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冠青;赵世刚;刘罡
肿瘤干细胞是一类未分化的原始肿瘤细胞,具有三大显著的生物学特性即自我更新的能力、无限增殖的能力及多分化潜能性.它是肿瘤不停生长的罪魁祸首.分离、鉴定包括结直肠癌在内的各种肿瘤干细胞以及寻求针对肿瘤干细胞的治疗措施将是肿瘤研究的新方向.
作者:黄文生;陈柳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血红素氧合酶-1/一氧化碳(HO-1/CO)系统在多种应激状态下诱导产生,通过抗氧化、抗炎、抗凋亡等机制发挥组织器官保护作用,基因治疗、药物诱导HO-1高表达或外源性CO可能成为治疗多种疾病的新途径.本文就HO-1/CO系统的产生、调控及在急性肺损伤中的表达和作用简要综述.
作者:安莉;俞森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综述了近年来核苷类似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新研究进展,介绍核苷类似物氟达拉滨和吉西他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作用机制、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
作者:周亚丽;彭志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细胞凋亡是由细胞内预存的细胞死亡程序引发的高度精密调节的、能量依赖性的、有序的细胞自杀过程,这一过程对消除机体内老化细胞及具有潜在性异常生长的细胞,以及保持机体处于稳态等中起着重要作用.细胞凋亡受相关基因调控,如果调控机制发生紊乱则可使机体发生多种疾病.小分子干扰RNA(siRNA)技术是将靶基因沉默的一种方法,它能够较简便且准确地产生与基因剔除相似的作用.本文着重介绍运用siRNA技术对凋亡诱导基因或抑制基因进行调控,及其在癌症、病毒感染性疾病及肺损伤等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展望siRNA作为一种新型基因封闭工具的应用前景.
作者:贺娟;吕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肝癌术后复发及转移是影响患者长期预后的主要因素,复发来源有两种形式:肝内播散及非同步多中心癌变.目前,手术再切除、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无水酒精注射、瘤内射频热凝固、放射、肝移植等疗法均可用于肝癌转移复发的治疗,但仍需进一步临床研究.
作者:方顺勇;黄长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Bad是Bcl-2家族中与Bcl-2和Bcl-xL相关的促凋亡基因.Bcl-2家族促凋亡蛋白和抗凋亡蛋白通过竞争性相互作用来调控细胞凋亡.Bad在多种细胞中表达,近年研究表明Bad可通过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和与caspase家族成员的作用来参与细胞凋亡的全过程.其在脑缺血损伤和肿瘤方面的研究受到重视.
作者:何家璇;薛荣亮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α-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AMPA)受体是一种游离型兴奋性谷氨酸受体,由GluRl~GluR4 4个亚单位组成,GluR2亚单位对Ca2+不通透.由于GluR2亚单位的表达天然AMPA受体通道对Ca2+不通透.在AMPA受体激活时,大量Ca2+内流导致神经损伤.AMPA受体对于癫痫发病机制的研究和治疗均有重要作用.
作者:冯冠青;赵世刚;刘罡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肝病是一种常见疾病,肝病的种类较多,但鉴别诊断常常较难.血清酶常用于肝病的诊断或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本文罗列了目前用于反映肝脏损害的酶类,较为全面的综述了血清酶在评价肝功能方面的临床应用.
作者:俸家富;涂植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Paxillin是一种主要定位于粘着斑且与细胞黏附相关的磷酸蛋白.通过磷酸化调节,paxillin参与细胞的黏附和迁移.已发现其与多种肿瘤的恶性生物学特征有关.本文就paxillin的结构特点及其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许文集;陈玉丽;庄则豪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调节血管发生的基本生长因子,参与多种肾脏疾病的发病机制.通过干预VEGF可以达到缓解肾脏疾病,改善肾功能的目的.本文对VEGF在肾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王俏;杜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白细胞介素-16(IL-16)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如:将CD4+细胞募集炎症部位、促使Ca2+向细胞内转移、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复制以及诱导前炎性细胞因子产生等.近年,越来越受到关注.
作者:李剑军;莫武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RNA干扰(RNAi)自从1998年被阐明以来,一直是科学研究的一大热点.短短几年,基于此机制建立的技术,在功能基因组学、微生物学、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研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已经成为一种有力的基因沉默方法.尤其对非编码RNA中的短干扰RNA与微小RNA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从RNAi技术的发展、作用机制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彭辉兵;全智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α-促黑素细胞刺激素是一种由皮肤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产生的神经免疫调节肽,可能参与了病理性瘢痕的色素沉着、成纤维细胞增殖、细胞因子(如IL-8、TGF-β1)的分泌以及抑制瘢痕炎症等的调控.白细胞介素-8是一种多源性的炎症趋化因子,可能通过促进内皮细胞的生长、迁移和微血管的产生参与了病理性瘢痕的形成.二者在病理性瘢痕中表达均增强.
作者:肖调立;龙剑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O)是指糖尿病(DM)并发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改变,骨强度减低、脆性增加等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是DM在骨骼系统的重要并发症之一.随DM患病率的逐年增加,DO的患病率也明显增多,并成为DM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对DO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现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钟丽娜;李长贵;苗志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输尿管镜取石术(URL)技术的普及、经验的积累以及高效腔内碎石器的应用,URL的首选应用率在逐年上升,这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本文着重综述了近年来URL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胡耐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环氧合酶(COX)是花生四烯酸代谢的限速酶,具有环氧合酶和过氧化物酶功能的双重酶.目前COX有两个亚型,即COX-1和COX-2,其中COX-2是一种诱导酶,在组织损伤、炎症等情况下表达增强.近年来的研究发现,COX-2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以及肿瘤的转移有密切关系,并且COX-2抑制剂有望成为肿瘤治疗新的靶点.文章综述国内外COX-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调控及其致癌机制方面的研究新进展,为子宫内膜癌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目标.
作者:黄多美;刘芳;赵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前列腺癌为西方国家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于预后较差的激素抵抗型前列腺癌(HRPC),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化疗.米托蒽醌、磷雌氮芥和多西紫杉醇都是已经FDA批准用于前列腺癌的化疗药物,其中多西紫杉醇被认为是目前惟一对HRPC有生存益处的药物,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多项以多西紫杉醇为基础的联合化疗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其目的在于寻求更为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颜志坚;朱绍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高血压发病情况与气象要素的分析找出一些气象要素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使气象预报为疾病预防服务.方法 对呼和浩特市3年的高血压住院及门诊就诊病历与气温、气压等气象要素进行统计学相关分析.结果 全年以冬季发病率高,气候骤变时发病急剧增加.结论 季节、气温与气压等气象要素与高血压发病有密切关系,气温气压急剧变化、气温日较差增大、持续高温和气压低谷等因素可预测2~4 d内高血压发患者数增加,使提前做好预防和治疗工作.
作者:王玲;白原;刘小云;何涛;梁戎;张元;李雪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2型糖尿病与肥胖程度相关,超过80%的2型糖尿病都有胰岛素抵抗现象,对于这种现象的机制与分子学基础仍不十分清楚,至今仍受到广泛关注,抵抗素的发现为这一现象的解释增添了新的内容,为其机制的探讨提供了新的线索,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靶点.有研究显示抵抗素是一种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有关的重要激素,现就抵抗素与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的关系简要综述.
作者:郑宪玲;崔凤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及代谢紊乱疾病,主要表现为β细胞功能不全和胰岛素抵抗引起的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而胰岛素分泌不足又会影响微量元素的体内平衡.目前发现,微量元素不仅对人体细胞代谢和生命功能的维持起重要作用,而且对胰岛素的合成、分泌、贮存、活性以及代谢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研究微量元素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着独特的意义.
作者:薛莹;刘超 刊期: 2007年第03期