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活习惯与痛风

裴海成;安娟姬

关键词:生活习惯, 血尿酸增高, 急性关节炎, 痛风性, 水化物, 嘌呤代谢紊乱, 血清尿酸, 四肢关节, 浓度增高, 尿酸排泄, 钠盐, 性疾病, 活动能力, 关节周围, 反复发作, 痛风石, 肾实质, 肾结石, 积沉淀, 白细胞
摘要:痛风(gout)是长期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血尿酸增高所引起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其整个过程表现有:(1)血清尿酸浓度增高;(2)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在关节滑囊液白细胞中有尿酸钠盐水化物结晶;(3)尿酸钠盐水化物痛风石在四肢关节和关节周围聚积沉淀,有时导致关节严重丧失活动能力、畸形;(4)痛风性肾实质疾病侵犯至间质和血管;(5)尿酸性肾结石.上述表现可单独或联合存在.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基础研究进展

    1 从病理生理角度将急性心肌梗死(AMI)分为3个时期[1]1.1 缺血期从冠脉闭塞到30 min,此期出现急性心肌缺血,特别容易发生各种快速性和缓慢性心律失常,约有10%的患者出现室颤,构成AMI第一个死亡高峰.1.2 心肌失活期 30 min~15 h,失活心肌不能再产生电活动,进入一个相对稳定时期,仅偶有出现一过性再灌注心律失常.1.3 心肌修复期 15 h后心肌开始修复,一般维持2周左右.未完全坏死的心肌又出现电活动,心律失常再度增多,故形成AMI的第二个死亡高峰.

    作者:林岫芳;彭健;田芳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生化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AMI)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症疾患之一,AMI发生后,如果在数小时内得不到明确诊断及适当的治疗,心肌就会缺血缺氧造成不可逆的坏死,且治疗效果同病情发生时间长短呈负相关系.Weaver[1,2]等人报道,在AMI发病1 h内给予治疗,死亡率为1%~2%,而发病6 h给予治疗,死亡率上升为10%~12%,多数AMI可根据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改变做出诊断,但也有报道胸痛患者发生AMI的人群中,心电图S-T段改变不足一半[3,4].另外某些微小心肌损伤(minor myocardial damage,MMD)的患者,就不符合WHO的诊断标准,但却伴有某些心肌标志物(如肌钙蛋白T,cTnT)的升高,因此生化标志物的检测尤为重要,现就国内外有关该方面的实验研究报道做一综述.

    作者:张晓平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118例腹部切口疝临床结果分析

    笔者对1975年12月至1998年3月收治的118例不同大小的腹部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18例中男51例,女67例.年龄大86岁,小40岁,平均63岁.原手术类型中,阑尾切除手术39例,胃肠道手术26例,胆胰手术21例,妇科手术17例,其他手术15例.79例患者可找到引起切口疝的确切原因:切口感染58例,呼吸系统疾患19例,造瘘口间隙过大2例.其余39例原因不明.术后发生切口疝的时间<1个月的43例,1个月~1 a的51例,>1 a的24例.腹壁缺损(切口疝的横径)<5 cm的67例,5~15 cm 45例,>15 cm 6例.1.2 术前准备及手术方式所有患者均行常规的术前准备包括了解患者的心、肺功能及血糖水平等.对于腹壁缺损>15 cm的巨大切口疝,除一般的术前准备外,为防止因疝内容物还纳入腹腔后致腹内压突然升高而可能出现的呼吸、循环功能的紊乱,均在修补术前用腹带加压包扎疝囊进行适应性训练.对体质量过重的患者嘱其进行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使其体质量至手术时减轻5~10 kg.此外,对伴有心脏疾患的进行相应的治疗.所有患者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当中切除疝环周围所有疤痕组织,对巨大切口疝须充分游离疝环两侧至腋中线,后按原解剖层次进行对缝.

    作者:牛伟新;秦新裕;王承缮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生活习惯相关成人病

    所谓成人病的用语早于1964年由日本厚生省成人病预防对策协议联络会提出,指的是:40~60岁年龄层多见的,并且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从预防的角度,日本已筹划制定了人生80岁的保健方案,建立了生涯中体检制度,设立了市镇村保健中心及大力推广科普知识等.经过约40年的实践收到一定效果,无论男女平均寿命都延长,脑卒中、胃癌和子宫癌的死亡率亦下降.但是,缺血性心脏病、癌(尤其是大肠癌和肺癌)的死亡率却在增加,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亦增加.显然,单纯以二级预防为主体的已往的对策有其限度.通过对成人病的病因研究可发现生活习惯与成人病的发病关系十分密切,深感一级预防的重要性,由此日本厚生省改变了预防政策,用生活习惯病这一概念替代已往的成人病,加强和推进一级预防.生活习惯病是重视病因的行政用语,而成人病是基于年龄因素的行政用语,生活习惯病是成人病用语的继续.

    作者:李昌臣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腹泻心衰紫癜昏睡

    病例介绍患者,女,78岁.因心悸、胸闷、憋气、夜间不能平卧1周急诊入院.既往查体:T 37.4 ℃,R 24次/min,Bp 130/80 mmHg,神志清,端坐体位,喘息状,唇指轻度紫绀,发育营养中等,皮肤、粘膜无出血疹,表浅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正常,颈软,气管居中,颈静脉怒张.双肺散在干湿性罗音.心界向两侧略扩大,心尖心率150次/min,心律绝对不整,可闻及Ⅲ/6级收缩期杂音和舒张中晚期低调雷鸣样杂音,P2亢强.腹平软,肝右肋缘下可触及4.5 cm,剑下5.5 cm,质中等,触痛,脾未及.腹部未及包块,下腹部略有压痛,无移动性浊音,下肢Ⅲ度凹陷性浮肿.

    作者:董正森;李朝晖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糖尿病与腔隙脑梗塞

    目的:研究糖尿病与腔隙脑梗塞的关系.方法:对195例腔隙脑梗塞作回顾分析,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将其分为糖尿病组及非糖尿病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腔隙脑梗塞中糖尿病发病率为52.8%;糖尿病组死亡率17.5%,多发梗塞率68.9%,平均胆固醇(5.69±1.58) mmol/L,甘油三酯(1.60±1.19) mmol/L,均高于非糖尿病组,非糖尿病组上述指标分别为2.2%、53.3%,(5.07±1.36) mmol/L、(1.20±0.8) mmol/L.组间比较P值分别为<0.005,<0.05,<0.01,<0.01.结论:糖尿病是腔隙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的腔隙脑梗塞以多发梗塞为主,死亡率高.

    作者:李丹清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瓣膜穿孔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特点

    目的: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IE)并发瓣膜穿孔(VP)的临床特点,探讨超声心动图(UCG)对诊断该病的价值.方法:分析经UCG诊断为IE并发VP 11例住院病人的临床和UCG资料,并与人工瓣膜置换术或瓣膜成形术中所见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本病患者主要以发热为首发症状,表现为贫血、左心功能不全;基础心脏病以主动脉瓣二叶畸形多见;UCG主要表现为瓣体回声缺失、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示穿瓣血流、瓣膜赘生物(VEG),VP以主动脉瓣常见;及时行人工瓣膜置换术或瓣膜成形术并取得成功;UCG结果与手术所见基本一致.结论:UCG对及时诊断IE并VP具有重要价值,而对主动脉瓣多个VEG及多叶穿孔、肺动脉瓣穿孔的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对IE并VP患者应及时行人工瓣膜置换术或瓣膜成形术.

    作者:卢中秋;黄伟剑;孙成超;倪显达;徐湘挺;张怀勤;施陈刚;陈寿权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生活习惯与痛风

    痛风(gout)是长期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血尿酸增高所引起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其整个过程表现有:(1)血清尿酸浓度增高;(2)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在关节滑囊液白细胞中有尿酸钠盐水化物结晶;(3)尿酸钠盐水化物痛风石在四肢关节和关节周围聚积沉淀,有时导致关节严重丧失活动能力、畸形;(4)痛风性肾实质疾病侵犯至间质和血管;(5)尿酸性肾结石.上述表现可单独或联合存在.

    作者:裴海成;安娟姬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老药安体舒通在心血管应用的新进展

    1957年,药物化学家开发了与醛固酮结构极为相似的螺内酯-安体舒通.此药在细胞水平上,和醛固酮(ALD)竞争性地与醛固酮特异性受体结合,因此减弱了ALD的生物学作用;它在远端肾小管与ALD竞争性的与受体结合,从而抑制钠与钾的交换,具有弱利尿作用.30年前,安体舒通被用于治疗慢性心衰;但因其利尿作用较弱,故至今临床应用很少.近来的研究表明ALD受体几乎分布于整个机体的钠转运部位,包括心肌和血管.本文介绍此药在心血管应用的新进展.

    作者:苏哲坦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生活习惯与糖尿病

    原发性糖尿病分两种类型,即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原发性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环境因素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与1型糖尿病发病有关的环境因素主要是病毒感染及化学物质的摄入,而摄食过高热量,体力活动减少,体质量增加以至肥胖是发生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人的90%左右.全球性糖尿病患病人数迅速增加的主要是2型糖尿病.在影响2型糖尿病的诸多因素中,本文主要从生活习惯与糖尿病的关系来加以初步的探讨.饮食和运动对糖尿病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但为了方便理解将其分别进行阐述.

    作者:王秋月;刘国良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右心金黄色葡萄球菌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右心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心内膜炎(RSAE)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8例RSAE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RSAE患者中,原来无器质性心脏病者12例,其中9例系静脉药瘾吸毒者.18例均有咳嗽、咳黄脓痰或血痰,双肺闻及中小水泡音,2次或2次以上血培养均有金葡菌生长,X线胸片显示双肺野有斑片状或多发性结节状阴影,以双下肺野明显,其中6例有空洞形成,2例有脓胸形成;从发病到UCG检查发现右心瓣膜或心内膜上有赘生物的平均时间为25.3(14~72) d.结论:肺部急性炎症浸润或多发性肺脓肿的X线表现和病程中在三尖瓣或肺动脉瓣区新出现的返流性杂音,对RSAE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多普勒超声检查对RSAE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但早期可显示阴性,因此,对可疑病例应行动态观察.

    作者:梁庆祥;罗林杰;许香广;许金成;刘锋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金黄色葡萄球菌暴发流行14例报告

    1999年12月至2000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暴发流行14例,痰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且均为同一菌株,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4例,男性9例,女性5例;年龄48~80岁,平均65.9岁.10例从进入重症监护病房到出现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时间为(10±4) d,4例从其他病区转入当天痰培养即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根据细菌对抗生素敏感谱分析,12/14例病人对先锋必素、氯霉素、菌必治、万古霉素、呋南妥因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在呼吸道,而无呼吸道感染征象的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肺部感染的12例.14例病人均采用药物治疗,其中3例经氯霉素治疗,痰培养转阴,9例经先锋必素和菌必治治疗,痰培养转阴,2例经氯霉素、先锋必素治疗无效,病情恶化,自动出院.

    作者:韩玉慧;姜波;白惠霞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帕金森病的基础与临床进展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中老年期发生的锥体外系疾病,近期为神经科学领域中研究的重点之一.通过对PD的神经解剖、神经生化以及临床实践的深入研究,提出基底节直接环路与间接环路学说,发展了一系列有效的治疗方法.在PD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研究方面也取得许多重大的进展.

    作者:徐德隆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生活习惯与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s,CVD)是一组常见病、多发病,其人群患病率约为800/10万,严重的危害人类的生命与健康.据调查,我国每年至少有200万新发病例.尽管本病的发病原因复杂,其中包括家族遗传等因素,但环境因素在发病中占据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因此,提倡科学的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好CVD的一级预防,对防治CVD的发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雷征霖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8例肝素治疗分析

    现将我院1993-1999年收治的8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肝素治疗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 8 例 ,年龄 2 6 ~ 3 0 岁 ,初产妇 4 例 ,经产妇 4 例 . 1 例发生在妊娠中期,其余均发生在妊娠晚期.产前发生 1 例 ,产后发生 7 例.1.2 诊断依据1.2.1 诱因羊水栓塞1例(孕31+2周计划生育对象,行利凡诺尔羊膜腔内注射引产,胎膜破裂时突然寒颤,产后出血与休克不成比例,心肺功能障碍,抢救无效死亡),胎盘早剥1例,妊高征3例(合并软产道裂伤1例,子痫、恶性葡萄胎各1例),产后出血3例(子宫内翻1例,宫缩乏力1例,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状态用米索引产1例).1.2.2 临床表现本组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多部位(≥2个部位)出血,出血量多7 500 ml,少700 ml,平均4 125 ml.多见为阴道出血8例,同时伴有手术切口、针眼出血7例,皮肤瘀血1例,血尿3例,呼吸困难2例,寒颤3例,腰痛1例,休克8例,少尿8例.1.2.3 实验室检查本组8例患者实验室检查均符合Colman的DIC诊断标准.

    作者:王玉环;陈健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190例卵巢瘤样病变误诊为卵巢肿瘤分析

    卵巢瘤样病变是卵巢的常见疾病,属于非赘生性囊肿,多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妇女.一般无需手术治疗,经过一段时间可自行消失.目前,缺乏临床经验的医生,观察患者不认真而将卵巢瘤样病变误诊为卵巢肿瘤,甚至恶性卵巢肿瘤给予手术治疗.为了提高诊断的正确率,将我院190例误诊为卵巢肿瘤的卵巢瘤样病变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发病年龄本组卵巢瘤样病变发病年龄6~69岁(平均34岁),好发年龄组是21~40岁,占65.79%(125/190),其次是41~50岁,占21.57%(41/190).

    作者:孔红霞;王鲁文;白华;李延平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空肠弯曲菌感染与Guillain-Barré综合征

    目的:探讨空肠弯曲菌感染与Guillain-Barré综合征(GBS)发病的关系以及空肠弯曲菌感染和抗-GM1抗体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85例GBS患者血清中的空肠弯曲菌IgG、IgM、IgA抗体及抗-GM1抗体,同时从患者的大便中培养空肠弯曲菌;根据Hughes报道的方法对病情轻重进行评分.结果:GBS患者空肠弯曲菌感染率为51.8%,抗-GM1抗体检出率为42.4%;近期空肠弯曲菌感染者抗-GM1抗体检出率(63.6%)显著高于未感染者(19.5%)(P<0.001);空肠弯曲菌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以及抗-GM1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病情轻重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空肠弯曲菌感染是GBS的重要诱发因素之一;血清中抗-GM1抗体的存在与近期空肠弯曲菌感染有关,但空肠弯曲菌感染及抗-GM1抗体的存在与疾病严重程度无关.

    作者:马建军;西村公孝;齐田孝彦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创伤性膈疝的诊治

    我院自1972-1998年共救治创伤性膈疝78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53例,女25例.2~5岁4例,14~47岁48例,47~65岁26例,青壮年发病率高.1.2 损伤病因炸伤1例,枪伤3例,车祸20例,刀刺锐器伤34例,闭合性腹部钝挫伤18例,坠落伤2例.1.3 就诊时间伤后30 min~2 h 29例,2~72 h 34例,72 h~15 d 13例,15 d~2 a 2例.开放性多并发血气胸、空腔脏器穿孔破裂、弥漫性腹膜炎或肝破裂、脾破裂、肾挫伤、肺挫伤、心脏破裂.闭合性多并发肢体骨折,多发性肋骨骨折,伴血气胸、骨盆骨折等,其中合并脑外伤12例,休克18例.1.4 疝入胸腔脏器、结肠、大网膜、胃、小肠、部分肝右叶.

    作者:国斌;郝永存;赵硕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100例临床分析

    我院于1998年1月至1999年6月行充填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100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性90例,女性10例.年龄29~80岁,平均(57.02±15.86)岁.腹股沟斜疝88例,直疝10例,股疝2例.1.2 材料与方法 BARD公司提供的锥形充填物(Bard mesh perfix plug)和网状补片(Marlex mesh).所有手术分别在局麻、腰麻和硬麻下进行.常规取腹股沟切口,先游离精索并找到疝囊,不打开疝囊仅作高位分离至内环后将其推入腹腔.用锥形充填物充填至疝环内,四周与腹横筋膜固定4针,直疝为8~10针.再将网状补片放在精索后方,不必固定缝合,然后缝合腹壁诸层.1.3 治疗结果病人在麻醉前0.5 h 一次性静脉给予抗生素1次.术后均不用注射止痛剂,病人无明显牵拉感.本组阴囊血肿1例,切口感染1例.出院时间(5.83±1.76) d,恢复工作时间(16.00±6.18) d.随访3~12个月无疝复发,效果满意.

    作者:林乃弓;罗中尧;刘坚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生活习惯与呼吸系统疾病

    在人体的各个系统中,呼吸系统与体外环境接触频繁.由于自然环境的空气中多混有尘粒、微生物、臭氧、氨等,常会诱发各种支气管与肺疾患.但是呼吸系统与体外环境之间存在着生物学的屏障,具有完备的防御功能,可以有效的保护肺脏不受损伤.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由多方面的作用综合形成,其中有调节吸入空气的温湿度,气道的净化,粘着与粘液纤毛运载作用,气体交换组织的生理屏障和防护作用,肺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的免疫能力.当这种生物屏障损伤、防御能力下降时,随之呼吸系统疾病就可发生.

    作者:卢连根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