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NF-κB通路的持续激活在血管的炎性反应和内膜的过度增生中起关键的作用,可能是糖尿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随后的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始动机制之一,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患者NF-κB相关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氧化损伤及其下游影响因子信号的不同,为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理变化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SUMO化很可能通过对NF-κB信号通路的复杂性调控,正性调节胰岛素受体信号来阻止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杨红艳;陈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血管生成被认为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一个主要机制,它在乳腺癌的生长、浸润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血管生成是一种理想的药物靶点.近在乳腺癌研究中非常活跃的领域包括了抗血管生成治疗.目前,许多抗血管生成药物已在乳腺癌及一些实性肿瘤中应用并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作者:梁忠锃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作为表观遗传学的重要组成部分,DNA甲基化改变了基因的正常表达,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关于膀胱癌中DNA异常甲基化的研究越来越多,一些可能的候选基因作为膀胱癌早期诊断和风险评估肿瘤标志物的筛选取得了一些令人期待的结果,而其在膀胱癌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仍需进一步研究.现就膀胱癌甲基化目前的研究状况及应用前景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周晓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断肢再植的方法、时限、适应证及再植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2010年1 ~6月所行的20例断肢(指)再植手术,观察其术后肢体成活率及功能重建手术后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 20例患者断肢(指)再植手术后,均获得成活,成活率为100%.功能恢复优良率达85%,有2例行二期功能重建.结论 断肢离体尽可能在短的时间内施行再植手术,才能有效恢复肢体的连续性,取得再植肢体理想的功能.
作者:叶波;方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和核因子(NF)κBp6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8例胃癌组织及54例癌旁组织中PCNA及NF-κBp65的表达情况,并针对在胃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CNA蛋白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1.03%,与癌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蛋白表达与组织学分型、黏膜浸润的深度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NF-κBp65蛋白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86%,与癌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F-κBp65蛋白表达与组织学分型、黏膜浸润的深度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PCNA和NF-κBp65在胃癌组织中的共同表达有助于判断胃癌恶性转化及临床病理过程,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胃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张永胜;王志强;贾淑芹;董培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其患病率在逐年增加.从病原学的角度研究老年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尤为重要.研究表明心脏重构是心力衰竭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并与心力衰竭的发展互为因果,但其发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并不十分明确.近年来,随着端粒和端粒酶在细胞衰老及细胞凋亡中重要作用的深入研究和认识,也为阐明心力衰竭尤其是老年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开拓了一条新途径.现就端粒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在老年心力衰竭发生机制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付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GABAA受体是神经系统重要的抑制性受体,涉及抑郁、焦虑、癫痫、记忆障碍、药物依赖等多种神经精神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诊断医疗,近年来有关该受体对人体镇静、镇痛、肌松等的研究逐步深化.现从GABAA受体亚基与结合位点的关联性,GABAA合成、转运、代谢的影响因素以及GABAA与HPA轴的反向调节等方面简述GABAA受体调控机制和介导的相关疾病研究情况.
作者:房芳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乳腺癌所引起的骨转移常引起疼痛、功能障碍、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等明显的症状.双膦酸盐在防治骨骼并发症中起重要作用,已成为乳腺癌骨转移的标准性治疗药物.伊班膦酸钠是第三代高效能的双磷酸盐制剂,可静脉注射或口服给药,对中重度阿片类药物抵抗的转移性骨痛具有显著缓解作用.与其他静脉给药的双膦酸盐相比,伊班膦酸钠有较小的肾毒性及较好的安全监测性,方便门诊患者应用,从而减少住院需求.
作者:陈静;付蕾;史祖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破裂是一种慢性炎性反应,炎性因子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是重要的趋化类因子,与受体CCR2结合启动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发展和破裂.大量研究证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可能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近期及远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在此从病理生理、流行病学、临床试验方面对相关的研究背景及进展予以回顾.
作者:李晶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对血容量的正确评估和及时处理是每个临床医师必备的技能.然而,目前常规的循环功能监测指标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心脏的容量负荷,尤其对较早期的容量不足缺乏敏感性.每搏量变异度监测是目前较为准确和方便的容量监测方法,它和其他有创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一样能够准确反映心脏容量负荷且优于其他指标.
作者:汪亚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Bsep蛋白即胆盐输出泵,属于ATP结合盒转运体超家族.对肝细胞细微结构的研究证实其主要表达于肝细胞胆管膜侧,为胆汁生成过程中重要的转运载体.目前大量研究表明,其表达量变化及功能缺失与胆汁淤积发生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对Bsep蛋白及其他胆酸转运体的研究有助于全面深入地揭示胆汁淤积发生的部分分子机制,为胆汁淤积的预防、诊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
作者:王火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膀胱肿瘤的发病率近几年呈增长趋势,其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关于膀胱肿瘤分子机制的研究有很多,包括趋化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生长因子及血管紧张素等,但具体的作用机制到目前为止尚不明确,各种可能存在的分子机制仍在探索研究中.了解膀胱肿瘤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对膀胱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辛明明;王振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近年来,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纳米银作为纳米家族的重要一员,将银纳米化,其生物学功能产生了质的飞跃.研究人员将纳米银作用于体外恶性肿瘤细胞,发现纳米银具有抗癌作用.也有文献报道纳米银在肿瘤早期诊断和预后监测方面有重要作用.现就纳米银的抗癌特性,在癌症诊断、治疗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予以综述.
作者:孙晓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IL-1β-511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危险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160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IL-1β-511基因多态性,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合格人群16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冠心病组TC、TT和CC基因频率分别为61.25%、23.75%和15.00%,对照组分别为57.50%、14.38%和2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组T等位基因频率(54.38%)高于对照组(4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T基因型为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基因型,OR为2.51.携带T等位基因的冠心病患者TC(6.10±0.87)mmol/L和LDL-C(4.01 mmol/L)水平高于携带C等位基因患者.结论 IL-1β-511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明显相关,TT基因型可能为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基因型.
作者:李汉成;吴开毅;赵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20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的过程,现研究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两个过程共同作用导致肿瘤.凋亡抑制因子Livin和促凋亡因子人程序化死亡因子5(PDCD5)共同作用,促进细胞增殖和抑制细胞凋亡,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因此,研究Livin和PDCD5的关系,能为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陈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多种病理状态下肠黏膜屏障会受到损害,继而发生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引发肠道外多脏器感染,严重时会导致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导致患者死亡.随着对原癌基因研究的深入,发现原癌基因除了可以引起细胞癌变外,也可参与细胞增殖,促进创伤组织的修复.了解肠黏膜屏障损害及修复机制对并发肠黏膜损害疾病的治疗和预防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田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人类肝脂肪酶是血浆脂蛋白代谢中的三个关键酶之一,主要参与高密度脂蛋白的重构和乳糜微粒残骸、低密度脂蛋白的代谢以及胆固醇逆向转运.国内外的学者从其在胆固醇逆向转运中的作用、基因突变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单倍型等诸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为深入探索某些复杂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未来可能的基因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林慧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发病机制和治疗一直是困扰妇科医师的难题.由于伦理学问题,不能直接在人体上进行实验研究,更不能反复地进行有创性检查监测疾病的进展,限制了EMs的研究.裸鼠模型是EMs理想的动物模型,能够准确地再现疾病的特点,并能反映疾病的发展变化,尤其在研究血管形成等因素在EMs中的作用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应用方面更具有价值.
作者:孙俊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MicroRNA(miRNA)是一种进化中高度保守的不编码蛋白质的小RNA,广泛参与细胞的生长、发育等许多复杂生命过程的调控.miR-34a为新近发现并备受关注的miRNA之一.目前的研究发现,细胞中的miR-34a受染色体、p53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等因素的调节,并通过调控多种靶分子参与调节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现就近年来miR-34a及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洪一;郭洪;李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元江县城、乡多民族居民糖代谢异常的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从元江县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县城抽取3个社区,农村随机抽取3个自然村,对所抽地区内15岁以上常驻人口进行问卷调查、体检和血糖、血脂检测,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法分析糖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 元江县城、乡镇人群中DM、IGT患病率较高;城市、农村居民IGT的患病率各民族之间存在差异;城市IGT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上升趋势;农村不同年龄组之间IGT患病率无差异;DM、IGT患病率在不同文化程度、民族、家庭人均年收入、糖尿病家族史、体质量指数、吸烟及饮酒人群间存在差异;年龄等多因素与糖代谢异常有关.结论 元江县哈尼族、彝族、傣族、汉族糖代谢异常患病率较高,农村DM、IGT患病率彝族均高于汉族,城镇IGT患病率彝族高于汉族;应采取措施降低糖代谢异常的患病率,提高当地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
作者:姚锦慧;赵秋冬;熊鹏芬;何冬梅;姚丽仙;张晖敏;缪应雷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