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君;宋静慧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妊娠期孕妇的VVC发病率明显升高.妊娠期VVC常见致病菌种主要有白色假丝酵母菌和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发病机制则主要是局部的防御机制受损.同时VVC对妊娠有一定的影响,主要导致宫内感染、流产、死胎、早产、低体质量儿出生等.VVC的分类主要分为单纯性和复杂性两种,并且妊娠期VVC在诊断以及治疗方面国内外也有一定的新进展,为临床上处理妊娠期VVC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作者:汪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奥曲肽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疗效.方法 将125例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在常规禁食、胃肠减压等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奥曲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复方丹参注射液.7 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腹部体征消失的时间,住院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亦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奥曲肽能明显改善AP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疗效好,可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江文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脑卒中在我国是一种严重的疾病.脑水肿在脑出血后的继发性脑损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严重的并发症,其机制不清.蛇毒降纤酶可有效抑制血栓的形成且溶解血栓,目前已被广泛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动物研究表明,蛇毒素能清除氧自由基、下调c-fos基因的表达,以及减少补体浸润等作用,能减轻脑缺血后脑水肿和脑损伤.现将蛇毒降纤酶对脑卒中后脑水肿的机制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作者:卜宪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胸外科开胸手术具有时间长、创伤大,需全身麻醉且行气管插管等特点.患者术后因麻醉剂抑制、伤口疼痛、残存肺叶的手术创伤以及上呼吸道正常防御功能减弱等原因,易出现咳嗽、咳痰无力,并发肺炎、肺不张甚至呼吸功能衰竭.雾化吸入有利于患者咳嗽排痰,对预防肺部感染和肺不张具有重要作用,其广泛应用于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和辅助治疗.现从雾化吸入的方法、特点、用药选择和吸入时间等方面对开胸术后患者雾化吸入技术进行综述.
作者:沙永生;孔轻轻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离子通道在干细胞兴奋和兴奋传导上扮演重要角色.研究表明,离子通道在调控细胞有丝分裂、细胞分化和细胞周期进程中起重要作用.深入研究干细胞离子通道,了解其特性,将有望调控干细胞的某些功能,从而治疗一些用常规方法无法治愈的疾病.现就近发现的干细胞离子通道在细胞增殖、分化调控中所起的作用予以综述.
作者:叶恭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临床医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方法被采用,但是目前仍然缺乏一种彻底治愈MM的方法.树突细胞(DC)是目前功能强的抗原呈递细胞,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利用DC疫苗治疗MM已进行了很多尝试并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就DC免疫治疗MM的机制以及MM疫苗的各种类型、制备方法和应用前景予以综述.
作者:丁行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尿毒症脑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及误治.方法 对我院住院治疗的27例肾内科尿毒症脑病患者的病程、临床表现、症状及特异性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治疗,其中24例症状明显缓解,3例死亡,1例放弃后期治疗.结论 尿毒症性脑病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症状波动性大,充分的血液透析及对症支持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缓解病情,减少伤亡,提高存活率.
作者:常永丽;智淑清;周晓慧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疾病之一,术后复发是重要的并发症,临床按复发时间可分为早期复发和晚期复发,再手术是治愈复发疝唯一有效的方法.由于无论采取何种手术方式,都有一定的复发率,且复发原因复杂,再手术难度大,因此成为困扰外科医师的重要难题.现对腹股沟早期复发疝成因、再手术技术难点、再手术理念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晨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检测分析置入性导管相关的细菌感染中病原菌的构成及其生物被膜形成的情况.方法 对引起感染的导管表面刮取物进行分离、培养及菌种鉴定,同时用阿利新蓝-刚果红染色法观察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情况,分析两者间的关系.结果 气管插管中的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导尿管内大肠埃希菌检出率高,感染导管表面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阳性率为50.28%(89/177),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成膜率高70.42%(50/71).结论 导管相关性细菌感染的病原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容易形成生物被膜是其重要因素,阿利新蓝-刚果红染色法简便快速,可用于细菌生物被膜的初步观察和检测.
作者:丁进亚;黄前川;徐娟;陈鹏;曹军皓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随着对缺血性脑细胞死亡机制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神经保护剂联合疗法可能为卒中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一些关于神经保护剂联合应用的动物实验数据表明,神经保护剂的联合使用比单一用药能更有效地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现就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联合应用神经保护剂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予以综述.
作者:周承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噻托溴铵是一种长效抗胆碱能药物,作用于M受体,有改善患者肺功能、抗炎、减少分泌物等作用.慢性呼吸道疾病是由多种炎性细胞介导的呼吸道炎症,从而引起气流受限、呼吸道重构破坏、黏液分泌增多等系列复杂病理生理过程.大量的试验证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能从噻托溴铵的治疗中获得收益.噻托溴铵治疗哮喘获得的疗效,与长效β受体激动剂相当,可能成为哮喘治疗的新方法.也有报道噻托溴铵对少见的支气管扩张、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总之,噻托溴铵在治疗呼吸道性疾病中具有应用前景.
作者:宋成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检测前列腺癌和非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液中α-甲酰辅酶A消旋酶(α-MACR)、胸腺素β15的浓度,比较各指标对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前列腺按摩的方法获取64例前列腺癌患者(试验组)和24例非前列腺癌患者(对照组)的前列腺液.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反应(ELISA)检测标本α-MACR、胸腺素β15的浓度.结果 α-MACR在对照组中的浓度为(3.98±0.56)μg/L,灵敏度为4.9%,在试验组患者中浓度为(84.35±0.46)μg/L,灵敏度为96.9%,试验组浓度是对照组患者的近20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83,P<0.01).胸腺素β15在对照组的浓度为(8.07±0.36)μg/L,灵敏度为17.5%,试验组患者中的浓度为(40.65±0.34)μg/L,灵敏度为87.5%,试验组浓度是对照组的近5倍,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32,P<0.05).结论 α-MACR和胸腺素β15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且α-MACR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作者:李志鹏;李泽惠;刘志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联合分析S100A4和S100A6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验证S100A4和S100A6在78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肿瘤组织中S100A4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在42%(33/78)的胃癌组织中高表达.S100A4高表达与TNM分期(P=0.031)相关.S100A6在肿瘤细胞核和(或)细胞质中高表达(69%,54/78).S100A6高表达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和TNM分期相关.联合分析S100A6与S100A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对临床资料分析结果表明,S100A4+/S100A6+者浸润深度越深,淋巴结发生转移,TNM分期越晚.结论 联合分析S100A4和S100A6有助于分析胃癌的生物学行为.
作者:刘俊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沙眼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的亚单位疫苗成分无毒力,能诱导中和抗体和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产生,对机体起到预防和一定的特异性治疗作用,是有前途的新型疫苗之一.目前,研究的重点集中于主要外膜蛋白功能构象、有效T-B表位筛选及选择合适的载体佐剂增强免疫原性,并探讨恰当的接种途径,诱导高效的抗体和细胞免疫,同时加强黏膜防御.
作者:朱潁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米非司酮具有抗早孕和抗肿瘤的双重作用,临床用于早孕药物流产效果肯定.米非司酮用于妇科恶性肿瘤及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近年来,有许多关于米非司酮用于药物流产不良反应的报道,因此,米非司酮的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现对米非司酮的作用机制和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苗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应用基因转染技术将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相关基因OCT4过表达于喉癌Hep2细胞,观察其对Hep2细胞增殖力和侵袭迁移力的影响.方法 构建重组质粒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OCT4,将重组表达质粒用脂质体LipofactaminTM2000转染人喉癌Hep2细胞,通过G418筛选,RT-PCR及Western-blot印迹法鉴定,进而筛选出稳定表达pcDNA3.1-OCT4的Hep2细胞系;MTT实验检测细胞的活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侵袭和迁移.实验分为三组,Hep2-pcDNA3.1-OCT4组、Hep2-pcDNA3.1组及Hep2空白对照组.结果 成功将OCT4基因转染入Hep2细胞中,Hep2-pcDNA3.1-OCT4组可检测到目的基因在核酸、蛋白水平的高表达.转染后的细胞增殖、迁移加快,但细胞形态基本无变化.结论 iPS相关基因OCT4的转染能加快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迁移,使Hep2细胞具有干细胞属性.
作者:贾淑芹;孟兴凯;王万祥;董培德;任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电针与药物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3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和对照组(16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加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帕罗西治疗,治疗6周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为6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电针与药物结合治疗PSD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焦海峰;刘万明;郝熙枝;张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透析患者进行综合治疗,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状况.方法 选取40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监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水平、血脂水平、血清蛋白、血清转铁蛋白,透析前后的肾功能等指标.结果 经综合治疗后,透析患者的血红蛋白、总胆固醇、血清蛋白、血清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均明显改善.结论 营养不良是透析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可以增加患者的病死率,综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脂、血清蛋白、血清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梅昌;刘松 刊期: 2012年第06期
Wnt信号转导途径在细胞发育和肿瘤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此途径中果蝇尾端相关同源异型框转录因子2(CDX2)被认为是一个肿瘤抑制因子,它通过抑制β连环素/T细胞转录因子翻译活性来调节信号的正常转导,从而降低细胞增殖和分化.研究表明CDX2和环氧合酶2(COX-2)可以通过Wnt信号转导途径参与某些生物学效应的调控,两者之间可能存在某种拮抗关系.作为热门研究的肿瘤相关因子,CDX2和COX-2将为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有效手段.
作者:方三高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看书学习情况、学历与脑梗死患者记忆障碍的相关性,寻求减少脑梗死患者记忆障碍的发生率、减轻记忆障碍的严重程度的方法.方法 抽取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40例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收集其学历、看书学习情况等基本资料,应用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第2版(RBMT-Ⅱ)进行记忆功能测评.结果 140例患者的记忆障碍发生率为94.29%,看书学习频率不同的患者的记忆障碍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中及以上学历患者记忆障碍发生率仅为90.48%,明显好于文盲及小学学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梗死患者学历高、平时看书学习对记忆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应鼓励老年脑梗死患者适度看书学习.
作者:田觅;陈长香;胡平;杨瑞;吴安娜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