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道心房起搏多普勒负荷超声对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的评价

李明亮;段小民

关键词:起搏负荷超声, 冠心病, 左室舒张功能
摘要:目的应用起搏负荷超声评价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变.方法使用心脏程序刺激仪,提高心率至次极量,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检测肺静脉血流频谱的改变.结果正常人肺静脉血流收缩指数(SF)>50%,肺静脉返流速度(VAB)<30cm/s,而冠心病组SF<40%,VAR>40cm/s.结论肺静脉血流参数能较好地评价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状态.
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基因芯片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脾脏基因表达

    目的研究正常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小鼠脾脏的基因表达谱,大规模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时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AA的发病机制.方法造成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从正常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脾脏分别提取mR-NA,经反转录分别用Cy3、CY5荧火标记,获得两组的cDNA探针,与博星基因芯片表达谱杂交,扫描仪扫描结果,用分析软件分析统计.结果模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血色素较正常小鼠组均有明显降低,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骨髓活检,发现模型组骨髓增生极度低下,造血细胞容量减少,脂肪细胞增多,间质水肿等改变.模型组和正常组差异表达基因共100条(4.88%),其中AA时上调基因29条(1.41%),下调基因71条(3.47%).下调基因占差异表达基因的多数(71%).结论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结合动物模型能大规模、高通量地研究AA的基因表达谱,初步筛选出疾病相关基因,对进一步阐明AA在基因水平上的发病机制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林庚庭;梁卫青;魏克民;郑军献;浦锦宝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即刻乳房再造优点突出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异源双链泳动分析技术的建立及其在HIV-1基因变异和临床中的应用研究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是近20年来发现的一种严重危及人体健康的传染病,至今全球艾滋病毒感染者已超过6000万.我国目前HIV感染人数已达100万.艾滋病毒的一个显著生物学特征是其基因具有高度变异性,对HIV基因变异的研究是HIV分子流行病学、血清学诊断、致病机理、药理治疗以及HIV疫苗研制等领域所关心的课题.因此,在HIV研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用于研究HIV变异的方法很多且各有优点,比较而言,由华盛顿大学mullins教授在HIV基因变异研究中建立起来的异源双链泳动分析(Heteroduplex Mobility assay,HMA),是一种简便、快速、可靠的方法.目前已在全球HIV分离鉴定网上广泛使用.但我国尚未建立起适合中国HIV流行株分型的HMA.本研究首次在国内系统,建立了这项技术并将其用于HIV基因分型、变异分析以及临床追踪等相关方面的研究.

    作者:姚均;邵一鸣;肖瑶;张福杰;赵红心;邢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中风相关性的研究现况

    中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睡眠呼吸暂停是常见的睡眠障碍,是许多严重疾病的致病因素,二者的相关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将人们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作了简单概括.

    作者:项宁;秦伟;胡文立;李晓东;魏雪飞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老年急性胰腺炎38例临床分析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急重症之一.近年来,老年急性胰腺炎有增加趋势,且症状重、愈后差.为探讨老年AP病因及临床特点,现将我院五年来收治的老年AP38例与同期收治的青年AP30例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彩云;谢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维生素E、紫红油治疗新生儿硬肿症50例疗效观察

    我院自2001年1月~2003年1月对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除常规综合治疗外加用维生素E、紫红油涂于硬肿部位并按摩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光艳;卢秀云;赵振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的诊断进展

    心电图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准确而便捷的检查方法.近年来,随着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行术(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的临床应用,促进了对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的研究和认识.以下就有关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王晓明;张宣;高阳;崔吉君;李鲁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介入诊疗技术在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与此相关的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越来越多.

    作者:金征宇;李晓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OPD)呼吸调节和运动负荷试验检测的临床研究

    COPD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常见的肺疾患之一.有关其发病机制及诊治虽有较长足的进展,但就其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机理仍是目前世界范围给于广泛和深入研究的热点.特别是COPD呼吸衰竭的发生及其伴随的呼吸调节和呼吸困难发生、发展机制,诸如:COPD安静时及运动负荷时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气体交换与其呼吸调节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对COPD呼吸衰竭和呼吸困难的发生、发展的作用,呼吸困难的定量评价,氧气及药物对呼吸困难程度的影响(包括血气、呼吸力学等的影响)等,至今仍存在较多的争议,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刘志;刘广杰;于润江;杨丽丽;刘刚;宋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心复力冲剂防治心力衰竭作用机理探讨

    目的探讨心复力冲剂防治心力衰竭的作用机理.方法①以戊巴比妥致猫急性心力衰竭,从十二指肠灌入心复力悬液,给药后连续记录各项参数: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压力上升速度(+dp/dtmax)、左室压力下降速度(-dp/dtmax)、心输出量(CO)、心肌收缩力.用静脉注射西地兰0.2mg/kg作为阳性对照.②以异丙肾上腺素20mg/kg致大鼠心肌损伤,正常组与病理对照组口服生理盐水,给药组口服心复力冲剂或普奈洛尔,在光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的坏死程度及炎性细胞浸润情况.结果心复力冲剂对戊巴比妥致急性心力衰竭猫的心脏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而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损伤、心肌缺血具有显著的防治作用,经心复力冲剂防治后,大鼠心肌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病灶范围减少,以修复反应为主.结论心复力冲剂对抗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大鼠的心肌损伤,对急性心力衰竭无防治作用.

    作者:马丽红;焦增绵;范礼理;阮英茆;王亚芳;司文学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极低体重窒息新生儿早期血糖监测及糖代谢平衡维持

    极低体重窒息新生儿属新生儿高危儿,出生后均需综合治疗以维持正常生命体征,葡萄糖为基础补充液体,也是维持生命能量之源,过高易致高渗状态,甚则诱发和加重颅内出血,低血糖则使脑细胞修复失去能量之源,甚则导致脑细胞永久性损害.故严密监测血糖水平,维持糖代谢平衡,是提高极低体重窒息新生儿生存率重要措施.为此我们监测极低体重窒息新生儿血糖,以指导输液治疗.

    作者:刘清泉;薛国昌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药物性卵巢去势更受欢迎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动态监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

    脑血管病已成为全球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我国的发病率为14~15/10万,其中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发病率为其中的1/3,死亡率占脑血管病的首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发病过程中凝血功能的变化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组于2002~2003年以病例组40例及对照级40例的凝血功能变化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利东;王建良;刘燕;张向荣;邵海;陈联军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多指标检测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分析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中IL-6、CRP、C3及TRF四项指标水平,探讨多指标检测在胸腔积液性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97例不同病因的胸腔积液患者分成漏出液组、良性渗出液组及恶性渗出液组三组,平行检测患者胸腔积液中四项指标水平,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IL-6、CRP、C3在三组胸腔积液中差异均有意义(均P<0.05).以良性渗出液组中高,漏出液组低.渗出液中TRF比漏出液中TRF高(P<0.05),IL-6与CRP联检诊断渗出液的敏感度97.0%,特异度为100%.结论胸腔积液中CRP、C3、TRF、IL-6检测及多指标联检对鉴别胸腔积液性质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胡云良;李向阳;黄小芳;林洁;李玉萍;李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神经激素和左室重构的影响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恢复期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神经激素和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65例AMI患者随机分为PCI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PCI组于AMI恢复期(2~4周)行延迟PCI治疗.测定48~72h内、12周、24周时的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及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室壁运动指数(WMSI)、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12、24周时延迟PCI组患者神经激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0.01),LVESVI、WMSI明显减少(P<0.05~0.01),LVEF明显增加(P<0.01),而对照组各项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延迟PCI能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过度激活,抑制左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作者:马绍椿;徐新;姚桦;唐良秋;钟永善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介入性超声在妇产科方面的应用

    目的介绍介入性超声在妇产科的应用.方法应用介入性超声对87例患者进行妇产科的治疗和诊断操作.结果87例患者的治疗和诊断操作的成功率达98.9%.结论介入性超声是在超声显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可在实时超声的监视或引导下,完成羊膜腔穿刺,盆腔包块穿刺,B超引导下取节育环、人流或清官等一系列妇产科的治疗和诊断操作,效果理想,在临床上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作者:唐琼;敖颖;何秀军;韩洁莹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国家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

    随着人类基因驵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简称HGP)的完成,人类基因的注释与确认已成为生命科学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作者:贺福初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笑气吸入用于分娩镇痛临床分析

    目前消除分娩的疼痛越来越受到医务界和产妇的广泛关注,我们对部分自愿接受无痛分娩的产妇进行笑气吸入分娩镇痛,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莉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食道心房起搏多普勒负荷超声对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的评价

    目的应用起搏负荷超声评价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变.方法使用心脏程序刺激仪,提高心率至次极量,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检测肺静脉血流频谱的改变.结果正常人肺静脉血流收缩指数(SF)>50%,肺静脉返流速度(VAB)<30cm/s,而冠心病组SF<40%,VAR>40cm/s.结论肺静脉血流参数能较好地评价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状态.

    作者:李明亮;段小民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脾功能亢进的初步研究

    目的了解应用高强度超声聚焦热疗(HIFU)治疗脾功能亢进初步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FEP-BY01型肿瘤超声治疗机对3例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了治疗.结果3例脾功能亢进的脾脏体积均有所缩小,外周血象明显改普.结论HIFU是治疗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法.

    作者:叶欣;葛忠民;吴珂;侯刚;赵正军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医学研究杂志

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