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永生;孔轻轻
目的 检测前列腺癌和非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液中α-甲酰辅酶A消旋酶(α-MACR)、胸腺素β15的浓度,比较各指标对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前列腺按摩的方法获取64例前列腺癌患者(试验组)和24例非前列腺癌患者(对照组)的前列腺液.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反应(ELISA)检测标本α-MACR、胸腺素β15的浓度.结果 α-MACR在对照组中的浓度为(3.98±0.56)μg/L,灵敏度为4.9%,在试验组患者中浓度为(84.35±0.46)μg/L,灵敏度为96.9%,试验组浓度是对照组患者的近20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83,P<0.01).胸腺素β15在对照组的浓度为(8.07±0.36)μg/L,灵敏度为17.5%,试验组患者中的浓度为(40.65±0.34)μg/L,灵敏度为87.5%,试验组浓度是对照组的近5倍,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32,P<0.05).结论 α-MACR和胸腺素β15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且α-MACR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作者:李志鹏;李泽惠;刘志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作为细胞核内的受体,主要由配体激活剂活化后对多种核内靶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从而影响机体的糖脂代谢、细胞发育以及调节炎症和免疫反应.现对PPARγ分子结构、分布、特点及其配体情况进行总结,并阐述PPARγ在慢性免疫性炎症中的作用,以及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影响.期待能够通过对PPARγ的进一步研究,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
作者:陈彩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联合分析S100A4和S100A6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验证S100A4和S100A6在78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肿瘤组织中S100A4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在42%(33/78)的胃癌组织中高表达.S100A4高表达与TNM分期(P=0.031)相关.S100A6在肿瘤细胞核和(或)细胞质中高表达(69%,54/78).S100A6高表达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和TNM分期相关.联合分析S100A6与S100A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对临床资料分析结果表明,S100A4+/S100A6+者浸润深度越深,淋巴结发生转移,TNM分期越晚.结论 联合分析S100A4和S100A6有助于分析胃癌的生物学行为.
作者:刘俊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妇女健康,其发生、发展较为隐匿,由于卵巢癌早期无症状,缺乏有效的筛查手段,临床上80%的卵巢癌患者获得诊断时已是中晚期.因此早期确诊卵巢癌患者非常重要.应用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有助于卵巢癌的早期发现,无疑也将提高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同时也有助于治疗中的病情监测、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
作者:刘君;宋静慧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随着对缺血性脑细胞死亡机制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神经保护剂联合疗法可能为卒中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一些关于神经保护剂联合应用的动物实验数据表明,神经保护剂的联合使用比单一用药能更有效地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现就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联合应用神经保护剂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予以综述.
作者:周承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应用基因转染技术将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相关基因OCT4过表达于喉癌Hep2细胞,观察其对Hep2细胞增殖力和侵袭迁移力的影响.方法 构建重组质粒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OCT4,将重组表达质粒用脂质体LipofactaminTM2000转染人喉癌Hep2细胞,通过G418筛选,RT-PCR及Western-blot印迹法鉴定,进而筛选出稳定表达pcDNA3.1-OCT4的Hep2细胞系;MTT实验检测细胞的活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侵袭和迁移.实验分为三组,Hep2-pcDNA3.1-OCT4组、Hep2-pcDNA3.1组及Hep2空白对照组.结果 成功将OCT4基因转染入Hep2细胞中,Hep2-pcDNA3.1-OCT4组可检测到目的基因在核酸、蛋白水平的高表达.转染后的细胞增殖、迁移加快,但细胞形态基本无变化.结论 iPS相关基因OCT4的转染能加快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迁移,使Hep2细胞具有干细胞属性.
作者:贾淑芹;孟兴凯;王万祥;董培德;任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黄韧带退变主要表现为肥厚、骨化、钙化病变.黄韧带肥厚的病理学表现主要是:弹性纤维含量减少、直径不均匀、排列紊乱,胶原纤维增生.一般认为,黄韧带的退行性改变同年龄增长、机械损伤、代谢异常和家族遗传等众多因素密切相关.近的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血管源性生长因子、环氧合酶2、骨形态发生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金属蛋白酶等因子在黄韧带退变中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谭占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临床医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方法被采用,但是目前仍然缺乏一种彻底治愈MM的方法.树突细胞(DC)是目前功能强的抗原呈递细胞,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利用DC疫苗治疗MM已进行了很多尝试并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就DC免疫治疗MM的机制以及MM疫苗的各种类型、制备方法和应用前景予以综述.
作者:丁行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妊娠期孕妇的VVC发病率明显升高.妊娠期VVC常见致病菌种主要有白色假丝酵母菌和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发病机制则主要是局部的防御机制受损.同时VVC对妊娠有一定的影响,主要导致宫内感染、流产、死胎、早产、低体质量儿出生等.VVC的分类主要分为单纯性和复杂性两种,并且妊娠期VVC在诊断以及治疗方面国内外也有一定的新进展,为临床上处理妊娠期VVC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作者:汪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至今尚未阐明.尽管多种免疫细胞和分子被证实参与了RA的关节炎性反应和组织破坏,但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激活始终被认为是BA发病起始和进展的中心环节.不同亚群T细胞在RA发病中发挥不同的作用,Th17细胞是近年来被发现的一种不同于Th1和Th2细胞并产生IL-17的Th细胞亚群,它具有独立的分化和发育调节机制.现就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因素、产生的细胞因子和在RA中的作用予以综述.
作者:王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肿瘤干细胞(CSCs)具有类似成体组织干细胞的特性,可以自我更新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目前CSCs研究的难点主要是特异性标志物的筛选,CD44、CD24、上皮细胞黏附分子等胃癌干细胞表面标志物及侧群细胞功能性标志物的发现为胃癌干细胞的分离和纯化提供了特异性的分子标记,也为深入研究其与胃癌发生、发展、治疗、转移和预后提供了可行性依据.现就胃癌干细胞理论、表面标志物、功能性标志物及其标志物与胃癌的治疗、转移和预后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王莉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MicroRNA(miRNA)是一类具有转录后调节活性的内源性小分子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靶信使RNA(mRNA)的3′端非编码区(3′-UTR)序列相互识别,引起靶mRNA的降解和(或)翻译抑制.近研究表明,miRNAs在血管和心脏中高度表达,而在病变的血管中,心肌缺血和缺血性心律失常中它们的表达是失调的,miRNAs可作为心血管疾病的新型治疗靶标.现回顾总结有关miRNAs在心血管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毛安琼;姚怡;段晓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随着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前列腺癌的神经内分泌分化,人们在认识前列腺癌的发生和进展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由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缺乏雄激素受体并可能导致前列腺癌的雄激素非依赖性的发生,使之与肿瘤的进展密切相关.晚期前列腺癌激素治疗主要是通过抑制雄激素的产生并阻断其受体的功能,但这并不能减少神经内分泌分化的癌细胞.相反,这些癌细胞可能通过旁分泌网络刺激前列腺癌雄激素非依赖性分化的发生,使其更多地增殖,从而导致肿瘤的进展.现回顾神经内分泌细胞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包括可能的分子机制及其与前列腺癌恶性演进的关系,同时展望前列腺癌在该领域治疗和研究.
作者:周勇;杨长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由于肾移植技术日臻成熟,使其在治疗各种终末期肾脏病的地位和优势尤为突出,供肾短缺是目前影响同种肾移植开展的主要障碍,扩大供肾来源是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除继续增加和有效利用现有尸体、活体亲属供肾捐献外,扩大标准供者、脑死亡供者、心死亡供者、ABO血型不合、供肾交换、边缘供肾、异种器官和人体干细胞定向分化的肾脏等成为解决供肾来源的有效途径.
作者:尤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脑卒中在我国是一种严重的疾病.脑水肿在脑出血后的继发性脑损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严重的并发症,其机制不清.蛇毒降纤酶可有效抑制血栓的形成且溶解血栓,目前已被广泛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动物研究表明,蛇毒素能清除氧自由基、下调c-fos基因的表达,以及减少补体浸润等作用,能减轻脑缺血后脑水肿和脑损伤.现将蛇毒降纤酶对脑卒中后脑水肿的机制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作者:卜宪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沙眼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的亚单位疫苗成分无毒力,能诱导中和抗体和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产生,对机体起到预防和一定的特异性治疗作用,是有前途的新型疫苗之一.目前,研究的重点集中于主要外膜蛋白功能构象、有效T-B表位筛选及选择合适的载体佐剂增强免疫原性,并探讨恰当的接种途径,诱导高效的抗体和细胞免疫,同时加强黏膜防御.
作者:朱潁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透析患者进行综合治疗,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状况.方法 选取40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监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水平、血脂水平、血清蛋白、血清转铁蛋白,透析前后的肾功能等指标.结果 经综合治疗后,透析患者的血红蛋白、总胆固醇、血清蛋白、血清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均明显改善.结论 营养不良是透析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可以增加患者的病死率,综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脂、血清蛋白、血清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梅昌;刘松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前临床上检测肿瘤的指标有很多,并且有较高的实用性.这类指标检测出现异常时,患者大多进入肿瘤晚期,有的患者因此失去了早期治疗的机会.而胸苷激酶1作为一种细胞增殖标志物,可以用于健康人群体检筛查、肿瘤病变进展期筛查、肿瘤的疗效监视和预后评估等方面.在肿瘤发生之前,检测胸苷激酶1可以较早发现处于增殖阶段的癌前病变,预防癌症的发生.
作者:孙启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检测分析置入性导管相关的细菌感染中病原菌的构成及其生物被膜形成的情况.方法 对引起感染的导管表面刮取物进行分离、培养及菌种鉴定,同时用阿利新蓝-刚果红染色法观察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情况,分析两者间的关系.结果 气管插管中的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导尿管内大肠埃希菌检出率高,感染导管表面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阳性率为50.28%(89/177),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成膜率高70.42%(50/71).结论 导管相关性细菌感染的病原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容易形成生物被膜是其重要因素,阿利新蓝-刚果红染色法简便快速,可用于细菌生物被膜的初步观察和检测.
作者:丁进亚;黄前川;徐娟;陈鹏;曹军皓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藻酸钙敷料对促进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的愈合作用.方法 将30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分别给予藻酸钙伤口敷料和传统红油膏纱条于肛瘘术后创面换药至痊愈.观察两组创面愈合天数、创面渗液情况、创面疼痛级别、换药时间和治疗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创面渗液量减少的时间短于对照组,且脓腐脱尽的时间也更短,创面愈合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换药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减少创面渗液、渗血、疼痛及提高临床治疗满意度等方面亦优于对照组.结论 藻酸钙伤口敷料具有促进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修复的作用.
作者:曹永清;易进;李锋;杨杰;曹永志;王珂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