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少年大肠癌91例发病情况分析

陈青

关键词:青少年, 大肠癌, 电子结肠镜检查, 癌患者, 报告
摘要:在我院1999~2003年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的5 718例患者中检出大肠癌患者1 360例,其中35岁以下者91例,报告如下.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解读《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五)

    六、为什么要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随访管理,如何做好随访管理?1.随访管理的必要性:原发性高血压是终身性疾病,不可治愈,需要长期治疗.否则,患者血压长期处于高水平,就会影响心、脑、肾和视网膜等人体主要器官和动脉,发生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左室肥厚、心力衰竭、肾功能损伤、视网膜出血、周围血管病等一系列疾病.而这些疾病的特点是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医疗支出,对居民生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极大.

    作者:方向华;王增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更年期常见心理障碍及其对策

    更年期是人生命周期的必然过程,根据国际公认的标准,更年期从41岁开始,历时15~20年.男女更年期年龄不同,女性多在45~55岁,男性多在50~60岁.这个时期各种应激增加,心理(精神)压力增大,易产生各种心理(精神)问题.下面介绍更年期常见的心理(精神)障碍和对策.

    作者:施慎逊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胸腔注入三氧化二砷加活性炭治疗癌性胸水的临床研究

    癌性胸水患者27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4例和对照组13例,充分引流胸水后,试验组胸腔内注入三氧化二砷加活性炭,对照组注入阿霉素加活性炭.两组缓解率差异无显著性,试验组发热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

    作者:隋新华;周晋;孟然;田振华;杨宝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激素疗法的临床共识和用药原则

    在妇女健康倡议研究(WHI)[1]与百万妇女研究(MWS)[2]结果发表后,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基于目前对激素疗法(hormone therapy,HT)研究现状制定了<激素补充治疗临床应用指南(2003)>[3](以下简称指南),以指导中国的医生正确实施HT,同时纠正因部分媒体理解偏倚造成限制HT应用的负面影响.

    作者:孙爱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青少年大肠癌91例发病情况分析

    在我院1999~2003年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的5 718例患者中检出大肠癌患者1 360例,其中35岁以下者91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青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平阳霉素瘤体注射治疗牙龈瘤58例

    对牙龈瘤多主张手术扩大切除[1],而我们采用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治疗,保留了牙及牙槽骨,治疗满意.

    作者:王伟;邱红;朱丽丽;徐倩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不同多普勒踝肱比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结构和功能比较

    采用多普勒法测定73例冠心病患者的多普勒踝肱比,并比较踝肱比<1(A组)与踝肱比>1(B组)患者心脏及血管结构与功能的指标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A组的颈动脉、股动脉中内膜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室重量均明显大于B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小于B组,3支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

    作者:蔡丽萍;方平;宋维;谭跃萍;沈若宇;林继军;袁志忠;周长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洗胃的有关问题

    及时、有效、彻底洗胃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关键,根据中毒程度正确选择洗胃方法、洗胃液体及合理的洗胃技巧非常重要.

    作者:江根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点评:关于基层医疗国际分类

    基层医疗国际分类(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primary care , ICPC),是1987 年由世界家庭医生组织(WONCA)分类委员会研究出版的适合于基层医疗的一个新的分类系统.作为基层医疗标准化的分类工具,ICPC能够对健康档案中SOAP四个要素中的三个,即患者的就诊原因(S)、健康问题(A)和健康问题处理计划(P)进行分类和编码.同时,该分类系统还涵盖了对全科医疗中常见的心理和社会问题的分类.此分类系统的应用可以使信息标准化,因此增进了各国间基层医疗信息进行比较的可操作性和可比性.1992年WONCA正式提出了使用该分类系统,受到世界各国全科医学界的普遍关注和欢迎.目前,它已被翻译成20余种语言,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1998年ICPC经修订后出版,称为ICPC-2.我国大陆于1997年开始正式接触该分类系统,并将其翻译为中文,在部分社区中进行全科医疗健康档案记录资料的分类和编码尝试.

    作者:梁万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复方倍他米松穴位注射与维A酸类药物联合治疗重症痤疮31例

    2001年6月~2003年6月我们采用复方倍他米松(得宝松)穴位注射与维A酸类药物联合疗法治疗重症痤疮患者31例,疗效满意.

    作者:江惟苏;谭升顺;张江安;郑焱;曾维惠;刘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应用进展

    大环内酯类(macrolides)是一类具有十四到十六元碳内酯环化学结构的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需氧革兰阳性球菌和阴性球菌、某些厌氧菌以及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但近的研究表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除了抗菌作用外,还具有其他广泛的药理作用,现综述其临床应用情况.

    作者:王忠山;李霞;刘红;韩向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肺癌并发大咯血15例

    肺癌并大咯血常致患者失血性休克、窒息、死亡.我们1992年2月~2002年12月收治15例,报告如下.

    作者:吕宗渤;王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老年人低血糖偏瘫15例分析

    低血糖偏瘫多发生于老年患者,常伴意识障碍、失语、抽搐等,临床上易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现将近年我院收治的 15例低血糖偏瘫患者的临床观察介绍如下.

    作者:孙华婧;刘德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儿童龋病主要相关因素分析

    对影响儿童龋病发生、发展的几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旨在指导儿童龋病的预防.

    作者:袁杰;李天侠;张磊;刘文珠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小儿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长期误诊一例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LCH)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免疫性疾病,主要是朗格汉斯细胞细胞在某些组织中异常增生,其临床表现复杂,涉及多个器官,且无特异性,极易误诊,特别是当病变局限于某一器官时更易误诊.我院2003年5月确诊的1例误诊时间长达3年,报告如下.

    作者:战美丽;李书芹;刘瑞凤;史静;齐风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澳大利亚社区卫生保健服务简介

    澳大利亚公民享受免费医院及社区医疗保障,其中社区卫生保健系统明显减少了患者入院率及病床占有率,减轻了医院的负担,而且从长远的角度促进了全民身心健康.社区卫生保健服务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作者:雷慧;孔小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接受长期管理48例随访结果分析

    目的寻求一种能够减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症状,尽可能减缓其肺功能下降速度,改善生命质量的方法.方法入选的48例患者先填写患者登记表,考核对COPD的认识水平和生命质量.然后举办简短的学习班,与入选患者共同制订基本药物治疗方案以及康复锻炼计划,帮助其中吸烟者制订戒烟计划,并要求每位患者记录防治疾病日记.此后每2个月随访复查1次,由患者汇报病情变化情况、治疗和康复锻炼情况,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用药方案.研究结束时对患者进行一次考核,内容方法与入选时相同.结果经过系统教育、规范治疗辅以康复锻炼,48例COPD患者咳嗽、咳痰、气短评分显著降低(均P<0.001),门诊就诊次数由入选前(6±5)次/年减少为(3±3)次/年(P<0.001),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显著改善,由入选时(62±27)%增加至(69±31)%(P<0.001),生命质量评分也由入选时113±12升高至118±12(P<0.05), 相关疾病知识由入选时(11±4)分提高至(15±5)分(P<0.001).两年中14名吸烟者中6人成功戒烟1年以上.同时显示COPD患者对本病认识水平也有显著提高.结论对COPD患者进行系统的教育、管理和规范治疗,辅以必要的康复锻炼,可以有效地减轻其症状、部分改善肺功能、减少门诊就诊次数和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王英保;何权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早期气管切开的临床意义

    我院急诊科1992年3月~2002年4月收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2例,其中48例于中毒10 h内行气管切开,抢救效果满意,分析如下.

    作者:李勋光;陈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空巢老人健康状况和社区卫生服务需求调查分析

    我们对北京苏州社区卫生服务站辖区内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及其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意愿进行摸底调查.空巢老人入组标准是:年龄大于60岁,没有子女或与其子女分开居住1年以上的居民.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代爱英;顾湲;曹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泮托拉唑治疗急性胰腺炎36例

    2001年1月~2003年6月,我们应用泮托拉唑治疗急性胰腺炎36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将住院的7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A组),男25例,女11例,年龄23~57岁(平均33岁);对照组36例(B组):男23例,女13例,年龄22~58岁(平均29岁).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左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A组患者血清淀粉酶600~4 200 U(苏氏单位),平均1 280 U.B组患者血清淀粉酶500~4 000 U,平均1 310 U.入院时均查血糖、肝功能、肾功能、血清电解质、血常规、B超或CT等,临床证实为急性胰腺炎.两组年龄、性别、血清淀粉酶、B超或CT检查结果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谈荣玖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