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局部热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

郑爱红;卢丽琴;袁国荣;钦志泉;康萍

关键词:局部热疗, 化学治疗, 恶性肿瘤
摘要:目的 观察局部热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临床受益反应及毒副作用.方法 将2006年7月至2006年10月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103例,分为局部热疗联合全身化疗组(热化疗组,51例)和单纯全身化疗组(52例),根据病种不同采取相应方案行全身化疗2个周期,热化疗组同时予HG-2000高频热疗机治疗,使局部温度升至40~42 ℃,维持60min,每周期2次.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临床受益反应及毒副作用.结果 热化疗组有效率49.0%,单纯化疗组有效率2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化疗组有临床受益反应者占45.1%,高于单纯化疗组的25.0%(P<0.05);两组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等毒副作用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疗效确切,不增加毒副作用,患者耐受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伴症状性高血压Ig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症状性高血压是IgA肾病的常见临床症状之一,也是Ig肾病预后不良的临床指征[1],早期发现及有效控制将可延缓IgA肾病的进展.本文对216例IgA肾病患者进行对照分析,以了解IgA肾病症状性高血压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现报道如下.

    作者:舒桂琴;许菲菲;刘毅;邵蓉蓉;吕吟秋;章建娜;黄朝兴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IL-4、IL-10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TNF-α、Cr水平变化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 探讨IL-4、IL-10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大鼠血清TNF-α、Cr变化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将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手术+0.9%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NaCl组)、手术+IL-4组(IL-4组)、手术+IL-10组(IL-10组)、手术+IL-4+IL-10组(IL-4+IL-10组),每组6只.用无损伤动脉夹钳夹大鼠双侧肾蒂45min制成肾IRI动物模型,钳夹松开时,各组迅速注射相应的IL或0.9%氯化钠注射液,12h后取血.在油镜下观察并计数中性白细胞浸润数;用ELISA法检测TNF-α以及Cr水平.结果 IL-4及IL-10在降低血清TNF-α.水平上有一定的意义,但均不能降低Cr水平.而联合运用IL-4及IL-10既能降低血清TNF-α水平,也能降低Cr水平.结论 联合应用IL-4及IL-10可改善肾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中性白细胞浸润受抑制及血清中TNF-α减少有关,提示联合应用IL-4及IL-10对肾IRI治疗可能有潜在的价值.

    作者:徐勇;陈珊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头面部静脉畸形的治疗前评价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头面部静脉畸形是临床常见的疾病,治疗方法有多种,包括药物瘤体注射、口服激素、单纯手术治疗或结合药物、激光的综合治疗[1].以往文献多注重治疗方法和结果,较少分析疗效差的原因.我们于2002年1月以来对43例头面部静脉畸形常规行B超、MRI检查,必要时作DSA,并在治疗前行病灶穿刺,根据其血液回流的速度和侵及范围等因素进行治疗前综合评价,根据分型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华辉;姜方震;程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左旋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酰胺类长效局麻药布比卡因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的毒性主要来源于右旋镜像体,而左旋镜像体毒性明显降低,麻醉效能与布比卡因相仿,临床安全性明显提高[1].国外文献报道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下肢和泌尿外科等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满意[2].本研究旨在观察左旋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妇科手术中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宋少波;顾沙;谢芳华;王庆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近中移动第二磨牙替代义齿修复第一磨牙缺失

    第一磨牙因萌出时间早、窝沟间隙多,在青少年时期常因过早龋坏而导致残冠、残根,甚至缺失.由于上下颌第一磨牙对建立正常咬合起重要作用,缺失后应该及时修复[1].传统用义齿修复缺失的第一磨牙易造成邻牙不同程度损伤,而且被接受度较低.采用近中移动第二磨牙替代义齿修复第一磨牙缺失可重建完整健康牙列,不仅天然美观,并可同步恢复咀嚼功能,还免除了终身戴用义齿的不适,效果较为理想.现就矫治方法和技巧以及矫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作一报道和分析.

    作者:葛建水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甲型副伤寒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甲型副伤寒是由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经消化道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其症状及体征缺乏特异性,很难在疾病早期作出正确诊断,易误诊.2004年11月中旬至12月底,我县某中学发生了一起甲型副伤寒暴发流行,现将我院收治的95例甲型副伤寒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以期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叶爱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多点悬吊法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12例报道

    我院自2002年11月至2006年6月运用自制引线器完成多点悬吊法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1]12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行;徐晓武;严加费;张人超;陈其龙;陈定伟;牟一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31例

    本院2005年1月~2006年7月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31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王康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局部麻醉下控制性降压在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FESS)可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完成.全身麻醉控制性降压能有效减少FESS的出血量、保持术野清晰、缩短手术时间[1].但目前国内一些医院仍选择局部麻醉为FESS的主要麻醉方式,术中出血不易控制,影响术野清晰和手术质量.为此,我们对FESS局部麻醉控制性降压的安全性及可行性进行了探索.

    作者:王筱斐;王臻;王颖;熊小星;蔡志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突变型P53的pSUPER-EGFP1 RNAi系统的构建

    目的 构建抑制突变型p53基因siRNA表达载体.方法 化学合成2段编码短发夹RNA序列的、靶向突变型p53基因的寡核苷酸(各58个碱基),退火,克隆到经BglⅡ、HindⅢ双酶切后的pSUPER-EGFP1(pSG)载体的polⅢH1启动子的下游,重组构建RNAi质粒,同时设立非特异对照.构建好的干扰载体瞬时转染胃癌细胞SGC-7901,用RT-PCR检测其对突变型p53基因的抑制效果.结果 重组构建的pSUPER-EGFPl-p53(pSG-p53i)载体经双酶切电泳分析及插入基因序列分析,58个碱基成功插入到预计位点,并且序列完全一致.RT-PCR显示pSG-p53i对突变型p53基因的表达具有较好的瞬时抑制作用.结论 载体的成功构建,有助于深入研究其对突变型p53基因的稳定抑制作用.体内合成siRNA的方法,可将RNAi技术用于细胞培养和哺乳动物研究.

    作者:王丽;张钧;谢鑫友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上颌窦黏液表皮样癌1例

    患者 女性,50岁.因左鼻间歇性涕中带血2年余、左鼻塞伴左面部胀痛1个月于我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可,左上颌窦前壁隆起,触及质软,深压痛;张口无受限,左侧硬腭下陷,局限性突出3cm×2cm大小,向右已过中线,表面黏膜完整,触之质软,无压痛,左侧尖牙、第一前磨牙松动;眼球无凸出,视力可.

    作者:刘学军;倪丽艳;万汉锋;白光辉;黄加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氧氟沙星等药物联合应用对创伤弧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氧氟沙星等药物联合治疗对创伤弧菌(Vv)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对小鼠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ICR小鼠80只,随机分4组:阴性对照组10只,阳性组25只,氧氟沙星单独治疗组20只,氧氟沙星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组25只.阴性对照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0.2ml,阳性组与药物治疗组腹腔注射Vv增菌液0.2 ml(约107CFU/ml),1h后单独治疗组注射氧氟沙星,联合治疗组注射氧氟沙星、肝素钠、地塞米松、异丙嗪、间羟胺和多巴胺.比较阳性组和治疗组小鼠腹腔注射Vv后12h存活率及小鼠肝组织各时段超微结构的动态改变.结果 12h后,阴性对照组存活率100%;阳性组小鼠全部死亡,存活率为0;单独治疗组小鼠存活10只,存活率50%;联合治疗组小鼠存活24只,存活率96%.联合治疗组小鼠存活率与阳性组及单独治疗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经电镜观察,阳性组3h后即出现肝内皮细胞扩张、肿胀,细胞核固缩,线粒体肿胀、嵴模糊或消失;5h肝细胞核进一步固缩,线粒体空泡样变性,肝细胞内质网空泡样改变.单独治疗组3h、5h时肝细胞存在不同程度的线粒体肿胀,内质网空泡样改变,并见核固缩.联合治疗组肝细胞病变轻于阳性组及单独治疗组.结论 氧氟沙星等药物联合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Vv所致的肝细胞进行性损伤,对Vv感染小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郑巧敏;张秀霞;李响新;刘晓丹;潘亮亮;朱涛;周丽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的麻醉管理

    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是治疗手汗症的有效方法,但传统的双侧剖胸径路创伤大,患者难以接受.近年来,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的出现使手汗症的外科治疗现状得以改观,同时,新的手术方式对麻醉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我院自2005年5月至2006年12月实施了76例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麻醉,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明仓;曹东航;丛海涛;张倩倩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艾司洛尔对全麻高血压患者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患者全麻拔除气管导管可引起血压剧增、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等一系列较强的心血管反应,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尤其是高血压患者[1].我院对ASAⅡ或Ⅲ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高血压患者,在气管拔管前静注艾司洛尔,以减少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的波动,防治心脑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对其效果进行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王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694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我院2005年10月至2006年9月共上报药物不良反应(ADR)694例,笔者拟对该不良反应报告作一统计、分析,以期引起临床医护人员对ADR的重视,进一步推进ADR监测和报告工作的开展,并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信息反馈.

    作者:周俊;杨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局部热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

    目的 观察局部热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临床受益反应及毒副作用.方法 将2006年7月至2006年10月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103例,分为局部热疗联合全身化疗组(热化疗组,51例)和单纯全身化疗组(52例),根据病种不同采取相应方案行全身化疗2个周期,热化疗组同时予HG-2000高频热疗机治疗,使局部温度升至40~42 ℃,维持60min,每周期2次.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临床受益反应及毒副作用.结果 热化疗组有效率49.0%,单纯化疗组有效率2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化疗组有临床受益反应者占45.1%,高于单纯化疗组的25.0%(P<0.05);两组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等毒副作用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疗效确切,不增加毒副作用,患者耐受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爱红;卢丽琴;袁国荣;钦志泉;康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失败24例原因分析

    重度有机磷中毒是基层医院内科急重症之一,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早期气管插管和呼吸机的使用,有机磷中毒的抢救成功率明显增高,但死亡率仍较高.现将我院1997年1月至2005年12月抢救失败的24例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从中总结经验,以期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林锡芳;高秋琦;卢中秋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血液灌流对糖尿病肾病终末期的影响

    糖尿病是终末期肾病(ESRD)主要的病因之一,尽管自血液净化技术问世以来,ESRD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但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仍存在较多并发症,其中以终末期糖尿病肾病(ESDN)为常见.

    作者:彭健韫;张小如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48例临床分析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是目前治疗肾、输尿管结石较为理想的方法,自2004年10月至2005年9月,我院采用此法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4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毅燕;王多赏;章明照;王海玺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哮喘大鼠血单个核细胞中STAT5b mRNA和IL-4 mRNA的表达及布地奈德的影响

    目的 研究哮喘大鼠血单个核细胞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5b mRNA和IL-4mRNA的转录表达及布地奈德(BUD)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体重为140~200 g清洁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哮喘组(A组)、BUD组(B组)、正常对照组(C组).对血中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血浆中IL-4和IFN-γ水平;采用SYBR GREENI荧光定量PCR法测定STAT5b mRNA和IL-4 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 (1)A组血中单个核细胞STAT5b mRNA和IL-4 mRNA的表达均高于B组和C组(P<0.01);B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STAT5bmRNA与IL-4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且两者的表达分别与血浆中的IL-4水平、EOS绝对值呈正相关(P<0.01),与血浆中IFN-γ水平呈负相关(P<0.01).结论 哮喘大鼠血中单个核细胞STAT5b mRNA和IL-4 mRNA的表达增强且呈正相关;布地奈德可以下调STAT5b mRNA和IL-4 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抑制哮喘气道炎症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金耀建;宋志燕;陶志华;陈占国;徐伟;王秀娣;陈小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浙江医学杂志

浙江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