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在卵巢癌中的应用

刘君;宋静慧

关键词:血清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测, 卵巢癌
摘要: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妇女健康,其发生、发展较为隐匿,由于卵巢癌早期无症状,缺乏有效的筛查手段,临床上80%的卵巢癌患者获得诊断时已是中晚期.因此早期确诊卵巢癌患者非常重要.应用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有助于卵巢癌的早期发现,无疑也将提高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同时也有助于治疗中的病情监测、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沙眼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亚单位疫苗的研究进展

    沙眼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的亚单位疫苗成分无毒力,能诱导中和抗体和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产生,对机体起到预防和一定的特异性治疗作用,是有前途的新型疫苗之一.目前,研究的重点集中于主要外膜蛋白功能构象、有效T-B表位筛选及选择合适的载体佐剂增强免疫原性,并探讨恰当的接种途径,诱导高效的抗体和细胞免疫,同时加强黏膜防御.

    作者:朱潁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的应用现状

    米非司酮具有抗早孕和抗肿瘤的双重作用,临床用于早孕药物流产效果肯定.米非司酮用于妇科恶性肿瘤及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近年来,有许多关于米非司酮用于药物流产不良反应的报道,因此,米非司酮的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现对米非司酮的作用机制和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苗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联合应用神经保护剂研究现状

    随着对缺血性脑细胞死亡机制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神经保护剂联合疗法可能为卒中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一些关于神经保护剂联合应用的动物实验数据表明,神经保护剂的联合使用比单一用药能更有效地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现就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联合应用神经保护剂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予以综述.

    作者:周承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扩大供肾来源的途径

    由于肾移植技术日臻成熟,使其在治疗各种终末期肾脏病的地位和优势尤为突出,供肾短缺是目前影响同种肾移植开展的主要障碍,扩大供肾来源是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除继续增加和有效利用现有尸体、活体亲属供肾捐献外,扩大标准供者、脑死亡供者、心死亡供者、ABO血型不合、供肾交换、边缘供肾、异种器官和人体干细胞定向分化的肾脏等成为解决供肾来源的有效途径.

    作者:尤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α-甲酰辅酶A消旋酶与胸腺素β15对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检测前列腺癌和非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液中α-甲酰辅酶A消旋酶(α-MACR)、胸腺素β15的浓度,比较各指标对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前列腺按摩的方法获取64例前列腺癌患者(试验组)和24例非前列腺癌患者(对照组)的前列腺液.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反应(ELISA)检测标本α-MACR、胸腺素β15的浓度.结果 α-MACR在对照组中的浓度为(3.98±0.56)μg/L,灵敏度为4.9%,在试验组患者中浓度为(84.35±0.46)μg/L,灵敏度为96.9%,试验组浓度是对照组患者的近20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83,P<0.01).胸腺素β15在对照组的浓度为(8.07±0.36)μg/L,灵敏度为17.5%,试验组患者中的浓度为(40.65±0.34)μg/L,灵敏度为87.5%,试验组浓度是对照组的近5倍,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32,P<0.05).结论 α-MACR和胸腺素β15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且α-MACR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作者:李志鹏;李泽惠;刘志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神经内分泌分化与前列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随着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前列腺癌的神经内分泌分化,人们在认识前列腺癌的发生和进展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由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缺乏雄激素受体并可能导致前列腺癌的雄激素非依赖性的发生,使之与肿瘤的进展密切相关.晚期前列腺癌激素治疗主要是通过抑制雄激素的产生并阻断其受体的功能,但这并不能减少神经内分泌分化的癌细胞.相反,这些癌细胞可能通过旁分泌网络刺激前列腺癌雄激素非依赖性分化的发生,使其更多地增殖,从而导致肿瘤的进展.现回顾神经内分泌细胞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包括可能的分子机制及其与前列腺癌恶性演进的关系,同时展望前列腺癌在该领域治疗和研究.

    作者:周勇;杨长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树突细胞疫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进展

    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临床医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方法被采用,但是目前仍然缺乏一种彻底治愈MM的方法.树突细胞(DC)是目前功能强的抗原呈递细胞,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利用DC疫苗治疗MM已进行了很多尝试并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就DC免疫治疗MM的机制以及MM疫苗的各种类型、制备方法和应用前景予以综述.

    作者:丁行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在卵巢癌中的应用

    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妇女健康,其发生、发展较为隐匿,由于卵巢癌早期无症状,缺乏有效的筛查手段,临床上80%的卵巢癌患者获得诊断时已是中晚期.因此早期确诊卵巢癌患者非常重要.应用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有助于卵巢癌的早期发现,无疑也将提高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同时也有助于治疗中的病情监测、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

    作者:刘君;宋静慧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尿毒症脑病27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尿毒症脑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及误治.方法 对我院住院治疗的27例肾内科尿毒症脑病患者的病程、临床表现、症状及特异性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治疗,其中24例症状明显缓解,3例死亡,1例放弃后期治疗.结论 尿毒症性脑病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症状波动性大,充分的血液透析及对症支持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缓解病情,减少伤亡,提高存活率.

    作者:常永丽;智淑清;周晓慧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氟康唑联合二性霉素B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氟康唑联合二性霉素B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48例(48只眼)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采用氟康唑联合二性霉素B进行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48只眼)中,治愈40例(40只眼),好转5例(5只眼),无效3例(3只眼),治愈率为83.3%,有效率为93.75%.结论 氟康唑联合二性霉素B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有效药物,值得推广.

    作者:何维铭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藻酸钙敷料对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作用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藻酸钙敷料对促进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的愈合作用.方法 将30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分别给予藻酸钙伤口敷料和传统红油膏纱条于肛瘘术后创面换药至痊愈.观察两组创面愈合天数、创面渗液情况、创面疼痛级别、换药时间和治疗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创面渗液量减少的时间短于对照组,且脓腐脱尽的时间也更短,创面愈合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换药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减少创面渗液、渗血、疼痛及提高临床治疗满意度等方面亦优于对照组.结论 藻酸钙伤口敷料具有促进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修复的作用.

    作者:曹永清;易进;李锋;杨杰;曹永志;王珂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干细胞离子通道的相关性研究

    离子通道在干细胞兴奋和兴奋传导上扮演重要角色.研究表明,离子通道在调控细胞有丝分裂、细胞分化和细胞周期进程中起重要作用.深入研究干细胞离子通道,了解其特性,将有望调控干细胞的某些功能,从而治疗一些用常规方法无法治愈的疾病.现就近发现的干细胞离子通道在细胞增殖、分化调控中所起的作用予以综述.

    作者:叶恭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看书学习及学历与老年脑梗死患者记忆障碍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看书学习情况、学历与脑梗死患者记忆障碍的相关性,寻求减少脑梗死患者记忆障碍的发生率、减轻记忆障碍的严重程度的方法.方法 抽取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40例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收集其学历、看书学习情况等基本资料,应用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第2版(RBMT-Ⅱ)进行记忆功能测评.结果 140例患者的记忆障碍发生率为94.29%,看书学习频率不同的患者的记忆障碍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中及以上学历患者记忆障碍发生率仅为90.48%,明显好于文盲及小学学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梗死患者学历高、平时看书学习对记忆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应鼓励老年脑梗死患者适度看书学习.

    作者:田觅;陈长香;胡平;杨瑞;吴安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电针与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33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电针与药物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3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和对照组(16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加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帕罗西治疗,治疗6周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为6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电针与药物结合治疗PSD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焦海峰;刘万明;郝熙枝;张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促纤维增生性恶性黑色素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促纤维增生性恶性黑色素瘤(DM)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物学行为.方法 收集1994 ~2009年行广泛切除的5例DM患者,对其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DM多位于头颈部,平均Breslow厚度为3.2 mm,所有病例未见淋巴结转移.平均随访39个月,2例复发.结论 DM具有独特的临床和病理特征,生物学行为惰性,长期随访表明其淋巴结转移率极低,病理上要与其他皮肤的梭形细胞肿瘤相鉴别,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鉴别诊断.

    作者:高燕飞;张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IGF-Ⅰ及其受体在泌尿系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家族是一类具有促进细胞增殖、分化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多肽生长因子,其中IGF-Ⅰ及其受体(IGF-ⅠR)是体内极其重要的生长因子.研究表明,其在某些肿瘤中特异性高表达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泌尿系肿瘤中的变化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所以对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有益于泌尿系肿瘤的早期诊断、免疫治疗或基因治疗.

    作者:于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CDX2和COX-2与Wnt信号转导途径的关系

    Wnt信号转导途径在细胞发育和肿瘤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此途径中果蝇尾端相关同源异型框转录因子2(CDX2)被认为是一个肿瘤抑制因子,它通过抑制β连环素/T细胞转录因子翻译活性来调节信号的正常转导,从而降低细胞增殖和分化.研究表明CDX2和环氧合酶2(COX-2)可以通过Wnt信号转导途径参与某些生物学效应的调控,两者之间可能存在某种拮抗关系.作为热门研究的肿瘤相关因子,CDX2和COX-2将为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有效手段.

    作者:方三高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快通道麻醉与常规麻醉应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 通过快通道麻醉与常规麻醉比较,为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麻醉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住院病例中72例快通道麻醉(手术室内拔管)和同期75例常规麻醉(手术室外拔管)先心病患儿的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儿一般情况、麻醉方法、术后转归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快通道组患儿年龄及体质量均大于常规组患儿,常规组术前并发症多于快通道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芬太尼使用剂量在常规组术中较大,而瑞芬太尼则多应用于快通道麻醉组;术后快通道组早拔管相关并发症发生例数较少;两组患儿术后进食时间及出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严重肝肾功能疾患的先心病患儿实施快通道麻醉是安全可行的,并且快通道麻醉可明显减少患儿术后并发症,缩短出院时间,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

    作者:许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奥曲肽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急性胰腺炎63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曲肽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疗效.方法 将125例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在常规禁食、胃肠减压等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奥曲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复方丹参注射液.7 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腹部体征消失的时间,住院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亦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奥曲肽能明显改善AP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疗效好,可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江文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息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目前,人们对细胞因子及细胞因子受体的研究逐渐增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不仅与肿瘤的关系密切,而且与良性疾病也有关.它们与鼻息肉、子宫内膜息肉等的发生呈正相关,这已得到许多学者的证实.声带息肉的发生、病理与鼻息肉及子宫内膜息肉有相似之处,对它们与声带息肉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为声带息肉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王志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