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TDP照射配合静滴药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蔡超

关键词:针灸, TDP照射, 静滴, 药物治疗, 椎动脉型颈椎病, 资料与方法, 临床工作, 疗效满意
摘要:在临床工作中,采用针灸配合静滴药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瘢痕子宫中孕100例引产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适用于瘢痕子宫患者安全有效的中孕引产方法.方法:瘢痕子宫中孕引产患者100例,随机分3组,第一组30例,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引产;第二组33例,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引产;第三组37例,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引产.比较三种方法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第二组与一组相比排胎时间短,引产成功率高,胎盘胎膜残留率低,无宫颈裂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组与第一组相比宫缩发动时间提前,排胎时间短,引产成功率高,胎盘胎膜残留率低,无宫颈裂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第二组相比宫缩发动时间提前(P<0.05),余项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二、三种引产方法优于第一种,此两种方法用于瘢痕子宫中孕引产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第三种方法更优于第二种.

    作者:阿衣奴尔·买吐孙;帕提古丽·阿不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2009年精河县医疗单位法定报告传染病漏报调查分析

    目的: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加强精河县法定传染病报告监督管理,完善疫情报告网络而开展此项研究.方法:对精河县辖区内的县、乡镇共计11处医疗单位疫情报告率和报告质量进行抽查,共接诊病人登记212 229人次.结果:抽查法定传染病13种,共计1142例;报告1071例,报告率93.78%,漏报率6.22%;县级医疗单位报告率98.16%,乡镇级医疗单位报告率95.62%.结论:做好传染病疫情管理关键是各级领导重视,管理者职责明确,管理制度健全,奖罚措施得力.

    作者:杨博;杨春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变化,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8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予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及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并进行比较.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ANN、SDANN lndex、RMSSD、PNN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损害.

    作者:陈楦;林绍贤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组织蛋白酶D与兔椎间盘退变相关性研究

    目的:采用椎间盘内注射不同浓度的组织蛋白酶D,探讨组织蛋白酶D在兔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方法:健康大白兔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分为3个亚组,椎间盘内注射3种不同浓度的组织蛋白酶D,阴性对照组中在椎间盘内注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于术后3、6周,检测椎间盘髓核中蛋白多糖含量,采用HE染色组织学观察椎间盘的退变特征.结果:HE染色组织学观察6周时在实验组及阴性对照组椎间盘中,组织学观察到不同程度的椎间盘退变特征;蛋白多糖含量的测定显示,6周时各实验组蛋白多糖含量下降程度大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组织蛋白酶D可导致兔腰椎间盘髓核内蛋白多糖含量的降低,说明组织蛋白酶D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涂名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孕囊枯萎60例超声检查分析

    目的:探讨孕囊枯萎的危害性及超声检查本病的重要性.方法:回顾分析近年来超声检查发现的,后经刮宫及病理检查证实的枯萎孕囊.结果:60例枯萎孕囊均有不同程度的阴道流血.结论:超声检查仍是目前诊断孕囊枯萎的佳方法,对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江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预防非单纯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方法

    目的:探讨非单纯性阑尾炎(阑尾化脓、坏疽及穿孔),阑尾切口预防感染的措施.方法:通过对98例患者非单纯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时采用右下腹腔局限区域及切口冲洗,右下腹腔乳胶管单管或双管对冲引流,切口各层可吸收缝线缝合的应用.结果:措施得当,切口无感染,全部治愈.结论:冲洗,畅通引流,可吸收缝线等运用,治疗非单纯性阑尾炎防止切口感染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陈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护理44例

    糖尿病和高血压均被认为是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可造成多系统血管功能损害.高血压是糖尿病多见的并发症,也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大约为非糖尿病患高血压的1.5~2.0倍,糖尿病高血压者与非糖尿病正常血压者相比,前者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增加4倍[1].老年糖尿病患者具有较多的高血压发病率,2007年6月~2008年8月收治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44例,根据其临床特点制订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爱红;何晓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

    前列腺增生症是泌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困难、血尿、尿潴溜等症状,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严重.其中手术治疗是前列腺增生症的重要治疗方法.手术方法有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增生部切除术,经尿道前列腺激光或电气化术等,而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是近年来开展的新方法,适用于高龄及有并发症不适合开放手术的病人.

    作者:李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成因与防范

    中药注射剂与传统中药相比,其有效成分直接进入体内,避免了消化道及防御系统对药物吸收的影响,药物的药效更快,便于临床应用,但随着其品种的增加,不良反应报道也大量出现.本文从中药注射剂本身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分析了不良反应的成因并提出了预防不良反应的措施.

    作者:袁晓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妇女取器中的应用

    放置宫内节育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为广大妇女易于接受的避孕方法,是我国育龄妇女普遍采用的长效避孕措施.但是在我国农村,由于许多妇女不了解绝经后及时取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农村妇女怕羞,缺乏卫生知识,或担心取器时疼痛、出血或认为取器与否无关重要,因此,导致妇女绝经后数年仍未取器.

    作者:张琼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脑卒中患者鼻饲管插入长度的探讨及长期管饲并发症护理

    我们对2008年6月~2010年6月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取2种不同长度鼻饲管鼻饲,并对两种插管长度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是插管长度增加10cm的患者上腹部不适感消失,解决了护理问题.但长期鼻饲会出现一些相应的并发症.根据笔者的临床经验,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继红;王常荣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痛经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当归四逆汤加味后水煎服,于月经前7天开始治疗,直至月经来潮第1天止,连用6个月经周期,治疗60例痛经患者.结果:总有效率为94.44%.结论:当归四逆汤可以作为治疗痛经的基本方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芦金德;王启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炎性因子在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形成中的促进作用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ACI)是脑部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致脑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的脑血管疾病.其高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使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脑动脉粥样硬化是ACI的主要病因.炎症已被公认是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因素,炎性反应细胞及其释放的产物是主要的促动脉粥样硬化因素.这些因子包括以下几种.

    作者:郭旭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73例轻中度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服用贝那普利10mg,1次/日;氯沙坦50mg,1次/日;对照组单用贝那普利10mg,1次/日,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用药前后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组总有效率为94.7%,单用贝那普利组总有效率为76.3%,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且耐受性和安全性较好.

    作者:李文杰;张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针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起病急、病情重、病因复杂的情况,探讨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生命体征的临床监测,准确估计失血量,加强基础护理,配合医生及时抢救.结果:52例患者治愈40例,好转12例.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虽然病情危重,但是,精心护理,医护患密切配合,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之一.

    作者:黄树侠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脑血管病人的心理护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竞争的加剧与生活节奏的加快,所引起的脑血管疾病也在逐年增加,以下是一些脑血管病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原则.

    作者:岳晓利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应用

    目的:总结9例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超声诊断临床价值.方法:对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9例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De Bakey Ⅰ型3例,Ⅱ型1例,ⅢA型3例,ⅢB型2例,3例明确其破口,2例心包少量积液,2例主动脉瓣反流,均经增强CT扫描及血管造影证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马瑰玫;马桂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基层二级医院院前急救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院前急救患者的性别、年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病种、出诊时间、月份、出诊半径、院前死亡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我院2008年1~12月所有院前急救病人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男女比例为1.15:1,平均年龄54.2±15.1岁,院前急救反应平均时间9.35±2.58分钟,电话呼叫以6:00~9:00和18:00~21:00时为多,一年中以7~8月、1~2月为多,排列前5名的疾病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外伤、急腹症、呼吸系统疾病,出诊半径≥5km者占50.79%,得到有效处理的仅占55.12%,到达现场已死亡患者62例.结论:本调查结果可以为建立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学科建设、急救人才培养、做好疾病防治工作、制定急救工作重点、促进120急救指挥系统规范化管理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作者:岳双林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健康教育在精神病康复中的应用

    广州市康宁农场是为恢复期精神病患者提供生活照顾、生活与劳动技能训练的精神病康复机构.农场根据康复者入场培训的不同阶段,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有效预防了疾病复发,增强了精神康复疗效,促进了康复者回归家庭和社会.在精神病康复机构开展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葛红颖;耿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下肢手术使用气压止血带的体会

    进行外科下肢手术时,为了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中出血,经常需要使用气压止血带.按照气压止血带使用常规,使用的压力范围0~70kPa,对132例患者进行观察随访,有部分患者出现止血带副损伤,就此谈谈对在下肢手术中使用气压止血带的一些心的体会.

    作者:叶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