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静
目的:巴州区涂阳肺结核病人病症特征,进一步的预防及控制.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巴州 区2007年~2010年9月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0年9月全区共报告新发涂阳肺结核317例,发病率为36.2/10万;男性发病情况明显比女性严重,男女发病性别比为2.45:1;年龄分布有2个发病高峰,为25岁和55岁.职业分布以农民和农民打工人员为主,分别占发病总数的72.6%和89.0%.结论:巴州区涂阳肺结核疫情2010年比2007年明显下降,但仍严重,涂阳病例以青壮年农民和农民打工人员为主,应加强涂阳肺结核防治工作资金投入,实施结核病控制水平整体高.
作者:施于兴;岳玉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胆漏是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尤其拔除T管后并发胆汁性腹膜炎有时发生,如上海2.75%、10%[1],本科对2000年1月~2006年11月82例因各类肝胆管手术而留置T管引流,术后常规行T管窦道造影,有效防止了拔管后胆漏的发生,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宝娃;毛维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对手术护理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得提高护士的护患沟通能力成为护理专业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
作者:李朴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糖尿病和高血压均被认为是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可造成多系统血管功能损害.高血压是糖尿病多见的并发症,也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大约为非糖尿病患高血压的1.5~2.0倍,糖尿病高血压者与非糖尿病正常血压者相比,前者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增加4倍[1].老年糖尿病患者具有较多的高血压发病率,2007年6月~2008年8月收治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44例,根据其临床特点制订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爱红;何晓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胃间质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术前均行多排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结果:20例胃间质瘤中16例为恶性,4例为良性.病灶多呈类圆形.平扫:呈均匀等密度5例;肿块周边呈等密度,中央低密度区15例.增强: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5例;病灶不均匀强化,其中可见散在坏死15例.结论:螺旋CT是目前胃间质瘤检查的佳选择,可以清晰显示病灶各项特征,对胃间质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涂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通过成功抢救1例林可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提醒临床医师在使用林可霉素时切不可麻痹大意,使用前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防止滥用,对有过敏史者使用前应采取必要的防范和救治措施,以提高用药安全性.对门诊初次使用林可霉素以前又有过敏病史者,建议应在使用后留观10~20分钟,如无严重不良反应然后再离院.
作者:马效琦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中药注射剂与传统中药相比,其有效成分直接进入体内,避免了消化道及防御系统对药物吸收的影响,药物的药效更快,便于临床应用,但随着其品种的增加,不良反应报道也大量出现.本文从中药注射剂本身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分析了不良反应的成因并提出了预防不良反应的措施.
作者:袁晓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在芬太尼加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下,行宫腔镜检查及治疗,麻醉迅速,操作简便,效果良好,适用于短小的腔镜无痛检查及短小的手术麻醉,现体会如下.
作者:刘军;马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观察枯矾乌贼骨散治鼻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鼻衄患者,随机分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80%.结论:枯矾乌贼骨散治鼻衄效果良好,简便易行,经济实用.
作者:罗万斌;吴卓书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内.临床的广泛应用对肿瘤患者保证化疗药物安全输注、保护外周静脉网,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PICC术后继发感染和败血症是严重的并发症[1].根据有关资料统计,静脉导管的感染占医院感染的13%,仅次于尿路感染,90%的静脉导管感染继发于中心静脉插管[2].
作者:蒋静燕 刊期: 2011年第13期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疾病[1].本病好发于青少年,临床表现复杂,主要表现为肝脏损害、锥体外系症状、角膜K-F环及骨关节、肌肉等其他脏器损害.本病属少数几种经治疗可以缓解的遗传性疾病之一.2008年美国肝病协会及中华医学会陆续推出了本病治疗的新指南,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温占秋;杨任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超短波配合电针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方法:先用超短波微热治疗再用电针夹脊穴、腰痛穴、委中穴.结果:119例急性腰扭伤患者92例治愈,治愈率77.31%.结论:超短波结合电针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显著.
作者:刘焕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全球范围内主要的慢性疾病和死亡原因,目前已占全球致死原因的第4位.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的研究报告,预计到2020年,COPD将成为世界范围内第5大负担的疾病[1],COPD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COPD的治疗除了危重急性期给予积极抢救外,主要力求通过健康教育让患者掌握COPD的基本知识、卫生保健知识、呼吸功能锻炼技巧及体能锻炼措施,达到改善呼吸功能、稳定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实践证明[2],健康教育对稳定COPD患者的病情、延长患者寿命、提高其生活质量确有实效.
作者:丛长龙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放置宫内节育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为广大妇女易于接受的避孕方法,是我国育龄妇女普遍采用的长效避孕措施.但是在我国农村,由于许多妇女不了解绝经后及时取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农村妇女怕羞,缺乏卫生知识,或担心取器时疼痛、出血或认为取器与否无关重要,因此,导致妇女绝经后数年仍未取器.
作者:张琼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了解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加强中老年妇女健康体检及知识宣教,对恶性肿瘤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2005~2009年收治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150例,并进行相关检查.结果:查体发现绝经后阴道出血中恶性肿瘤26例,其中子宫颈癌14例,子宫内膜癌11例,卵巢恶性肿瘤1例.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复杂多样,恶性肿瘤的比例虽然不是高,但仍然达17.3%,对绝经后妇女进行每年一次健康查体及健康宣教,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对恶性肿瘤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还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周敏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应用硫酸镁及配伍安宝片治疗先兆早产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56例先兆早产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先用25%硫酸镁注射液20ml稀释于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30分钟滴完,然后每日应用25%硫酸镁注射液60ml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1000ml中,以1.5~2g/小时速度静脉滴注,同时口服安宝片10mg/次,6~8小时1次,宫缩消失后,继续用药巩固3天.对照组单用硫酸镁,用药方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抑制宫缩、延长孕周、保胎成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硫酸镁配伍安宝片可有效治疗先兆早产.
作者:郭兆君;张树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探讨如何在当前医务人员人手紧缺、工作量大、工作节奏快、医疗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努力提高麻醉医生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通过对目前使用的麻醉记录单存在的缺陷和对手术室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应由麻醉医生和手术室护士共同配合记录完成麻醉医嘱单,以及改进和规范麻醉医嘱的一些措施,力图在手术过程中建立并完善的麻醉医嘱制度,减少因口头和文字医嘱不一致而产生的医疗隐患.
作者:赵孟磊;孙蕾 刊期: 2011年第13期
2008年10月~2010年9月收治脊椎侧弯患者10例,均在全麻下行后路矫形术,并给于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艳红;刘敬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红外光和电离子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的高热效应使蛋白凝固的原理,治疗慢性宫颈炎180例.结果:术后3个月复查,观察红外光和电离子治疗宫颈糜烂的一次性治愈率分别达91%和92%,无明显差别.结论:红外光和电离子治疗慢性宫颈炎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治愈率高、止血效果好、修复期短、创面修复光滑、无瘢痕术中出血少等优点,二者疗效无显著差异.
作者:李思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脑血管病是身心疾病,除了对身体的护理,还要注意对心理的护理.由于个体差别和不同的临床时期,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的心理反映.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正确地进行观察分析,从而准确地实施心理护理,这是对脑血管患者的治疗康复起到较重要作用.
作者:刘景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