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护理44例

徐爱红;何晓红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 糖尿病高血压, 糖尿病患者, 心血管事件, 非糖尿病, 主要死亡原因, 高血压发病率, 现报告如下, 微血管病变, 合并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 危险因素, 临床特点, 护理措施, 功能损害, 危险性, 多系统, 大血管, 并发症, 老年
摘要:糖尿病和高血压均被认为是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可造成多系统血管功能损害.高血压是糖尿病多见的并发症,也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大约为非糖尿病患高血压的1.5~2.0倍,糖尿病高血压者与非糖尿病正常血压者相比,前者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增加4倍[1].老年糖尿病患者具有较多的高血压发病率,2007年6月~2008年8月收治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44例,根据其临床特点制订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在166例不孕症中的应用

    有正常性生活,未经避孕1年未妊娠者,称为不孕症.引起女性不孕因素较多,其中输卵管因素约占1/2,尤以输卵管阻塞或输卵管通而不畅为常见.但近年来,随着人工流产和药物流产人数的增加,子宫因素引起的不孕也在增加.因此在不孕诊患者中,及时采用有效的子宫输卵管检查、诊断、治疗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吕银霞;刘丽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阿米替林在难治性慢性胃炎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米替林在难治性慢性胃炎中的疗效.方法:住院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一般治疗组83例,阿米替林组97例.一般治疗组采用口服奥美拉唑、多潘立酮治疗,阿米替林组采用口服阿米替林、奥美拉唑、多潘立酮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前给行zung自评抑郁量表(SDS),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结果:难治性胃炎患者中焦虑、抑郁情绪患者占36.7%,高于普通人群(3%~5%).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症状改善率高于一般治疗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难治性胃炎患者多数伴有焦虑、抑郁情绪,阿米替林联合奥美拉唑、多潘立酮治疗难治性胃炎的疗效显著.

    作者:刘燕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托老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应对措施

    目的:探讨托老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托老工作的注意事项.方法:选取托老区2009年上半年入住的托老老人60人,在入托1周后进行问卷调查,并针对他们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相关干预,3个月后随访.结果:大部分老人通过一段时间的入住和相处,都能很好地融合到托老人群中去.结论:在老年保健和托老工作中有效采取针对性的调节和协调措施,对维护和增进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至关重要,是使老人愉悦地度过晚年生活的重要保障.

    作者:母靖岚;吕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非甾体抗炎药对病人吗啡自控镇痛恶心呕吐的影响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通常与静脉吗啡病人自控镇痛(PCA)联用以缓解术后疼痛.大多数研究并未证实吗啡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有所降低.该研究将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进行Meta分析以评价吗啡和NSAIDs联用行术后镇痛时NSAIDs对吗啡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影响.共选取22项前瞻性、随机、双盲研究,共2307例病人.分析结果表明,使用NSAIDs可使术后恶心和呕吐(PONV)减少30%,恶心减少12%,呕吐减少32%.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吗啡的用量与恶心、呕吐的发生呈正相关.

    作者:赵姝;黄继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胰岛素泵治疗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回顾总结30例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护理措施.包括住院期间提供全程糖尿病健康教育,提高农村患者对胰岛素泵的认知和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陈花棉;张雪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对体检职工患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

    我院对全厂职工健康体检中发现,发电公司1580人中糖尿病患者112人,其中合并高血压59人(53%);检修公司964人中糖尿病56人,其中合并高血压28人(50%);实业公司364人中糖尿病患者20人,其中合并高血压11人(55%).这说明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患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3倍,这与路影[1]报告的相符.

    作者:任秀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成因与防范

    中药注射剂与传统中药相比,其有效成分直接进入体内,避免了消化道及防御系统对药物吸收的影响,药物的药效更快,便于临床应用,但随着其品种的增加,不良反应报道也大量出现.本文从中药注射剂本身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分析了不良反应的成因并提出了预防不良反应的措施.

    作者:袁晓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护生在实习中发生护理差错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从护生自身和护生管理两方面分析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发生护理差错的原因,从而找出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一问题.

    作者:马群立;石俊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副乳腺纤维腺瘤的诊治

    副乳腺是指正常乳腺以外的乳腺组织,是一种乳腺的先天性发育异常,是由于正常乳腺发生部位以外的胚胎原基乳嵴不完全退化或部分存留,出生后受内分泌激素影响继续发育而成.副乳腺体组织常发生和主乳房腺体组织一样的生理性周期变化和病理改变[1],如月经周期中会引起腺体的肿胀和疼痛,妊娠和产后期间甚至会出现泌乳等现象,也同样会发生乳腺增生症及良恶性肿瘤,约3%可伴发副乳纤维腺瘤.由于副乳腺发生的纤维腺瘤较少见,一些临床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容易导致临床误诊和漏诊,延误治疗,应引起临床重视.现结合文献复习对该病论述如下,以提高对副乳腺纤维腺瘤的认识.

    作者:彭志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T管与窦道双重造影在预防胆汁性腹膜炎中的应用

    胆漏是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尤其拔除T管后并发胆汁性腹膜炎有时发生,如上海2.75%、10%[1],本科对2000年1月~2006年11月82例因各类肝胆管手术而留置T管引流,术后常规行T管窦道造影,有效防止了拔管后胆漏的发生,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宝娃;毛维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护理安全管理的新进展与探讨

    护理安全管理是保障医疗护理安全行之有效的办法,是直接反映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一个重要标志.随着科学发展、社会进步,护理安全已引起世界范围内高度关注.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就护理管理者如何深化医疗护理安全,规范行为强化质量意识做好预见评估,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可能减少护理防患和纠纷发生,为患者和护理人员提供一个就诊和治疗工作环境,现将基层医院情况加以总结.

    作者:王玉芸;楼东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行为护理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积极的行为护理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效果.方法: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40例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行为护理方法,包括生活基本技能训练,行为矫正,文体活动康复训练,言语功能训练等.结果:护理组5个认知功能评定领域得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表明护理效果好,对认知功能障碍限制效果好.结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行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变精神状态,从而稳定病情的发展,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罗晓平;李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两种手术途径与方式的效果比较

    目的:通过对B超引导下经阴道囊肿穿刺无水乙醇介入术与经腹腔镜下摘除术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临床效果的比较,探讨其优越性.方法:56例患者,行B超下卵巢巧克力囊肿穿刺无水乙醇介入术30例(介入组),行腹腔镜巧克力囊肿摘除术26例(腔镜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介入组8例在治疗后6~15个月卵巢囊肿复发,其中单房3例(复发率15%),多房5例(复发率50%);腔镜组4例术后14~22个月卵巢囊肿复发,其中单房3例(复发率17%),多房1例(复发率12%).两组单房囊肿复发率及复发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房囊肿的复发率及复发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腔镜组痛经术后均明显缓解,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腔镜组术后妊娠率在第1年明显优于介入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是治疗多房囊肿以及合并不孕者首选治疗手段,但对单房卵巢巧克力囊肿,中青年患者不愿住院、惧怕手术者以及有过剖腹手术者,为降低治疗费用,减轻创伤,也可选用B超下卵巢巧克力囊肿穿刺术无水乙醇介入治疗.

    作者:孙秀凌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上颌前牙区美学种植体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上颌前牙区美学种植体修复后的美学成形及评价其效果.方法:上颌前牙区单颗牙缺失患者36例使用ITI前牙标准美学种植体修复,其中骨量不足者用Bio-Oss人工骨植入以及Bio-Gide可吸收生物膜覆盖,定期复诊维护,在第12个月和第24个月进行评估.拍摄X线片观察骨吸收情况,进行牙龈美观度评估.结果:33例种植体未见明显垂直骨吸收,牙龈形态满意;2例龈乳头恢复不良;1例龈缘高度不满意.结论:上颌前牙区单颗牙缺失时使用美学种植体可得到较好的美学修复效果,短期成功率100%,软组织恢复情况与骨缺损的情况及手术方法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郑朝辉;李浩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心绞痛60例疗效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发病率不断增加,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本病多发生于4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其致残致死率高.

    作者:龚树春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3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32例临床资料.结果:病灶位于瘢痕上段9例,中段14例,下段9例.术中见病灶位于腹直肌前鞘,累及腹膜3例;病理检查见异位内膜周期性出血及其四周组织纤维化,增生的结缔组织中可见子宫内膜腺体和组织及间质细胞、红细胞、炎细胞,含铁血黄素沉着12例;患者住院5~10天,手术后均痊愈出院,随访2年均未复发.结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可以治愈的妇科疾病,若术中异位病灶切除彻底,术后不复发.

    作者:李淑霞;张吉翠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针灸、TDP照射配合静滴药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在临床工作中,采用针灸配合静滴药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作者:蔡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宫内节育器取器困难4例分析

    根据门诊接诊的4例宫内节育器取器困难病例进行详尽分析后发现,常见的原因有放置时操作粗暴,未查清子宫位置;剖宫产术后子宫有瘢痕;宫内节育器严重超期使用等主要原因.总之,笔者认为,预防节育器取出困难,既要提高技术服务人员业务素质,更要利用计划生育网络系统,广泛进行健康教育,使广大置器妇女懂得,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并非一劳永逸,必须按时检查,定期随访.

    作者:妙永岩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维持性血液透视患者社会回归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是临床上治疗终末期尿毒症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全球任约有110万以上的尿毒症患者依靠透析治疗长期生存[1].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医疗改革,透析技术的发展.尿毒症患者生存质量大为改观.生存期限延长,维持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也得到社会,家庭的支持和关注.提高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使其回归社会.能够适当的工作,减轻社会,家庭负担.已经成为透析医护工作重要的任务,现将我科近年来维持血液透析社会患者社会回归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报告如下.

    作者:路蕾;李艳荣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150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加强中老年妇女健康体检及知识宣教,对恶性肿瘤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2005~2009年收治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150例,并进行相关检查.结果:查体发现绝经后阴道出血中恶性肿瘤26例,其中子宫颈癌14例,子宫内膜癌11例,卵巢恶性肿瘤1例.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复杂多样,恶性肿瘤的比例虽然不是高,但仍然达17.3%,对绝经后妇女进行每年一次健康查体及健康宣教,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对恶性肿瘤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还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周敏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