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综述杂志社
胃癌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癌症死因,总生存率仅为15%~20%.手术是可切除胃癌的根治性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进展期胃癌,即使在胃癌根治术中采用更广泛的淋巴结清扫术也不能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多数患者终死于复发转移.荟萃分析表明辅助放、化疗可提高进展期胃癌的生存率,晚期胃癌姑息化疗可使中位生存期提高到7.5~12个月,含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伊立替康、紫杉类的化疗方案能进一步提高化疗的有效率,同时新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将为胃癌综合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作者:周文杰;蒋敬庭;吴昌平 刊期: 2008年第23期
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Ca)由形成孔道的α亚基及具有调节作用的β亚基组成,因其电导大,对调节平滑肌细胞功能起重要作用,从而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雌激素经细胞膜上的雌激素受体介导,通过胞内多种信号转导通路激活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进而产生NO直接或间接激活BKCa通道,产生快速血管效应.随着分子生物学及膜片钳技术的发展,人们在雌激素对BKCa调节机制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就此内容进行综述.
作者:胡国勇;刘应才 刊期: 2008年第23期
CD138(Syndecan-1)是一种细胞黏附分子,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细胞-基质及细胞-细胞黏附等多种功能,CD138分子的表达在控制恶性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在多种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明显缺失,可作为判断肿瘤预后的指标,本文主要阐述CD138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头颈肿瘤转移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张雅丽;何晓光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病易感性基因(NRAMP1)可影响结核病的发生和发展.Nramp1存在于吞噬小体膜上,通过改变微生物的吞噬体液泡内环境来控制细菌的复制.人类NRAMP1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的感染有明显的相关性.本文就NRAMP1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的相关性予以综述.
作者:孟宪杰;张万江 刊期: 2008年第23期
CD105为内皮细胞表达的糖蛋白,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受体超家族的成分之一.CD105是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标志之一,同时直接参与血管生成,在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恶性肿瘤多为富血管性实体性肿瘤,其发生、发展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深入研究 CD105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可能成为恶性肿瘤的诊断、预后、治疗的一条新途径.本文就CD105的结构功能及其在恶性肿瘤的诊治、预后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邱华勤;吴心愿 刊期: 2008年第23期
原发性胆囊癌是胆管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易误诊诊、漏诊.本文较为详尽地阐明了导致上述情况的各种因素,并着重阐述了CT表现在其诊断上的重要性及CT诊断价值的评估.
作者:李隽;许建荣 刊期: 2008年第23期
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存在于骨髓和其他一些组织(如脂肪等),它不仅具有干细胞的基本特征,而且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它分离、培养的成功,以及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成功,为修复周围神经损伤提供了一种新的组织工程学种子细胞来源.本文就BMSCs作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神经过程中的机制和所面临的新挑战进行综述,以探讨一种更新更有价值的周围神经缺损修复思路.
作者:景尚斐;温树正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牡丹江市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阳极溶出伏安法对牡丹江市4个区幼儿园300例儿童进行血铅测定,按年龄、性别及地区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牡丹江市儿童血铅平均水平为(86.36±15.11)μg/L,其中>100 μg/L者占57例(19%);地区间(交通繁忙地东安区)和年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牡丹江市儿童的血铅水平应引起重视,应加强铅中毒危害的宣传教育,预防儿童铅中毒的发生.
作者:李晓霞;袁宏伟;闻名;杨勇 刊期: 2008年第23期
β2微球蛋白(β2-MG)与多种疾病有关,它虽不是肿瘤特异性标志物,但却是有价值的辅助诊断指标.综合文献资料提示,膀胱癌患者多有血、尿β2-MG增高,尿/血β2-MG比值升高,膀胱癌术后β2-MG浓度下降;如术后监测β2-MG明显升高者,多为病情恶化,预后不好,而其值低者则预后较好,生存较长;膀胱癌细胞表面β2-MG表达与肿瘤分级、分期及疗效判断及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李建昌;柳建军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目前血小板制品常规悬浮在自体血浆22℃持续振荡保存,该方法不仅保存时间短,而且血小板中大量血浆的存在给输血治疗带来了很多问题.利用合成的添加液部分代替血浆来保存血小板是当前输血研究的热点之一,且具有其独特的优点而展露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血小板添加液与血浆混合保存血小板的实验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张丽琼;郭永建;卓孝福 刊期: 2008年第23期
老年人慢性疼痛可导致躯体伤害和心理障碍,从而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并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本文主要阐述了慢性疼痛可能的发生机制;简析了慢性疼痛对老年人心理、社会的影响;介绍了目前老年人慢性疼痛常用的几种评估方法,指出对老年人慢性疼痛应当采取个体化和综合性的评估方法,以获得客观的评估结果而指导诊断和治疗;后就老年人慢性疼痛的治疗手段如药物治疗、神经阻滞疗法、介入治疗、脊髓电刺激、心理治疗、生物治疗、基因治疗等.
作者:何睿林;蒋宗滨 刊期: 2008年第23期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多基因参与的、以慢性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及气道重塑为特征的症候群.缓解哮喘急性发作,控制哮喘发生,长期控制以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气道炎症,抑制气道重塑,是目前治疗的新策略.本文对常用药物的使用,患者教育,以及呼吸道感染与哮喘的关系进行了综述,对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白燕;周庆元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结合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汉中市中心医院2007年4月至2008年4月应用输尿管镜结合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75例的资料,其中68例伴有轻度~中度积水,体外震波碎石无效的10例,术中发现合并息肉形成或炎症组织包裹的12例,狭窄4例.结果 75例中单次碎石成功率94.7%(71/75),2例结石上移至肾脏,2例合并输尿管狭窄者,在钬激光切开过程中穿孔,改开放手术.结论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高效、微创,住院周期短,手术技巧容易掌握,是输尿管结石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拓志勇;夏勇;张战宏;邵林海;旦锋;兰海河 刊期: 2008年第23期
医学综述杂志社从愚昧到聪智,从无知到有智,从简单到复杂,从宏观到微观…….
作者:医学综述杂志社 刊期: 2008年第23期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及其预后判断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目前,DAI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其传统影像学表现来实现的,这种诊断方法缺乏精确性,而且缺乏对具体病变部位进行可靠定位的能力.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在临床及科研中应用越来越广的一项磁共振成像技术,其突出优点体现在对神经纤维的高度敏感性上,可对神经纤维的完整性进行定量及定性研究,显示脑神经纤维束的走行及其病理状态,从而为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帮助.本文主要综述DTI在DAI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李百升;荆国杰 刊期: 2008年第23期
传统彩色多普勒和能量多普勒超声对肝脏位置较深或体积较小的病灶缺乏良好的对比度,限制了临床应用.以微气泡超声对比剂为介质的超声造影技术提高了传统超声对血流的探测能力,并能动态观察组织的增强过程,有效反映病变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从而提高了超声对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超声造影技术在提高肝癌的检出率,鉴别肝脏良恶性局灶性病变方面显示出比常规超声和增强CT更多的优势,可以为肝肿瘤介入治疗后评估疗效提供新的途径.本文就目前应用超声造影技术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及其在评估治疗后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建华;王兰君;韩炜;梁韶明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目的 确定大鼠和兔胃组织条的单轴压力-应变特性,研究胃的零应力状态.方法 纵向组织条(平行于小弯)和环形组织条(垂直于小弯)取自胃底 (腺性部分)和前胃(非腺性部分).根据零应力和无载荷状态长度的变化计算残余应变,应用张力拉伸仪进行应力-应变实验.从数字图像测量每个组织条的厚度和宽度,从组织条得到的数据与从体外完整胃得到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胃腺性部分的残余应力和残余应变比非腺性部分大,大鼠胃的残余应力和残余应变比兔大.就应力-应变而言,腺性部分比非腺性部分硬,纵向腺性部分比环向腺性部分硬,大鼠胃组织条比兔胃组织条硬.从组织条得到的数据与从体外完整胃得到的数据有可比性,从而表明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在生理范围内.结论 大鼠和兔胃的张力和应力依赖于部位、方向和种属.由于胃的几何形状复杂,应用影像技术和机械数据进行三维图像重建所获得的数据对于全面评估胃的功能非常重要.
作者:赵静波;廖东华;Hans Gregersen 刊期: 2008年第23期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虽然新的治疗方法如经皮血管介入成形术及使用罂粟碱应用较普遍,但临床治疗仍局限于三高治疗及使用钙离子拮抗剂治疗.本文将就目前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病机制加以综述,并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作者:赵黎明;李连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糖尿病患者胃肠感觉运动功能异常非常常见,其可涉及胃肠道各个部位.糖尿病性胃肠异常经常是亚临床的,庆幸的是罕有严重和危及生命的问题发生.人们尚未完全了解糖尿病性上消化道感觉运动功能异常的发病机制,但是其机制似乎是多源性的.研究表明,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和急性血糖异常可损伤感觉运动功能.糖尿病发展过程中胃肠道结构和生物力学特性的重构也可能与感觉运动功能异常有关.本综述只讨论糖尿病性上消化道感觉运动功能异常,同时结合讨论胃肠道结构和生物力学特性的重构在糖尿病性上消化道感觉运动功能异常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赵静波;Jens Brφndum Frφkjar;Asbjφrn Mohr Drewes;Niels Ejskjaer 刊期: 2008年第23期
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发病机制与黏附其上的微生物有关,大多由开放性骨折和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葡萄球菌引起.按感染的时间分为早期(<2周)、延期(2~10周)和晚期感染(>10周),早期准确诊断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较困难.PET和PET-CT技术的出现为诊断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提供了一种新工具.治疗感染的目的是巩固骨质并预防慢性骨髓炎的发生,要求用合适的外科手术联合6~12周抗生素来彻底治愈感染.本文综述了髓内钉、外固定支架、钢板和螺钉相关性感染的发病机制、分类、诊断及其治疗方法.
作者:杨新伟;王秋根 刊期: 2008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