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勤
目的 观察长春瑞滨和顺铂方案(NP方案)与紫杉醇和顺铂方案(TP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65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NP方案组33例, NVB 40mg/d,d1、d8;DDP 25mg/m2,d1~d3.TP方案组32例, PTX 135~150mg/m2,d1;DDP 25mg/m2,d1~d3.结果 NP方案有效率 48.5%(16/33),中位缓解期 6.5个月;TP方案有效率40.6%(13/32),中位缓解期 7.8个月.组间疗效及缓解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P方案与TP方案对晚期乳腺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耐受,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可作为晚期乳腺癌一线方案应用.
作者:白桦;王树滨;郑瑾;徐敏;陈亦欣;郑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45 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厄贝沙坦150mg/d 口服,同时给阿托伐他汀20mg/d 口服;治疗组加服中药.两组均随访3 个月.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肌酐(Scr) 、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 均有改善(对照组P<0.05 ,治疗组P<0.01) ,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能并发挥抗炎作用、减少尿蛋白排泄、改善肾功能、延缓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作者:王杰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药理学像任何其他学科一样是不断发展的,药理学教学也应相应改革,有必要定期调整药理学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方法.事实上,许多医学院校已付出努力,以使药理学教学更有趣、更贴切实际、更有效.药理学及其实验课是医学院校重要课程,许多院校教师充分利用各种视听辅助教学手段,开展课堂讨论和涉及临床的实践课等教学方法的探索[1,2].由于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目前,在教师、学生中对于采取什么样教学方法使得药理学教学更有效仍存有争议.我们认为倾听学生意见,不断修订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对于药理学教学建设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在此方面初步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尝试,以便从学生中获得一些更有益的意见和建议.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泽耀;林原;姚继红;张厚利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当前,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医疗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而建立一套适合于医院实际的医院文化建设体系,创新医院文化建设,对推进医院可持续发展,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王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麻醉深度指数(CSI)复合喉罩技术用于老年患者下腹部手术静脉复合全麻的可行性.方法 择期行经膀胱前列腺电切的老年患者24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通过维持CSI值于40~60左右来调节异丙酚的靶浓度值;Ⅱ组仅凭临床经验来调节异丙酚的靶浓度值.观察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喉罩置入前(T1)、喉罩置入时(T2)、电切镜置入时(T3)、手术进行30min时(T4)、术终患者改良镇静清醒评分(OAA/S)≥4分时(T5)6个时间点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和CSI.记录异丙酚和舒芬太尼的用量以及麻醉清醒时间,即停用异丙酚至术终患者改良镇静清醒评分(OAA/S)达4分时的时间.结果Ⅰ组平均清醒时间为(9±3)min,Ⅱ组平均清醒时间为(15±6)min,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异丙酚的实际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T4时点Ⅰ组的CSI值明显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的SBP、DBP、MAP明显较Ⅰ组低.结论 通过CSI为麻醉深度监测提供量化指标,可有效应用于喉罩通气时的老年患者短小手术静脉复合麻醉,减少麻醉药物的过量使用.
作者:杨占民;卢兰生;边磊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教学型院校多指我国一般的本专科院校,尤其指近年来新建、组建、升格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教学型大学的特色在于应用,在于实践,需要为学生进入社会就业或创业做好准备.教学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应是面向一线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作者:何浪;王丹;张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脑突触活性区多种蛋白协同调控突触囊泡在突触前膜锚定、预激与膜融合保证突触前释放神经递质过程完成,该区蛋白转录表达有无年龄相关性改变呢?对学习记忆有无影响呢?我们就这一问题研究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熊向东;陈贵海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亚低温治疗的效果,研究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保护作用及方法.方法 选自2007年3月~2009年2月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选为Glasgow昏迷评分(GCS)4~8分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与对照组,亚低温组患者入院后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Glasgow预后评分(GOS).结果 亚低温组30例患者,恢复良好20例,中残5例,重残及植物生存2例,死亡3例.对照组30例患者,恢复良好14例,中残9例,重残及植物生存4例,死亡3例.结论 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较好的脑保护作用,使其预后得到改善.
作者:孔权;刘家令;王清华;黄小夫;欧阳淦权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用尾加压素Ⅱ受体拮抗剂((urotensin Ⅱ receptor antagonist,URA)对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大鼠的干预,检测其血浆尾加压素Ⅱ(urotensin Ⅱ,UⅡ)浓度的变化,从而探究URA对早期ALI的作用.方法 随机将42只SPF级Sprague Dawley(SD)大鼠分为两组,每组21只.所有大鼠均用油酸复制ALI动物模型.随机选取其中一组为ALI模型组(G1组),另一组在ALI模型的基础上加注射尾加压素Ⅱ受体拮抗剂URA)为干预组(G2组).每组分别于3、12、24h后各取7只抽血2ml.全血离心后留取血浆置于-80℃冰箱待作UⅡ测定.结果 G1组3、12、24h血浆UⅡ值分别是:105.57±9.52pg/ml、119.30±8.30pg/ml、133.33±9.65pg/ml;G2组分别是:133.65±8.89pg/ml、131.99±9.80pg/ml、114.03±9.12pg/ml,随着时间的延续,ALI大鼠血浆UⅡ进行性升高(P<0.05),而URA对ALI血浆UⅡ水平有明显影响,差异有显著统计意义(P<0.05).结论 URA可能通过抑制UⅡ的作用而对早期ALI产生保护作用.
作者:赖荣德;梁子敬;李奇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标准化病人又称为模拟病人、病人演员或病人指导者,是指那些经过训练的,以能复制的方式准确地表现实际病人问题的人.它于1968 年早由Barrow(美国) 提出,以后逐渐推广开来,主要用于临床技能的教学与考试,已经成为西方各国医学院校中十分流行的一种教学与考核形式.加拿大、美国及日本等国已经或将在医师执照考试中,在临床技能测试部分使用标准化病人(SP)[1].标准化病人在我国应用还不太广泛,目前仍处于早期探索实践阶段.
作者:姜秀峰;王志农;刘建民;卓冬兰;徐逸萍;胡小吾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自然杀伤T细胞(nature killer T cells, NKT细胞)是一类新型的免疫调节细胞,不仅具有NK细胞的自然杀伤功能,也具有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因此已成为现代免疫学的研究的热点之一.尽管NKT细胞在体内数量相对较少,但种类复杂,功能多样.近年来研究发现,NKT细胞在免疫耐受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可以防止母体妊娠时对胎儿的免疫排斥、抑制自身免疫病的发生、介导器官移植免疫耐受的形成等.本文将对NKT细胞在免疫耐受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芦丽淦;王军朋;卫琮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63例单纯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心肌桥的临床意义,以便更好地指导诊断和治疗.方法 选择63例单纯心肌桥患者以及63例冠脉造影阴性患者,对两组病例的症状、心电图、运动试验、冠脉造影、治疗情况以及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心肌桥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多见,心肌耗氧量增加时,症状加重;大部分患者心电图及运动试验阳性,但与桥血管狭窄程度没有明确关系;心肌桥多发现在左前降支;心肌桥治疗方法目前主要以药物为主;经过积极的药物治疗后血清CRP有明显的降低.结论 心肌桥是有重要临床意义的解剖异常,需要正确处理,CRP也同样可以作为心肌桥患者治疗效果的预测指标.
作者:宗刚军;王霄;吴刚勇;夏阳;张丽;陈满清;陈景开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素质教育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各种能力.如何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能力等综合能力,以适应迅速发展的社会的需要,是医学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1],是目前国际公认的能够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教学模式,在当今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加拿大、美国等)和地区(香港)被广泛应用.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借助于显微镜观察正常人体微细结构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微观形态肉眼看不见,摸不着,名词多、抽象、呆板、难以记忆与掌握,学习难度大;加之传统灌输式的教学,导致学生普遍对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不高,兴趣不大,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因而,教学效果差,直接影响后期课程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和创造力等综合能力[2].为了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及对学习其他医学课程的重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2006级临床医学专业随机选择1个小班共32人中尝试性的应用了组织胚胎学与临床病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作者:李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左右背侧丘脑卒中病人认知功能差异.方法 连续收集2006年6月~2007年6月大连大学中山医院及解放军210医院神经科住院背侧丘脑缺血卒中患者46例为观察组,健康老人46例为对照组.认知心理评估,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韦氏记忆量表(WMS)、威斯康星卡片(WCST)、工作记忆课题(trail making test A和test B)等.结果 (1)背侧丘脑卒中组的执行完成分类数(Cc)、执行错误应答数(Re)、执行非持续性错误数(nRpe)、连线作业A、理解记忆得分高于正常对照组(t1~5, -2.455~-10.605;P1~5, 0.000~0.0017).(2)左侧丘脑卒中患者的执行错误应答数(Re)、执行非持续性错误数(nRpe)、连线作业A、理解记忆分值高于正常组( t1~4, -3.423~-5.672;P1~4, 0.000~0.001.(3) 右侧卒中组的执行完成分类数(Cc)、执行错误应答数(Re)、执行非持续性错误数(nRpe)、连线作业A、理解记忆显著高于对照组(t1~5, -2.791~-7.780; P1~5, 0.000~0.020.(4) 词汇测试、理解记忆左侧组高于右侧组(t1=2.603,t2=2.306;P1=0.022,P2=0.038);而倒背右侧高于左侧(t=-0.779;P=0.045).(5) 损伤体积与执行错误应答数(Re)及执行非持续性错误数(nRpe)正相关(r1=r2=0.436, P1=P2=0.037).结论 背侧丘脑卒中引起了执行功能、理解记忆、工作记忆障碍.左右丘脑执行着不同功能.
作者:王久武;孙月吉;单颖;李倩;郇明明;季晓飞;曲芳;刘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必净对老年脓毒症患者治疗的效过,通过观察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56例老年(>60周岁)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与血必净组(B组) ,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A组和B组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和生理盐水治疗.在治疗前、后第2、4、8天,对每个试验对象进行APACHEⅡ评分,取血清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4(IL-4) 、白介素6(IL-6) 和白介素10(IL-10) 浓度,并计算28天病死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APACHEⅡ评分相似(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下降,但B组下降较A组快(P<0.05).B组患者28天的病死率为17.8%(5/28)低于A组的64.3%(18/28) (P<0.05).细胞因子检测显示:在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浓度明显下降, B组在第4、8天下降较A组明显(P<0.05);血清IL-10水平均有上升,B组在第4、8天上升较A组具显著差异(P<0.05);虽然血清IL-4 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两组的IL-4 浓度差异始终无显著性(P>0.05).结论 血必净能够改善老年脓毒症患者的病情,降低病死率,机制可能与其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1、IL-6 的水平,及提高IL-10浓度有关.
作者:黎清标;曾庆春;佟琳;蔡施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丙泊酚与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支撑喉镜声带新生物摘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声带新生物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成组Ⅰ与组Ⅱ,每组30例.组Ⅰ依次静脉注入异丙酚2mg/kg、芬太尼4μg/kg、维库溴胺0.1mg/kg进行麻醉诱导.组Ⅱ依次静脉注入异丙酚2mg/kg、瑞芬太尼1μg/kg、维库溴胺0.1mg/kg进行麻醉诱导.两组均经鼻气管插管连接麻醉机机械通气.麻醉维持两组均采用持续静脉泵入异丙酚2~3mg(kg·h)+瑞芬太尼0.05μg/(kg·min).观察两组支撑喉镜置入前后、气管插管时及术中的血压心率变化;术毕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t1、清醒拔管时间t2、患者停药后1min、2min、3min、4min、5min时镇静程度(改良OAA/S法).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支撑喉镜置入后,组Ⅰ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明显升高(P<0.05,P<0.01),组Ⅱ患者仅收缩压表现明显升高;组Ⅰ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高于组Ⅱ患者(P<0.05).组Ⅰ患者苏醒时间略长于组Ⅱ.患者OAA/S评分(P<0.05),组Ⅱ停药后3min、4min、5min明显高于组Ⅰ(P<0.05).恢复自主呼吸时间t1,清醒拔管时间t2组Ⅱ明显短于组Ⅰ (P<0.01).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 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支撑喉镜声带新生物摘除术可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
作者:谷思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导致食管癌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的主要原因.方法 为预防颈部切口感染对围手术期的处理进行改进.设定改进前为污染组,改进后为清洁组.两组吻合口瘘发生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污染组发生率为12.5%,清洁组发生率为2.4%,χ2=9.258,P=0.002,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颈部切口感染是食管癌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的主要原因.
作者:韩利勋;吉占全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西药治疗偏头痛的意义.方法 治疗组54例采取尼莫地平及中药川芎茶调饮加减,采用观察治疗前后4周头痛天数及头痛指数评价治疗前后变化.结果 治疗组显效39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无1例出现头晕、胸闷等症状;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66.7%,7例出现恶心、呕吐症状,9例出现头晕、心慌症状,12例血压在原基础上下降,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偏头痛疗效十分显著,不良反应小,提高了病人日常生活质量.
作者:郭旭先;陈方焘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医生兼职执业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并分析了医生兼职执业的概念、存在的原因及利弊等问题,以期为规范医师兼职执业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胡志民;张黎黎;田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急救复苏技能是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临床各科室几乎每天都可能遇到诸如心脏骤停、心律紊乱、呼吸困难、休克、代谢异常、中毒等危重情况.大量实践证实,4min内开始复苏者约50%可被救活,4~6min开始复苏者,10%可以救活;超过6min者存活率仅4%;而10min以上开始复苏者,存活的可能性更为减少.可见,熟练掌握相关急救技能,使病人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正确的救治是医务人员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当前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医务工作者对急救复苏技能的掌握情况却并不令人满意.有调查研究表明[1],近60%的医生护士没有经过正规的急救复苏技能培训,超过90%被调查的医生护士表示迫切需要急救复苏技能的培训.
作者:黄河清;陈自强;尹昌林;郑建惠;张云帆;周来新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