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霉素迟发过敏性休克一例

高连礼;王可崇

关键词:青霉素, 快速静脉滴注, 输液过程, 患者, 右下肺炎, 测血压, 胸闷气短, 生理盐水, 肾上腺素, 葡萄糖液, 皮下注射, 皮试阴性, 肌内注射, 呼吸困难, 烦躁不安, 地塞米松, 不良反应, 哮鸣音, 非那根, 诊断
摘要:患者男,40岁,入院诊断为右下肺炎.予生理盐水+青霉素800万U静脉滴注,每日1次.青霉素皮试阴性后,第1日输液过程无不良反应.第2日输液20 min后,患者烦躁不安,觉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四肢发凉,立即停止输液,测血压60/30 mm Hg(1 mm Hg=0.133 kPa),双肺可闻及哮鸣音,心音低钝.立即予吸氧,0.1%肾上腺素1 ml皮下注射,非那根12.5 mg肌内注射,5%葡萄糖液250 ml+地塞米松10 mg快速静脉滴注.30 min后患者恢复正常,复查血压125/75 mm Hg.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女性尿失禁的分类及其发病机制

    按照国际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的定义,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UI)是指客观存在的不自主性尿液排出,并对社会活动和个人卫生造成不良影响.女性尿失禁是妇女常见病,其发生随妇女年龄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现代社会人口日益老龄化,发病率不断上升.国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女性尿失禁已成为威胁妇女身心健康的5种主要慢性疾病之一,其医疗费用已超过乳腺癌、骨质疏松和忧郁症等,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随着老年及高龄老年人口的增加,女性中患妇科泌尿系统疾病的人数将越来越多,加强对其分类及发病机制的认识将有助于更准确的认识和防治该疾病.

    作者:宋岩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项目对医师有关血脂异常与冠心病防治知识和行为的干预效果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项目对医师有关血脂异常与冠心病防治知识及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为实施健康教育项目,建立了一个包括20个分中心的教育网络,对项目对象(各级医院医师)进行相关的有针对性的心血管病健康教育培训.通过比较干预人群(两次独立抽样,干预前为1 502人,干预后有效调查1 512人)干预前后有关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率的变化来了解干预的效果.同时对非干预人群行抽样调查,设为对照组(1 164人),以便分析干预的净效应.结果干预后各级医院医师对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率均有增加,其中乡村医师增幅明显,达8.7%~40.2%;对成人血脂正常范围的认知,各级医师增加了16.1%~48.0%;对于冠心病患者血脂控制目标水平的认知,各级医师增加了26.4%~42.4%;运用膳食治疗方法来降低血脂水平的医师增加了18.2%;对单纯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地市级医师增加了49.6%,乡村医师增加了47.4%;工作中对非心血管病患者测血脂的比例增幅不足15.0%.结论通过干预,各级医院医师有关血脂异常和冠心病的防治知识有了明显提高,但其医疗行为改善不理想,在今后的健康教育项目实施中应予重视.

    作者:王增武;武阳丰;高润霖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女性尿失禁的非手术治疗

    目前尿失禁的种类及定义尚未完全统一,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分类是,压力性、急迫性、混合性、充溢性尿失禁,它们属于功能性尿失禁;而由尿瘘和畸形所致的尿失禁属于结构异常性尿失禁.通常意义上的尿失禁主要是指功能性尿失禁.

    作者:罗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冷静看待新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高科技成果被引进临床医学领域,促成了近几十年来在诊断治疗方面的快速发展.虽然如此,当前医学的水平与人们的愿望之间,仍存在着巨大差距.因此,无论是医务人员或广大公众,都向往在维护健康、战胜疾病方面,能有更多更新的武器.药物是医生治病常用的手段,研制开发新药成了药学家和药品生产厂家的经常性任务,这也符合公众的希望.为了提高现有治疗水平,医生们也随时关注着新药上市.

    作者:曾昭耆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从发展的角度看急诊室的布局与功能

    我于2003年8月至9月赴澳学习期间,特别观察了几家医院在急诊方面的工作情况,感触颇深,尤其是在布局功能及人文关怀方面值得借鉴.以墨尔本地区大的州属公立医院圣文森医院为例,该院位于市中心,共计500张床位,以擅长普外科著名,相当于北京一所普通的三级甲等医院,但澳州人口稀少,该院规模为当地大医院.其急诊工作系统堪称一流,简要介绍如下.

    作者:杨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胸部血管外皮细胞瘤10例分析

    血管外皮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间质性肿瘤,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发生于胸部者罕见[1].为探讨其临床特点,现总结10例患者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戴捷;高慧;于尧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外伤后误诊误治医疗事故争议三例分析

    外伤后误诊误治医疗纠纷,是指患者因外力致身体损伤而接受医疗诊治后发生的一类医疗事故争议.这种既有外伤又有诊治失误的医疗事故争议是医疗纠纷的一个重要类型,也是法医学鉴定、医疗事故鉴定及其调处或审判的一大难点和重点.现报告3例,供参考.

    作者:陈新山;臧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结核诊断中无病理学依据易造成误诊

    临床上以找到结核杆菌作为诊断结核病的金标准,以病理学诊断作为诊断的重要依据.如果在缺少细菌学和病理学依据的情况下采用诊断性治疗时,应注意无病理学依据的诊断容易造成误诊.

    作者:严舒俊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交通伤致闭合性膀胱破裂32例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交通伤有逐渐增多的趋势[1].我院1995年3月至2003年8月共收治膀胱破裂患者56 例,其中交通伤所致32例(57.1%),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敬义;刘永江;苏天赐;邹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以自发酮症起病的新发糖尿病患者的胰岛自身抗体检测

    目的探讨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b)和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在以自发酮症起病的新发糖尿病患者中的分布规律及其与起病状况、胰腺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对161例以自发酮症起病的新发糖尿病患者,以放射配体法测定GAD-Ab、IA2-Ab和IAA.比较胰岛自身抗体在不同发病年龄组、不同体重指数(BMI)组、不同程度酮症组及不同空腹C肽(FCP)水平组的阳性率,比较胰岛自身抗体阳性与阴性组起病状况和胰腺β细胞功能的差异.结果 161例患者中,共68例(42.2%)被检出存在1种或多种胰岛自身抗体,其中胰岛自身抗体在起病年龄≤20岁、BMI≤18.5、FCP水平较低患者中阳性率较高;与胰岛自身抗体阴性组相比,抗体阳性组存在发病年龄较轻、BMI较低、发病时酮症程度较严重、胰岛分泌功能较差等特点.结论在以自发酮症起病的糖尿病患者中,发病年龄较小、BMI较低、C肽水平较低的患者胰岛自身抗体的阳性率较高,属于1A型糖尿病的可能性较大,属于1B型或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较小.胰岛自身抗体阳性的患者β细胞分泌功能较差,应尽早予胰岛素治疗.

    作者:张冬梅;周智广;黄干;王建平;金萍;魏佳莉;胡白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复苏单元在心肺脑复苏中的价值

    对我院除外恶性肿瘤、脑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的78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根据其复苏过程中复苏单元是否完整分为复苏单元完整组55例、复苏单元不全组23例,对比分析其心肺脑复苏成功率.结果提示完整的复苏单元有利于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

    作者:杨耀峰;顾志宏;肖光明;余俊莲;苏庆琳;刘春珍;方红;陈文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杭州市小营街道居民急慢性疼痛调查分析

    调查了杭州市小营街道梅花碑社区、长明寺巷社区共80户居民(250人)的疼痛发生情况,对有疼痛症状的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宇;吴华香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输尿管末端游离膀胱吻合术17例

    我院自2000年2月至2004年2月采用输尿管末端游离法行输尿管膀胱吻合术治疗膀胱输尿管疾病17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项允成;李鲤;韩芝;王燕;魏刚;安杰;陈学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以耳聋为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患者男,62岁,因发作性耳聋20 d,加重8 h入院.2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耳聋,无耳鸣,持续10 min自行缓解.20 d来耳聋呈发作性,约2~3 d发作1次,每次约10 min,活动及情绪激动时加重,均可自行缓解.曾就诊于外院耳鼻喉科,诊为突发性耳聋,治疗10 d无效.

    作者:呼焕凤;费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教条用药导致病情加重二例

    例1 男,78岁,因胸闷2 d入院,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心电监护可见房性、室性早搏,经静脉点滴利多卡因室性早搏消失.

    作者:李东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在女性各生理阶段如何预防尿失禁

    在国内外已有的关于女性尿失禁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中,虽然所采用的尿失禁定义、目标人群、调查方式和内容有所不同,结果有一定差异, 但多数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尿失禁发病的危险因素与年龄、分娩、肥胖、独居、缺乏帮助有关,便秘、慢性咳嗽、卒中、帕金森病、糖尿病也与尿失禁发病有一定的相关性.针对导致发病的高危因素,在女性各生理阶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尿失禁的发生非常重要.

    作者:韩劲松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按系统整体论理念抢救一起毒蕈中毒事件的体会

    2003年9月,我市发生一起毒蕈(毒蘑菇)中毒事件,先后30人出现中毒症状,我院收治重症患者10人,其中4人死亡.本次抢救工作中,我们以全科医学理论中的系统整体论为指导,收效良好,得到了患者、家庭、社会、政府等方面的认可,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景山;韩佩孚;王景文;王志清;刘兴海;孙桂芹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心搏骤停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了解心搏骤停的病因和临床表现是院前判断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帮助我们在院前急救中尽快明确诊断,针对患者的原发病进行治疗,提高复苏的成功率.

    作者:冯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抗精神病药物和消毒剂污染对尿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

    对1 265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尿常规检测结果与临床符合率做统计分析时发现,有60例结果与临床不符.主要原因集中在:临床上使用大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占82.4%(14/17);在标本留取过程中被消毒剂污染占82.1%(32/39).

    作者:郭新胜;李玉凤;高元法;高耀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急性阑尾炎致脐尿管炎一例

    患者男,40岁.因中下腹阵发性隐痛8 h入院,向下腹部放射,无发热,无尿频、尿急、尿痛,无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查体:痛苦貌,屈曲位.腹平坦,中下腹轻度肌紧张,局限性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加快.结肠充气试验、闭孔内肌试验阳性,腰大肌试验阴性.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3×109/L,中性粒细胞分类0.89.尿常规、X线腹部平片正常.腹部超声:泌尿系统未见异常,1条索状物在脐和膀胱间,直径1.5 cm,内无血流通过,不与膀胱相通.

    作者:丁学兵;刘迎梅;徐培强;颜廷华;杨加保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