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
目的:对应用甲泼尼龙对患有重症哮喘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收治重症哮喘患者7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氢化可的松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甲泼尼龙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哮喘症状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气指标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症状和体征控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甲泼尼龙对患有重症哮喘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张秀丽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颌面骨骨折钛板坚强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类型、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对176例颌面骨骨折钛板坚强内固定术后18例并发症进行临床总结分析.结果:感染6例,错颌3例,神经损伤2例,钛板外露7例.结论:重视操作技术是防治并发症重要措施.
作者:何福江;杨军成;刘广毅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分析反流性食管炎的X线检查与胃镜检查情况,希望为选择诊断方法提供参考.方法:收治反流性食管炎患者60例,都采用X线检查与胃镜检查.结果:X线检查出轻度19例,中度32例,重度9例;内镜检查结果1级18例,2级36例,3级6例.两种检查方法相比Kappa值0.543,两种方法具有中等强度的一致性.结论:X线检查与胃镜检查在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临床的选择上要因人因物而异.
作者:吴小勇;钱永红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对癌痛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的方法.方法:对27例癌痛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结果:癌痛患者的疼痛有所减轻,生活质量得以提高.结论:社区护士通过对癌痛患者进行有效地护理干预,减轻癌痛患者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洪莲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0例肺栓塞和50例非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进行血浆D-二聚体检测,同时对50例肺栓塞患者中的29例高临床概率和21例低临床概率的血浆D-二聚体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肺栓塞组的D-二聚体含量平均3.4±1.49ng/ml,阳性率82.0%;而非肺栓塞组的D-二聚体含量平均0.8±1.16ng/ml,阳性率26.0%;高临床概率组的D-二聚体含量平均2.5±1.58ng/ml,Wells评分值平均6.8分;低临床概率组的D-二聚体含量平均3.6±2.41ng/ml,Wells评分值平均1.7分.以上情况两者间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二聚体对于肺栓塞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特别是排除低临床概率的肺栓塞患者意义更大.
作者:王建民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经冠脉介入治疗单支病变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20例),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采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1次;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采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1次,口服.测定两组术前、术后30天血中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各组hs-CRP、TNF-α、IL-6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及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hs-RP、TNF-α、IL-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比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hs-CRP、TNF-α、IL-6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增加血清hs-CRP、PAPP-A水平,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能够增强其抗炎作用,有利于预防再狭窄.
作者:李运伟;程冠昌;洪岩;万琪琳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的影响与对策.方法:通过分析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的影响因素,包括制度、专业技术、环节因素、责任心等因素.结果:总结提高手术室一起管理的有效措施,指出健全和落实设备管理制度,加强业务培训,抓好环节管理和重视正确的消毒灭菌,均不容忽视.结论:科学的仪器设备管理师提高手术室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保证,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作者:郑华丽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32例腹股沟疝患者使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32例腹股沟疝患者使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术后恢复、切口疼痛、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此手术方法具有操作时间短、方法简便、恢复好、疼痛轻、并发症少及复发率低的优点.结论:这种手术方法更符合正常人体解剖结构和疝形成的病理生理,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
作者:刘尚明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本地区儿童微量元素缺乏情况并进行防治.方法:采用第6代QL800微量元素分析检测仪检测.结果:检测0~10岁儿童148例,男75例,女73例.其中锌低于正常标准99例(66.89%),铜低于正常标准50例(33.78%),钙低于正常标准40例(27.02%),铁低于正常标准37例(25.00%),镁低于正常标准23例(15.54%),铅高于正常标准2例(1.35%),镉低于正常标准1例(0.68%).检测儿童中多数儿童有一种或多种微量元素偏低.结论:微量元素是与人体健康和生命有关的必需物质,可调节人体各个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过量、不足、缺乏时均可影响人体健康,特别在儿童时期可影响其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危害,易患各种疾病.因此,补充必要的微量元素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作者:赵黎;段燕松;祝丽琴;徐建明;钟辉艳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后期对新生儿进行抚触康复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治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150例.对照组患儿常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的基础上,采用抚触方法进行康复治疗.结果:通过合理的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精神测定评分均有显著性的提高,两组患儿与治疗前对比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观察组患儿在出院时以及出院6个月的随访精神测定的平均评分均明显要比对照组患儿要高,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抚触康复治疗应用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后期能有效改善新生儿的神经测定评分,对新生儿神经恢复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毓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病历资料患儿,男,13岁.2010年2月22日因脐周阵发性剧痛并放射至右腰腹部胀痛2天入院.患儿平素身体健康,生长发育良好.2天前午餐时突然脐周剧痛,持续约5分钟后稍缓解,家属送至我院门诊,生命征平稳,经泌尿系B超检查、血和尿常规检查,均未发现异常项目.给予解痉对症等处理,疼痛症状时有时无,疼痛仍以脐周阵发性发作出现.家属将患儿送至州三级医院作彩超检查提示:急性阑尾炎,拟手术治疗.家属要求回我院手术治疗.入院后我院复查血尿常规,各参考值亦在正常范围.体查:右下腹轻微压痛,脐周轻压痛,无反跳痛,家属强烈要求手术治疗.在各项检查完善后于2月23日14:00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取麦氏点阑尾切口长约4cm.进腹后探查阑尾区,未见大网膜下移,未见肠管梗阻和蛔虫征象,未探及阑尾.遂向上延长切口长约2cm,继续探查寻找阑尾.沿结肠带逐步探查,在结肠与小肠交界处结肠带绕过盲端向后走向,分成两支,前支与前腹膜粘连,检查无血管搏动后切断;沿后支探查发现阑尾于结肠盲端后壁生长,后支结肠带与阑尾并行向后腹膜延伸黏附于后腹膜肾前区,探及阑尾尾端清楚后剪断结肠带黏附部位,完整游离出阑尾并按常规方法切除.切下的阑尾长约8cm,直径0.4cm,质中,表面血管充血.检查无活动性出血及敷料器械遗漏,关闭切口,术毕.
作者:杨天奇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为掌握南京市溧水县柘塘社区婴儿缺铁性贫血情况,为制定儿童保健工作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儿童保健门诊随访体检的满12个月401名婴儿为调查对象,就其缺铁性贫血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6个月缺铁性贫血率31.3%,12个月缺铁性贫血率5.7%.其原因:未能及时添加辅食或食物搭配不合理等有关.结论:在开展多种形式的母乳喂养教育的同时宣传及时添加辅食和合理的食物搭配,使广大农村妇女在掌握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懂得及时添加辅食和合理的食物搭配.
作者:解淑云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胰岛素泵治疗的终目标是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使其更好的适应生活、工作的要求.方法:通过门诊随访与患者讨论,介绍胰岛素泵的基本原理、灵活应用胰岛素泵的高级功能,制定目标、实施,如果目标实现,则制定新目标;如果目标未实现则修改目标,再实施、再评价.与患者长期保持联系,确保患者形成并坚持良好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的行为.结果:坚持门诊随访者胰岛素泵能够灵活使用并达到目标血糖.结论:良好的糖尿病教育是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关键,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的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红丽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在肺栓塞、急性脑梗死、冠心病、下肢深静脉血检形成患者等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肺栓塞患者41例,冠心病患者103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7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6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塞形成患者97例,另选择1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血浆D-二聚体水平,肺栓塞患者组2.17±0.29mg/L,急性脑梗死患者组1.95±0.31mg/L,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2.37±0.32 mg/L,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组1.25±0.47mg/L,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组1.35±0.42mg/L.结果表明,各组血浆D-二聚体检测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对照组0.37±0.22mg/L,P<0.01.结论:血浆D-二聚体检测作为体内血栓前状态及血栓形成的指标之一,在临床检验中应用十分广泛.
作者:李顺康;樊文;朱俊;陈小娟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观察中医在治疗功能性胃肠病中的疗效.方法:将475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西医治疗)和治疗组(中医治疗)进行治疗,对其短期疗效和远期疗效进行对照.结果:短期疗效两者无明显差异,远期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治疗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远期疗效肯定.
作者:李杰伟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分析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4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治疗适应证和家属意见分为两组,对照组71例采用西药常规降糖治疗,观察组71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梅丸加减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的疗效、中医症状、血糖血脂变化和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餐后2小时血糖、HbA1C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显著,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能有效地提高2型糖尿病的血糖达标率.
作者:王秉新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胃全切术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和经验.方法:收治胃癌患者20例,均行均经腹全胃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手术时间184.5±18.9分钟,术后住院14.6±1.6天,PNI指数(3.28±0.26)×109/L,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胃全切术治疗胃癌,改良袢式代胃术式是一种安全可靠、效果满意的手术方式.
作者:卫学东 刊期: 2012年第36期
腰椎间盘突出是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压迫神经根出现的以腰痛、下肢放射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011年3月~2012年3月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洪雷;张艳玲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内分泌代谢变化及随后的促排卵效果.方法:测定60例PCOS患者的内分泌指标,观察组对30例PCOS患者给予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后复查内分泌指标,停药后给予克罗米芬50~100mg/日共5天.对照组30例直接给予口服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比较各组排卵及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二醇(E2)及胰岛素(INS)水平明显下降,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促排卵结果:排卵率>71.76%,妊娠率3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与达英-35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PCOS患者的内分泌紊乱及胰岛素抵抗,对促排卵治疗具有协同作用,可有效提高排卵率,是安全有效的恢复卵率方法.
作者:杜惠敏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了解妇科阴道病的病原体检出率、病原体感染分布状况及混合感染的情况,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妇科疾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盐水涂片湿片法对1683例阴道分泌物进行镜检,观察有无线索细胞、真菌及滴虫.结果:线索细胞266例(15.80%),真菌190例(11.29%),阴道毛滴虫40例(2.38%),混合感染(≥2种病原体)67例(3.98%).清洁度Ⅰ~Ⅱ度1029例,阳性率20.41%,Ⅲ~Ⅳ度654例,阳性率43.74%.结论:妇女阴道炎病原体主要为线索细胞及真菌,而且混合感染日益严重.在阴道分泌物常规分析中,应注意查找病原体,防止漏检,为临床提供妇科阴道疾病的重要诊断依据.
作者:韩珊珊 刊期: 2012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