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舟;黄兴端;唐伟雄
患者,男,6岁.因跌伤后枕部头痛2 h入我院.病人无昏迷史,头痛较重.入院查体:神志清,双瞳孔直径0.3 cm,光反应灵敏,神经查体(-).头颅CT:后枕骨骨折,后枕部近横窦处微型血肿,量约2 ml.
作者:郭林平;甄金殿;孙贞顺 刊期: 2004年第14期
非手术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相对较少的特点.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近年来,内固定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逐渐增多,在治疗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现将我们在1985-1999年采用非手术和手术治疗的206例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
作者:王大明;肖风顺;王德强 刊期: 2004年第14期
患者,女,22岁.头昏、头痛、恶心2 h后呕吐、抽搐、昏迷及大小便失禁入院.检查:血压正常、昏迷、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存在,双侧肢体肌张力(++)、膝腱反射(++)、双侧巴彬斯基征(+).脑CT检查示左侧大脑顶枕区可见(4.6 cm×3.2 cm×5.0 cm)类圆形出血灶,中线结构右移0.8 cm.基础+局麻下行颅骨开窗血肿清除术,术中见血肿周围脑组织异常,清除后留取病理检查.
作者:韩晓;吕东;申英俊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讨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适应证及效果.方法对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超声多普勒及DSA检查后施行了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对术后患者用超声及DSA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8例手术患者无脑卒中发生,并且无手术后再狭窄.结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适用于有症状、狭窄程度>50%的患者.但因其为预防性手术,对无明确颈动脉狭窄患者不宜过于积极行手术治疗.
作者:钱海;石祥恩 刊期: 2004年第14期
自1991年Fowler等首次报道腹腔镜结肠癌手术至今,二十余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腹腔镜无论手术从技术操作还是从肿瘤根治的原则上都适用于结直肠外科领域,其对结直肠肿瘤手术的根治效果,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无显著差异.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所具有的创伤小、疼痛轻、肠道功能恢复快、能较早进食和恢复活动,住院时间短、不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减少肠黏连等优越性,已经得到了证实.虽然腹腔镜技术具有微创所带来的以上诸多优点,但作为一种手术操作,其所致的应激反应必然会不同程度地干扰机体的免疫功能,而在应激反应的调节过程中往往表现出免疫抑制作用.
作者:李海志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治疗尿道处女膜融合症的新方法.方法实验组:采用改良尿道处女膜成形术方法治疗30例,手术原理是将阴道前壁折叠、缩小阴道的同时使阴道口远离尿道口. 对照组:尿道处女膜成形术治疗30例.将两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51例(85%)随访3个月~4年,其中实验组26例,症状、体征总治愈率93.3%,好转率6.7%,未愈率0;对照组25例,症状、体征总治愈率84.8%,好转率11.2%,未愈率4.0%.结论改良尿道处女膜成形术手术方法简单、恒定、易操作,疗效优于尿道处女膜成形术.
作者:刘汉昌;王知勇;张益生;欧阳洪根 刊期: 2004年第14期
颈部是人体的裸露部位,传统甲状腺手术的颈部疤痕会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是近几年发展的一种新的手术方法,使手术切口微小化并隐藏起来,达到美观、微创的手术效果.
作者:王存川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BAI)在肺癌手术前、后不同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选择9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手术前、后辅以BAI治疗,随访1~5年.结果手术后灌注组术后3、5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手术前灌注组.结论术后行支气管动脉灌注是肺癌辅助治疗的一项重要手段.
作者:韩振东;信国玺;盛学东 刊期: 2004年第14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4期
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有时来势凶险,直接威胁病人的生命.如何明确病因,准确判断出血部位,对及时手术治疗极为重要.我院自1996-2003年对术前及术中未能明确诊断的急性下消化道出血11例患者,采用术中内镜检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海锋;邹勤;谢长春;曾宪和;杨向群 刊期: 2004年第14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4期
本人统计1994-2003年颅脑损伤病人,外伤后1个月出现严重尿崩症9例(不包括外伤后1个月内出现尿崩症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重喜 刊期: 2004年第14期
患者,男,51岁,7个月前发现左股部黄豆大小结节,无异常感觉.4个月前结节迅速增大如鸡蛋大小,前来就诊.查体:一般情况良好,皮肤黏膜未见异常,体表无肿大淋巴结.胸部心、肺、腹(-).
作者:张龙;张甦源;宋丽萍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病例资料患者,男,40岁, 因上腹部疼痛3个月余逐渐加重,周身皮肤黄染10 d,于2003年2月27日入院.患者2002年12月饮酒后出现上腹疼痛,为持续性疼痛,并向腰背部放散,无恶心呕吐,未经治疗;2003年2月20日出现巩膜皮肤黄染到家附近医院就诊,化验肝炎指标均为阴性,胆红素升高,诊断不详,予以保肝对症治疗,黄疸加重,并出现瘙痒,尿色深黄,大便陶土色,腹胀,纳差;行BUS检查提示肝大,胰管扩张,肝内外胆管扩张,胆总管下段显示不清,胰腺增大,胰头占位性病变待除外,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
作者:王洪江;李冰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联合百忧解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伴抑郁的有效性、安全性和依从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临床试验方法,对42例慢性前列腺炎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口服左氧氟沙星500 mg 1日1次和百忧解20 mg 1日1次;对照组口服左氧氟沙星500 mg 1日1次,疗程4周.治疗前、治疗后分别以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表(NIH-CPSI)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并测量治疗前后前列腺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经过4周治疗后,试验组NIH-CPSI、HAMD和TNF-α平均下降12.12,15.22,12.26 pg/dl;对照组NIH-CPSI、HAMD和TNF-α平均下降8.47,11.52,8.43 pg/dl,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4%,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左氧氟沙星结合百忧解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伴抑郁安全有效,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吴舟;黄兴端;唐伟雄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分析骨科手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原因,探讨相应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观察28例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结果.结果本组病例切口于术后11~47 d愈合,平均19.5 d,均未发生感染.结论体型肥胖、术中使用高频电刀及术前软组织创伤等可能为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谨慎使用电刀、切口尽量避开损伤软组织及缝合后皮下置橡皮片引流等可有效预防脂肪液化的发生.发生切口脂肪液化后,根据切口愈合情况及渗液的多少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可预防感染及促进切口愈合.
作者:王韬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结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导致误诊、漏诊,延误治疗时机,本文收集了我院1998年3月~2003年10月收治的右半结肠癌误诊病例36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刘彦峰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对比评价电视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和切开法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腹股疝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62例实施腹腔镜下疝修补术,58例实施切开法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伤口出血、感染、尿潴留、阴囊水肿等)、出院时间、复发率、切口美观指数.结果腹腔镜组除手术时间长于切开法组外,其余各指标均优于切开法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较之切开法无张力疝修补术确实有术后疼痛轻、下床活动早、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切口美观和并发症少等较多优点,为腹股沟疝的治疗提供更多更优良的选择方法.
作者:徐万里 刊期: 2004年第14期
我院自1995年1月~2004年3月应用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87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方原;高众;邹得财 刊期: 2004年第14期
我院自1996年开展胰肠不等分胰肠套入吻合法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共42例,无胰瘘发生,现回顾总结如下.
作者:赵海东;杨越;赵尚达;田晓峰;柳勤龙;张帆 刊期: 200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