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提取物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王一丹

关键词:肝纤维化, 中药提取物, 作用机制
摘要: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共同的病理基础,近年来中药在治疗肝纤维化中有明显优势,随着对中药成分研究的深入,中药提取物的研究已成热点,其实验研究作用显著或临床应用疗效较好,呈现了广阔的前景.现将近年来常用来研究或治疗肝纤维化的九味中药的提取物在防治肝纤维化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进一步为临床用药和新药的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谱、白细胞计数及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谱、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14例作为观察组(普通型94例,重型20例),另外同期选择44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其心肌酶谱、白细胞计数及空腹血糖,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谱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 d后空腹血糖、白细胞计数均明显下降,与刚入院时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腹血糖和白细胞计数可以作为手足口病患儿病情和预后的参考指标,临床上应及时有效地给予营养心肌等治疗措施,积极防止并发症.

    作者:潘颖;韩琴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鼻内镜下吸切器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吸切器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63例4 ~12岁腺样体肥大的患儿行鼻内镜下吸切器吸切治疗,所有病例鼻咽侧位片示腺样体厚度/鼻咽腔前后径≥0.71,纤维鼻咽镜检查腺样体阻塞后鼻孔的程度Ⅲ°52例;Ⅳ°11例.其中以鼻塞、流涕首诊15例,睡眠打鼾、憋气、张口呼吸39例,听力下降9例.11例并发扁桃体Ⅲ°,肥大者予以切除,3例鼓室积液同期行鼓膜置管术.结果 9例伴分泌性中耳炎复查声导抗鼓室功能曲线均呈A型,语频听力恢复到发病前水平,12例鼻腔通气正常,3例明显改善,37例睡眠打鼾和张口呼吸症状消失,2例好转.全部患儿术后无大出血、无鼻咽粘连和损伤等症状.结论 手术是治疗临床症状明显的腺样体肥大的较好手段,鼻内镜下吸切器行腺样体切除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视野清晰、创伤小、出血少、不易残留、治疗效果好等优点,可以推广.

    作者:邵鑫;张维天;吴涛;陈瑶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咪唑斯汀在皮肤科的应用现状及新进展

    咪唑斯汀是第二代新型抗组胺药物,对H1受体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和特异性,其抗组胺作用不仅起效快,而且持续时间长,药效能维持24 h,且无抗胆碱、抗肾上腺素及抗5-羟色胺活性.如今,咪唑斯汀被广泛应用于皮肤科各种疾病的治疗中,如急性及慢性荨麻疹、湿疹、各种皮炎等.现就近年来此药在皮肤科临床应用中的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徐敏;乔亮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脑性瘫痪患儿平衡功能的临床观察

    目的 使用Berg平衡量表(BBS)分析脑性瘫痪患儿的平衡功能.方法 采用Berg 平衡量表对134例脑性瘫痪患儿进行评估,依据患儿发病情况分为痉挛型偏瘫、痉挛型双瘫、不随意运动型脑瘫三组,进行平衡功能的观察.主要观察指标为静态评分、动态评分、量表总分.结果 痉挛型偏瘫患儿、痉挛型双瘫患儿和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三组患儿在静态评分、动态评分以及量表总分方面经统计学单因素方差分析,三组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瘫型组静态评分、动态评分、总评分与不随意运动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性瘫痪患儿中痉挛型偏瘫患儿平衡功能好,痉挛型双瘫患儿次之,不随意运动脑瘫患儿平衡功能差.

    作者:郭春光;张惠佳;王益梅;颜华;王跑球;胡继红;周平秋;何金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宫颈癌发病年轻化趋势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年轻宫颈癌的发生率逐年上升,研究发现和中老年相比,年轻宫颈癌患者除了免疫机制不完善、性行为改变、吸烟、激素水平高、多有宫颈糜烂等特点外,还与人乳头瘤病毒(HPV)16感染率高、HPV16 E6的亚洲型变异体多见、人类白细胞抗原多态性、Survivin、环氧化酶、基质金属蛋白酶、CD44等表达升高等有关;找出年轻宫颈癌特殊的发生机制,将为其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有效途径.

    作者:姜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MMP-9和NO在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一氧化氮(NO)在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门诊接受治疗的川崎病患儿3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硝酸酶还原法分别检测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中MMP-9和NO水平,同期检测同年龄段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 川崎病急性期患儿血清MMP-9和NO水平明显高于同年龄段健康儿童,川崎病组和健康组MMP-9含量分别为(765.33±178.31) ng/L和(380.43±138.24) ng/L,NO含量分别为(39.13±6.24) μmol/L和(32.1±3.08) μmol/L,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川崎病急性期患儿血清MMP-9和NO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64,P<0.01).结论 MMP-9和NO在川崎病急性期明显升高,两者在川崎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是川崎病早期重要的血清学标志.

    作者:刘丽莎;戈建军;高岭;朱纯亮;钟天鹰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妊娠期及产后早期盆底肌肉锻炼的研究进展

    盆底肌肉锻炼(PFMT)是指有意识地对以耻骨-尾骨肌肉群(即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群进行自主性收缩锻炼,增强尿道阻力,加强控尿能力.研究表明,妊娠和分娩可造成盆底肌肉及神经损伤,而阴道分娩可引起阴部神经及其分支的损伤.妊娠期PFMT可以促进孕妇盆底血液循环,加强盆底肌肉张力,减轻妊娠子宫对下肢静脉的压迫,使骨盆内脂肪沉积减少,防止压力性尿失禁、子宫脱垂、产后性功能障碍等疾病的发生.现对妊娠期及产后早期PFMT的佳时机与佳疗程予以综述.

    作者:卢明霞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Galectin-3和Bcl-2与胚胎停育研究进展

    Galectin-3 是半乳糖凝集素家族中的一员,能通过其糖识别域与细胞内糖蛋白、细胞表面分子和细胞外基质蛋白相互作用,参与胚胎着床、胚胎发生和胎盘形成等过程,与妊娠成功建立和维持密切相关.凋亡抑制蛋白Bcl-2与Galectin-3有明显的序列相似性,可能存在共同细胞凋亡通路,在人早孕过程中参与了绒毛滋养层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子宫内膜蜕膜化的过程,在绒毛的发生、发育、胎盘形成和组织结构改建及功能完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徐耀辉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Th17细胞和Treg细胞在肺部细菌感染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辅助性T细胞17(Th17)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效应T细胞亚群,该细胞由天然T淋巴细胞前体分化而来,具有独立的分化和发育调节机制,并特异性地产生白细胞介素17,在防御胞外病原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调节性T(Treg)细胞是一类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T淋巴细胞亚群,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是Treg细胞的特异性标志,通过细胞间接触依赖机制和抑制性因子依赖机制对效应T淋巴细胞起抑制作用.Th17细胞与Treg细胞的失衡是感染性疾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肺部细菌感染患者而言,针对其免疫异常的研究,有助于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为肺部感染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刘颖;周仪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手段的研究进展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术后常见并发症,可增加患者病死率和医疗费用.近年来虽然客观的检测手段有了飞速发展,但POCD的评价和诊断仍然很困难,造成了发生率报道的巨大差异.神经心理学测试量表可以反映患者的学习、语言运用能力及注意力、定向力等执行能力,仍为POCD诊断的主要手段.神经电生理和弥散-加强磁共振扫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等影像学的检查可为POCD的诊断提供帮助.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β淀粉样蛋白、一氧化氮及其代谢产物等生化指标也是POCD诊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李晖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中药提取物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共同的病理基础,近年来中药在治疗肝纤维化中有明显优势,随着对中药成分研究的深入,中药提取物的研究已成热点,其实验研究作用显著或临床应用疗效较好,呈现了广阔的前景.现将近年来常用来研究或治疗肝纤维化的九味中药的提取物在防治肝纤维化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进一步为临床用药和新药的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王一丹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Notch信号通路与地方性氟中毒骨损害

    地方性氟中毒是长期摄入过量氟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我国是地方性氟中毒流行为严重的国家之一.Notch信号通路是参与调节骨重建的重要分子系统,与氟中毒引起的骨损害有着密切联系,因此进一步探讨该信号通路及其相关信号分子在地方性氟中毒骨组织中的变化规律,将为深入研究地方性氟中毒的发病机制提供重要依据,并可能为预防和早期治疗地方性氟中毒提供有效方法.

    作者:万雯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学治疗在皮肤科治疗的应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光动力疗法已经成为皮肤性病学的一项新的有效治疗手段.光动力治疗已经逐渐应用于多种皮肤病的治疗,其中包括尖锐湿疣、重度痤疮、脂溢性角化、银屑病、扁平苔癣、硬化萎缩性苔藓、寻常疣、皮肤癌和癌前病变,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就近年来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在皮肤科的应用情况予以综述.

    作者:张涛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布氏菌致病因子的研究进展

    布氏菌是引起人和动物布鲁菌病的病原体.这类兼性胞内寄生菌表达一系列的致病因子,包括脂多糖、外膜蛋白和Ⅳ型分泌系统等以保持其毒力.有些致病因子是侵袭宿主所必需的,有些致病因子对逃脱宿主免疫系统的清除是必需的,它们保证了布氏菌在胞内的生存和增殖,逃脱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了解其致病因子和作用机制可为疫苗研制提供依据,也可促使新的抗生素研制.现就布氏菌致病因子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王小茜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鼻窦内镜手术中减少术中出血的策略分析

    鼻窦内镜手术中出血的处理是个重要问题.严重的出血会使解剖标志难以辨认,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手术并发症风险.术者在解剖不清、模糊的术野中操作,产生严重的手术损伤和气房残留的风险增高.减少鼻窦内镜术中出血对保持术腔术野清晰、方便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十分重要.现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就鼻窦内镜围术期治疗、麻醉选择、手术器械选择、手术技巧等进行综述,探讨减少鼻窦内镜术中出血的策略,以期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

    作者:王锦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温州市区固定献血者分布调查

    目的 通过对温州市区固定献血者人群分布调查,为建立一支固定献血者队伍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献血次数与年龄、血型的关系,对固定献血者人群与其中成分献血者分布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不同年龄固定献血者献血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型固定献血者献血次数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献血者与参与成分献血人群在职业与文化程度分布情况有差别.结论 加大宣传,明确招募固定献血者与成分献血者目标人群,可以提高固定献血者招募效率,巩固并扩大固定献血者队伍.

    作者:谢熙熙;苏虹;陈通;陈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经脐单孔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腹腔镜技术是微创外科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腹部外科手术中已经得到广泛开展,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更好地发展,现介绍国内外单孔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开展现状,对经脐单孔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诞生背景、发展过程、应用前景、优缺点以及相关适应证和禁忌证进行全面阐述.

    作者:肖功亮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方法研究进展

    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能够发育为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脐带血作为造血干细胞的主要来源,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单份脐带血中,造血干细胞的数量有限,不能支持成年人的造血重建,需要进行体外扩增.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的方法有很多,现就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余艳;罗振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ITCH的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ITCH又称AIP4(atrophin 1 相互作用蛋白4),初是在研究小鼠表皮颜色时被发现的.ITCH是一个单体蛋白,属于同源的HECT类型的泛素连接酶E3家族,参与体内多种蛋白质的泛素化降解过程;参与免疫反应;参与多种细胞过程,包括细胞循环、增殖和凋亡;在肿瘤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现就ITCH的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陶峰;周颖;朱靖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利胆汤对慢性胆囊炎湿热证舌苔的影响及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慢性胆囊炎湿热证经中药利胆汤治疗后黄腻苔变化,探讨黄腻苔变化在中药治疗慢性胆囊炎湿热证临床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将52例慢性胆囊炎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7)和对照组(n=25),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抗炎、解痉等)的同时口服利胆汤;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服药2周后的黄腻苔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舌苔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且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胆汤对慢性胆囊炎湿热证黄腻苔有显著的消退作用,且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晨光;封光男;吴京涛;刘绍辉;王海;李月廷 刊期: 2012年第24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