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召雄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方法对于梅毒检测结果的敏感度及特异性.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甲苯胺红血清不需加热试验(TRUST)对2886例受血者的血液标本梅毒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886例患者中,TP-ELISA阳性62例,阳性率2.15%.17例TP-ELISA阳性,TRUST阴性.结论:ELISA法检测梅毒的准确率高,适合作为梅毒项目检测的优选方法.
作者:袁志臣;闫海英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并与奥美拉唑、吗丁啉组治疗相比较.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以半夏泻心汤为基本方,随证加减,对照组以奥美拉唑、吗丁啉口服,8周后评估疗效,半年后随访复发率.结果:治疗组8周后有效率91.6%,半年后复发率19.4%;对照组8周后有效率71.9%,半年后复发率3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金虎兵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社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80例,对所有患者采取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以及心理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以及生活方式改变情况.结果:80例高血压患者经社区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社区治疗后生活方式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戒烟率、戒酒率、运动量增加率以及体质量下降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治疗高血压患者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
作者:陶云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安全问题及管理对策.方法:对院前急救患者1262例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对护士进行职业素质教育、风险意识教育、护患沟通技巧、医疗护理安全性及自身安全防护等管理对策教育.结果:加强院前急救的安全管理,有利于规范服务行为,提高院前救治能力.结论:有利于防范护患纠纷.
作者:钟咏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临床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治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60例,其中AMI3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7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58例,正常对照组40例.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测定CRP水平.结果:ACS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SA组和对照组8.41±1.71对2.79±1.27mg/L.SA组血清CRP水平较对照组有上升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CS组血清CRP比值明显高于SA组和对照组.结论:ACS患者血清CRP水平升高明显,血清CRP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密切相关.
作者:翟永梅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了解高校卫生所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某高校门诊处方2600张,并对其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323张,占总抽查处方数的12.42%,其中多的为药物配合不合理131张,占到总数的40.56%,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处方130张,占总数的40.25%,其余不合理用药情况有62张.结论:只有建立合理用药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医师和药师的业务培训,才是解决高校卫生所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的关键.
作者:吴玉琼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合理用药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方法:通过临床药师参与查房,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开展用药咨询,健康教育等方式.结果:临床药师在合理用药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结论:有临床药师参与的临床用药更加有效、经济、安全、合理.
作者:陈玉枝 刊期: 2012年第36期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是任何原因导致腺垂体激素分泌减少,引起靶腺(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等)靶腺功能减退.临床症状复杂、多变、常累及多个系统、特异针对性不强.临床易误诊,现将2例误诊病例报告如下,以供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拓展思维,共同借签学习.
作者:何世莲;刘丕芳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并发抑郁情绪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评估患者的精神状况,将72例糖尿病抑郁情绪患者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护理,然后比较干预前后的评分值.结果:观察组经过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宣教后,hrsd检测分值下降明显(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情绪时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红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为了研究肛肠疾病在手术后并发症的有关特征和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本文主要通过对医院多例肛肠患者的手术所获得的资料来进行相关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肛肠患者在进行肛肠手术后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疼痛、感染、创口出血、尿潴留、便秘、肛门水肿、里急后重等这些并发症的表现,同时通过并发症的原因的分析和研究,采取了比较可靠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并在临床中取得了比较好的结果.结论:通过进一步的了解和分析肛肠手术后的并发症的病情特点进行认真、细致、全面的分析和把握,从而可以制定更加完善的护理对策,从而在以后的肛肠患者手术后,可以相对减少手术后的并发症,来保证治疗效果的理想.
作者:秦婵娟;余玫洁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运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肺结核药物肝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肺结核药物肝损害患者38例,对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成两组,对照组仅予以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用5%葡萄糖注射液加还原型谷胱甘肽1.2g治疗,观察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5%葡萄糖注射液和复方甘草酸苷120mg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治疗前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无明显的差异性,且在治疗后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上也差异性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上,对照组72.5±26.7μmol/L,观察组为56.1±14.5μmol/L.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也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肺结核药物肝损害安全、有效,是治疗肝损害的的首选方案.
作者:杨凌花;朱卫亚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观察螺纹根管桩辅助固位修复磨牙牙冠大体积牙体缺损的疗效.方法:用螺纹根管桩根管内固位,银汞合金充填修复磨牙大体积牙体缺损用.结果:随防3~5年,54例患牙有49例患牙治疗成功,咀嚼功能正常,5例失败.结论:根管桩辅助固位修复磨牙牙冠大体积牙体缺损效果好.
作者:赵存福 刊期: 2012年第36期
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常见原因患者因素:①婴幼儿:由于婴幼儿哭闹、不配合、血管短、不直,能见的血管少,而且有的家长很紧张,无形中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压力,给静脉穿刺增加了难度;在输液过程中由于患儿好动不配合,肢体固定不易牢固,一旦发生外渗又难以表达疼痛的感觉,所以往往患儿外渗和严重外渗均多于成年人.②老年人:老年人各项生理功能减退,行为容易失控导致静脉输液针头移位;此外,老年人的自身条件如反应迟钝、皮肤松弛、静脉脆弱等使疼痛阈值减低,增加了外渗的机会.③无法沟通的患者:主要包括接受麻醉、使用镇痛剂和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如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由于烦躁、知觉障碍,容易发生外渗.④危重患者:休克、严重脱水、病情危重的患者,由于微循环障碍,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发生外渗.
作者:吴守宇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50例老年人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方法:对50例动眼神经麻痹老年患者进行多方检测,分析总结确定其病因.结果:在50例老年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中,糖尿病18例,高血压动脉硬化、脑干梗死15例,颅内动脉瘤9例,颅内肿瘤6例,Tolosa-Hunt综合征1例,原因不明1例.结论: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脑干梗死为老年人动眼神经麻痹主要病因.应针对老年人常见病因做相关的检查,尽早明确诊断.
作者:黄鸿旗 刊期: 2012年第36期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全市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根据卫妇社发[2009]70号文件精神,鄂州市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于2009年底快速启动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保健项目.2010年启用了重点人群管理手册,2011年底根据湖北省卫生厅统一要求,鄂州市对原管理手册进行了部分修改,于2012年2月已全面启用新印制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点人群管理手册,对0~6岁儿童、孕产妇等重点人群免费发放服务手册,把服务项目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交给服务对象,在全市实行统一规范化使用,创新了管理模式,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项目迅速推进,保障了全市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促进了妇幼卫生事业的发展.现将鄂州市两个手册的管理模式报告如下.
作者:王芬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重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90例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成功救治和护理,着重阐述在护理过程中如何进行系统的临床观察及对症护理.结果:90例患者中74例经治疗痊愈,其中16例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14例3天内成功拔管,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气胸者经胸腔闭式引流症状即告缓解.结论:对患者的一般护理,更是从患者的日常生活入手,消除或尽可能避免接触诱发哮喘的因素,不但缓解了患者的病情,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王斌;沈卫莉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康复方法的不同随机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一般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75.0%,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更好(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早期偏瘫辅助应用针灸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加快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罗玉华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在院前急救时如何防范医疗纠纷医疗投诉的发生.方法:科室要加大对院前急救工作的管理力度,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医疗行为,加强院前急救规范化管理,增加急救设备,学习及了解相应医疗法律法规,定期组织医护人员业务学习,以提高急救人员素质,重视人性化服务,强化服务理念,提高院前急救的医疗服务质量.结果:通过上述管理措施未出现一起医疗纠纷,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论: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可以防范医疗差错,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马建云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经冠脉介入治疗单支病变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20例),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采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1次;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采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1次,口服.测定两组术前、术后30天血中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各组hs-CRP、TNF-α、IL-6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及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hs-RP、TNF-α、IL-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比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hs-CRP、TNF-α、IL-6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增加血清hs-CRP、PAPP-A水平,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能够增强其抗炎作用,有利于预防再狭窄.
作者:李运伟;程冠昌;洪岩;万琪琳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肱骨骨折术后钢板取出困难的原因.方法:收治肱骨骨折术后钢板取出患者114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114例肱骨骨折术后钢板取出患者,其中79例顺利取出钢板,35例取出困难,经采取各种措施后取出.结论:骨折术后取钢板会有部分病例取出困难,经采取相应的措施可很好地解决此问题.
作者:严卫平 刊期: 2012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