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娜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肿瘤发生的本质是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异常所致.一系列针对肿瘤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中关键分子的靶向性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成为现阶段抗肿瘤药物研发的焦点,这可能在癌症治疗领域取得突破性和革命性进展.现着重介绍几类在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方面研究较成熟的抗肿瘤药物.
作者:李俊 刊期: 2012年第17期
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腹壁无瘢痕手术成为新的趋势,腔内镜手术从传统的多孔途径向经自然腔道手术和单孔腹腔镜手术领域过渡.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常用的微创手术之一,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不仅将切口减为单孔,而且具有减少腹腔镜术后疼痛和切口并发症等手术创伤的潜在优势,以及腹壁无瘢痕的美容效果,因此近年来成为迅速发展的重点,有了较多的临床应用.
作者:宋辰元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疗效,与单独使用舒利迭进行比较.方法 将80例CVA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舒利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观察两组的疗效、咳嗽评分、咳嗽消失缓解时间及肺功能指标,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优于对照组的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日间、夜间咳嗽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咳嗽消失、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大呼气流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儿童CVA较单独使用舒利迭更有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秀芹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肱骨干投弹骨折的X线片,探讨其发生机制及骨折形态的特点,从而提高疗效.方法 分析76例肱骨干投弹骨折X线片中骨折部位、骨折长度、斜面角度等指标,根据其特点采用微创螺丝钉有限内固定治疗并进行评价.结果 76例肱骨干骨折部位均在肱骨中下段、骨折形态均为长螺旋形骨折.骨折长度(L):55 ~130 mm,平均(11.3±0.5)mm.骨折斜面角度(α):35° ~42°,平均38.2°.术后随访6 ~25个月,平均18.5个月,76例均在8 ~22周内获得临床愈合,平均13周.按Cassebaum评分系统评价,本组肩肘关节功能优74例,良2例,优良率100%.结论 肱骨干投弹骨折是肱骨中下段长螺旋形骨折,属较不稳定骨折,采用微创螺丝钉有限内固定方法治疗投弹肱骨干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宋子卫;林舟丹;刘传太;程昌志;李贵谦 刊期: 2012年第17期
蜂毒素是蜂毒的主要组成部分和药理活性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肿瘤等药理作用.近年来蜂毒素在抗肿瘤作用方面受到人们的关注,它抗肿瘤的作用是多靶点作用于肿瘤细胞.随着蜂毒素基因工程研究的深入,在未来其可能成为一种理想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现将蜂毒素通过直接杀伤、免疫调节和诱导细胞凋亡产生抗肿瘤的作用以及在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侯毅;张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发作性运动障碍(PDs)是一组相对少见、遗传异质性短暂、发作性异常运动综合征,目前公认的有三种形式,包括发作性运动诱发运动障碍、发作性非运动诱发运动障碍和发作性持续运动诱发运动障碍.随着对其病理生理学和遗传学的深入认识,将会对基于家族性病例的基因型-表型关联性作出更好的临床分类.现从其分类、临床表现、遗传学、病理生理学及治疗方面对三种原发性PDs的新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徐文锐;汪锦幸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对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和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30例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均行规律的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6个月以上,然后予左卡尼汀1 g加入0.9%的氯化钠注射液20 mL静脉注射治疗,每周3次,连续应用12周.在治疗前后检测血尿素氮、肌酐、血红蛋白(Hb)、清蛋白(Al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并使用改良主观全面营养评价法(SGA)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结果 30例腹膜透析患者在治疗后Scr、Hb、Alb较治疗前升高,hs-CRP、IL-6、BUN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卡尼汀可以改善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的微炎症和营养状态.
作者:余堂宏;胡宏;陈燕;张耀全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两个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系统(Bio Rad D-10,Roche Modular P800)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结果的可比性及偏倚程度.方法 参照NCCLS EP9-A2文件,将标本分别在两种检测系统上进行测定,记录结果,计算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并对其进行偏倚评估.结果 两种方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结果说明方法内重复性好,符合相关性实验要求,线性回归方程:=0.9918X+0.2382,r=0.9895,r2=0.9791,相对偏倚随着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大.结论 这两个不同检测系统测定的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具有可比性和良好的相关性,两者均能满足临床的要求,实验室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作者:汪华联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呼吸道高反应性(AHR)是支气管哮喘的重要特征之一,其检测对哮喘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后以及科研均有重要意义.支气管激发试验(BPT)是AHR的重要检测方法之一,由于儿童自身的特点,对检测的配合、协调能力均不及成人,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近年来,对检测方法、仪器及激发刺激物都有了新的研究,尤其是儿童BPT的应用.
作者:郭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日舒安洗液治疗新生儿毒性红斑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300例新生儿毒性红斑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84例予日舒安洗液每天洗浴2次,每次10 min.对照组116例每日常规温水洗浴1次,不用药物.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痊愈时间(4.0±1.5)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0±1.2) d(t=17.80,P<0.01).结论日舒安洗液能有效治疗新生儿毒性红斑,并缩短痊愈时间.
作者:刘晓雯;黄洁玲;鲍敏玲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提肛运动对于直肠癌患者Dixon术后肛门功能的作用.方法 提肛组在术后2周即每日进行提肛运动的功能锻炼,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测定两组术后3个月后直肠肛门压力.结果 提肛组患者排便次数及控便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对于粪便质地及其里急后重感,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肛组肛管大收缩压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而肛管静息压及肛管括约肌功能长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提肛运动可明显提高直肠癌保肛术后肛门的控便能力.
作者:潘燕;俞一峰;龚海;李森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中X线电离辐射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0年6月至2011年8月接受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的患儿67例,分别测定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前、术后2 h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2 h SOD活力(114.3±14.7) U/mL低于术前(133.6±18.6) U/mL; MAD含量(3.5±1.0) μmol/ml显著高于术前(3.1±1.0) μmol/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SOD活力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呈显著负相关(r=-0.68,P<0.05),同时MDA含量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呈显著正相关(r=0.75,P<0.05).结论 介入治疗中X线可能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内产生过多的自由基,造成机体的过氧化损伤.因此,临床应用中应加强对患儿介入治疗的保护.
作者:朱正锴;王爱玲;程景林;郭杰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眼睑皮脂腺癌(SC)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28例SC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组织病理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其他眼睑疾病进行鉴别.结果 SC易与发生于眼睑的基底细胞癌、睑缘炎等疾病混淆.本组中只有8例临床诊断为SC,其余病例中8例诊断为基底细胞癌,5例诊断为睑板腺囊瘤,2例诊断为睑缘炎,2例诊断为鳞状细胞癌,3例诊断为眼睑包块性质待查.临床误诊率高达59%.结论 SC易误诊为睑板腺囊瘤、睑缘炎等疾病.病理组织学检查是诊断的主要方法,早期诊断对治疗SC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路;胡余昌;刘宇飞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肺炎(HABP)和呼吸机相关性细菌性肺炎(VABP)可由多种多样的细菌引起.HABP的特性和VABP的经验治疗由于菌谱的扩大和耐药性增强而更具挑战性,在日常临床实践中需要了解病原体的新变化,采用多药联合方案治疗.了解HABP和(或)VABP的地方性流行菌株和抗生素谱是经验治疗的首要依据.现结合新近的文献报道,分析HABP和VABP常见病原体的种类和耐药情况.
作者:张红;李旺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单侧输尿管梗阻后梗阻侧肾脏病理改变主要为肾实质的丧失和肾功能的损害,且与梗阻的程度、梗阻时间及肾盂类型等有关,而梗阻对侧肾脏则为反应性的代偿增生.但近年来发现单侧输尿管梗阻早期可能造成对侧肾脏损害,这与单侧输尿管梗阻后对侧肾脏代偿性改变的传统观点并不一致,因此,现就单侧输尿管梗阻对双侧肾脏病理改变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刘利峰 刊期: 2012年第17期
黄连素是一种生物碱,具有抗感染、调节血脂、降血糖、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抗心律失常、抗肿瘤及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症状等生物学作用.作为天然药物,黄连素口服不良反应较少,偶有恶心、呕吐、皮疹和药热,停药后消失.黄连素成分单一、药源广泛、易于提取、价廉、安全、高效,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梁坤 刊期: 2012年第17期
近年来,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波谱成像和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等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中,明显提高了前列腺癌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分期的准确性,也为评价其治疗效果提供了可能.现就这三种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癌的诊断、治疗方案的制订和评估治疗反应及复发灶的检出等方面应用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鹏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分娩方式的选择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妇女88例,根据产妇情况进行阴道试产,阴道试产失败转为急诊剖宫产,或者根据患者剖宫产指征直接行剖宫产.并将阴道分娩成功的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随机抽取同期无剖宫产手术史阴道分娩3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以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阴道试产成功率为80.0%.观察组新生儿感染、新生儿窒息和产褥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选择分娩方式时,可根据产妇具体情况进行阴道试产,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作者:王凤莲 刊期: 2012年第17期
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LSD1)是一种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依赖性单胺氧化酶,可以特异性地催化单甲基化和二甲基化的组蛋白H3第4位赖氨酸(H3K4me1、H3K4me2)及第9位赖氨酸(H3K9me1、H3K9me2)去甲基化,从而调节基因的转录活性.近年来功能研究发现LSD1通过调节靶基因的表达,在肿瘤的发生、胚胎分化、异染色质的形成以及诱导多能干细胞形成等多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现对LSD1的结构、作用方式以及与肿瘤发生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于妍妍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1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8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阿替普酶进行治疗,试验组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15% vs 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院前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明显高于试验组,试验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和冠状动脉再通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确切,冠状动脉再通率高、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游波 刊期: 2012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