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以俊;周婧倩;王慧莹;金卢阳;孙婧
目的 研究特拉唑嗪联合前列安栓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广东医学院附属石龙博爱医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诊治的Ⅲ型前列腺炎患者160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单纯应用前列安栓治疗,观察组(8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特拉唑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82.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55.0%(P <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前列腺炎症状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的评分下降更加显著[(7.8±0.9)分vs(12.6±1.2)分](P<0.01).结论 Ⅲ型前列腺炎患者运用特拉唑嗪联合前列安栓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单纯应用一种药物治疗相比,临床效果明显更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陈泽华;陈柳洁 刊期: 2014年第15期
传统右心室心内膜起搏的电极必须跨过三尖瓣方可到达起搏靶点,存在诸多局限和弊端.该文综述了有关右心室起搏的实现方法及优缺点,如违反生理性激动顺序对QRS波及左心室电机械活动产生不利影响、增加三尖瓣反流风险,而且禁用于三尖瓣置换者等;冠状静脉系统的解剖特点、经冠状窦心室起搏的应用现状.探讨在普通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经冠状窦心室起搏替代传统右心室起搏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为心脏起搏技术的改进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闫世冉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心力衰竭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和高医疗支出的特点.近年来,虽然采取了相关措施降低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病死率,但心力衰竭的再入院率仍很高,在出院后60~90 d内高达30%.为了有效预防心力衰竭再入院和改善总体预后,需要对心力衰竭住院患者有总体的认识.该文指出适当的疾病管理策略可以减少心力衰竭再入院的概率以及改善预后.
作者:孙仁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 对以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检索1999年1月至2012年6月国内外已公开发表的关于比较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根除Hp的随机对照试验或临床对照试验,以Hp根除率为评价指标,应用RevMan5.2进行Meta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并计算失安全系数检验发表偏倚.结果 纳入的13项研究存在异质性,选择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雷贝拉唑三联疗法的Hp根除率高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84.52% vs 7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63,95% CI1.29~2.06),P <0.0001).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稳定,失安全系数较大,为101.结论 以雷贝拉唑为基础的三联疗法较以奥美拉唑为基础的三联疗法具有更高的Hp根除率.
作者:张铁民;张华伟;张天哲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喉气管狭窄是目前耳鼻喉头颈外科较为常见且治疗难度较大的一类疾病,引起喉气管狭窄的病因很多,以后天因素居多.喉气管狭窄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目前国内尚未明确一种标准的方案用于治疗所有类型的喉气管狭窄,特别是儿童喉气管狭窄,其在治疗上较成人更为困难.目前治疗喉气管狭窄的方法有外科手术和内科保守治疗两种,其中外科治疗主要有喉气管吻合术、喉气管重建术以及内镜激光手术等.
作者:余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疾病,呼吸道病毒是其主要的致病病原体.近年来,呼吸道病毒的检测方法日益广泛,培养法作为病毒检测方法中的“金标准”,也有了多方面的发展.该文综述了传统呼吸道病毒培养法及新兴方法,如病毒离心培养法、Pre-CPE检测、混合细胞培养法及转基因细胞培养法.这些新方法提高了呼吸道病毒培养法的效率及灵敏度,提高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将促进新型呼吸道病毒的发现.
作者:蒋荷萍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卵巢核分裂象活跃的富于细胞性纤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诊断鉴别方法.方法 对2012年3月榆林子洲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卵巢核分裂象活跃的富于细胞性纤维瘤患者的病理学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巨检镜检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灰白色的肿瘤物,大小为7.2 cm×5.0 cm×3.7 cm,表面较光滑;切面呈灰白色,部分出现灰黄色,质地稍韧,部分质柔软;未见出血及坏死.镜检显示致密增生梭形纤维母细胞样,周围边界不清晰,细胞核呈现卵圆形或者梭形,并且无轻度异型性.肿瘤的部分区域有红染瘢痕样纤维,水肿区瘤细胞呈现星芒型,并且细胞核呈现卵圆形或者短梭形.病理诊断显示为卵巢核分裂象活跃的富于细胞性纤维瘤,术后半年随访观察无复发与淋巴结转移.结论 卵巢核分裂象活跃的富于细胞性纤维瘤形态上很容易与纤维肉瘤混合,且生物学行为显示为良性.临床中可以采取镜检和巨检以及免疫组织学方法进行诊断,提高该病的诊断效果.
作者:苗子金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老年妇科肿瘤的临床特点和围术期处理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2年5月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6例老年妇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肿瘤类型、绝经年龄、术前并发症、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老年妇科肿瘤发生率与绝经年限(x2=33.15,P<0.01)、绝经年龄相关(x2=12.25,P<0.01),无痛性阴道出血和腹部包块是老年妇科肿瘤常见的临床症状;老年妇科肿瘤患者术前合并症较多,占60.3%;术后并发症主要是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等.结论 绝经年龄越大,绝经年限越长,老年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越高,绝经后阴道出血、腹部肿块是妇科恶性肿瘤出现早的的危险信号.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积极处理术前合并症,老年妇科肿瘤患者均能顺利完成预期手术.
作者:何雪莲;王晓银;庄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超声弹性成像,作为一种全新的成像技术,具有无辐射等特性,能提供组织弹性等力学特征,能方便、无创地显示病变部位及性质等.近些年应用于肝脏疾病,如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无创性研究方面取得较好的结果,对疾病的分期、分级及指导用药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就超声弹性成像,包括瞬时弹性成像、实时弹性成像的原理和在诊断肝纤维化方面的应用价值以及此项技术的局限性进行综述.
作者:邱莹 刊期: 2014年第15期
老年肺结核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极易被其他病征掩盖、易误诊.其影像表现为多样性,典型征象少,病变部位不固定.CT对老年肺结核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X线胸片.该文通过实际工作及参阅相关资料,分析老年性肺结核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合临床对X线与CT诊断老年性肺结核的效果、鉴别诊断要点及影像学特点进行综述,以进一步提高其影像学诊断准确率.
作者:周永铮 刊期: 2014年第15期
肽类激素松弛素是一个相对分子质量为6×103的小分子多肽.松弛素有潜在的抗纤维化作用,其不仅抑制胶原合成、沉积,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分化以及上皮/内皮细胞间质转化,还可增强胶原纤维降解,且在各种心脏疾病和肾脏疾病模型实验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该文就松弛素抗心脏纤维化和肾脏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予以综述.
作者:朱艳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将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间收治的86例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患者作为病例组,并选取同期86例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x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学历、单一工作持续时间、辛辣食物摄入、睡床硬度、体质量指数、劳动性质、持续久坐时间、腰部损伤史、家族史、弯腰程度、体育运动等因素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体质量指数、持续久坐时间、腰部损伤史、弯腰程度等指标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明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危险因素,倡导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有助于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
作者:菅新民;周建华;胡亚威;张弦;陈少初 刊期: 2014年第15期
脱落细胞学诊断已经成为医学领域中重要的信息来源,在各种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传统涂片方法阳性检出率低、诊断的敏感性不高.细胞块技术原理是将样品离心浓缩后固定切片观察,而弥补细胞涂片的不足,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对目前细胞块的制作方法、适应范围、与传统涂片相比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概括和对比,对于细胞块技术在细胞学领域的发展进行思考和展望.
作者:林静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检验结果的有效性是检验工作的目的,也是检验质量的重要内涵之一.检验结果的不准确、不可靠不仅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还可能对临床诊治产生误导.假性结果是指实验室检测过程正常,检验结果却并不能反映血清(浆)中被检测物的真实水平.假性电解质结果会导致不必要的检查或液体治疗,甚至造成患者病情恶化.该文讨论了分析前、分析中引起血钾、血钠结果不准确的各种因素,以期引起检验人员和临床医师的重视,识别和防止错误结果的产生.
作者:吴加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理气活血方剂对球囊损伤后实验性大耳白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的影响.方法 将32只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雌雄不限)以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4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普通饲料、高脂饲料、高脂饲料加氟伐他汀胶囊、高脂饲料加理气活血方剂以灌胃喂饲.实验第5周,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均行右侧腹-髂动脉内膜球囊损伤术.第8周给予采血,化验血脂,比较LDL-C的水平.8周后处死所有动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观察PDGF-B的表达.结果 实验动物在第8周实验结束时测定LDL-C,正常组(1.181±0.005) mmol/L,西药组(33.202±7.112) mmol/L,中药组(31.504±9.611) mmol/L,模型组(34.732±6.413) mmol/L,模型组的LDL-C水平高于正常组,中药组和西药组则低于模型组而高于正常组(P<0.05),而中药组和西药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GF-B正常组为(0.38±0.09) mg/L,西药组为(1.22±0.09) mg/L,中药组为(1.12±0.07) mg/L,模型组为(1.67±0.16) mg/L,中药组的PDGF-B的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理气活血中药方剂可以改善LDL-C的水平,抑制PDGF-B的表达,可以更好地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关键环节,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作者:赏楠 刊期: 2014年第15期
肺栓塞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为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是常见的存在潜在致命性的静脉血栓栓塞.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突发呼吸困难、胸痛、晕厥、咯血等,但是肺栓塞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目前诊断方法较多,以影像学检查为主,各种检查手段各有优劣.该文就肺栓塞的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如超声心动图、放射诊断学、放射性核素肺扫描等予以综述,旨在提高肺栓塞的确诊率.
作者:杨盛 刊期: 2014年第15期
胃癌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且病死率居恶性肿瘤的首位.寻找一种有效的筛查方法进行胃癌早期诊断及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胃癌的预后及降低病死率.近年来,很多研究证实血清中某些微量元素和胃蛋白酶原(PG)在体内水平的变化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检测胃癌患者体内微量元素与PG的水平,可以对胃癌进行辅助诊断.该文着重阐述血清微量元素与PG联合检测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殷婷婷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与传统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2年10月在北京华信医院暨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入院及术后1个月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术后3个月ADL评分、术后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再出血、病死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GCS评分为(12.6±2.3)分,对照组术后1个月GCS评分为(9.1±1.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病死率及术后3个月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焦庆贵;胡国宏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172例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资料,对比较B超、CT、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ERCP对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的正确率.结果 四种检查正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ERCP、MRCP、CT、超声,其中超声的诊断率低,与其他3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的正确率优于MRCP,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3例患者均行胆管细胞刷片活检,结果显示:胆管细胞刷片活检对于良、恶性胆关系狭窄的鉴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8,P<0.05).结论 ERCP技术以其创伤小,安全有效等特点成为梗阻性黄疸微创治疗的首选.
作者:马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 通过胸腔积液病因分析,探讨高龄患者胸腔积液特点,为病因诊断提供帮助.方法 收集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的80岁以上胸腔积液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因分布和临床特点进行归纳分析.其中45例患者进行了胸腔积液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24例为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慢性心功能衰竭组),21例为正常心功能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NT-proBNP水平.结果 120例患者中心功能不全39例,恶性胸腔积液33例,肺炎旁积液21例,结核性胸膜炎9例,其余病因及诊断不明者18例.心功能不全组中胸腔积液NT-proBN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80岁以上老年患者中,慢性心功能不全、恶性肿瘤、肺炎旁积液是胸腔积液的主要病因.胸腔积液NT-proBNP升高有助于慢性心功能衰竭诊断.
作者:郝从均;罗继征 刊期: 201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