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金德;王启明
前列腺增生症是泌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困难、血尿、尿潴溜等症状,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严重.其中手术治疗是前列腺增生症的重要治疗方法.手术方法有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增生部切除术,经尿道前列腺激光或电气化术等,而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是近年来开展的新方法,适用于高龄及有并发症不适合开放手术的病人.
作者:李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大蒜艾条熏灸治疗各期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例褥疮患者,采用大蒜局部贴敷加包扎,继以艾条熏灸.结果:15例患者18处褥疮痊愈18处.结论:大蒜配合艾条熏灸用于治疗褥疮效果明显.
作者:朱栋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竞争的加剧与生活节奏的加快,所引起的脑血管疾病也在逐年增加,以下是一些脑血管病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原则.
作者:岳晓利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求证三焦的有形与无形,化解三焦的纷争.方法:秉着执中的态度,假设三焦有狭义与广义两种.结果:无论是中医理论还是临床,三焦都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结论:狭义的三焦有形,为六腑之一,广义的三焦无形,为原气之使.
作者:陈小军;李桂秀 刊期: 2011年第13期
2006~2009年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58例进行健康教育,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生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1995~2002年我科共收治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40例,其中18例入院前曾被误诊过,误诊率达45%.现对误诊的18例甲减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郑兰芬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观察探讨注射用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急性脑梗死标准的住院病人9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尤瑞克林,两组病人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5天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及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后NIHSS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尤瑞克林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是急性脑梗死治疗的有效药物.
作者:黄美媚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检测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和BAG-1在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分析它们与卵巢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urvivin和BAG-1在皮性卵巢癌、良性卵巢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urvivin和BAG-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高于其在良性肿瘤中的表达,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卵巢癌中,Survivin和BAG-1蛋白在临床Ⅲ/Ⅳ期肿瘤中的表达高于I/Ⅱ期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病理分级G3中两者的表达高于G1/G2,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Survivin和BAG-1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相关.
作者:任美;何俐 刊期: 2011年第13期
通过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认识其严重危害,加强预防措施,提出合理、规范的治疗措施,不断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其寿命.
作者:白牧鑫;孙刚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突然,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院前死亡率高,需要急救人员做出快速反应,快速出诊,设置急救方案,独立实施现场急救.院前急救护理正确、及时与否,对其病程转归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作者:孙继青;王云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输卵管绝育术是一种安全、永久的节育措施,在我国计划生育中应用较广,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结扎术后要求再生育的病例亦随之增加.我院自2004年7月~2009年7月应用Cook导丝辅助对120例绝育后要求恢复生育能力的240条输卵管行吻合术.
作者:刘菊;颜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的护理.方法:对76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1周开始用抗肿瘤药物进行膀胱内定期灌注,多次变换体位,使药物与膀胱黏膜接触.结果:有1例患者出现尿道狭窄,2例出现膀胱刺激征,5例出现膀胱内烧灼感,1例复发.但无1例出现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均能完成>1疗程的治疗.在膀胱灌注时加强对患者在灌注前、灌注中及灌注后护理,可有效的将患者的不适减少至低,提高患者在治疗中的舒适度及安全性.
作者:张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妇科门诊手术室是妇科门诊患者实施手术的场所,是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它担负对病人进行手术和急危重病人的抢救任务,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科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及医疗效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尤为重要[1].自2007年1月,我站加大对妇科门诊手术室的改建,并在医院感染管理过程中,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得到了可靠的保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淑蓉;和丽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通常与静脉吗啡病人自控镇痛(PCA)联用以缓解术后疼痛.大多数研究并未证实吗啡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有所降低.该研究将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进行Meta分析以评价吗啡和NSAIDs联用行术后镇痛时NSAIDs对吗啡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影响.共选取22项前瞻性、随机、双盲研究,共2307例病人.分析结果表明,使用NSAIDs可使术后恶心和呕吐(PONV)减少30%,恶心减少12%,呕吐减少32%.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吗啡的用量与恶心、呕吐的发生呈正相关.
作者:赵姝;黄继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巴州区涂阳肺结核病人病症特征,进一步的预防及控制.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巴州 区2007年~2010年9月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0年9月全区共报告新发涂阳肺结核317例,发病率为36.2/10万;男性发病情况明显比女性严重,男女发病性别比为2.45:1;年龄分布有2个发病高峰,为25岁和55岁.职业分布以农民和农民打工人员为主,分别占发病总数的72.6%和89.0%.结论:巴州区涂阳肺结核疫情2010年比2007年明显下降,但仍严重,涂阳病例以青壮年农民和农民打工人员为主,应加强涂阳肺结核防治工作资金投入,实施结核病控制水平整体高.
作者:施于兴;岳玉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以直肠和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炎症病变为主要特点,该病在西方国家相当常见,过去认为东南亚地区发病率相对较低,但近年来,我国有关溃疡性结肠炎的报道逐渐增多,甚至大多数报道显示,近来溃疡性结肠炎已成为我国主要肠道疾病[1].现就笔者在华西学习期间近半年UC住院病人24例分析如下.
作者:田道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小儿静脉输液中影响穿刺成功率的因素有:①护士的心理素质;②护士的操作方法及认知;③患儿及家属的配合程度;④患儿的血管状况;⑤穿刺后的固定及对穿刺部位的保护等.提高护士的技术水平及心理素质,做好沟通,取得患儿及家属的配合,根据患儿的血管状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做好穿刺后的固定保护工作,对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有效.
作者:郭秀阳;张彦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回顾性分析98例腹部外伤并内脏损伤的声像图特征,血肿例、挫伤例、破裂例,参考手术、病理或CT结果,超声诊断与手术符合率96.2%(26/27),与CT符合率94.1%(16/17).超声检查对腹部外伤实质性脏器损伤部位和程度、腹腔内出血量及是否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具有重大价值,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胡淑华;柴国强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20秒并伴有心动过缓和紫绀的异常现象,多见于早产儿.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在呼吸暂停发作时血浆β-内啡肽(β-EP)含量升高.本文应用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AOP),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勤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院前急救患者的性别、年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病种、出诊时间、月份、出诊半径、院前死亡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我院2008年1~12月所有院前急救病人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男女比例为1.15:1,平均年龄54.2±15.1岁,院前急救反应平均时间9.35±2.58分钟,电话呼叫以6:00~9:00和18:00~21:00时为多,一年中以7~8月、1~2月为多,排列前5名的疾病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外伤、急腹症、呼吸系统疾病,出诊半径≥5km者占50.79%,得到有效处理的仅占55.12%,到达现场已死亡患者62例.结论:本调查结果可以为建立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学科建设、急救人才培养、做好疾病防治工作、制定急救工作重点、促进120急救指挥系统规范化管理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作者:岳双林 刊期: 2011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