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娃;毛维君
寰枢关节脱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是由于寰枢椎向前、向后脱位而引起上部颈髓受压,可使患者出现四肢瘫痪,甚至发生呼吸肌麻痹而死亡.枢椎齿状突或寰枢椎纵韧带的完整性因先天畸形、炎症或外伤等原因缺失后,寰枢关节出现异常对位.
作者:黄冬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非语言沟通是一种不使用词语,而在沟通中借助动作、手势、眼神、表情等来帮助表达思想、感情、兴趣、观点、目标及用意的方式.在信息传播和表达情意的过程中,语言沟通一直是不可取代的方式,然而,许多的生活经验和经历告诉我们,非语言沟通同样不可缺少,而且极为重要.它具有语言所不能替代的功能.
作者:熊爱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城市、农村中学生人格特征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对4所重点中学的1937名初中、高中生(城市1227,农村710例)应用EPQ问卷,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父母养育方式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农村中学生个性中的P、L两个纬度分高于城市,而在E、N两个纬度分低于城市,女生的P分、E分高于男生;均有显著性的差异(P<0.01).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分析显示:个性的P分、N分于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呈负相关;E分于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和父亲的过分干涉呈负相关.结论:温暖、理解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易使子女形成热情、自信、有独立性的人格特征.而父母的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容易导致孩子形成内向、谨小慎微、悲观等人格特征,从而成为人格障碍的高危人群.
作者:李瑞芹;谢昕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无痛静脉穿刺技术,提高静脉穿刺质量.方法:通过采取调整操作者与患者的心态、穿刺用药液的选择、针头型号的选择、进针角度的选择、绷紧患者皮肤等措施和方法.结果:患者进针时疼痛感明显减轻,甚至无感觉.结论:通过对操作者和患者的心理调节、合理选择药液、针头大小、进针角度、避免反复穿刺、绷紧皮肤等能明显减轻患者进针疼痛感.
作者:马秋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PTEN/MMAC1/TEP1基因是1997年由Steck等3个研究小组分别发现并命名的一种抑癌基因(以下简称PTEN),定位在10q23.3上,是至今发现的第1个具有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它在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调控中起关键作用并且在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中起抑制作用.癌基因的激活与抑癌基因的失活,可使细胞生长与分化的调节失控,导致细胞持续分裂发生癌变.PTEN在胃癌的发生和演进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PTEN与胃癌的新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恬;张馨月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观察阿米替林在难治性慢性胃炎中的疗效.方法:住院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一般治疗组83例,阿米替林组97例.一般治疗组采用口服奥美拉唑、多潘立酮治疗,阿米替林组采用口服阿米替林、奥美拉唑、多潘立酮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前给行zung自评抑郁量表(SDS),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结果:难治性胃炎患者中焦虑、抑郁情绪患者占36.7%,高于普通人群(3%~5%).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症状改善率高于一般治疗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难治性胃炎患者多数伴有焦虑、抑郁情绪,阿米替林联合奥美拉唑、多潘立酮治疗难治性胃炎的疗效显著.
作者:刘燕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观察探讨注射用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急性脑梗死标准的住院病人9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尤瑞克林,两组病人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5天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及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后NIHSS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尤瑞克林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是急性脑梗死治疗的有效药物.
作者:黄美媚 刊期: 2011年第13期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疾病[1].本病好发于青少年,临床表现复杂,主要表现为肝脏损害、锥体外系症状、角膜K-F环及骨关节、肌肉等其他脏器损害.本病属少数几种经治疗可以缓解的遗传性疾病之一.2008年美国肝病协会及中华医学会陆续推出了本病治疗的新指南,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温占秋;杨任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2009年1~12月使用一次性定量自动静脉采血针采血20000余人次,现将使用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月娟;詹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了解不典型临床表现的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31例不典型心绞痛患者分别采用普通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探讨不典型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方法.结果:31例患者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均未达到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但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阳性率达61.3%.结论:常规心电图对不典型临床表现的冠心病患者诊断价值有限,特别是对高危心血管发病人群,必要时需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
作者:曹政;刘祥其 刊期: 2011年第13期
资料与方法2008年1月~2010年5月收治高血脂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52.4岁.有冠心病16例,有高血压12例,有糖尿病8例,有单纯肥胖4例.入选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胸闷,精神不振、易疲劳等症状.
作者:周超;郭秋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腹部手术消化道功能恢复情况,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50例糖尿病患者腹部术后消化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并随机抽取50例非糖尿病腹部术后患者作对照.结果:在肠鸣音恢复及肛门排气时间,进流质饮食后食欲状况,恶心呕吐,腹胀发生情况5个方面进行比较,两组消化道功能恢复差异明显(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腹部手术后消化道功能恢复延迟,临床护理中应予重视.
作者:黄小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总结9例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超声诊断临床价值.方法:对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9例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De Bakey Ⅰ型3例,Ⅱ型1例,ⅢA型3例,ⅢB型2例,3例明确其破口,2例心包少量积液,2例主动脉瓣反流,均经增强CT扫描及血管造影证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马瑰玫;马桂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结核是新疆地区多发疾病,其中,脊柱结核很多见.一般以脊柱正侧位X线平片为首选方法,但其局限性亦显而易见,CT扫描图像清晰,分辨率高,能显示X线检查难以发现的骨质破坏,揭示病变范围及其对椎管的累及程度,有助于对病变的术前评价和术后分析.
作者:张建录;刘世潮 刊期: 2011年第13期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是由肝素类药物引起的一种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激活和血栓形成.现回顾分析HIT患者10例并检索文献资料,探讨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
作者:畅君毅;高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巴州区涂阳肺结核病人病症特征,进一步的预防及控制.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巴州 区2007年~2010年9月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0年9月全区共报告新发涂阳肺结核317例,发病率为36.2/10万;男性发病情况明显比女性严重,男女发病性别比为2.45:1;年龄分布有2个发病高峰,为25岁和55岁.职业分布以农民和农民打工人员为主,分别占发病总数的72.6%和89.0%.结论:巴州区涂阳肺结核疫情2010年比2007年明显下降,但仍严重,涂阳病例以青壮年农民和农民打工人员为主,应加强涂阳肺结核防治工作资金投入,实施结核病控制水平整体高.
作者:施于兴;岳玉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分析多功能监护仪在院前监护中的影响因素,认识到转运监护中患者心电、血压、氧饱和度等方面监护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及时采取相应护理对策,保证院前监护的准确性,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
作者:吴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为探讨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特征、诊断依据及治疗方法.现将2年来收治的7例EG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王琼芬;黄丽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收集手术治疗肠套叠病例46例,对小儿急性肠套叠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治愈率可大大提高,是小儿急性肠套叠手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刘晓静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医院提供实用性人才.方法: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结果:护生热爱护理专业,提高了操作技能,对当前的就业模式有一定帮助.结论: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时双兰 刊期: 2011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