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院前心肺复苏的普及和现状

安荣成;宋娟娟;吕信鹏;王旭;佟天琦;邓颖

关键词: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急诊急救
摘要:心肺复苏(CPR)是急诊急救中挽救生命的重要技能之一.目前我国公众的急救意识及掌握的急救技能远不及西方国家.发生院外心脏骤停时,未能及时准确地对骤停者实施CPR导致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高死亡率.因此,使公众建立急救意识、掌握急救技能是一件重要的任务.医务工作者需不断开展基本的急救医学知识和标准的CPR普及,同时建立完整的急诊急救体系,完善相关急救法规,保障公众在正确方式和法律法规保护下行使救人的权利,逐步提高我国公众急诊急救的意识.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研究及前哨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的建立

    目的 探索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建立乳腺癌SLN转移的预测模型,以提高SLN的检出率并降低其假阴性率.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46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单用亚甲蓝(89例)与亚甲蓝联合吲哚菁绿(ICG)(41例)两种SLN示踪方案的检出率,研究冰冻病理(FS)联合组织印片细胞学检查在术中SL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对SLN转移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筛选,建立回归方程并计算每例患者的预测值,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选取截断点,构建SLN转移的预测模型.结果 亚甲蓝标记组检出率为95.51%(85/89),假阴性率为11.76%(4/34);亚甲蓝联合荧光标记组检出率为100%(41/41),假阴性率为0%(0/10).146例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的患者术中全部进行FS,准确率为95.89%(140/146),假阴性率为12.00%(6/50);39例术中进行FS联合组织印片,准确率为100%(41/41),假阴性率为0%(0/1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855,95%CI 0.815~0.896)、肿瘤的组织学类型(OR=2.247,95%CI 1.039~4.858)、雌二醇(OR=0.805,95%CI 0.800~0.810)及原癌基因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OR=0.457,95%CI 0.210~0.995)是SLN转移的影响因子.结论 SLNB的假阴性率较低,对于大多数早期乳腺癌患者,SLNB安全可行,但是对于年轻、雌二醇水平高、Her-2基因低表达及原发病灶组织学类型为浸润性的乳腺癌患者行SLNB发生假阴性的风险较高.

    作者:王晓婷;杨其峰;菅向东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麻醉相关因素影响术后谵妄发生的研究进展

    术后谵妄(POD)是麻醉和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可发生于各年龄段术后患者,不仅影响患者的预后和降低生活质量,还可增加患者术后的病死率.POD是多因素导致的综合征,其中高龄、手术创伤、深麻醉、疼痛等为高危因素.故麻醉医师在制订麻醉方案时,应根据患者的术前状态、病情发展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麻醉方法及术中和术后管理方案,以达到预防和治疗POD的目的.未来,需要深入探讨应用麻醉相关的方法预防和治疗POD.

    作者:杨海粒;王国年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发病机制至今未明,目前多认为与自身免疫相关,病理活检可见肾小球基膜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伴肾小球基膜弥漫增厚.IMN的治疗方法较多,从一般治疗到免疫抑制治疗、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单克隆抗体治疗以及抗凝药物治疗等,但其治疗效果不一,且不良反应也不同.了解各种药物的作用机制及疗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使患者获益大化,是目前临床面临的难题.

    作者:肖春颖;刘建华;刘勇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基于PI-RADS V2对比双参数及多参数MRI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基于第二版前列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PI-RAVS V2)对比双参数磁共振成像(BP-MRI)和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66例未经治疗临床怀疑PCa的患者进行MRI检查,包括T2加权成像(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均经前列腺活检确定病理结果.两名放射科医师基于PI-RADS V2对BP-MRI及MP-MRI方案的诊断性能进行评估.结果 病理证实27例PCa,其中23例位于外周带,4例位于移行带.BP-MRI检测PCa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6%(25/27)、97.7%(38/39)、92.4%(61/66)、95.8%(23/24)、94.7%(36/38),MP-MRI为87.2%(23/27)、95.3%(36/39)、93.9%(62/66)、89.3%(25/28)、90.5%(34/43).结论 与常规MP-MRI方案相比,3.0 T BP-MRI方案具有相似的诊断精度,检查时间较短且无需使用对比剂.

    作者:陆洋;刘艳;朱艳;葛尚;王亚婷;柏根基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分子伴侣介导自噬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自噬通过溶酶体降解自身胞质成分,从而维持细胞的内环境稳态,其调节异常会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现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自噬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具有明显性别差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尚不明确.分子伴侣自噬(CMA)是一种独特的选择性自噬,通过溶酶体蛋白途径降解胞质中带KFERQ序列的蛋白质.在大量的研究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一些人类慢性疾病中,CMA活性降低.CMA异常可能在SLE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吴邱红;陈勇;袁国华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脂肪因子与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相关研究进展

    代谢综合征是以中心性肥胖及胰岛素抵抗为核心的一组心血管危险因素.慢性低度炎症参与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病过程.脂肪组织作为内分泌器官,分泌的脂肪因子在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发病中也发挥关键性作用.炎症状态下脂肪组织分泌的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平衡紊乱,促炎因子异常增多,抗炎因子减少,干扰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导致胰岛素抵抗,引起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目前已发现600多种脂肪因子参与机体的病生理过程及功能调节,研究脂肪因子与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相关关系,将为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诊治开辟全新的思路和广阔的前景.

    作者:宁冬平;朱惠娟;阳洪波;潘慧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血脂水平与癌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目前,恶性肿瘤的患病率、病死率呈逐年递增趋势,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与恶性肿瘤的关系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内容.临床发现,恶性肿瘤患者常合并不同程度的血脂异常,而血脂水平异常的人群发生恶性肿瘤的风险也较其他人群高.因脂质代谢紊乱易引起人体诸多系统、器官疾病,在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机体正常组织、器官、系统常被破坏,且体内与之相关的代谢反应也随之发生变化,不同肿瘤患者脂代谢紊乱情况各异.

    作者:陈行辉;李昌芳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感染性休克的常规治疗及臭氧在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目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是外科手术术后的严重并发症,现阶段临床上常规采用的抗感染措施很多,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糖皮质激素、亚甲蓝、肾脏替代治疗等,但治疗作用有限,并且治疗效果也不显著,因此急需研究出一种新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而近年来,随着臭氧研究的不断发展,医用臭氧对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显示出一定的功效,极具研究意义,并且为临床治疗重症感染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李亚映奇;刘宏宇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肠道微生物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人体肠道中定居着大量的细菌,这些肠道菌群与宿主处于一种共生的关系,一方面宿主为肠道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肠道菌群在物质代谢、肠道免疫、预防病原入侵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能通过多条途径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如通过胆汁酸途径影响脂质代谢,促进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肠道菌群失衡与高血压密切相关,肠道菌群移位能够促进心力衰竭的发生.进一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如氧化三甲胺(TMAO)、短链脂肪酸在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调节血压等方面同样发挥重要作用.此外,TMAO能增加心脏自主神经的活性,促进心房颤动的发生及维持.

    作者:王猛;邓洁琳;孟冠南;余锂镭;江洪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泡型棘球蚴病的研究进展

    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技术的临床应用解决了终末期肝泡型棘球蚴病不能根治的难题,打破了中央型肝病灶侵犯肝静脉和下腔静脉常规手术无法根治的禁忌,但其手术操作复杂、难度系数及手术创伤大,患者的预后与术前精准的影像学评估与准备、术中技术要点的应用与监测处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等密切相关.因此,加强围绕手术实施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不仅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还可为指导后期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技术的临床推广与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段帅;邵英梅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2015—2017年我院508例老年住院患者血必净注射液超说明书用药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住院患者血必净注射液超说明书用药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干预措施,进而有效降低老年人的用药风险,实现合理用药,避免不良反应发生.方法 调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的住院医嘱处方中使用血必净注射液的患者病历508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照药品说明书,通过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超说明书用药类型以及患者所属的不同科室统计分析血必净注射液超说明书用药的具体情况.结果 508例患者中,225例(44.29%)出现超说明书用药,720条用药医嘱中存在超说明书用药313条(43.47%).男女患者在超说明书用药发生情况及超说明书用药医嘱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患者超说明书用药发生情况及超说明书用药医嘱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年龄>90岁的患者超说明书用药率和超说明书用药医嘱发生率显著高于60~69岁、70~80岁、81~90岁患者(P<0.05).超说明书用药医嘱的类型主要集中在超适应证(46.65%)、超剂量(29.39%)以及超溶媒(22.04%).超说明书用药医嘱数量前5位科室分别为急诊内科(52.36%)、新干部病房十病区(50.98%)、ICU(29.73%)、胸外一科(94.44%)及肝胆胰外二科(16.48%).结论 我院血必净注射液超说明书情况普遍存在,医护人员在临床老年患者血必净注射液用药中,需要严格结合患者病情,并根据药品说明书使用药物,同时对用药不良反应进行严密监督,保障用药安全性.

    作者:赵英如;张四喜;张杰;张永凯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套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进展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兼具侵袭性淋巴瘤和惰性淋巴瘤临床病理特点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B细胞恶性肿瘤,因临床病理学特点独特,传统的化疗并不能长期控制疾病,目前认为仍不可治愈.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研究人员对其发病机制及预后因素的认识逐渐加深,新型药物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应用使MCL患者的总生存率得到明显提高,如何将传统化疗与新型药物结合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作者:艾菁;陶丽菊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妊娠代谢性疾病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妊娠代谢性疾病是与妊娠期代谢异常密切相关的一组疾病,其中包括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妊娠代谢综合征和妊娠期肥胖等.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高龄产妇及妊娠代谢性疾病逐年增多,严重威胁着母胎安全,是我国政府、社会、医务人员共同面对的挑战和责任.近几年代谢组学发展非常迅速,其在妊娠及胎儿医学相关的研究也日益增加.本文就代谢组学在妊娠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早期筛查以及临床干预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作者:谭兵;马亚楠;李倪;张磊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非小细胞肺癌相关差异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及预后分析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相关差异基因,探讨NSCLC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方法 美国国立生物信息技术信息中心的GEO数据库下载相关芯片数据(研究号GSE33532),利用R软件及affy、limma、pheatmap、ggplot2等软件包进行差异基因筛选;使用基因本体(GO)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对差异基因进行相关功能及通路富集分析,并用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筛选出核心基因.然后,以研究号GSE33745数据集为测试数据集,以PROGgenesV2在线工具对核心基因进行预后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591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197个,下调394个.同时差异基因GO分析,主要富集为核分裂、有丝分裂、有丝分裂细胞周期M期、细胞周期等生物学过程,而KEGG分析主要涉及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细胞黏附分子、细胞周期、p53信号通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信号通路等相关通路.且通过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行差异基因PPI网络分析,计算节点的连接度,以连接度前10位为本研究的核心基因,生存分析提示:细胞周期蛋白B1(CCNB1)、透明质酸介导的运动受体(HMMR)、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10(MCM10)、母系胚胎亮氨酸拉链激酶(MELK)为NSCLC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CCNB1、HMMR、MCM10、MELK可作为NSCLC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为进一步研究NSCLC提供新思路.

    作者:姚元波;蔡彦力;黄进启;郑勇;向水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微种植体支抗压低上颌伸长磨牙的研究进展

    临床上常见的牙周炎、牙髓疾病、根尖疾病、牙外伤等原因导致的牙列缺损若得不到及时修复,均易导致对颌牙伸长,造成颌间距离缩小,修复效果不理想.随着现代牙科技术的发展,微种植体支抗的出现使传统修复局限性得到解决.微种植体支抗技术是目前口腔正畸治疗的热门技术,该技术是将微种植钉植入患者颌骨或牙槽骨内,成为绝对支抗,进而承受正畸矫治力,可以在不损害健康牙齿与牙髓组织的前提下,帮助本来不具备各类修复条件的患者获得重新修复的机会,达到美观与功能协调统一的效果,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李薇;于世德;文静;洪席超;李燕茹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液体活检在肿瘤中的应用

    随着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液体活检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并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液体活检技术的发展有助于对肿瘤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实时监测,为精准医疗和个体化治疗提供技术支持.液体活检作为一种新技术,主要对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循环肿瘤DNA检测、循环肿瘤微RNA检测及肿瘤来源的外泌体进行检测,具有操作简便、快速、非侵入性、反复性强等优势,在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进展与转移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作者:刁志宏;黄海霞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非成洞邻面龋的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龋病研究的不断发展,使龋损的临床处理逐渐向微创、预防的方向转变.在新的龋病诊断及治疗模式的影响下,非成洞邻面龋的处理也在发生变化,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求控制龋损进展,减少对牙体组织破坏.可采用改良牙合翼片拍摄、数字化传感器、锥形束CT等新型检查技术检测龋病,而再矿化疗法、树脂渗透疗法等微创干预措施在治疗中的应用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系列新的技术措施的开展,使非成洞邻面龋成为目前龋病临床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作者:梁非照;周燕平;蒋炳林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院前心肺复苏的普及和现状

    心肺复苏(CPR)是急诊急救中挽救生命的重要技能之一.目前我国公众的急救意识及掌握的急救技能远不及西方国家.发生院外心脏骤停时,未能及时准确地对骤停者实施CPR导致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高死亡率.因此,使公众建立急救意识、掌握急救技能是一件重要的任务.医务工作者需不断开展基本的急救医学知识和标准的CPR普及,同时建立完整的急诊急救体系,完善相关急救法规,保障公众在正确方式和法律法规保护下行使救人的权利,逐步提高我国公众急诊急救的意识.

    作者:安荣成;宋娟娟;吕信鹏;王旭;佟天琦;邓颖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重症监护病房的胖患者:风险与结局

    肥胖以脂肪组织大量蓄积为特征,是与多种疾病相关的慢性疾病状态.在全球范围内,肥胖的患病率逐年增高,重症肥胖患者不仅合并心血管、肺以及肾脏疾病的风险增高,而且还给有创机械通气、血流动态监测、药代动力学以及营养支持等方面带来巨大挑战.然而与大部分人的主观推断相反,有研究认为肥胖并未增加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病死率,相反重症肥胖患者改善了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预后.该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但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争论.

    作者:肖凤梅;周平;张越;肖馨琪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干细胞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研究进展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引起神经系统后遗症,单纯亚低温治疗效果不理想.干细胞移植通过细胞替代及旁效应能达到神经修复作用.但在进行临床前研究时,动物实验条件较难控制,需考虑物种、日龄、性别等多重因素,很难完全模拟人类疾病状况,故需继续研究掌握佳建模条件.动物模型建立后需进行行为检测及组织学特征鉴定,关注干细胞移植后的近期及远期预后,评价干细胞移植的疗效及安全性.因此,联合治疗非常必要.未来,亚低温联合干细胞治疗将成为研究重点.

    作者:楚冬梅;高心静;温丙友;姚玲 刊期: 2018年第18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