将B、C二组骨块分别加热,然后A、B、C三组骨块均制成脱钙骨基质后自体植入大鼠的腹内斜肌,分别于术后6d,12d取材,用原位杂交法对新生骨组织中的Ⅰ、Ⅱ型胶原mRNA进行检测,定量分析ALP的活性,观察微波加热脱钙骨基质诱导成骨中Ⅰ、Ⅱ型胶原mRNA及ALP的表达.结果 (1)术后6d,A、B组随着成软骨细胞、软骨细胞的出现,Ⅱ型胶原mRNA表达阳性,而C组Ⅱ型胶原mRNA表达阴性.(2)术后12d,随着成骨细胞出现及骨组织的形成,A、B组Ⅰ型胶原mRNA出现高表达现象,ALP较术后6d明显增高(P<0.05).而C组未发现软骨细胞及成骨细胞,仅形成纤维结缔组织.结论 B组Ⅰ、Ⅱ型胶原mRNA及ALP在成软骨细胞、软骨细胞及成骨细胞内表达,与A组相似,而C组Ⅰ、Ⅱ型胶原mRNA及ALP在上述细胞内无表达,表明微波加热后仍可保存骨的诱导性.
作者:李新春;杜靖远;毛宾尧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胆道系统结石是临床常见疾病,B超对胆囊及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准确性高,但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准确性尚不够满意[1-2].虽然1.5T及以下的磁共振成像仪行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准确性较高,但其成像时间相对较长,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3].随着磁共振设备的发展,3.0T磁共振成像仪在临床上开始应用,其图像分辨率和信噪比高,成像速度快,受到了临床的重视.我院对7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3.0T磁共振成像仪进行MRCP薄层和厚层两次扫描,取得满意的诊断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卢向军;袁建华;丁忠祥;陈方宏;李玉梅;毛德旺;狄幸波;郑劼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我院于2004年5月至2005年7月使用法国高德美制药公司生产的0.1%阿达帕林凝胶(商品名为达芙文)治疗寻常性痤疮97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梁晶;林孝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文献资料表明,32~34 ℃低温在治疗重型创伤性脑损伤(GCS≤8分)时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温度每下降1℃,耗氧量与血流量均降低6.79%[1].
作者:胡伟航;徐秋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采用丝线结扎法腹腔镜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31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红方;陆红全;方登峰;张大宏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