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7例的诊疗体会

王琼芬;黄丽

关键词: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 治疗
摘要:为探讨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特征、诊断依据及治疗方法.现将2年来收治的7例EG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在精神病康复中的应用

    广州市康宁农场是为恢复期精神病患者提供生活照顾、生活与劳动技能训练的精神病康复机构.农场根据康复者入场培训的不同阶段,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有效预防了疾病复发,增强了精神康复疗效,促进了康复者回归家庭和社会.在精神病康复机构开展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葛红颖;耿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红外光与电离子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红外光和电离子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的高热效应使蛋白凝固的原理,治疗慢性宫颈炎180例.结果:术后3个月复查,观察红外光和电离子治疗宫颈糜烂的一次性治愈率分别达91%和92%,无明显差别.结论:红外光和电离子治疗慢性宫颈炎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治愈率高、止血效果好、修复期短、创面修复光滑、无瘢痕术中出血少等优点,二者疗效无显著差异.

    作者:李思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T管与窦道双重造影在预防胆汁性腹膜炎中的应用

    胆漏是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尤其拔除T管后并发胆汁性腹膜炎有时发生,如上海2.75%、10%[1],本科对2000年1月~2006年11月82例因各类肝胆管手术而留置T管引流,术后常规行T管窦道造影,有效防止了拔管后胆漏的发生,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宝娃;毛维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28例肋骨骨折X线检查漏诊原因分析及医患关系的处理对策

    目的:分析肋骨骨折X线漏诊的原因,提高X线检查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针对因此产生的医患紧张关系的解决办法试做分析与探讨,以期更好地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从而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良好发展.方法:对2006~2010年28例肋骨骨折漏诊病例资料及医患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首次X线平片未发现肋骨骨折28例病例中二次复查确认骨折的14例,CT扫描检查确诊11例,3例外院复查检出骨折,此28例患者均程度不同的发生医患矛盾.结论:确定准确的检查部位,选择适当的体位和合适的投照条件,必要时采取进一步的检查手段是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关键.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时充分的医患沟通和良好的工作态度是避免医患纠纷发生的关键.

    作者:范兵;王世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胫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胫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胫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病人43例,大部分病人均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部分病人采用小切口开放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结果:经1~2年的随访,43例中骨折愈合41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无不愈合及畸形愈合.结论:胫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有术式简单,损伤小,骨折愈合快,病人能早期活动等优点,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黄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胃镜下气囊扩张联合肉毒素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46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经胃镜下气囊扩张联合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应用贲门失弛缓扩张器在胃镜直视下对46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进行扩张及联合肉毒素注射.结果:贲门较术前扩张明显,内镜可顺利通过,24小时后吞咽困难症状消失,显效42例,有效3例,穿孔1例,总有效率97%.结论:胃镜下气囊扩张联合肉毒素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近期效果确切,费用低,可重复性好,是一种理想的非手术方法,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赵东升;厉红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的护理干预对策

    目的:探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的护理.方法:对76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1周开始用抗肿瘤药物进行膀胱内定期灌注,多次变换体位,使药物与膀胱黏膜接触.结果:有1例患者出现尿道狭窄,2例出现膀胱刺激征,5例出现膀胱内烧灼感,1例复发.但无1例出现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均能完成>1疗程的治疗.在膀胱灌注时加强对患者在灌注前、灌注中及灌注后护理,可有效的将患者的不适减少至低,提高患者在治疗中的舒适度及安全性.

    作者:张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基层医院聘用护士管理难度与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卫生事业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级医院聘用护士填补岗位空缺的需要,缓冲人员紧张的局面,因此,聘用护士成为医院护理队伍的主要来源.我院聘用护士已占到全院护理人员总数的半数以上,担负着大部分临床一线的护理工作,成为我院护理工作的中坚力量,加之用人机制上聘用与正式人员存在较大差异,给当前护理队伍的管理带来了一定困难.

    作者:王淑莲;董健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非语言沟通在社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非语言沟通是一种不使用词语,而在沟通中借助动作、手势、眼神、表情等来帮助表达思想、感情、兴趣、观点、目标及用意的方式.在信息传播和表达情意的过程中,语言沟通一直是不可取代的方式,然而,许多的生活经验和经历告诉我们,非语言沟通同样不可缺少,而且极为重要.它具有语言所不能替代的功能.

    作者:熊爱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3例心肌酶谱测定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心肌酶谱的变化.方法:2006年收治AURI患儿63例,同时选取健康者57例,取健康血做心肌酶质检测,同时做心电图检查,进行对比分析,资料数据采用X2检验.结果:AURI组心肌酶值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AURI组心电图异常高于健康组,差异有著性(P<0.01).结论:心肌酶活性测定直接反映心肌损害程度的指标,现说明AURI确实存在心肌损害.

    作者:陈惠明;柴小龙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围生期出生缺陷儿及死亡分析

    目的:探讨出生缺陷儿及死亡新生儿的数据分析.方法:对15例围生期死亡的死因和孕周回访统计.结果:出生缺陷13例;胎位异常重度窒息死亡1例;产道异常剖腹产腹裂7天死亡1例.结论:应该加强围生期保健,做好产前检查及产前筛查,从孕妇群体中发现某些怀疑有先天性缺陷和遗传性疾病胎儿的高危孕妇,以便进一步明确诊断或追踪随访,大限度地减少异常胎儿的出生率,发现高危孕妇随时复诊及监护.

    作者:杨翠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56例临床观察

    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20秒并伴有心动过缓和紫绀的异常现象,多见于早产儿.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在呼吸暂停发作时血浆β-内啡肽(β-EP)含量升高.本文应用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AOP),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勤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护理行为工作量表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护理人员相对不足是全国护理行业的共性问题,它影响护理质量的完成,制约护理的发展,故如何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充分调动广大护士的积极性是我们护理管理者所面临的问题.

    作者:庞艳梅;王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治疗的护理配合.方法:通过术前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完善的器械、物品准备、假体及其工具的熟悉,术中合理摆放体位及保暖,维持静脉通路,合理使用高频电刀.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紧密配合,准确传递器械及工具.结果:48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5~2小时,术中失血100~250ml,围手术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关节正常,功能良好.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无菌技术的严格要求,护士高度的责任心及娴熟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宋王蓓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剖宫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及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剖宫产并发尿潴留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总结15例剖宫产后尿潴留的临床资料,多为农村初产妇,年龄25~30岁.14例采用非侵入性护理,1例行导尿术.结果:立即见效11例,0.5~1小时见效3例,1小时后见效1例.无感染,出院时良好.结论:剖宫产后尿潴留的原因较多,作详细归纳.护理方面应首选非侵入性方法,效果良好,既减少产妇痛苦又无感染,对基层医院颇有实际意义.

    作者:夏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巴州区2007~2010年9月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巴州区涂阳肺结核病人病症特征,进一步的预防及控制.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巴州 区2007年~2010年9月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0年9月全区共报告新发涂阳肺结核317例,发病率为36.2/10万;男性发病情况明显比女性严重,男女发病性别比为2.45:1;年龄分布有2个发病高峰,为25岁和55岁.职业分布以农民和农民打工人员为主,分别占发病总数的72.6%和89.0%.结论:巴州区涂阳肺结核疫情2010年比2007年明显下降,但仍严重,涂阳病例以青壮年农民和农民打工人员为主,应加强涂阳肺结核防治工作资金投入,实施结核病控制水平整体高.

    作者:施于兴;岳玉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执中求三焦

    目的:求证三焦的有形与无形,化解三焦的纷争.方法:秉着执中的态度,假设三焦有狭义与广义两种.结果:无论是中医理论还是临床,三焦都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结论:狭义的三焦有形,为六腑之一,广义的三焦无形,为原气之使.

    作者:陈小军;李桂秀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六经辨证治疗发热性疾病2则

    在临床中,每遇到外感发热性病人,诊断上喜用六经辨证,为指导遣方用药提供纲领性依据,常收奇效,现举2例以证之.病历资料

    作者:蔡元龙;梁风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银屑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的艾森克量表评定研究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现状和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可能致病或加重的因素,为银屑病患者的心理辅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41例银屑病患者应用自编基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量表(EPQ)进行测查.结果:与正常成人常模比较,银屑病患者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正常成人常模,除躯体化症状外各因子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成人常模比较,银屑病患者不论男性和女性,P量表(精神质)、E量表(神经质)和N量表(内-外向)的分值均高于常模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屑病患者EPQ中的部分因子与SCL-90中的各因子分别存在相关性.结论:与正常成人常模比较,银屑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较差;在人格结构中,表现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惧、躯体化、敌对、精神病性等方面的负性情绪明显.

    作者:田玉娥;刘江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脑出血40例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脑出血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4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结果:40例患者经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基本痊愈19例,好转15例,死亡6例.结论:对脑出血患者,除了按照神经内科护理常规外,主要是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再出血及并发症,是帮助患者安全渡过危险期、降低死亡率、致残率的较佳护理方法.

    作者:宋桂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