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冷冻保护剂对人精子冷冻复苏后活动能力的影响

李采霞;杨留才

关键词:冷冻保护剂, 精子, 冷冻复苏, 前向运动百分率
摘要: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的精子冷冻保护剂TYB和HSPM对人精子复苏后前向运动百分率(a+b)%的影响.方法 25例禁欲2 ~7 d的健康男性精液同时采用两种冷冻保护剂进行冷冻,比较复苏后精子的前向运动百分率.结果 冷冻前精子的前向运动百分率平均为(58.4±6.2)%,TYB和HSPM冷冻保护后复苏精子的前向运动百分率平均分别为(45.2±5.2)%和(42.5±4.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YB和HSPM对冷冻后复苏精子的前向运动无影响.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藻酸钙敷料对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作用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藻酸钙敷料对促进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的愈合作用.方法 将30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分别给予藻酸钙伤口敷料和传统红油膏纱条于肛瘘术后创面换药至痊愈.观察两组创面愈合天数、创面渗液情况、创面疼痛级别、换药时间和治疗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创面渗液量减少的时间短于对照组,且脓腐脱尽的时间也更短,创面愈合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换药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减少创面渗液、渗血、疼痛及提高临床治疗满意度等方面亦优于对照组.结论 藻酸钙伤口敷料具有促进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修复的作用.

    作者:曹永清;易进;李锋;杨杰;曹永志;王珂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冠状动脉慢血流与血清脂联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进展相关性研究

    冠状动脉慢血流是指冠状动脉造影没有发现心外膜主要冠状动脉存在明显病变,而远端血管造影剂充盈延迟的一种现象.脂联素是由脂肪细胞特异性分泌的血浆蛋白质类激素,通过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等,有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高敏C反应蛋白作为一种炎性标志物已被确认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敏感指标.现将冠状动脉慢血流与血清脂联素、高敏C反应蛋白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作者:陈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扩大供肾来源的途径

    由于肾移植技术日臻成熟,使其在治疗各种终末期肾脏病的地位和优势尤为突出,供肾短缺是目前影响同种肾移植开展的主要障碍,扩大供肾来源是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除继续增加和有效利用现有尸体、活体亲属供肾捐献外,扩大标准供者、脑死亡供者、心死亡供者、ABO血型不合、供肾交换、边缘供肾、异种器官和人体干细胞定向分化的肾脏等成为解决供肾来源的有效途径.

    作者:尤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蛇毒降纤酶治疗脑卒中后脑水肿的机制研究新进展

    脑卒中在我国是一种严重的疾病.脑水肿在脑出血后的继发性脑损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严重的并发症,其机制不清.蛇毒降纤酶可有效抑制血栓的形成且溶解血栓,目前已被广泛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动物研究表明,蛇毒素能清除氧自由基、下调c-fos基因的表达,以及减少补体浸润等作用,能减轻脑缺血后脑水肿和脑损伤.现将蛇毒降纤酶对脑卒中后脑水肿的机制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作者:卜宪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尿毒症脑病27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尿毒症脑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及误治.方法 对我院住院治疗的27例肾内科尿毒症脑病患者的病程、临床表现、症状及特异性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治疗,其中24例症状明显缓解,3例死亡,1例放弃后期治疗.结论 尿毒症性脑病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症状波动性大,充分的血液透析及对症支持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缓解病情,减少伤亡,提高存活率.

    作者:常永丽;智淑清;周晓慧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促纤维增生性恶性黑色素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促纤维增生性恶性黑色素瘤(DM)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物学行为.方法 收集1994 ~2009年行广泛切除的5例DM患者,对其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DM多位于头颈部,平均Breslow厚度为3.2 mm,所有病例未见淋巴结转移.平均随访39个月,2例复发.结论 DM具有独特的临床和病理特征,生物学行为惰性,长期随访表明其淋巴结转移率极低,病理上要与其他皮肤的梭形细胞肿瘤相鉴别,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鉴别诊断.

    作者:高燕飞;张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系

    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作为细胞核内的受体,主要由配体激活剂活化后对多种核内靶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从而影响机体的糖脂代谢、细胞发育以及调节炎症和免疫反应.现对PPARγ分子结构、分布、特点及其配体情况进行总结,并阐述PPARγ在慢性免疫性炎症中的作用,以及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影响.期待能够通过对PPARγ的进一步研究,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

    作者:陈彩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

    目的 比较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与传统开放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疗效,探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54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组),30例行开放肾部分切除术(OPN组).结果 LPN组与OPN组的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住院天数、术后进食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 ~36个月,无局部复发、转移.结论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技术,临床疗效与开放手术相似.

    作者:杨军;王德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开胸术后患者雾化吸入应用的研究进展

    胸外科开胸手术具有时间长、创伤大,需全身麻醉且行气管插管等特点.患者术后因麻醉剂抑制、伤口疼痛、残存肺叶的手术创伤以及上呼吸道正常防御功能减弱等原因,易出现咳嗽、咳痰无力,并发肺炎、肺不张甚至呼吸功能衰竭.雾化吸入有利于患者咳嗽排痰,对预防肺部感染和肺不张具有重要作用,其广泛应用于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和辅助治疗.现从雾化吸入的方法、特点、用药选择和吸入时间等方面对开胸术后患者雾化吸入技术进行综述.

    作者:沙永生;孔轻轻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CDX2和COX-2与Wnt信号转导途径的关系

    Wnt信号转导途径在细胞发育和肿瘤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此途径中果蝇尾端相关同源异型框转录因子2(CDX2)被认为是一个肿瘤抑制因子,它通过抑制β连环素/T细胞转录因子翻译活性来调节信号的正常转导,从而降低细胞增殖和分化.研究表明CDX2和环氧合酶2(COX-2)可以通过Wnt信号转导途径参与某些生物学效应的调控,两者之间可能存在某种拮抗关系.作为热门研究的肿瘤相关因子,CDX2和COX-2将为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有效手段.

    作者:方三高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快通道麻醉与常规麻醉应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 通过快通道麻醉与常规麻醉比较,为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麻醉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住院病例中72例快通道麻醉(手术室内拔管)和同期75例常规麻醉(手术室外拔管)先心病患儿的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儿一般情况、麻醉方法、术后转归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快通道组患儿年龄及体质量均大于常规组患儿,常规组术前并发症多于快通道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芬太尼使用剂量在常规组术中较大,而瑞芬太尼则多应用于快通道麻醉组;术后快通道组早拔管相关并发症发生例数较少;两组患儿术后进食时间及出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严重肝肾功能疾患的先心病患儿实施快通道麻醉是安全可行的,并且快通道麻醉可明显减少患儿术后并发症,缩短出院时间,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

    作者:许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Th17细胞及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作用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至今尚未阐明.尽管多种免疫细胞和分子被证实参与了RA的关节炎性反应和组织破坏,但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激活始终被认为是BA发病起始和进展的中心环节.不同亚群T细胞在RA发病中发挥不同的作用,Th17细胞是近年来被发现的一种不同于Th1和Th2细胞并产生IL-17的Th细胞亚群,它具有独立的分化和发育调节机制.现就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因素、产生的细胞因子和在RA中的作用予以综述.

    作者:王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噻托溴铵治疗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研究进展

    噻托溴铵是一种长效抗胆碱能药物,作用于M受体,有改善患者肺功能、抗炎、减少分泌物等作用.慢性呼吸道疾病是由多种炎性细胞介导的呼吸道炎症,从而引起气流受限、呼吸道重构破坏、黏液分泌增多等系列复杂病理生理过程.大量的试验证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能从噻托溴铵的治疗中获得收益.噻托溴铵治疗哮喘获得的疗效,与长效β受体激动剂相当,可能成为哮喘治疗的新方法.也有报道噻托溴铵对少见的支气管扩张、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总之,噻托溴铵在治疗呼吸道性疾病中具有应用前景.

    作者:宋成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联合应用神经保护剂研究现状

    随着对缺血性脑细胞死亡机制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神经保护剂联合疗法可能为卒中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一些关于神经保护剂联合应用的动物实验数据表明,神经保护剂的联合使用比单一用药能更有效地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现就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联合应用神经保护剂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予以综述.

    作者:周承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的应用现状

    米非司酮具有抗早孕和抗肿瘤的双重作用,临床用于早孕药物流产效果肯定.米非司酮用于妇科恶性肿瘤及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近年来,有许多关于米非司酮用于药物流产不良反应的报道,因此,米非司酮的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现对米非司酮的作用机制和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苗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胃癌干细胞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肿瘤干细胞(CSCs)具有类似成体组织干细胞的特性,可以自我更新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目前CSCs研究的难点主要是特异性标志物的筛选,CD44、CD24、上皮细胞黏附分子等胃癌干细胞表面标志物及侧群细胞功能性标志物的发现为胃癌干细胞的分离和纯化提供了特异性的分子标记,也为深入研究其与胃癌发生、发展、治疗、转移和预后提供了可行性依据.现就胃癌干细胞理论、表面标志物、功能性标志物及其标志物与胃癌的治疗、转移和预后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王莉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Girdin蛋白在肿瘤中的作用

    Girdin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细胞内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在调节细胞增殖、细胞移行和细胞自噬方面具有重要作用.Girdin及其异常剪切体在一些类型的肿瘤组织中呈不同程度的高表达.其表达不但影响肿瘤的生长,而且也对肿瘤的转移、血管生成以及细胞自噬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进一步深入探索Girdin在肿瘤中变化的规律及作用无疑对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尹秀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黄韧带肥厚机制研究进展

    黄韧带退变主要表现为肥厚、骨化、钙化病变.黄韧带肥厚的病理学表现主要是:弹性纤维含量减少、直径不均匀、排列紊乱,胶原纤维增生.一般认为,黄韧带的退行性改变同年龄增长、机械损伤、代谢异常和家族遗传等众多因素密切相关.近的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血管源性生长因子、环氧合酶2、骨形态发生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金属蛋白酶等因子在黄韧带退变中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谭占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神经内分泌分化与前列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随着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前列腺癌的神经内分泌分化,人们在认识前列腺癌的发生和进展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由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缺乏雄激素受体并可能导致前列腺癌的雄激素非依赖性的发生,使之与肿瘤的进展密切相关.晚期前列腺癌激素治疗主要是通过抑制雄激素的产生并阻断其受体的功能,但这并不能减少神经内分泌分化的癌细胞.相反,这些癌细胞可能通过旁分泌网络刺激前列腺癌雄激素非依赖性分化的发生,使其更多地增殖,从而导致肿瘤的进展.现回顾神经内分泌细胞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包括可能的分子机制及其与前列腺癌恶性演进的关系,同时展望前列腺癌在该领域治疗和研究.

    作者:周勇;杨长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α-甲酰辅酶A消旋酶与胸腺素β15对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检测前列腺癌和非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液中α-甲酰辅酶A消旋酶(α-MACR)、胸腺素β15的浓度,比较各指标对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前列腺按摩的方法获取64例前列腺癌患者(试验组)和24例非前列腺癌患者(对照组)的前列腺液.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反应(ELISA)检测标本α-MACR、胸腺素β15的浓度.结果 α-MACR在对照组中的浓度为(3.98±0.56)μg/L,灵敏度为4.9%,在试验组患者中浓度为(84.35±0.46)μg/L,灵敏度为96.9%,试验组浓度是对照组患者的近20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83,P<0.01).胸腺素β15在对照组的浓度为(8.07±0.36)μg/L,灵敏度为17.5%,试验组患者中的浓度为(40.65±0.34)μg/L,灵敏度为87.5%,试验组浓度是对照组的近5倍,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32,P<0.05).结论 α-MACR和胸腺素β15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且α-MACR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作者:李志鹏;李泽惠;刘志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