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分析

杨秀芹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 儿童, 孟鲁司特, 舒利迭,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疗效,与单独使用舒利迭进行比较.方法 将80例CVA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舒利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观察两组的疗效、咳嗽评分、咳嗽消失缓解时间及肺功能指标,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优于对照组的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日间、夜间咳嗽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咳嗽消失、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大呼气流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儿童CVA较单独使用舒利迭更有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功能磁共振成像无创性评价前列腺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波谱成像和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等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中,明显提高了前列腺癌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分期的准确性,也为评价其治疗效果提供了可能.现就这三种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癌的诊断、治疗方案的制订和评估治疗反应及复发灶的检出等方面应用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鹏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莫沙必利在胃肠道以外疾病中的应用

    莫沙必利在临床被广泛用于各种胃肠道动力疾病的治疗,同时对一些胃肠道以外的疾病,如糖尿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新生儿黄疸、帕金森病等亦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现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的莫沙必利在胃肠道以外疾病中的研究结果,为莫沙必利在非胃肠动力疾病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高欣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阿尔茨海默病退行性病变和血管因素复合损伤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作用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在临床和基础方面的各项研究均表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存在血管病变,阿尔茨海默病不仅是神经元退行性病变,而且是以血管功能失调为特征的血管病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除了具有血管生成作用外,还具有神经保护及营养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缺乏,导致低灌注和神经元变性,表明它在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元损伤相关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韩娜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在脑卒中后脑损伤中的作用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有降解脑血管基膜,促进中性粒细胞和炎性因子迁移的作用,这与脑卒中后急性期脑损伤有关.而在脑卒中恢复期,MMPs在细胞外基质的修复和神经血管重构中起重要作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对脑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但在脑缺血和炎性因子作用下可以上调MMPs表达,不仅加重脑损伤,同时也是采用t-PA溶栓治疗后发生出血转化的主要机制.现就MMPs和t-PA在脑卒中后脑损伤中的作用及与此相关的药物研究予以综述.

    作者:雷小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儿童支气管激发试验的进展及临床应用

    呼吸道高反应性(AHR)是支气管哮喘的重要特征之一,其检测对哮喘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后以及科研均有重要意义.支气管激发试验(BPT)是AHR的重要检测方法之一,由于儿童自身的特点,对检测的配合、协调能力均不及成人,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近年来,对检测方法、仪器及激发刺激物都有了新的研究,尤其是儿童BPT的应用.

    作者:郭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8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分娩方式的选择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妇女88例,根据产妇情况进行阴道试产,阴道试产失败转为急诊剖宫产,或者根据患者剖宫产指征直接行剖宫产.并将阴道分娩成功的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随机抽取同期无剖宫产手术史阴道分娩3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以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阴道试产成功率为80.0%.观察组新生儿感染、新生儿窒息和产褥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选择分娩方式时,可根据产妇具体情况进行阴道试产,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作者:王凤莲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胱抑素C对早期诊断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肾功能损害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检测对早期诊断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肾功能损害的意义.方法 38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按照Child-Pugh分级分为三组(A级10例、B级14例、C级14例),另选2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测定四组患者的血尿素氮(BUN)、24 h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肌酐(SCr)和血清Cys C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随着Child-Pugh分级的上升,Ccr逐渐下降,SCr和Cys C逐渐上升(P<0.05);Cys C、SCr均与Ccr有着显著的负相关性(P<0.01),而Cys C的相关系数较高.结论 Cys C能更早期发现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肾功能损害,常规监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Cys C水平,对防治肝肾综合征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春秋;柳红;佘青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发作性运动障碍的研究进展

    发作性运动障碍(PDs)是一组相对少见、遗传异质性短暂、发作性异常运动综合征,目前公认的有三种形式,包括发作性运动诱发运动障碍、发作性非运动诱发运动障碍和发作性持续运动诱发运动障碍.随着对其病理生理学和遗传学的深入认识,将会对基于家族性病例的基因型-表型关联性作出更好的临床分类.现从其分类、临床表现、遗传学、病理生理学及治疗方面对三种原发性PDs的新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徐文锐;汪锦幸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中药多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疾病之一,化疗药物的治疗常常伤害正常细胞且伴随免疫功能下降.中药多糖具有肯定的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和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是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的.近年来,中药多糖已成为抗肿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从中药多糖的直接作用抑杀肿瘤细胞、调节机体免疫力和增效减毒作用等方面对中药多糖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佳维;宋高臣;石秀梅;耿显瑜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不同因子致心肌纤维化分子学机制

    心肌纤维化不仅是各种心脏病变引发的结果,还是多种心脏病变的诱因.在心肌纤维化发生过程中,涉及多种因子参与,其中主要包括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转化生长因子β、各种炎性因子、氧自由基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等.这些因子通过不同或相同的信号通路途径介导心肌纤维化的发生,详细了解相关机制有助于寻找防治心肌纤维化发生的干预靶点,有利于心脏疾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作者:王禹川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抗肿瘤药物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展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肿瘤发生的本质是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异常所致.一系列针对肿瘤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中关键分子的靶向性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成为现阶段抗肿瘤药物研发的焦点,这可能在癌症治疗领域取得突破性和革命性进展.现着重介绍几类在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方面研究较成熟的抗肿瘤药物.

    作者:李俊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治

    目的 探讨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发生相关原因及其防治.方法 选择2006年12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行输卵管节育术者共1300例,均为自愿选择输卵管结扎术,均在签字同意后实施手术.记录本组接受术者的术中和术后近期并发症.结果 术中并发症共9例,发生率为0.69%,其中卵巢撕裂性损伤发生率为0.38%;术后近期并发症共232例,发生率为17.84%,其中切口下肌层血肿感染发生率为12.38%.结论 提高手术者技术水平,及时发现并发症和及时处理是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王所慧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孟氏骨折诊断和治疗进展

    孟氏骨折是一种严重的肘部损伤,早期由于诊断和治疗经验的不足,治疗效果不满意.但随着人们对孟氏骨折损伤机制及生物力学机制的不断认识和肘关节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孟氏骨折治疗取得可喜的进步.虽然尺骨骨折和桡骨小头脱位在X线片上比较容易判断,但是孟氏骨折很容易漏诊,而这部分漏诊患者经治疗后容易因创伤性关节僵硬影响肘关节伸屈功能.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孟氏骨折的诊断和治疗进行规范、普及和推广.

    作者:农增波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已被广泛应用,但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作为一种标准治疗方法仍不能为广大胆管内镜医师所公认.EPBD与EST相比主要的优点在于可以保留十二指肠乳头的功能.但是对于直径较大的结石,由于胆管开口相对较小,EPBD常需反复的机械碎石,另外EPBD术后胰腺炎发生率较EST高.现对EPBD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价值进行综述.

    作者:单深良;梁华钦;欧希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妊娠未足月羊水过少17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未足月羊水过少发病的相关因素及静脉输液治疗羊水过少的疗效和围生儿结局.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171例妊娠未足月羊水过少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24例接受扩容治疗,配对选取同期羊水正常的初产妇124例为对照组,比较妊娠结局.结果 羊水过少的患者中血糖异常占27.5%,胎儿生长受限占10%,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占4.6%,胎儿畸形占1.2%,轻度贫血占11.1%.各孕周组羊水过少的患者经静脉输液治疗后羊水量均增加(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糖异常是羊水过少常见的并发症,羊水过少也与胎儿生长受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儿畸形及轻度贫血有关;静脉输液疗法治疗羊水过少是有效、可行的方法.

    作者:周建新;王欣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生化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后往往伴随许多并发症,生化标志物能对由泵衰竭、炎性反应和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溶栓后再梗死等)进行有效的预测和监测,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积极治疗、病情监测以及治疗评估提供有力的依据.现主要针对B型脑钠肽、ST2、肾上腺髓质素、和肽素、内皮素1、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可溶性CD40L、生长分化因子15、C反应蛋白等预后标志物进行简要介绍.

    作者:代佩灵;张翠丽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的顽疾,它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尽管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已广泛应用,但仍未找到良好的治疗方法.中医药对乳腺癌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中医药可以贯穿乳腺癌治疗的整个过程,已经成为乳腺癌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作者:魏拴林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肠道微生态和老龄化

    肠道微生态在保持宿主健康、提供能量和营养素,抵抗生物体侵袭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老年人肠道菌群中兼性厌氧菌数量增加,厌氧乳酸杆菌等厌氧菌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数量减少,菌群物种多样性降低.这些变化均会导致结肠内腐败代谢活动增多,使老年人对疾病的易患性增加.现对近年来老年人肠道微生态的研究以及益生菌在老年人口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以提高对老年人肠道微生态相关研究的重视.

    作者:江美玲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70例,15例行全身麻醉,55例行局部麻醉,其中50例采用单孔钻孔冲洗引流术,20例行双侧孔的钻孔引流术.结果 65例患者的血肿大部分消失,3例患者的血肿小部分消失,20例患者有硬膜下积液情况.结论颅骨钻孔术可以使血肿迅速得到消除,临床效果很好,适于广泛推广.

    作者:周劲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抗癫痫药物的血液系统损伤

    以卡马西平、丙戊酸等为代表的传统抗癫痫药物(AEDs)由于价格低廉,效果稳定而仍广泛应于临床,但其能通过多种机制对骨髓造血功能造成全面的抑制,并可形成血小板自身抗体以及对血小板的直接毒性作用,从而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出血以及急性髓样白血病样反应等一系列不良反应.而以托吡酯、奥卡西平、拉莫三嗪等为代表的新型AEDs血液系统毒性较小,罕有严重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应用安全性高.

    作者:李成国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