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玉红;徐先明;董玉英;江明礼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对高危人群血糖进行糖尿病再次筛查的价值.方法选择1999年7月~2001年6月在我院进行围生保健及分娩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74例孕妇,孕24~28周行50g葡萄糖负荷试验(GCT),结果血糖均<7.8mmol/L;孕32~34周再次行50g GCT.结果首次糖筛查均阴性者74人中妊娠晚期50gGCT复查仍阴性者43人,阳性者31人;阳性者中葡萄糖耐量低减(GIGT)6人,妊娠期糖尿病(GDM)2人.50g GCT阳性组新生儿病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晚期对高危人群血糖进行GDM再筛查与管理是必要的.
作者:申玉红;徐先明;董玉英;江明礼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染色体疾病给人类造成了重大的灾难,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此异常核型的发现填补了医学遗传学领域的一项空白,对医学遗传学的临床研究和优生优育方面有着重大的意义.
作者:刘玉兰;刘秀梅;曾宪红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医院五官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对五官科2004年1~6月143例慢性鼻窦炎手术病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品种、用药频度、联合用药、使用方法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3例共用抗菌药物6类23种,单一用药40例(28.0%),二联用药100例(69.9%),三联用药3例(2.1%),三联以上用药无;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31例(21.7%),基本合理69例(48.3%),应用不合理43例(30.1%),人均药品费用为2051.50元,人均药品费用/住院总费用0.269426.结论五官科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应加强监测以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何秀英;叶华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本课题对肝纤维化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在长达8年多的时间里,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1.对贵州省6家医院2000余名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形成影响因素进行了回顾性及5年前瞻性的研究,结果发现: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过量饮酒、营养不良、不良的心理因素、病毒的持续复制、以及治疗不当是慢性乙型肝炎向肝纤维化进展的危险因素,尤其是过量饮酒的作用远远高于其他危险因素,OR值为25倍.干预对照试验表明,定期给予预防肝硬化的卫生健康知识强化宣传,提出合理饮食、戒酒及心理咨询、定期服用适当的保肝药等,5年后干预组肝硬化的发生率(10.58%)明显低于对照组(22.91%),P<0.05.对乙肝病毒感染者进行防治宣传指导,戒酒及心理咨询、合理饮食、正确的保肝治疗、及早抗病毒治疗是减少或逆转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重要手段.
作者:程明亮;丁一生;黄能惠;李诚秀;杨长青;吴君;姚玉梅;刘仁才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内镜鼻腔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00例(156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分别施行内镜鼻窦手术(A组),传统鼻窦手术(B组),术后随访1年以上.结果:手术A组,治愈61侧(63.5%),好转24侧(25%),无效11侧(11.5%),总有效率88.5%.手术B组,治愈32侧(53.3%),好转20侧(33.3%),无效8侧(13.3%),总有效率86.7%.术后并发症主要为鼻腔粘连.结论鼻内镜鼻腔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良好的疗效,两组患者术式不同,术前分型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传统的上颌窦根治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鼻面部肿胀明显,而内镜鼻窦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效果好而让人更容易接受.
作者:张燕;王辉;高志光;许立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抗蛇毒血清在治疗竹叶青蛇伤致DIC中的疗效.方法57例竹叶青蛇伤致DIC患者按单盲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治疗组29例.对照组:常规综合治疗+抗蝮蛇血清;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甲基泼尼松龙1000mg/d,观察两组疗效及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g)和血小板(PLT)的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对照组75.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PT、Fg、PLT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抗蛇毒血清治疗竹叶青蛇伤致DIC可明显缩短凝血指标恢复时间及提高疗效.可以对竹叶青蛇毒起较好的中和作用,取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周宁;卓名;蔡艳;陈懿建;李志文;李春华;周秀英;钟灼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消化道穿孔是常见的急腹症,过去多依赖X线诊断,作者应用双频超声技术诊断消化道穿孔,并与X线腹透技术比较,探讨超声对消化道穿孔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吉红;罗肇文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中药冷敷剂就是将有特定疗效的中药剂与制冷剂合二为一用于疗伤去病的一种剂型.本剂型含两部分,即制冷剂与中药剂.制冷剂原理是根据某些盐溶解于水过程吸热特性,将几种盐按制冷的需要以一定比率配制,将其放置耐压的塑料袋中,将一定需要量的水袋亦放于其内,同时置与耐压的塑料袋大小相当的一定厚度的海绵于其中.用时将制冷袋中的水袋挤破即达到降温目的.其温度于5~15℃可维持45分钟左右.用于人体的冷敷温度与时间均较为理想.制冷剂内的物质无毒,可回收经过处理后再利用.不会污染环境.中药剂是将某些中药按辨证需要配制,经过一定手段加工而成.我们目前用金黄散加重大黄用量,再加玄明粉、细辛、冰片等,用酒精浸泡3周后,制成纱布敷料,纳入塑料袋中封存备用.将以上制冷剂与中药剂合起来叫中药冷敷剂,具有不受条件限制、便于捷带、使用方便、疗效良好等特点.本资料255例中,男131例,女124例.年龄小9岁,大83岁.平均42.12岁.其中骨折56例,脱位14例,软组织损伤140例,外伤后局限性骨质疏松症19例,挤压伤9例,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17例.诊治标准按199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诊疗标准>.其中中药冷敷剂组68例、对照组(既不用外用药及镇痛剂)60例、冷敷组(单用冷敷剂)61例、中药敷料组66例.
作者:杨友发;李泱;毛连国;郑建平;吴向科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一、材料与方法孕妇,27岁,孕3产1,停经40+3周,腹部疼痛4小时,伴头晕、乏力,于2004年9月19日急诊入院.孕妇于入院前4小时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疼痛,呈持续性,伴头晕、乏力、大汗淋漓,无阴道流血流水情况.末次月经2003年10月9日;月经规则,既往体健;孕期顺利,无用药史及外力撞击史;3年前顺产一男婴健在.入院检查:T 36.5℃,P 120次/分,R 26次/分,BP 50/0mmHg.意识不清,痛苦病容,面色苍白,四肢冰冷.两肺无异常发现,心率120次/分,律齐,无杂音.腹隆起,子宫增大如孕足月,腹肌紧张,全腹有压痛及反跳痛,以左侧为甚,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弱.胎方位不清,轻微宫缩,未闻及胎心音.阴查宫口开大1cm,胎膜未破.实验室检查:RBC 2.64×1012/L,Hb50g/L,WBC 13.8×109/L,PLT 112 × 109/L,N 0.80;PT、Fib、APTT、TT均在正常范围.入院即给予大量输血、升压、给氧等抗休克的同时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腹腔大量靠不凝鲜血约3500ml,子宫表面呈苍白型,未见蓝色压迹,子宫无破裂,双侧附件正常,无活动性出血,剖宫取出一女死婴并清理腹腔,积血难以清尽.即请外科医师会诊,延长切口探查上腹部,见肝脏正常,脾蒂撕裂,活动性出血,行脾切除术,清理腹腔内积血,关腹,术程顺利,经补液、输血、抗感染及支持等治疗,患者术后7天拆线,痊愈出院.后诊断:孕3产2,宫内妊娠40+3周.胎死宫内;妊娠合并脾带自发破裂.失血性休克.失血性贫血.
作者:颜丽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原发性肝癌关系,探讨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机制.方法分别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和ELISA法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乙肝表面抗原和幽门螺杆菌抗体.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和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乙肝表面抗原的感染率分别为58.5%和2.1%,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分别为68.2%和49.3%.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原发性肝癌有明显的相关性.
作者:刘志肖;窦亚玲;王巧凤;李晓霞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慢性肾衰竭(CRF)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CRF病人30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对照组30例比较,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许俊福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3例睡眠时有打鼾、呼吸暂停、张口呼吸等症状的儿童进行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监测,符合OSAHS诊断标准,并行扁桃体摘除术和(或)腺样体刮除术,患儿术后1个月复查PSG.结果扁桃体肥大的有5例,腺样体肥大10例,腺样体和扁桃体均肥大的有8例.患儿术后1个月复查PSC,治疗前后比较,睡眠呼吸障碍症状明显改善.低SaO2%上升、AHI下降、长呼吸暂停时间明显缩短,以上参数治疗前后比较均P<0.01.结论夜间睡眠PSG监测对于诊断是必要的,扁桃体切除术和(或)腺样体刮除术是治疗小儿OSAHS的主要方法.
作者:陈丽艳;王小轶;金声扬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口服咪达唑仑在儿童牙科充填治疗过程中的镇静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对照临床实验,选择5~10岁(平均7.3岁)需进行牙科充填治疗的患儿40名,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术前20分钟口服咪达唑仑(0.5mg/kg),空白对照组术前20分钟口服安慰剂VitminC液5ml,两组患儿均配合使用儿童专用束缚带和无痛局麻注射泵.治疗过程拍摄录像,双盲评价治疗依从性和治疗过程中的患儿精神状态情况.同时通过询问患儿,评价顺行性遗忘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的行为和生理指标都有显著性差异,尤其是治疗依从性方面,咪达唑仑组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口服咪达唑仑用于儿童牙科治疗镇静术是安全和有效的.同时,由于口服药易于被儿童接受的特点,必将促进这一方法在临床的快速推广.
作者:万阔;景泉;吴东辉;杨志雄;施向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我院从2003年1月~2004年10月,共以手术方法治疗先天性肛膜闭锁5例,术后患儿生长发育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云峰;刘利军;刘志军;杜瑛;阎福燕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克服肿瘤细胞的耐药性是化疗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项目通过分析20株中国人肿瘤细胞中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简写MGMT)的活性与对烷化剂亚硝脲耐药性的关系的实验;通过使用亚硝脲药物治疗移植高和低MGMT肿瘤细胞的荷瘤裸鼠实验;通过向对烷化剂亚硝脲敏感、耐药的细胞分别转导MGMT cDNA以及MGMT反义RNA的实验;证明肿瘤细胞中的MGMT水平决定了细胞对烷化剂、亚硝脲类药物的耐药性,MGMT高的肿瘤细胞耐药,MGMT低的细胞敏感.通过细胞和裸鼠实验证明链脲菌素(Streptozotocin,简写STZ)或O6-苄基鸟嘌呤(简写O6-BG)可以降低细胞内的MGMT活性,克服细胞对烷化剂亚硝脲的耐药性.在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肿瘤预见性个体化化疗的新策略,即对MGMT低的肿瘤直接使用烷化剂亚硝脲化疗,对MGMT高的肿瘤首先使用链脲菌素降低MGMT酶活性,然后使用烷化剂亚硝脲化疗.
作者:章扬培;吴祖泽;任会明;孙燕;左焕琮;孙耘田;贾延军;李满文;高建华;武未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产伤所致膀胱阴道瘘明显减少.目前,膀胱阴道瘘常见的原因是妇科手术和车祸等外伤所致.我们于1995年1月~2005年2月共收治膀胱阴道瘘2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傅苏仙;王培乐 刊期: 2005年第07期
该项目旨在阐明CRF主要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并为其临床防治提供新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阐明了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DRA)的发病机制,并为其防治提供了新方法:首次阐明β2M淀粉样蛋白选择性沉积于骨关节组织的机制,提出原位修饰学说并得到国际承认;发现、克隆了人关节滑膜细胞AGE受体并证实其介导DRA的组织病变;根据国人数据建立了DRA无创诊断方法并证实其早期诊断价值;首次证实肼类化合物阻断β2M的AGE修饰,为防治DRA提供了药物干预靶点.
作者:侯凡凡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级知识分子及局级领导干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及冠心病等疾病的关系.方法我们于2004年7月~11月对长期在我院卫干门诊就诊的老年高级知识分子及局级领导干部,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其他生化指标,比较hs-CRP浓度在正常参考值≤3mg/L和高于正常值与疾病的关系.结果519人中115人hs-CRP浓度超过正常值(5.63±1.71),404人hs-CRP浓度在正常范围(1.14±1.13),P<0.01.hs-CRp升高组较正常组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分别高54.41%、28.57%、26.53%和20.91%,P<0.01.且hs-CRP升高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较≤3mg/L组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hs-CRP升高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及冠心病呈正相关.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上述疾病的发生.
作者:于桂兰;主理群;胡国薇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一、材料与方法患者男,79岁.于2002年2月22日痰中带少量暗红色血,无发热、盗汗.当日来我院卫干门诊就诊.既往患慢性支气管炎36年,间断咳嗽,抗生素治疗有效.23岁时患肺结核,经正规抗结核治疗后痊愈.吸烟46年,每日20支,已戒烟1年.1995年5月胸部CT示:双上肺陈旧性结核灶,慢性支气管炎,肺大疱,肺气肿,右上肺局限性胸膜肥厚,左下肺胸膜粘连,右下肺炎性改变,当时医嘱抗感染后复查.1997年胸部CT示:与1995年5月比较,右下肺感染已吸收.2000、2001年两次胸部CT较1997年无变化.
作者:于桂兰;主理群;陈勇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48例,共51侧,其中男36例,女12例,年龄2~62岁,平均21岁;左侧25例,右侧20例,双侧3例.病史3月~10年;临床症状,腹痛30例,腹部包快8例,血尿4例,体检发现肾积水6例,合并肾结石7例,泌尿系感染11例.
作者:郭国营;李素芳;杜太平;杨东俊;胡新生;冀阳 刊期: 200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