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教学型医学院校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索

何浪;王丹;张涛

关键词:教学型本科院校, 医学院校学生, 高级应用型人才, 普通本科高校, 教学型院校, 教学型大学, 专科院校, 社会就业, 培养目标, 组建, 实践, 升格, 多指, 创业
摘要:教学型院校多指我国一般的本专科院校,尤其指近年来新建、组建、升格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教学型大学的特色在于应用,在于实践,需要为学生进入社会就业或创业做好准备.教学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应是面向一线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生对现行的药理学教学方法的反馈意见及教学方法改进思考

    药理学像任何其他学科一样是不断发展的,药理学教学也应相应改革,有必要定期调整药理学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方法.事实上,许多医学院校已付出努力,以使药理学教学更有趣、更贴切实际、更有效.药理学及其实验课是医学院校重要课程,许多院校教师充分利用各种视听辅助教学手段,开展课堂讨论和涉及临床的实践课等教学方法的探索[1,2].由于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目前,在教师、学生中对于采取什么样教学方法使得药理学教学更有效仍存有争议.我们认为倾听学生意见,不断修订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对于药理学教学建设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在此方面初步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尝试,以便从学生中获得一些更有益的意见和建议.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泽耀;林原;姚继红;张厚利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血必净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的疗效和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血必净对老年脓毒症患者治疗的效过,通过观察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56例老年(>60周岁)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与血必净组(B组) ,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A组和B组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和生理盐水治疗.在治疗前、后第2、4、8天,对每个试验对象进行APACHEⅡ评分,取血清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4(IL-4) 、白介素6(IL-6) 和白介素10(IL-10) 浓度,并计算28天病死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APACHEⅡ评分相似(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下降,但B组下降较A组快(P<0.05).B组患者28天的病死率为17.8%(5/28)低于A组的64.3%(18/28) (P<0.05).细胞因子检测显示:在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浓度明显下降, B组在第4、8天下降较A组明显(P<0.05);血清IL-10水平均有上升,B组在第4、8天上升较A组具显著差异(P<0.05);虽然血清IL-4 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两组的IL-4 浓度差异始终无显著性(P>0.05).结论 血必净能够改善老年脓毒症患者的病情,降低病死率,机制可能与其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1、IL-6 的水平,及提高IL-10浓度有关.

    作者:黎清标;曾庆春;佟琳;蔡施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宫颈癌患者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受体NKG2D及其配体MICA表达的初步研究

    目的 研究宫颈癌、CIN及子宫肌瘤患者与正常人外周血NK细胞表面活化性受体NKG2D的表达及局部组织中相应配体MICA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NKG2D-MICA在宫颈癌中的抗肿瘤机制和肿瘤免疫逃逸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宫颈癌、CIN及子宫肌瘤患者组与宫颈组织正常组外周血NK细胞NKG2D的表达状况,RT-PCR技术检测各组组织标本中MICA的表达.结果 宫颈癌、CIN及子宫肌瘤患者组与宫颈组织正常组外周血NK细胞受体NKG2D的表达分别为(76.87±9.39)%、(81.84±7.94)%、(86.77±8.68)%、(93.968±4.9)%,各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各病例组之间的两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相应配体MICA mRNA的表达率在宫颈癌组织中明显高于正常组和子宫肌瘤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各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宫颈癌患者外周血NK细胞活性降低,其活化性受体NKG2D表达的下降是NK细胞活性下降的原因之一.NKG2D的配体MICA基因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上调,且随着病变进展其表达有升高趋势,可能与宫颈鳞状上皮损伤向宫颈癌的转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宫颈癌的免疫逃逸可能与NKG2D表达下调及其配体MICA的表达升高有关.

    作者:黄瑞;邵淑丽;孙俊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罗格列酮抗人HL-60细胞增生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对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系(HL-60)细胞增生抑制及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观察对HL-60细胞增生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率,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分析PPARγ、Bax、bcl-2、NF-κB蛋白表达状况.结果 罗格列酮对HL-60细胞具有明显生长抑制效应,抑制率高达77%,且呈时间-效应、剂量-效应依赖关系;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提示:10~100μmol/L罗格列酮能抑制HL-60细胞增生;50、100μmol/L罗格列酮能促进HL-60细胞凋亡.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HL-60细胞表达PPARγ;罗格列酮作用HL-60细胞后,发生核转位现象; Bax表达增加, bcl-2 、NF-κB的表达减少.用PPARγ阻断剂GW9662作用于HL-60 细胞后PPARγ、Bax、bcl-2、NF-κB蛋白表达无变化.结论 罗格列酮能抑制HL-60细胞增生,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PPARγ途径,上调Bax下调Bcl-2 、NF-κB有关.

    作者:戴文香;王莉;陈艳华;曹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清金畅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48例

    目的 观察清金畅肺饮结合西医治疗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清金畅肺饮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天,每日进行症状、体征改善记录,治疗前后进行肺功能、炎症因子如IL-8、IL-2等水平的检测.结果 清金畅肺饮结合西医常规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体征、肺通气功能指标等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痰及血液中IL-8、ET、 MDA、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IL-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高.结论 清金畅肺饮结合西医治疗治疗COPD较之单纯西药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钟耀东;胡毅;范伏元;何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医生兼职执业问题探析

    医生兼职执业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并分析了医生兼职执业的概念、存在的原因及利弊等问题,以期为规范医师兼职执业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胡志民;张黎黎;田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加强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医院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医院内审机构接受委托,对医院相关人员(主要是中层干部)在其职责范围内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根据一定的标准,遵循既定的程序,运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审查分析,依法进行的经济评价活动.

    作者:王芳;刘华;周瑞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玻璃体切割术后并发性白内障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玻璃体切割手术已经成为临床上各种玻璃体疾病、视网膜疾病、眼内炎和球内异物等眼科疾病的常用的治疗方法.随着玻璃体切割术的广泛应用,术后白内障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并成为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手术治疗后视力再次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玻璃体切割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是多样的,总结起来包括晶状体的机械性损伤、玻璃体物理和化学性变化、手术时间、患者年龄和眼部宿疾、玻璃体切割术后葡萄膜炎的发生等因素.其中晶状体的机械性损伤机制较为直观,不再赘述.本文对玻璃体切割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临床观察和主要机制研究做如下综述.

    作者:俞超;毕宏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布比卡因不同注药速度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患者血压的影响

    目的 探讨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时相同剂量不同注药速度对剖宫产术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适合行腰硬联合麻醉的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0.5%布比卡因1.4ml(7mg),A组注药速度10s;B组注药速度20s;C组注药速度30s.于麻醉前、麻醉后5min、10min、15min、30min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需硬膜外追加用药例数.结果 3组患者年龄、体重、身高差异均无显著性,穿刺部位、体位相同.B组麻醉效果佳,血压和心率平稳;A组麻醉效果佳,但血压和心率下降明显;C组血压稳定,但麻醉阻滞平面欠满意,需硬膜外追加用药.结论 0.5%布比卡因1.4ml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的注药速度以20s为宜.

    作者:陈剑;刘才堂;刘培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支撑喉镜下声带新生物摘除术的临床麻醉方式探讨

    目的 比较丙泊酚与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支撑喉镜声带新生物摘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声带新生物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成组Ⅰ与组Ⅱ,每组30例.组Ⅰ依次静脉注入异丙酚2mg/kg、芬太尼4μg/kg、维库溴胺0.1mg/kg进行麻醉诱导.组Ⅱ依次静脉注入异丙酚2mg/kg、瑞芬太尼1μg/kg、维库溴胺0.1mg/kg进行麻醉诱导.两组均经鼻气管插管连接麻醉机机械通气.麻醉维持两组均采用持续静脉泵入异丙酚2~3mg(kg·h)+瑞芬太尼0.05μg/(kg·min).观察两组支撑喉镜置入前后、气管插管时及术中的血压心率变化;术毕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t1、清醒拔管时间t2、患者停药后1min、2min、3min、4min、5min时镇静程度(改良OAA/S法).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支撑喉镜置入后,组Ⅰ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明显升高(P<0.05,P<0.01),组Ⅱ患者仅收缩压表现明显升高;组Ⅰ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高于组Ⅱ患者(P<0.05).组Ⅰ患者苏醒时间略长于组Ⅱ.患者OAA/S评分(P<0.05),组Ⅱ停药后3min、4min、5min明显高于组Ⅰ(P<0.05).恢复自主呼吸时间t1,清醒拔管时间t2组Ⅱ明显短于组Ⅰ (P<0.01).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 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支撑喉镜声带新生物摘除术可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

    作者:谷思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左右背侧丘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左右背侧丘脑卒中病人认知功能差异.方法 连续收集2006年6月~2007年6月大连大学中山医院及解放军210医院神经科住院背侧丘脑缺血卒中患者46例为观察组,健康老人46例为对照组.认知心理评估,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韦氏记忆量表(WMS)、威斯康星卡片(WCST)、工作记忆课题(trail making test A和test B)等.结果 (1)背侧丘脑卒中组的执行完成分类数(Cc)、执行错误应答数(Re)、执行非持续性错误数(nRpe)、连线作业A、理解记忆得分高于正常对照组(t1~5, -2.455~-10.605;P1~5, 0.000~0.0017).(2)左侧丘脑卒中患者的执行错误应答数(Re)、执行非持续性错误数(nRpe)、连线作业A、理解记忆分值高于正常组( t1~4, -3.423~-5.672;P1~4, 0.000~0.001.(3) 右侧卒中组的执行完成分类数(Cc)、执行错误应答数(Re)、执行非持续性错误数(nRpe)、连线作业A、理解记忆显著高于对照组(t1~5, -2.791~-7.780; P1~5, 0.000~0.020.(4) 词汇测试、理解记忆左侧组高于右侧组(t1=2.603,t2=2.306;P1=0.022,P2=0.038);而倒背右侧高于左侧(t=-0.779;P=0.045).(5) 损伤体积与执行错误应答数(Re)及执行非持续性错误数(nRpe)正相关(r1=r2=0.436, P1=P2=0.037).结论 背侧丘脑卒中引起了执行功能、理解记忆、工作记忆障碍.左右丘脑执行着不同功能.

    作者:王久武;孙月吉;单颖;李倩;郇明明;季晓飞;曲芳;刘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亚低温脑保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亚低温治疗的效果,研究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保护作用及方法.方法 选自2007年3月~2009年2月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选为Glasgow昏迷评分(GCS)4~8分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与对照组,亚低温组患者入院后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Glasgow预后评分(GOS).结果 亚低温组30例患者,恢复良好20例,中残5例,重残及植物生存2例,死亡3例.对照组30例患者,恢复良好14例,中残9例,重残及植物生存4例,死亡3例.结论 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较好的脑保护作用,使其预后得到改善.

    作者:孔权;刘家令;王清华;黄小夫;欧阳淦权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LMP-1、EBNA-2在滤泡上皮起源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EB病毒LMP-1、EBNA-2在滤泡上皮起源甲状腺肿瘤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Envision二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MP-1、EBNA-2在3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1例甲状腺滤泡癌、3例甲状腺未分化癌、9例滤泡腺瘤及5 例桥本甲状腺炎中的表达.结果 甲状腺肿瘤中LMP-1与EBNA-2表达均主要位于细胞质,偶见于细胞核,癌旁甲状腺组织为阴性;LMP-1和EBNA-2在甲状腺癌和滤泡腺瘤、乳头状癌和滤泡癌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MP-1与EBNA-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癌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推测部分甲状腺癌的发生及演变可能与EBV感染有关,两者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作者:张丽;哈斯也提·木明;尼加提·热合木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长春瑞滨联合奈达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目的 观察长春瑞滨联合奈达铂治疗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观察组:长春瑞滨25mg/m2,静脉滴注10min,d1,d8;奈达铂80mg/m2,静脉滴注2h,d1;对照组:长春瑞滨用法同观察组;顺铂80mg/m2静脉滴注2h,d1,两组均21天为1个周期.结果 观察组治疗30例,总有效率为43.3%,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轻,未发现明显的肾毒性;对照组34例,总有效率为44.1%.两组间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长春瑞滨联合奈达铂治疗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与长春瑞滨联合顺铂相当,消化道反应与肾毒性更轻,耐受性好.

    作者:刘永钟;彭杰文;殷兆锋;梁汉霖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状况分析

    目的 调查了解我院住院病人抗菌药物的应用状况,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全部出院病历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制表分析,采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回顾性的调查.结果 共调查病历4003份,其中使用抗生素的有2756例,应用率为68.85%,联合用药1103例,联合用药率为40.02%,手术科室Ⅰ类切口占90.89%,术后用抗菌药物5~7天者占78.85%.在选择用药方面,主要以经验用药为主,占93.72%,不合理用药占25.90%.结论 我院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还存在用药不规范、超标准超范围用药等现象.

    作者:汪晖;周诗晶;邹本胜;邹本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谷氧还蛋白1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观察谷氧还蛋白1(glutaredoxin1,Grx1)在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在高糖环境中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制备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模型,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损伤组、Grx1预保护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以初步观察Grx1对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利用Hoechst33258染色法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仪检测Grx1对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光镜观察结果显示,Grx1预保护组与损伤组比较细胞状态明显改善;MTT法显示高糖环境下,Grx1可减轻高糖引起的细胞活性降低;Hoechst33258染色实验显示,Grx1可明显改善高糖所致的内皮细胞变形、皱缩等损伤表现.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当Grx1存在时,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结论 Grx1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春晶;于海涛;孙艳;岳丽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尾加压素Ⅱ受体拮抗剂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血浆尾加压素Ⅱ影响的对比研究

    目的 用尾加压素Ⅱ受体拮抗剂((urotensin Ⅱ receptor antagonist,URA)对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大鼠的干预,检测其血浆尾加压素Ⅱ(urotensin Ⅱ,UⅡ)浓度的变化,从而探究URA对早期ALI的作用.方法 随机将42只SPF级Sprague Dawley(SD)大鼠分为两组,每组21只.所有大鼠均用油酸复制ALI动物模型.随机选取其中一组为ALI模型组(G1组),另一组在ALI模型的基础上加注射尾加压素Ⅱ受体拮抗剂URA)为干预组(G2组).每组分别于3、12、24h后各取7只抽血2ml.全血离心后留取血浆置于-80℃冰箱待作UⅡ测定.结果 G1组3、12、24h血浆UⅡ值分别是:105.57±9.52pg/ml、119.30±8.30pg/ml、133.33±9.65pg/ml;G2组分别是:133.65±8.89pg/ml、131.99±9.80pg/ml、114.03±9.12pg/ml,随着时间的延续,ALI大鼠血浆UⅡ进行性升高(P<0.05),而URA对ALI血浆UⅡ水平有明显影响,差异有显著统计意义(P<0.05).结论 URA可能通过抑制UⅡ的作用而对早期ALI产生保护作用.

    作者:赖荣德;梁子敬;李奇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脑突触活性区蛋白年龄相关性改变对学习记忆影响研究现状及进展

    脑突触活性区多种蛋白协同调控突触囊泡在突触前膜锚定、预激与膜融合保证突触前释放神经递质过程完成,该区蛋白转录表达有无年龄相关性改变呢?对学习记忆有无影响呢?我们就这一问题研究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熊向东;陈贵海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3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极化液(5%葡萄糖500ml+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30ml+胰岛素8 U),能量合剂(10%葡萄糖30ml+ATP 20mg+CoA 100 U+维生素C5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下,加服中药.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9.5% , 对照组为76.4%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亦观察到治疗组在心肌酶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 中西医合对病毒性心肌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贾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45 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厄贝沙坦150mg/d 口服,同时给阿托伐他汀20mg/d 口服;治疗组加服中药.两组均随访3 个月.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肌酐(Scr) 、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 均有改善(对照组P<0.05 ,治疗组P<0.01) ,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能并发挥抗炎作用、减少尿蛋白排泄、改善肾功能、延缓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作者:王杰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医学研究杂志

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